首页> 中文学位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A型行为中青年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影响的研究
【6h】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A型行为中青年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2.1 脑血管病概况

2.2 脑血管病的病因

2.3 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2.4 缺血性脑卒中概况

3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3.1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3.2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4 脑卒中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4.1 脑卒中与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

4.2 脑卒中患者对生活方式的认知程度

4.3 脑卒中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5 中青年脑卒中

6 心身医学与脑卒中

7 社会心理学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病例选择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4.2 干预前76例脑卒中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状况

4.3 干预前76例脑卒中患者血脂四项状况

4.4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4.5 两组患者血压比较

4.6 两组患者血脂比较

4.7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比较

4.8 两组患者体重指数比较

4.9 两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比较

4.10 两组患者卒中后6个月内复发情况比较

第三章 讨论

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2 干预前76例脑卒中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状况

2.1 脑卒中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情况

2.2 脑卒中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维度的水平

3 干预前76例脑卒中患者血脂状况

3.1 血脂各项分析

3.2 通过饮食、运动指导调节血脂

4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A型行为中青年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4.1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4.2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血脂的影响

4.3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

4.4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体重指数的影响

4.5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

4.6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复发的影响

4.7 系统化健康教育的内涵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了解A型行为中青年初发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前的生活方式;探索形成对A型行为中青年初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系统性、个体性、持续性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模式;通过系统性、个体性、持续性的中西医结合的健康教育促进A型行为中青年初发缺血性卒中患者建立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复发率,从而减轻精神与经济负担。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以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的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干预组进行系统性、个体性、持续性的健康教育:入院日护士对患者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评估患者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测量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身高、体重;住院期间采取综合团队宣教、开展讲座、发放手册、松弛训练等综合干预方法;出院时医生、护士共同倡导患者及家属签署“公开承诺”书;出院后第2周、第4周护士电话随访患者;干预后3个月评估患者生活方式、心理状态,测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均免费),身高、体重,给予鼓励、指导与督促,地点在医院;干预后4个月、干预后5个月:同出院后第2周、第4周,护士继续电话随访患者;干预后6个月:同干预后3个月,同时评估患者复发情况。通过知识传播、行为指导、外在监督、内在激发、环境支持、松弛训练等方法与手段,促进A型行为中青年初发缺血性卒中患者逐步矫正自己的A型行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空腹血糖、体重指数、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等指标,两组卒中后6个月复发情况。所得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①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血压的影响:通过系统化健康教育,收缩压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低于对照组;舒张压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的收缩压值、舒张压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别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②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血脂的影响:通过系统化健康教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组别和时间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甘油三酯组别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③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通过系统化健康教育,空腹血糖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低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的空腹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别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④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体重指数的影响:通过系统化健康教育,体重指数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的体重指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别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⑤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通过系统化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六个维度:人际间关系、营养、健康责任、运动、压力管理、自我实现以及总分方面,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分值高于于对照组;不同时间各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别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⑥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复发的影响:两组卒中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系统化健康教育能提高A型行为中青年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从而有效改善血压、血脂、空腹血糖、体重等各方面的情况,是一种较好的健康教育模式,值得在医院、社区等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