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的纤维结构、瘤胃发酵及微生物粘附的影响
【6h】

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的纤维结构、瘤胃发酵及微生物粘附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我国秸秆资源现状

1.2 制约秸秆转化利用的关键问题

2 秸秆预处理方法研究现状及比较

2.1 稀酸预处理

2.2 碱预处理

2.3 生物预处理

2.4 蒸汽爆破

3 发酵抑制化合物的种类及其抑制机理

3.1 呋喃类衍生物

3.2 弱酸类

3.3 酚类化合物

4 瘤胃微生物对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秸秆饲料蒸汽爆破加工工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玉米秸秆的蒸汽爆破处理

1.3 瘤胃体外发酵

1.4 试验设计与方法

1.5 产气动力学模型分析

1.6 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

1.7 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Box-Behnken设计与结果

2.2 二次回归模型建立与方差分析

2.3 产气速率响应面分析

2.4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与验证

2.5 蒸汽爆破玉米秸秆近红外光谱及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响应面设计分析

3.2 影响蒸汽爆破处理的因素

3.3 近红外光谱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体外产气和纤维结构的影响

1 材料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玉米秸秆的蒸汽爆破处理

1.3 瘤胃体外发酵

1.4 分析方法

1.5 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2.2 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体外发酵的影响

2.3 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的微观形态及结构特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3.2 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体外发酵的影响

3.3 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的微观形态及结构特I生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瘤胃降解及微生物粘附的影响

1 材料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玉米秸秆的蒸汽爆破处理

1.3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1.3 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瘤胃降解率’

1.4 电镜样品的制备与观察

1.5 测定指标

1.6 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NDF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2.2 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ADF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2.3 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纤维素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2.4 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半纤维素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2.5 蒸汽爆破对瘤胃微生物粘附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3 讨论

3.1 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纤维成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3.2 蒸汽爆破对瘤胃微生物附着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4 小结

全文结论创新点及后续研究展望

1 全文结论

2 创新点

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玉米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作为反刍动物粗饲料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玉米秸秆复杂的晶体结构,瘤胃降解率低,限制了其在反刍动物粗饲料上的应用。通过预处理破坏玉米秸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结构,降低纤维素的结晶度,可实现其高效利用,传统的预处理方法(如:氨、尿素和氢氧化钙等)存在着效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蒸汽爆破可有效改变生物质原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广泛应用于生物能源领域。目前,关于蒸汽爆破提高玉米秸秆瘤胃降解率的研究较少。本试验通过研究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的纤维结构、瘤胃发酵及微生物粘附的影响,为蒸汽爆破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响应面法优化玉米秸秆饲料蒸汽爆破加工工艺
  本试验以蒸汽爆破玉米秸秆体外发酵产气速率为评价指标,选取蒸汽压强(1.0、1.6或2.2 MPa)、维压时间(30、115或200 s)和预浸水分含量(10%、30%或50%)为自变量,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玉米秸秆饲料化的蒸汽爆破加工工艺。并利用NIRS对各处理条件下玉米秸秆进行表征。
  结果显示:
  (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蒸汽压强的二次项对产气速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试验设计因素范围内随着蒸汽压强增加,产气速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
  (2)在蒸汽压强1.51 MPa,维压时间180 s,预浸水分含量10%的汽爆处理条件下,玉米秸秆体外发酵产气速率预测值达到最大0.082mL/h,是较优的加工工艺条件。
  (3)各处理玉米秸秆近红外光谱吸收峰位置大致相同,各蒸汽爆破参数下玉米秸秆近红外光谱吸光值均高于未处理玉米秸秆。
  2、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体外发酵产气和纤维结构的影响
  本试验利用试验一优化的蒸汽爆破条件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研究了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72h体外发酵产气的影响,并对蒸汽爆破前后玉米秸秆的化学成分和纤维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1)蒸汽爆破后玉米秸秆半纤维素和NDF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纤维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蒸汽爆破后玉米秸秆体外发酵总还原糖产量极显著增加(P<0.01),木糖产量显著增加(P<0.05)。
  (2)蒸汽爆破后玉米秸秆体外发酵产气速率极显著增加(P<0.01),72 h累积产气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
  (3)SEM结果显示蒸汽爆破后玉米秸秆表面粗糙,结构疏松,纤维束间的内部空隙暴露出来,更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粘附和定植;FTIR结果表明,蒸汽爆破玉米秸秆半纤维素特征峰的减弱与纤维素特征峰的增强;XRD结果显示玉米秸秆蒸汽爆破后相对结晶度由54.50%增加到57.57%,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晶度增加是由于蒸汽爆破后玉米秸秆无定形组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大量降解造成的。
  3、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瘤胃降解和微生物粘附的影响
  本试验利用试验一优化的蒸汽爆破条件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通过尼龙袋法将未处理和蒸汽爆破玉米秸秆在瘤胃中孵育0.5、1、2、4、8、12、24、36和48 h,分析玉米秸秆纤维成分瘤胃动态降解率,SEM观测瘤胃微生物的动态粘附情况。结果表明:
  (1)在瘤胃孵育4、24、36和48 h时,蒸汽爆破玉米秸秆NDF降解率分别为3.92%、28.85%、37.73%和45.80%,均显著高于未处理玉米秸秆(P<0.05);在瘤胃孵育4、24、36和48 h时,蒸汽爆破玉米秸秆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6.57%、33.74%、40.63%和49.00%,均极显著高于未处理玉米秸秆(P<0.01)。在瘤胃孵育48h时,蒸汽爆破玉米秸秆ADF降解率达到44.83%,极显著高于未处理玉米秸秆(P<0.01),纤维素降解率达到47.57%,显著高于未处理玉米秸秆(P<0.05)。
  (2)SEM结果显示蒸汽爆破加快了瘤胃微生物对玉米秸秆的粘附和生物被膜的形成。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蒸汽爆破可促进瘤胃微生物在玉米秸秆上的粘附,并提高了玉米秸秆的瘤胃降解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