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及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差异性分析
【6h】

早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及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差异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早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研究

1.前 言

2.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3.1研究对象筛选过程

3.2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3.3 ECC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3.4 ECC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4.讨论

4.1 ECC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

第二部分 早期结直肠癌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差异性分析

1.前言

2.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

3.1 ECC术前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

3.2 ECC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差异性分析

3.3 ECC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差异显著的影响因素分析

4.讨论

4.1 病理组织分级差异性分析

4.2 浸润深度差异性分析

4.3 病理类别差异性分析

4.4 本次研究不足

全文总结

5.1结论

5.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早期结直肠癌诊治进展与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早期结直肠癌(early colorectal cancer ECC)定义为浸润程度局限在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任意大小结直肠上皮性肿瘤,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评价早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对于判定是否能应用内镜下切除早期结直肠癌至关重要,而目前国内外对于早期结直肠癌完全切除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仍未达成统一意见,且早期结直肠癌肠镜活检钳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是否一致仍未明确,本研究目的为探讨早期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差异性。 研究方法:(1)早期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收集了从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普外科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且最终病理结果确诊为早期结直肠癌的研究对象临床及病理特征资料,为研究影响早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确立了年龄、性别、饮酒史情况、既往有无息肉病史、既往有无结直肠癌病史、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形态分型、肿瘤大小、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管血管侵犯情况、肿瘤出芽等12个指标,运用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早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性及早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2)早期结直肠癌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差异性研究:收集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普外科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最终病理结果确诊为早期结直肠癌且术前行肠镜检查并采用活检钳取病变活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对样本比较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早期结直肠癌肠镜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差异性。 研究结果:(1)早期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中最终纳入了从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普外科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189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其中发生淋巴结转移22例,总淋巴结转移率为11.6%(22/189),单因素X2检验结果示: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肿瘤出芽(X2值分别为:0.002、<0.001、<0.001)与早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脉管癌栓与肿瘤出芽为早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263、1.132,P均小于0.05)。(2)早期结直肠癌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差异性研究中最终纳入152例研究对象,早期结直肠癌肠镜活检钳活检与术中整块切除病理结果有显著性差异(Z=-7.762,P=0.000)。 研究结论:(1)早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脉管癌栓及肿瘤出芽,且脉管癌栓的相对危险度最高。(2)低分化的ECC患者需行严密内镜随访预防早癌复发,而具有脉管癌栓、肿瘤出芽其中之一则需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淋巴结清扫。(3)临床上,当肠镜活检病理结果为疑似恶性病变时需综合评估,确保给予患者最佳治疗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