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组织承诺、离职倾向的相关性研究
【6h】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组织承诺、离职倾向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1.了解济南市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和特点以及精神科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及应对的认知和态度。
  2.了解精神科护士所在精神卫生机构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态度及干预措施。
  3.探讨精神科护士一般资料、组织承诺、离职倾向与其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相关性,为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进一步研究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山东省省级、市级、区级共三家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412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工具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精神科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用来收集精神科护士的背景资料;第二部分为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用来了解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状况、工作场所暴力的特点、精神科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及应对的认知和态度的状况、济南市三家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态度及干预措施的状况;第三部分为组织承诺量表,用来了解精神科护士的组织承诺状况;第四部分为离职倾向量表,用来了解精神科护士的离职倾向状况。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研究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资料性质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Pe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
  1.本研究共调查济南市三家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精神科护士412名,发放问卷412份,回收问卷407份,有效问卷395份,问卷有效率97.05%;其中男护士83名,女护士312名;平均年龄33.72±7.85岁。
  2.395名精神科护士在过去一年内有323人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81.8%;其中,315人遭受过语言攻击,发生率为79.7%;231人遭受过躯体攻击,发生率为58.5%;60人遭受过性骚扰,发生率为15.2%。
  3.323名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时的状况为49.5%发生在白班,83.6%有同事在场,87.9%发生科室在住院部病房,61.0%发生在病人房间,患者在施暴者中占88.5%,男性占所有施暴者的55.70%,20~30岁在施暴者年龄段中占40.2%,其次是30~40岁,占39.6%。施暴者实施工作场所暴力前三位的情况依次为:精神症状、其不合理要求被拒绝,素质低。护士最常用的应对方式前三位的依次为:耐心解释、求助同事、忍让回避。暴力事件发生时对护士的影响依次为:感到委屈、感到气愤、感到恐惧、工作热情下降、不想干这一行。持续至今的影响主要有:感到委屈、工作热情下降、不想干这一行。
  4.395名精神科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认知情况:71.1%的护士听说过工作场所暴力,70.9%的护士认为工作场所暴力值得大惊小怪,66.8%的护士支持对工作场所暴力采取不容忍、不姑息的态度。护士认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加强暴力应对能力是预防和减少工作场所暴力的首要举措。
  5.395名精神科护士所在医院已采取的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前三位具体措施依次为:病区安装摄像头、夜间医院内工作区域保持灯光明亮、保安全天定时巡逻。42.8%的护士没有参加过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有关培训,75.9%的护士认为所在医院鼓励员工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及时上报,63.0%的护士认为所在医院没有专门科室处理工作场所暴力,64.1%护士认为医院对遭受的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处理不得力,55.9%的护士认为医院能根据事实公平处理暴力事件,同时22.5%的护士认为医院能不管就不管,42.0%的护士认为所在医院在处理医生、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时更重视医生的遭遇。
  6.工作场所暴力的单因素分析:①按是否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分组,两组之间年龄、工作年限、组织承诺总分、情感承诺因子分、规范承诺因子分、离职倾向总分、离职意愿因子分、其他工作动机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按是否遭受语言攻击分组,两组之间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组织承诺总分、情感承诺因子分、规范承诺因子、离职倾向总分、离职意愿因子分、其他工作动机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按是否遭受躯体攻击分组,两组之间年龄、工作年限、职务、情感承诺因子分、离职倾向总分、离职意愿因子分、其他工作动机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按是否遭受性骚扰分组,两组之间教育程度、聘用形式、有无其他职业经历,离职倾向总分、离职意愿因子分、其他工作动机因子分、离职决心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7.工作场所暴力的相关性分析:①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精神科护士工作班次(1=不轮班,2=轮班)、聘用形式(1=正式工,2=合同工,3=临时工)、离职倾向总分、离职意愿因子分、其他工作动机因子分呈正相关;与是否独生子女(1=是,2=否)、情感承诺因子分、年龄、工作年限呈负相关(P<0.05)。②遭受语言攻击与工作班次、聘用形式、离职倾向、离职意愿、其他工作动机、离职决心呈正相关;与是否独生子女、组织承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工作年限呈负相关(P<0.05)。③遭受躯体攻击与工作班次、聘用形式、医院等级、离职倾向、离职意愿、其他工作动机呈正相关;与情感承诺、年龄、工作年限呈负相关(P<0.05)。④遭受性骚扰与护士工作班次、聘用形式、离职倾向、离职意愿、其他工作动机、离职决心呈正相关;与教育程度、工作收入、其他职业经历呈负相关(P<0.05)。
  结论:
  1.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81.8%;语言攻击发生率为79.7%;躯体攻击发生率为58.5%;性骚扰发生率为15.2%。
  2.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精神科护士年龄、工作年限、是否为独生子女、聘用形式、工作班次、情感承诺、离职倾向、离职意愿、其他工作动机等多种因素有关。
  3.遭受语言攻击与精神科护士是否独生子女、工作年限、聘用形式、工作班次、组织承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离职倾向、离职意愿、其他工作动机、离职决心等多种因素有关。
  4.遭受躯体攻击与精神科护士年龄、工作年限、聘用形式、工作班次、医院等级、情感承诺、离职倾向、离职意愿、其他工作动机等多种因素有关。
  5.遭受性骚扰与精神科护士教育程度、聘用形式、工作班次、工作收入、其他职业经历、离职倾向、离职意愿、其他工作动机、离职决心等多种因素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