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童软骨发育不全和并多指症的基因诊断新技术的研究
【6h】

儿童软骨发育不全和并多指症的基因诊断新技术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一 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法快速检测软骨发育不全病人FGFR3基因 G1138A 和G1138C突变

论文二:中国儿童并多指畸形与HOXD13突变基因的检测和分析

综述一 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的诊治进展

综述二 先天性并多指症的病因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录用、发表和投稿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 谢

论文说明:缩略语表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和意义:
   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ACH)是常见的因肢体短缩导致的侏儒症之一,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研究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factor receptor 3,FGFR3)基因上的少数几个突变位点可以引起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而且98%的突变位于核苷酸1138位(c.1138),即c.1138G>A和 c.1138G>C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或对患病胎儿进行终止妊娠是目前对该病最常用的临床干预措施。本实验旨在探索和构建一种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分析法对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进行基因诊断的突变筛查方法。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分析法是一种简捷和可靠的分子检测方法,特别适用于单基因突变疾病。
   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同时使用HRM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多聚酶链反应(PCR-RFLP)法对14例软骨发育不全的病例进行FGFR3基因突变分析并进行两种方法的对比。
   结果:
   检测显示11个病人携带有c.1138 G>A突变,1个病人携带有c.1138 G>C突变,但其中的一个家系(包括两个成员)未发现突变。两种方法结果一致。
   结论:
   我们认为与PCR-RFLP方法相比,HRM分析法是一项更加简捷,可靠和廉价的检测手段,更适合作为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病人FGFR3基因常见突变临床检测的方法。本研究率先在国内构建了一套应用HRM技术对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致病基因进行诊断的新方法。
   目的:及意义先天性并多指(趾)(synpolydactyly,SPD)是一种常见的畸形,我国围产儿的并多指(趾)畸形的总发生率为3.09/万。临床表现以指(趾)间的膜性融合为主要特征,伴有或不伴有骨性融合。并多指以散发为主,部分有遗传性,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上将并指分为I~V型5种亚型,其中II型并指即SPD,较常见。本文主要研究散发性SPD与HOXD13基因突变的关系。对41例散发的SPD畸形进行HOXD13基因突变分析,并探讨散发SPD与HOXD1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方法:
   本实验研究对象来自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儿童医院骨科确诊的41名散发性并多指畸形患者。抽提基因组DNA,针对HOXD13基因外显子设计引物,PCR扩增后测序,分析突变位点。
   结果:
   在41名患儿中,有两名患儿分别携带有两种新型的HOXD13基因突变,即c.32 G>C(G11A) 和 c.64 G>T(A22S)。经查询,上述突变为新生(de novo)突变。其余39名患儿均未找到突变基因。
   结论:
   研究发现SPD与位于染色体2q31区域的HOXDl3基因发生多聚丙氨酸链延伸(polyalanine expansion,PAE)突变密切相关。近年来还发现HOXD13的其他突变类型,如错意突变,缺失突变也可引起非典型的SPD或短指(趾)畸形。这表明HOXD13基因突变可能是通过对其他HOX基因产生的显性负效应来起作用的。我们认为本文发现的两种新的HOXD13基因突变引发SPD的致病机制可能也是显性负效应作用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