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DEK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肾移植术后尿路上皮癌特点
【6h】

DEK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肾移植术后尿路上皮癌特点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DEK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试剂和仪器

1.1.3 实验方法

1.1.4 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DEK、E-cadherin和Ki-67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正常膀胱粘膜的表达

1.2.2 DEK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1.2.3 DEK表达和E-cadherin和Ki-67表达的相关分析

1.2.4 DEK表达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分析

1.2.5 实时定量PCR研究DFK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基因水平表达差异

1.2.6 Western-blotting检测DEK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

1.3 讨论

1.4 小结

二、肾移植术后尿路上皮癌特点的国内外差异对比及原因初步探讨

2.1 对象和方法

2.1.1 一般资料

2.1.2 治疗方法

2.1.3 免疫抑制剂调整方案

2.1.4 肾移植术后尿路上皮癌的文献检索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DEK蛋白和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DEK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核蛋白DEK在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和U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明确DEK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非典型增生和内翻性乳头状瘤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DEK表达和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关系。
   方法:
   1、应用免疫组化PV两步法检测DEK蛋白在6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7例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不典型增生和14例正常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在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阳性染色细胞数,其表达以细胞染色的比例和强度进行判断。同时检测E-cadherin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和DEK的相关性。
   2、Real-time PCR检测DEK蛋白在基因水平的表达。
   3、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EK蛋白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4、对6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检测其肿瘤无瘤生存期和DEK蛋白表达的关系。
   结果:
   1、免疫组化研究显示DEK在正常粘膜中为低表达,而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内翻性乳头状瘤、不典型增生中为高表达。
   2、DEK在原位癌和高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转移淋巴结中呈高表达。
   3、随着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增加,DEK的表达有降低的趋势,但这种降低并不是其代表预后良好的标志。DEK阳性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一样,是膀胱癌无瘤生存的独立的预后因素。于DEK阴性的患者比较,DEK阳性患者无瘤生存期较短。
   4、DEK的表达和E-cadherin具有负相关,提示DEK、β-catenin和E-cadherin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制联系,DEK和E-cadherin作为肿瘤异常表达信号的一条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DEK于Ki-67比较,在恶性潜能和低级别尿路上皮癌中DEK表达更高。二者之间显著相关,DEK能够反应细胞的增殖状态。
   6、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显示配对的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DEK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
   结论:
   1、DEK、E-cadherin和Ki-67和膀胱尿路上皮癌关系密切,DEK的表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和分期分级密切相关,是膀胱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
   2、DEK在低分级的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呈高表达,DEK对于非典型增生和尿路上皮癌的鉴别没有诊断价值,DEK和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无瘤生存期明显相关。
   3、联合DEK和Ki-67免疫组化检测对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第二部分肾移植术后尿路上皮癌特点的国内外差异及原因初步探讨
   目的:对肾移植受体发生上尿路肿瘤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至2011年12月2572例肾移植患者资料,共有24例(1.01%)泌尿系肿瘤,男性10例,女性14例。肾移植手术时年龄49.3±11.6岁(24-68岁),移植术后首次诊断肿瘤年龄55.6±9.8岁(32-70)岁。肿瘤诊断距移植手术时间为2-180个月,中位数为54个月。其中上尿路肿瘤21例,包括肾癌1例,尿路上皮癌20例,肿瘤诊断时间为2-180个月,中位数为54个月,有中药服用史者18例(75%),对其发病特点、病理类型和手术治疗等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讨论其特点。本组手术治疗24例,2例出现转移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
   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2例,腺性膀胱炎1例,肾乳头状细胞癌1例,肾盂输尿管癌双侧病变5例,单侧病变例15例,其中两个器官以上多发尿路上皮癌8例。4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尿路上皮癌伴肉瘤样癌3例,局部伴鳞癌4例。随访时间4-94个月,中位时间61个月,存活20例,死亡4例,其中1例伴有移植肾横纹肌肉瘤。文献检索显示,国外的同类病例以膀胱癌为主,上尿路肿瘤比较少见。
   结论:国内肾移植患者发生尿路上皮癌后的肿瘤特点为上尿路肿瘤为主,呈现多发性、“蚕食式”尿路上皮多病灶复发、双侧、罕见肿瘤类型多见的特点和马兜铃肾病相关肿瘤特征相一致;因治疗肾功能不全而长期服用葸醌类缓泻药和肾移植术后尿路上皮癌有关;对于高危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推荐选择性双侧上尿路预防性切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