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住院儿童眼外伤的类型和疗效分析
【6h】

住院儿童眼外伤的类型和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总结住院儿童眼外伤的临床资料,分析儿童眼外伤的原因、类型、治疗方案、预后视力评估等。
  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过去5年间收治入院的252例儿童眼外伤患者(14岁及以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致伤物、眼别、手术处置、住院次数、住院时间、眼外伤分类、并发症、伤眼初视力、伤眼终视力、抗菌用药等,并分析眼创伤评分(OTS)与预后视力的相关性。
  结果:眼外伤患儿平均年龄6.06岁,病例数最多的年龄段为3~6岁,男女比例为71.8%∶28.2%。在机械性眼外伤当中,开放性损伤有168例(66.67%),闭合性损伤有62例(24.60%);非机械性眼外伤有16例(6.35%);眼睑损伤共9例(3.57%)。最常见的致伤物为刀具,总计73例(28.97%),其次为其他金属锐器。在儿童眼外伤的并发症中,创伤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最高,达81.35%(205例),接受白内障摘除术的患儿比例也最高,达76.98%(194例);其次为角膜损伤,有191例(75.79%);有74.21%(187例)的患儿接受了清创缝合/冲洗术。眼外伤患儿的初视力与终视力之间有明显差异(Z=-7.481,P=0.000),OTS评分等级与终视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544,p=0.000)。
  结论:学龄前儿童发生眼外伤的比例最高,男女差异显著。住院儿童眼外伤类型以机械性眼外伤为主,开放性损伤多于闭合性损伤。致伤物以刀具等金属锐器为主,创伤性白内障是最主要的并发症,患儿伤后接受了手术及抗菌药物治疗,术后视力有明显提高。OTS评分对评估儿童眼外伤预后视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