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主-股动脉旁路转流结合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术和单纯主-股动脉旁路转流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比较
【6h】

主-股动脉旁路转流结合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术和单纯主-股动脉旁路转流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研究背景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进展

致 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好发部位为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利股动脉.主要临床症状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远端肢体难治性溃疡等.临床上可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分为3个类型,即Ⅰ型(主-髂动脉型):病变局限于主动脉分叉段及髂总动脉,约占10﹪,常采用主-髂动脉旁路术.Ⅱ型(主-髂-股动脉型):约占25﹪~35﹪,病变涉及主动脉分义段、髂外动脉与股浅动脉,以下肢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状,常采用主-股动脉旁路术.Ⅲ型(多节段型):约占2/3,病变自主动脉分叉段至胫-腓动脉的广泛范围内,呈现多平面狭窄或阻塞,包括股深动脉及3支小腿主干动脉的一支或多支,根据病例的病变范围设计不同平面的多段转流.上述旁路转流术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传统经典术式,但是除了Ⅰ型患者行主-髂动脉旁路术后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外,Ⅱ型及Ⅲ型患者的远期疗效都不理想.因此,如何改进现有的术式使其取得更好的疗效,是广大血管外科医师一直所努力的方向.本研究在通过主一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结合股深动脉m流重建术和单纯主一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术在治疗Ⅱ型(主一髂一股动脉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比较,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提高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远期疗效的方法.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临床资料:该院自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有90例诊断为Ⅱ型(主一髂一股动脉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下肢动脉多普勒彩超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 1)A组(行蕾一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结合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术):共50例,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52-73岁,平均61.56±7.97岁;双下肢30例,单下肢20例,其中右侧肢体45例,左侧肢体35例. 2)B(行主一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术):共40例,其中男36例,女4例;年龄55-78岁,平均63.07±7.39岁;双下肢24例,单下肢16例,其中右侧肢体34例,左侧肢体30例. 2.病例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 一般健康状况可,无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的合并症,根据DSA检查结果将主-髂-股动脉型:即病变涉及主动脉分叉段、髂外动脉及股浅动脉,通常腘动脉及其远端动脉仍保持通畅的患者选入本研究当中. 2)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或根据DSA检奄提示属于主-髂动脉型及多节段型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或不属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其它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患者. 3.病例的收集 1)收集本院从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所做的共50例主-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结合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术的完整临床资料,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病历号、性别、年龄、联系地址及电话、合并疾病、临床表现、超卢和DSA结果、手术日期、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3年及5年的人工血管中的血流情况. 2)收集本院从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所做的共40例主-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术的完整临床资料,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病历号、性别、年龄、联系地址及电话、合并疾病、临床表现、超卢和DSA结果、手术日期、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3年及5年的人工血管中的血流情况. 4.比较主-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结合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术绢及单纯主-股动脉人造血僻旁路转流术组在忠者性别、年龄、患侧、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人工血管通畅率等方而的各项指标,研究主-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结合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术是否较单纯主-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术有更佳的远期通畅率. 1)A组:从2000年1月至2007年11月共为50例诊断为Ⅱ型(主-髂-股动脉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主-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结合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术.本组患者男性40人,女性10人,平均年龄61.56±7.97岁(52-73岁);右侧肢体45例,左侧肢体35例.术中失血量500-1500ml,平均630.75±73.92ml.术后并发症15例,发生率30﹪. 2)B组:从2000年1月至2007年11月共为40例诊断为Ⅱ型(主-髂-股动脉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主-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术.本组忠者男性36人,女性4人,平均年龄63.07±7.39岁(54-76岁);有侧肢体34例,左侧肢体30例.术中失血量450-1400ml,平均616.06±79.86ml.术后并发症10例,发生率25﹪. 综合比较、分析上述资料后,认为主-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结合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术组与主-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术组在性别,年龄,患肢左/右,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主-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结合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术组在术后1、3、5年时,转流血管的通畅率分别96﹪,88﹪,70﹪;单纯主-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转流术组在术后1、3、5年时,转流血管的通畅率分别90﹪,10﹪,55﹪.采用Continuity Correction Chi-square Test进行比较后发现术后1年及5年时在通常率上无明显差异,但A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上如间歇跛行、静息痛等方而明显优于B组,3年时的转流血管的通畅率A组明显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本研究,认为由于股深动脉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病理特点,为主-髂-股动脉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忠者行主-股动脉旁路转流结合股深动脉脉血流重建能得到较单纯主一股动脉旁路转流术更理想的远期疗效(1年为96﹪,3年为88﹪,5年为70﹪),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类患者在不久的将来再次下术转流或截肢的概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