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资源类型的P2P网格资源分层发现模型与算法研究
【6h】

基于资源类型的P2P网格资源分层发现模型与算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 网格概述

1.2.2 P2P概述

1.1.3 网格资源

1.1.4网格资源发现

1.2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意义

1.4论文的主要工作

1.5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资源发现机制与方法

2.1资源发现的要素

2.2网格中现有资源发现方法

2.2.1 Globus

2.2.2 OGSA

2.2.3 Condor

2.2.4 VIRD

2.3 Web Service中的服务发现

2.4 P2P网络中的资源发现

2.4.1集中目录方式

2.4.2 泛洪方式

2.4.3分布式哈希表DHT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网格资源发现模型设计

3.1模型结构

3.2资源分类

3.3资源描述

3.3.1 RSL

3.3.2 WSDL

3.3.3 RDF

3.3.4资源描述方法的比较

3.3.5基于XML/RDF的资源描述

3.4资源信息组织

3.5虚拟组织的划分

3.6功能结点的选择

3.7资源信息的注册与更新

3.8资源信息的存储与维护

3.9 SP索引网络构建

3.10 MP网络构建

3.11资源主动声明

3.11.1局部性原理

3.11.2幂律现象

3.11.3缓存设置

3.11.4主动声明

3.12模型特点

3.13本章小结

第四章网格资源发现机制

4.1资源发现请求

4.2资源发现请求提交

4.3资源发现的路由查询

4.4查询匹配

4.5资源发现算法

4.6资源主动声明过程

4.7本章小结

第五章分析与实验评价

5.1系统性能分析

5.1.1资源发现能力分析

5.1.2资源发现效率分析

5.1.3各种资源发现方法的比较

5.2 ADM有效性与性能分析

5.3索引Chord性能分析

5.3.1 定性分析

5.3.2 实验评价

5.3系统仿真及实验

5.3.1模拟器选择

5.3.2仿真实现

5.3.3 实验结果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6.1本文工作总结

6.2进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网格是当前分布式计算研究领域的热点,它被认为是下一代的网络,是一种正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网格资源发现是网格资源共享的基础,在网络环境下能否高效的发现资源,已成为衡量网格系统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网格从基础理论研究阶段逐渐走向应用阶段的今天,网格系统对网格资源发现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可扩展性,基于属性查找,范围查找等。本文在深入研究现有分布式系统资源发现机制的基础上,对网格资源发现机制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文对网格中现有资源发现机制,WebSerivice中的服务机制以及P2P网络中的资源发现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类型的P2P网格资源分层发现模型。模型把网格系统分成资源结点层,联系结点层以及管理结点层,并采用功能结点选择算法选取了联系结点和管理结点。联系结点和管理结点分别管理所在的虚拟组织以及所在的资源社区。本文给出了资源分类的理论方法,提出了虚拟组织大小划分的方式,在分析现有资源描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XML/RDF的资源属性描述方法,提出了基于索引Chord的两层网络拓扑方法并在管理层采用泛洪方式。此外,本文模型增加了功能结点的备份机制并根据局部性原理和幂律现象,引进了资源主动声明机制。这些都改善了网络资源发现的性能,较少了系统的通信开销,提高了资源发现效率。 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资源发现模型的相关算法和相关信息组织结构,资源描述标准以及部分代码。最后本文对系统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SimGrid模拟器构建了系统的仿真平台,对本文的资源发现模型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结果,证明了本文资源发现模型的可行性和相对优越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