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三种方法的中国股市长期记忆性研究
【6h】

基于三种方法的中国股市长期记忆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长期记忆性的定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长期记忆性的检验方法

2.1 经典R/S方法

2.2 修正R/S方法

2.3 GPH检验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证分析与讨论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 经典R/S分析结果

3.3 修正R/S分析结果

3.4 GPH检验结果

3.5 长记忆性的动态分析

3.6 结果比较分析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资本市场的长期记忆性是金融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长期记忆性的研究使得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说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国内众多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时间区段分析我国股市的长期记忆性,得到的结论大相径庭。本文采用经典R/S、修正R/S方法和GPH方法,研究我国沪深股市的长期记忆性特征。分析比较了非参数法和半参数法在判断股市长记忆性中的异同。同时进一步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来检验中国股市的长期记忆性特征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探讨股市的有效性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化特征。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获得了如下的研究结论:(1)上证综指日收益序列不存在长期记忆性特征,深成指的日收益序列的长期记忆性弱于两市的周收益序列;两市的周收益序列仍存在较为显著的长期记忆性特征;(2)作为两市综合指数的沪深300指数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长期记忆性特征,说明我国股市整体仍存在长期记忆特征,市场有效性仍然不强。但是从蒙特卡罗模拟的结果可以看出,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而言,我国股票市场将逐步趋于有效;(3)对我国股市的动态长期记忆性经典R/S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股票市场的长记忆性特征并不是单向的削弱,而是与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活跃程度是相互联系的。我国股市的长记忆特征与市场的活跃程度成正向关系。进一步地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等措施将会降低我国股市的长记忆性特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