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研究
【6h】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视角创新

(二)研究内容创新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问卷调查法

第一章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概述

1.1课程思政的相关概述

1.1.1课程思政的概念

1.1.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1.2大学生主体性相关概念

1.2.1主体与主体性

1.2.2大学生主体性

1.3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理论依据

1.3.1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

1.3.2 主体间性理论

1.3.3 现代教育学关于主体的理论

1.4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意义

1.4.1适应高校办学要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1.4.2全面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发挥隐性教育的育人作用

1.4.3 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大学生特点,促进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

第二章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现状分析

2.1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取得的成效

2.1.1 协同育人环境下更加重视主体性建设

2.1.2 专业教师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2.1.3 大学生主体性认知有所提升

2.2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面临的问题

2.2.1 高校对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认识有待提高

2.2.2专业教师对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重视有待加强

2.2.3大学生对重视自身主体性养成的观念有待转变

2.3 课程思政建设中大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2.3.1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

2.3.2实践上,重形式轻内容

2.3.3发展上,重当前轻长远

第三章 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对策建议

3.1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以生为本”

3.1.1牢固树立政治意识

3.1.2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1.3强化“以生为本”教学理念

3.2立足学生需求,改进教学方法

3.2.1以隐性教育方式增强学生主体性意识

3.2.2以核心价值观教育调动学生积极性

3.2.3以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主体成长

3.3调动学生自觉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3.3.1增强大学生主体意识

3.3.2提升大学生主体能力

3.3.3健全大学生主体人格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附录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张铨洲;

  • 作者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
  • 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黄燕;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