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以北京市文化艺术职业学校为案例
【6h】

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以北京市文化艺术职业学校为案例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舞蹈的概述

2.2 关于体育舞蹈专业开展现状的研究

2.3 关于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2.4 关于表现难美性项群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3 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3 研究过程

4 研究内容

4.1概念的界定

4.2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舞蹈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4.3 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的案例研究——北京市文化艺术职业学校

4.4 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的构想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在仔细研读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的基础上,查阅了有关课程设置的书籍和文献,收集了关于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以北京市文化艺术职业学校为个案进行关于课程设置的问卷调查,了解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舞蹈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的现状。经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1)目前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舞蹈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形成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就仅仅是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和每个学校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导致了这样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2)中等专业学校之间在体育舞蹈专业的课程结构安排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根据《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开设了必修课和选修课这两大类课。但是,中等专业学校中的体育舞蹈专业课程设置尚不成熟,在调查中发现,必修课的学时占总课时的90%,而选修课仅占总学时的10%。
  (3)由于目前体育舞蹈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不够完善,本研究中结合对学生和专家教师的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将原本专业基础课中增设了体能训练课;将选修课分为理论课(优秀选手技术分析和赛事赏析)、技术课(现代舞和模拟比赛课)、辅助课(视唱与节奏训练和妆容课);并延伸课程以外课程增设了课外训练,包括:小课、心理拓展课;专项课的课程安排不变。
  (4)通过调查访谈专家和专业教师,一致认为体能训练对提高体育舞蹈专项非常重要,所以应在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舞蹈专业教学中要合理安排体能训练,用科学的观念、应用一些科学的仪器设备对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体能进行监测。同时,目前针对体育舞蹈专业的体能训练课不系统化,缺少老师资源。
  (5)本研究以北京市文化艺术职业学校为案例,对该校体育舞蹈专业的学时分配进行分析,芭蕾基训的总学时是最多的,这也是体育舞蹈项目特点决定的,但是在第三年建议减少芭蕾基训课的课时,增加剧目课、体能课和专项课的课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