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一轮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中国海关监管制度研究
【6h】

新一轮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中国海关监管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理论意义

1.1.4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公共部门经济学和海关监管理论

1.2.2 贸易便利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2.3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公共部门合作关系

1.2.4 海关监管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3.3 数据来源及相关说明

1.4 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海关监管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2.1 贸易与海关监管相关理论

2.2 海关监管与贸易互动机制分析

2.2.1 海关监管对于出口市场选择的影响分析

2.2.2 海关监管对于贸易抑制作用分析

2.2.3 海关监管对于贸易激励作用分析

2.2.4 贸易推动海关监管转型升级的机制分析

2.3 海关及口岸部门“单一窗口”的作用分析

2.3.1 “单一窗口”对申请事项审批数量的影响分析

2.3.2 “单一窗口”对申请事项等待时间的影响分析

2.3.3 “单一窗口”的动态性影响分析

2.4 留海关—商业”经认证的经营者(AEO)模式机制分析

2.5 海关信息透明对开放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

2.5.1 透明度对合并均衡和分离均衡的影响分析

2.5.2 信息透明度与经济运行效率的关系

2.5.3 信息透明度与市场垄断效力

2.5.4 信息透明度与经济周期

2.6 基本观点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海关监管制度概况

3.1 中国海关监管制度沿革

3.2 中国海关监管制度现状

3.3 目前中国海关监管制度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主要措施及其海关监管新要求

4.1.2 提升中国商品出口竞争力

4.1.3 改善全球治理结构、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

4.1.4 服务“新常态”,改善公共制度供给

4.1.5 适应国内、国际新规则

4.1.6 跟踪世界经济新方向

4.1.7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开放

4.2 新形势下中国海关监管面临的新问题

4.2.1 海关关境保护环境分析

4.2.2 海关监管执法环境分析

4.3 海关、商业合作的新形势

4.3.1 各国海关积极缔约多边协议,将监管、服务纳入共同法律框架

4.3.2 “海关-商界”加强信息对接,实现以数据换便利

4.3.3 创新海关监管服务措施,适应国内外贸易新业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海关监管措施及效果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贸易便利化方面

5.1.1 预先申报、裁定

5.1.2 电子平台和电子支付

5.1.3 货物与海关税费分别处置

5.1.4 风险管理

5.1.5 海关稽查

5.1.6 经认证的经营者

5.1.7 易腐货物快速处理

5.1.8 “单一窗口”和口岸机构间协调

5.1.9 在海关监管下的货物进口运输

5.2 监管服务标准化方面

5.2.2 快速放行及平均放行时间确立

5.3 服务新型业态方面

5.3.1 服务全球一体化生产

5.3.2 服务全球一体化科研

5.3.3 服务全球一体化监管

5.3.4 服务全球一体化物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海关监管深化改革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中国海关监管制度深化改革建议

6.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海关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国际、国内公共管理的“国门”,必须全面平衡“把关”和“服务”的关系。尤其是中国进入新一轮改革开放时期。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新一轮改革开放背景下,如何创新监管理念,以海关为中心,通过部门合作、“海关—商界”合作等方式改进现有以行政管理为主的通关模式,不仅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对海关监管理论的创新。
  本文研究新一轮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我国海关监管制度,论文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梳理文献,研究表明,现有西方海关监管理论更多以经典贸易理论模型和管理学分析方法为基础,理论分析中通常将进出口环节的众多成本为简化为一个统一的“关税”,但现实中虽然海关是口岸管理部门的中心、征收关税也是海关的基本职能,但实际贸易便利化政策效果和通关成本往往很大程度上受到便利化“短板”部门以及部门间协调效果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经济学模型研究;第二章的理论模型表明海关监管效率直接影响出口商对于东道国的选择,海关只有通过与其他口岸部门合作,并且将监管重点从事中货物监管向事前、事后的企业监管转移,加强自身政策透明,才更利于提升本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第三章“纵向”分析了中国海关现有监管制度的沿革、现状及特点,表明现有监管手段更多集中在事中的行政管理;第四章以新一轮改革开放为背景,分析中国海关在十八大之后主要推进的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分析政策必要性和实施效果;第五章“横向”对比部分发达国家海关贸易便利化、服务标准化以及服务新业态的改革创新,并且结合中国海关关境保护、监管执法需要探讨其适用性和可行性;第六章在前述文献、理论模型、“纵向”和“横向”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海关监管制度未来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建议。
  研究表明,海关监管对于外贸具有直接影响,但是发挥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效果需要海关与口岸部门合作,并且应该透明通关程序、加强海关与商业的合作。面对新一轮改革开放需要以及经济新势、贸易新业态,中国海关还需要在现场通关、加工贸易、跨境电商等监管领域进行改革,并且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全供应链服务便利、“一带一路”沿途口岸部门国际合作等领域继续深化改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