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京交会·第八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
京交会·第八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

京交会·第八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05-30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贸易》杂志社

会议文集:京交会·第八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幕.在此背景下,2014年,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国际贸易》杂志社共同主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和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服务外包实务教学工作委员会承办,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和启秀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协办的"京交会·第八届国际服务贸易论坛"在北京前门建国饭店隆重举行.来自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商务出版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加拿大温莎大学等主管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业的20多位嘉宾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演讲,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名学者、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本届论坛面向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各界人士征文,经过专家匿名评审,评选出获奖论文34篇,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10篇、优秀奖20篇.服务全球化时代,服务贸易成为了国际贸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一国贸易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积极开展服务贸易相关的理论探讨,对推动服务贸易乃至服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服务贸易理论研究、服务贸易相关实证研究、服务贸易分行业研究、服务贸易国际比较与借鉴、地方服务贸易调查研究、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服务贸易研究、服务贸易政策研究七个方面对征文活动中的获奖论文进行了综述。关于FDI与服务贸易的发展。进一步发挥FDI对我国服务贸易的拉动作用,就要提高服务业FDI引进项目的技术含量和FDI技术溢出效应;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促进人力资本供给;提高外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禀赋质量;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促进企业创新,推动现代服务业和知识服务业发展。关于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合作。争取早日落实《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成果;以货物贸易为依托,带动相关服务贸易的出口;进一步利用服务要素的互补优势,优化各自服务产业结构,分工合作,实现双赢。关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加强金融服务贸易统计工作。目前,中国还没有提供自己的双边金融服务贸易统计数据,要抓紧完善现有的BOP统计,还要立即着手建立完善的FATS统计。关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统筹规划适用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型政策体系。加快制定为产业发展创造公平环境的水平型政策;建立以人才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促进体系;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营造有利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实施服务外包品牌化发展战略,培育形成若干城市、园区、企业品牌。
  • 摘要:这几年服务贸易人才培养的问题意识到了,也有行动,但是效果不是很令人满意.从坐飞机时听空姐的英文,就可以知道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多大的差距.今天和大家交流三个问题.第一,对服务贸易的理解,以及对服务贸易人才的需求.虽然我国在货物贸易方面是世界第一大国,但是从质量来讲,我国实际上处在一个典型的发展中阶段,而且还是发展中的早期阶段,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跟美国、欧洲相比就差得更大.另外,服务贸易和服务业的典型特征实际上是一个非均衡分布,不像制造业在集聚的时候有均衡的可能,在服务业领域里,非均衡更明显一些.服务业的竞争实际上可能是城市与城市的竞争,城市怎样发掘自身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资源要素,显得极其重要.尤其是一些老旧的工业城市,可能就衰败了,当然也有可能再生.应该研究英国老的工业城市怎么转身成为一个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锋.目前我国服务贸易人才培养的主战场还是普通高等教育,不得不考虑大学教育中要有职业化教育,因为并不是培养的每一个人都要去攀登科学高峰。高等职业教育比较辛苦,协同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这需要社会的倒逼机制发挥作用,此外还有学校与社会的衔接:一是与职业资格的衔接,其次是教育改革与国际化的对接,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思考。
  • 摘要:在服务经济时代,各经济体均谋求贸易结构的升级,这时大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的区位结构、调整与服务贸易相关的制度安排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制度视角出发,结合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法律框架,以49国(地)间共1526个经济体对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豪斯曼-泰勒估计方法对如何构建服务贸易促进体系进行了理论梳理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可以直接促进双边服务贸易发展,且该促进作用对双边服务贸易流量的提升幅度大致为3.479%~7.659%;进口国的制度质量可以有效促进双边服务贸易的发展,而两国间的制度距离将对双边服务贸易造成阻碍,尤其是贸易自由度距离、政治民主度距离与法律完善度距离;区域服务贸易协定还具有间接的贸易促进作用,它不仅可以强化制度质量对于双边服务贸易流量的促进作用,还能反向调节制度距离对于双边服务贸易的负面影响程度.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在服务经济时代,应充分利用各种国际会议、国家领导人会晤等方式,启动并落实各自的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以便于最大化地享有区域服务贸易安排带来的直接与间接的贸易促进作用。对于服务型出口企业而言,在寻找国外交易对象时,基于降低贸易成本的考虑,还需要关注进口国的制度质量以及两国间的制度环境差异,尤其是当地贸易自由度、政治民主度和法律完善度距离与本国的差距。同时,加强交易双方相互之间的互信与了解,以便准确把握市场需求,适时地提供进所需的差异化服务产品,要在充分考虑到对进口贸易伙伴当地制度环境的熟悉程度以及制度差距的适应能力的基础上,慎重做出服务贸易出口的区位选择。
  • 摘要:伴随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无论在规模还是总量上都日益增长.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构建决定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理论模型,利用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合并而成的数据集中筛选出来的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数据,从微观层面上考察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中国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包括企业生产率、劳动、资本、投资收益水平、出口强度、利润率和资本密集度等,其中出口强度的影响作用最为突出,而企业投资收益水平则具有反向阻碍的作用.另外,不同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所有制类型以及所属区域对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也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 摘要:本文基于金砖五国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实际,从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产业内贸易模式入手,实证考察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合作互补水平.根据服务贸易的异质性特点,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互补性的新指标,拓展了关于服务产业内贸易合作空间的分析方法.结论发现,金砖五国服务业整体上都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这种产业内贸易主要表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展模式,但细分服务部门又各有差异.从中国与金砖国家的互补性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国与金砖国家服务贸易整体上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合作为主,细分部门仍有所不同.未来中国应根据与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的多层次结构差异与互补性特点,制定利于双边服务贸易发展的国别政策和产业差异政策,促进中国与金砖国家在服务贸易上的合作共赢.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并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得出中国服务贸易结构欠佳的结论.通过建立两部门模型,得知提高服务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能促进经济增长.利用中国1982年到2010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得出如下结论: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的出口会对GDP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的进口会在短期内对GDP产生较大的负向冲击,在长期会对GDP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资本密集型服务部门的出口会在短期内对GDP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在长期内对GDP产生较大的负向冲击.劳动密集型服务的出口服务会在短期内对GDP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在长期会对GDP产生较大的负向冲击.劳动密集型服务的进口服务会对GDP产生较大的正向冲击.最后文章从改变要素密集度的角度提出了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适当增加劳动密集型服务和资本密集型服务的进口,加强服务业的自主创新,增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出口,政府应对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加大对服务业人力资本的投入等。
  •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南南合作型的贸易区——中国—东盟国家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贸易效应是否存在、程度如何、来源进行了研究,它是该地区进一步合作的物质基础,服务贸易自由化增进了社会总福利,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分析了基于产品差异化条件下的贸易效应,贸易小国而言,自由化初期可产生较大的出口扩大效应。通过构筑区域性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静态贸易效应理论模型,分进国内市场自由竞争的同时允许外国服务的进入,可提高社会整体福利;开放,而对内限制竞争,将削减整个社会的福利效应。通过构筑区域性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出口扩大效应一般均衡的理论析表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可激发成员国初期服务商品出口的扩大一点对贸易小国尤为重要。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存在更有可能导致成员国贸易福利增加的条件,这些条件的激发有助于该区域服务贸易的扩大。中国一东盟国家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但商品特点决定其程度的大小。基于产品差异化条件下的贸易创造效应较大,而贸易转移效应较小,只存在于较小的范围。
  • 摘要:本文运用Hoekman的频度指数法对两岸在《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项下的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进行评估,揭示了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显示出"GATS+"的成效,应早日落实谈判成果,加强优势互补和产业结构优化,以实现两岸服务业的共同发展.
  • 摘要:本文以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订的5个FTA或EPA协定为基础,分析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展、机制以及区域服务贸易发展的状况,以期为RCEP构建中的服务贸易领域谈判以及中国在积极推进RCEP进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 摘要:中美航空货运市场中存在着持续扩大的不平衡性问题,给航空公司的国际货运业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基于时间序列模型,利用1992-2012年中关间的航空货运量数据和货物贸易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美双边市场贸易结构和国际航空货运不平衡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中美贸易产业内水平的下降推动了中美航空货运市场不平衡性的持续扩大.从国家的贸易战略层面需要进一步强调自由化航空运输协定对中国双边货物和服务贸易的重要性。
  • 摘要:本文利用协整分析和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法及方差分解法,采用1982-2012年的国际贸易数据考察了13个具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贸易竞争力互动发展关系.结果表明,长期内各国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反向均衡关系;短期内发展中国家货物贸易竞争力对其自身的促进作用高于发达国家,而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贡献度则不及发达国家,体现了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比较优势所在.
  • 摘要:文章选用系统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1994-2012年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关联度,据此比较分析我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及合作可能.得出以下结论:中国与巴西服务贸易关联突出,与俄罗斯较突出,与印度和南非关联不够.发展与金砖国家的服务贸易空间广阔,应充分利用国际条件,加强金砖国家间服务贸易政策协调.提高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加强各国分工合作的有效性,以实现与我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服务贸易顺利发展.
  • 摘要:知识和技术正日趋改变着服务贸易的结构与内容.本文选取六大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为研究样本,通过出口市场占有率、TC指数、服务贸易开放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四大标准,评价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等亚洲主要国家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阐释影响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比如营造适宜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引才与育才相结合,完善激励机制和用人体系,鼓励本土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培育旗舰式企业,鼓励向高端方向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推动品牌建设。
  • 摘要:林产品贸易方面的相关探讨与研究已经较为充分,而对林业服务贸易的研究与关注一直很少.本章首次从林业与林业服务业的定义出发,详细探讨了林业服务业、林业服务贸易的概念与分类.林业服务贸易概念围绕森林以及林产品的生产而展开并不断向外延伸,既包括辅助林业生产的各种服务又包括森林经营与管理服务,广义来看还涵盖林业生态价值服务等.它不仅具备一般服务贸易的高附加值特点,更具有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特性.文章分析了林业服务贸易在调节贸易平衡、提升产业结构、促进要素合理配置及增加林业部门劳动力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在后金融危机的林业国际竞争新形势下,应重视并积极推进林业服务贸易的发展.我国林产品进出口结构相对较单一,尤其是近年来纸和纸板、人造板在林产品的出口中占比总和达近九成。这种贸易结构的简单化催生了我国出口铜版纸、胶合板等林产品的贸易摩擦多发,频繁遭到发达及发展中经济体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甚至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因此,优化我国林产品贸易结构,加快转变林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至关重要。发达的林业服务业有助于林产品贸易成本的降低。对林业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研究能够为促进林业辅助性部门的发展提供政策制定依据。同时,充分挖掘和利用森林的有形和无形价值,创造更多与文化和生态相关的增值服务。科学提高林业服务业和林业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总体来看,大力发展林业服务贸易,有助于推进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进而为我国总体产业结构的优化解决难点问题。除此之外,林业服务贸易的发展,能够促进要素在林业产业内的合理配置,推动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优胜劣汰,最终提高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林业部门的劳动力收入。
  • 摘要:抓住机遇,打造"中国外包"品牌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中国服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国家品牌形成的基础要素和大国综合优势,结合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提出打造"中国外包"品牌的自主发展战略.进而,本文对自主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立足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实施自主发展战略的国际化、内外并举、多元化、差异化、特色化五大子战略,简要探讨了构建品牌价值链、整合资源传播品牌的基本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打造"中国外包"品牌的若干政策建议:建立“中国外包"品牌工作机制,构建“中国外包"品牌支持政策体系,营造“中国外包"品牌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打造服务外包城市和企业品牌,统筹推进“中国外包”品牌国际化。
  • 摘要:随着全球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加深,文化贸易发展日益受到各国重视.近年来,作为北京文化名片的"北京京剧"越来越注重其市场化及国际化发展,不断探索"北京京剧"对外贸易发展.然而,"北京京剧"对外贸易的实践并非一帆风顺.本文主要分析市场导向下"北京京剧"进行对外贸易的空间布局以及模式探索,阐述了新时期下"北京京剧"进行空间布局的必要性,认为"北京京剧"的对外贸易已成为不可避免的时代趋势."北京京剧"应积极培育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调查研究各个目标市场的基础上锁定特定市场,巩固并扩大已有市场,开拓并发展潜在市场,实现"北京京剧"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 摘要:本文通过将Grossman-Rossi-Hansberg模型进行扩展,从福利分析的角度入手,研究中印两国软件出口对服务业相对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软件产业外包业务对印度和中国服务业相对工资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中国软件业发展外包业务具备后发优势.实证检验部分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上述研究结果.结论部分提出我国软件产业实行跨越式发展的政策建议:加快软件出口基地建设,形成人力资源的集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充分发挥软件行业的“就业池”效应。
  • 摘要:在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产业转移这个大背景下,服务贸易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成为了国际贸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一国贸易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中国和印度是服务贸易发展状况极为相近的两国,印度相对于中国在计算机、金融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明显的竞争力,因此研究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有助于我国服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文针对中印两国的服务行业,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两国主要经济因素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FDI、人力资本均对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出口额有促进作用,而印度服务业FDI促进程度则受到经济规模的限制,而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也一定程度受到GDP的限制.本文通过剖析两国影响因素差异作为出发点,为中国的服务贸易提供了相关发展建议.中国要想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提高竞争力,一方面要不断改变现状,另一方面还要努力改善服务贸易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加大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促进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改善国内的基础环境,加大服务业吸引外资力度等。
  • 摘要:文章全面梳理了两届京交会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京交会在声势上已经略有成效,但实际绩效上还远不如广交会,还无法实现国家战略意图.因此,应该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持首都建设、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保障中国民生、提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等方面提升战略功能,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京交会(CIFTIS)全称“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是在国家2007年、2009年和2011年举办三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的基础上产生的。京交会应该适应新的历史形势,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贡献更多力量。因为中国梦不仅是每个炎黄子孙个人的梦,也是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集体的梦,每一项工作都应该自觉以中国梦为统领,自觉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投资拉动到消费拉动,支持首都建设,从国际都市到世界城市,推进力行政体制改革。从多部门协调到专业部门监管,保障中国民生,从经济大国到幸福中国、美丽中国,提高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主导,总之,京交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要把京交会做大做强必须有大智慧新思维。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目标,努力推进服务业发展,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全球治理水平,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 摘要:作为再一次应邀参加京交会·国际服务贸易论坛的发言,分析了加快形成服务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具体举措,要构建支持服务出口的促进体系,包括出台文件,建立跨部门的工作机制,协调政策共同推进为企业服务。要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贸易便利化政策。要制定发布重点服务出口领域的指导目录;要对符合鼓励条件的行业的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要创新金融支持政策,针对服务贸易的特点开发、创新金融产品;要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出口信保机制,简化理赔手续,加快理赔速度。要积极促进服务贸易的便利化,比如为服务贸易企业商务签证、进出境审批提供便利,要鼓励和帮助国际企业获得进入国际市场必需的资质认证,要积极商签双边劳务合作协议,推动学位、培训、职业资格的认证及国家之间的资格互认,为专业人才和专业服务走出去提供便利。要加强促进平台和示范载体的建设。在现代服务业试点当中,自贸区的试点当中,“一带一路”的合作当中,都要推出一批项目,建立一批基地,以项目来引领,以基地来促进,以企业来支撑,扩大服务出口。要有序加快服务业的开放。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要努力破除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玻璃门”和“弹簧门”,要把服务业走出去发展成为带动服务出口的重要引擎,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进一步夯实服务贸易的工作基础。要加快研究制定服务进出口管理条例,逐步完善服务贸易管理和促进的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贸易统计,深化服务贸易理论研究,加强对服务贸易趋势、规则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力度。
  • 摘要:先从整体上看2013年首都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挑选比较有特点的行业分析首都服务贸易的具体发展特点,进而阐述在新一轮改革开放背景下,未来首都服务贸易可能的发展方向.文化显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它直接对应于“四个中心”中的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这是要大力发展首都文化贸易的原因。环境显然是现在和未来潜在的要大力发展的行业,在未来的首都服务贸易中可能异军突起。下一步要注重经济协同创新,提升首都服务贸易发展新空间,立足“四个中心”的定位,描绘首都服务贸易发展新蓝图。
  • 摘要:本文以世贸组织的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及豁免机制为切入点,以贯彻"非歧视原则"为目的,探讨GATS和区域贸易协定下服务贸易的原产地问题.在"不得"歧视的情况下,须适用原产地规则以决定成员或缔约方是否遵守规则;在依法"可以"歧视的情况下,更需要原产地规则来判断享受优惠待遇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范围.关于"服务来源国"及"服务提供者国籍"的认定问题,通过分析GATS及区域贸易协定的相关规范发现,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认定服务来源的操作方式,使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流于过度简化.因此以服务"模式"为基础的跨部门的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无法实现不同产业的政策目标,因而其功能有限.未来建立不同"部门"的原产地规则将有助于实现管制的政策目标.
  • 摘要:本研究基于184个地级以上城市2002-2012年的数据,使用系统GMM的动态面板估计方法,研究了行业FDI流入引起的部门增长效应.利用数据的时间序列研究了制造业FDI向服务业FDI转移所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产业层面的FDI流入对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溢出效应.
  • 摘要:本文从量和质两个方面衡量FDI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首先选取我国1990-2012年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金额、服务贸易进口额、服务贸易出口额相关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FDI对我国服务贸易量的影响.结果发现FDI与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呈正相关关系,FDI是服务贸易出口额、进口额变化的格兰杰原因.然后基于钻石模型分析了FDI对我国服务贸易质的影响.FDI对我国服务业生产要素、国内需求、服务贸易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国内企业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提出要提高服务业FDI引进项目的技术含量和FDI技术溢出效应,提高外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禀赋质量。
  • 摘要:文章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金融服务出口的决定因素及出口潜力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发现:进出口双方的GDP、双边距离、是否使用共同语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金融服务的出口潜力进行了经验研究。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为了促进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言及进出口双方的经济自由度会对中国双边金融服务出口产生显著的影响;中国对主要的金融服务出口市场(包括中国香港、美国、卢森堡、德国等)普遍"贸易过度",而对"小型"的出口市场则普遍"贸易不足";经济自由化模拟的结果表明,放松国内经济管制,提高经济的自由度,会大大促进中国金融服务出口的发展,而通过提高贸易伙伴的经济自由度来促进中国双边金融服务出口的发展则空间非常有限.最后,文章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促进中国金融服务出口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金融服务贸易统计工作,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使用共同语言会对中国双边金融服务出口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应利用语言上的便利,大力开展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东南亚等跟中国具有共同语系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由于中国对主要的金融服务出口市场普遍“贸易过度”,而对“小型”的出口市场则普遍“贸易不足”,这些国家主要包括捷克、澳大利亚、希腊、瑞典、爱沙尼亚、斯洛伐克、荷兰、意大利、丹麦等,因此下一阶段应把这些市场作为中国金融服务出口的优先发展对象。一方面是因为对这些国家的出口有较大潜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摆脱对主要金融服务出口市场的过度依赖,进出口双方的经济自由度对中国双边金融服务出口具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出口方的影响更大,因此应加大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逐渐放开对国内经济的管制,以提高我国经济的自由度,这会大力促进我国金融服务出口的发展。
  • 摘要:在我国要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背景下,强化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互动融合和协调发展至关重要.这事关我国工业转型升级、贸易增长可持续性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通过1997-2012年间中美两国服务贸易构成与货物贸易稳健标准差回归分析得出:交通运输服务业出口贸易、旅游服务业进出口贸易、建筑服务业与保险业进口贸易与货物出口贸易正相关,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服务贸易与货物出口贸易负相关.最后还分析了要权衡许可贸易与出口贸易的利弊,寻求动态平衡路径,使得许可贸易与出口贸易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
  • 摘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对外开放促进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服务业面板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服务贸易开放和外资进入对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对外开放已成为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外生动力;从分行业视角来看,服务贸易开放对中低技术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促进作用强于中高技术行业,与此不同,外资进入促进了中高技术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却抑制了中低技术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说明对外开放对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此外,劳均增加值、人力资本存量、平均企业规模等也是中国服务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
  • 摘要:由于近几年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增速放缓,其发展前景受到一些质疑.针对这一观点,本文首先通过全面刻画和深入分析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演进的主要轨迹和主要事实,提出服务外包的兴起和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增速放缓反而促进其向更广泛领域和更高级阶段演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知识价值链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剖析,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新载体,服务外包的兴起和发展“意味着巨大的、不可逆转的根本改变”,尽管近几年总体增速有所放缓,但并没有停止向更广泛领域和更高级阶段演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知识价值链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提升。展望未来,世界经济加快迈入信息和服务全球化时代,各国政府进入全球知识价值链及沿价值阶梯攀升的强烈意愿与跨国公司试图在真正的全球尺度上重组服务生产网络的动机相结合,必将推动基于知识的新型全球劳动分工持续演进和深化。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实践的深入剖析表明,应科学全面认识最近两年增速放缓的根源和实质,服务外包仍是最有活力的经济领域,所谓“发展之困”只是产业转型中的阶段性和局部性问题,在遭遇成长瓶颈和信用危机的情况下,主动退市是理性选择,对产业内涵的理解需与时俱进。在政策设计方面,以信息处理和知识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外包产业与传统产业有本质不同,应从国家层面重新统筹规划适用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型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
  • 摘要: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模式,模式四项下的开放承诺为其他成员方自然人进入本国提供了依据.然而,依旧停步于20年前的GATS协定已经无法满足各方需要,人员供需之间在总量和结构上矛盾突出.本文通过对GATS各成员现有模式四承诺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在模式四下的出口潜力和现实制约.研究提出,对中国经济曾经起到重要作用的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的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未来形势的要求.要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转变观念,争取更大的模式四项下发展空间,采取积极的战略措施,统筹协调各方行动,有效推进各类多双边协议,为保障中国公民在境外的利益提供更为有效的法律参考.
  • 摘要:服务贸易将成为中日韩FTA后续谈判的重要议题,为此有必要了解中日韩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状况.本文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两个指标来对比研究中日韩三国各分类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结果显示,中国在旅游和计算机信息方面的竞争力较强,日本在保险、专利与许可权方面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韩国则在运输、通信、建筑、金融、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力.
  • 摘要:通过构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评价的DEA模型,对2005-2012年的安全度进行评价: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总体处于安全水平,2005、2007、2010、2011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度=1,处于安全水平;2006、2008、2009、2012年值略微下降,但均大于0.9,仍处于安全水平范围.影子价格的测算表明,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影子价格大于旅游院校在校学生数的影子价格,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水平的重点是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基于旅游服务贸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的预警机制,提出完善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安全预警机制的具体对策,包括建立完善的信息渠道网等.
  • 摘要:人力资本是一国或地区提高科技水平的基本投入要素.提升人力资本累积效应对于构建创新型城市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借助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结构优化,通过将纺锤形结构向均衡结构转变,上海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累积41.2519%的上升,高于同条件下的香港24.4301%和新加坡4.8295%的增长,说明借助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结构优化对于上海人力资本积累有大幅提升空间,这将成为地区成功实现技术创新、经济转型的一条重要途径.从优化进口技术结构人手,多引进高技术生产性服务贸易,改变中技术进口过多后形成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技术结构纺锤形特征,要逐渐向均衡结构方向转变。因为一旦进口技术结构优化,与其对接的生产、服务部门对人力资本需求紧迫,这种需求下供给量的增加就会加大上海相关人才的培养机制,为优化创新环境,提升整体研发实力创造条件。在这方面,上海的潜力远远大于香港和新加坡,因此要用好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结构优化这一方略,为“十二五”目标的顺利实现创造条件,并将这一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
  • 摘要:生产性服务贸易已成为当今服务贸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稳定增长的因素,并建立了一套促进生产性服务贸易出口稳定增长的激励机制.这一套激励机制既包括政策性刺激手段,也包括长期的结构调整,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和有效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出口稳定增长的主要途径.
  •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从整体和局部探究了中国服务业引进外资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从2002年到2012年间,总体上中国服务业引进外资对服务出口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且不同的服务业引进的外资对其服务贸易出口的促进效果不同,并提出服务业应积极引进外资以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中国服务业引进外资对服务贸易出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有限。因此,需要从影响服务出口的其他因素着手,出台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金融、税收优惠政策,优化提升服务业产业结构,加大服务业研究开发投入,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更好地发挥服务业引进外资对服务贸易出口的促进效果。
  • 摘要: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服务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上海以其在服务业与服务贸易方面的发展优势,成为中国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试验区.上海自贸区以海关特管区为基础,选择金融、航运、商贸、专业服务、文化领域、社会服务等六大服务领域扩大开放.上海自贸区最重要的改革方向就是先行先试服务贸易的开放,其中涉及从实践WTO规则向接受和适应美国新规则转变.上海自贸区建设将对长三角地区产生积极辐射,长三角地区可以充分利用临近上海的区位优势,推动长三角区域分工和联动发展,促进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成,提高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上海自贸区在金融、监管、税收政策方面的创新,短期内将对我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应建立及时的风险预警机制,从政策上促进全球贸易网络的形成,并谨慎对待国际服务贸易新规则,增强知识产权保护观念,注重体制创新经验的可复制与再推广.
  • 摘要: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能够为货物贸易交易提供很好的服务,有利于节约成本,从而促进其发展;而对外货物贸易的发展会产生对服务的需求,可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选取1982-2012年间数据对我国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理论分析结果,即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存在互动协同发展关系,然后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互动协同发展状况,最后给出促进两者之间互动协同发展的建议:发挥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互动协同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货物贸易发展对服务贸易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强服务贸易区域合作,推进服务自由贸易发展。
  •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外贸物流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我国经济转型和服务业快速发展时期,它不仅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集聚,也加快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扩大开放经济领域,延伸生产性服务产业链,优化产业集群带,激活"改革红利"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外贸物流服务的功能性特征、发展趋势及其与产业链的内在关系,对优化外贸物流产业链,形成综合物流形态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强化外贸物流服务与社会物流的协同关系,建立和完善外贸物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外贸物流服务产业链成本最小化,促进外贸物流服务市场行为规范化,提升外贸物流服务资源利用率和价值增值率,优化外贸物流产业链无论是从宏观决策还是微观需要,已不再是外贸自身谋求发展的需要,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关系到适应国际物流业的竞争和国内物流产业集群对物流服务的多元化、集成化、整合化、系统化需要,也是我国建立面向全球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系统,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优化外贸物流服务产业链,对把握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型战略机遇,打造我国现代物流、绿色物流、循环物流和低碳物流体系,实现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的服务业市场逐步实现了对外开放,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已成为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外贸出口结构,改善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均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出口.李克强总理2014年在上海召开企业座谈会时,专门提到"服务贸易将是下一步对外开放的重点,沿海要敢于先行先试,以开放促改革."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实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央的重要战略部署,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至关重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之一,绍兴市应主动适应全球趋势,以自身条件为基础,加强领导,形成服务贸易的推进机制,整合资源,完善服务贸易的促进体系,突出重点,扩大服务贸易的出口规模,深化服务,加大服务贸易的平台建设,优化保障,加强服务贸易的人才培养。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