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饲料脂肪水平对血鹦鹉幼鱼肝脏免疫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饲料脂肪水平对血鹦鹉幼鱼肝脏免疫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摘要

为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血鹦鹉幼鱼(Cichlasoma synspilum♀×Cichlasoma citrinellum ♂)肝脏免疫及抗氧化酶的影响,以豆油为脂肪源,配制5组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77%(CL1)、8.75% (CL2)、11.68%(CL3)、16.25% (CL4)、23.70%(CL5)的实验饲料饲喂血鹦鹉幼鱼.实验采用初始体重为(1.20 ±0.30)g的血鹦鹉幼鱼分5个不同脂肪饲料来饲养42 d,每组30尾.饲养6周后,无菌取其肝脏,制备组织匀桨液,测定其肝脏中免疫及抗氧化相关酶含量,包括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M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酶(T-AO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实验结果表明,饲喂不同饲料脂肪水平的血鹦鹉幼鱼肝脏免疫及抗氧化相关酶活力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饲料脂肪水平为11.68%时,LMZ、SOD、T-AOC、GSH-Px活力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脂肪水平组(P<0.05);当脂肪水平为16.25%时,AKP、ACP、CAT活力、MDA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通过绘制二次曲线回归方程得知血鹦鹉幼鱼最适饲料脂肪水平为15.80%-16.75%.本研究将为血鹦鹉幼鱼实用饲料营养的精准供给提供理论基础.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8年第3期|61-67|共7页
  • 作者单位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北方鱼类应用生物学与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北方鱼类应用生物学与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北方鱼类应用生物学与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北方鱼类应用生物学与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辽渔南极磷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113;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北方鱼类应用生物学与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北方鱼类应用生物学与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北方鱼类应用生物学与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北方鱼类应用生物学与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饵料基础科学;
  • 关键词

    血鹦鹉; 饲料脂肪水平; 幼鱼; 抗氧化酶; 免疫酶; 二次曲线回归;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