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肝脏》 >药物性肝衰竭100例临床特征分析

药物性肝衰竭100例临床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衰竭(drug-induced liver failure,DILF)患者用药情况、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100例DILF患者的用药史、基础疾病、症状、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 100例DILF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平均年龄(47.5±16.7)岁,平均潜伏期82.2 d.引起DILF主要的药物包括中药汤剂、解热镇痛药、中成药,而治疗感染性疾病(结核病除外)、皮肤病、结核病的药物位居前三位.DILF的分型以亚急性(57.0%)为主,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63.0%)为主.急性肝衰竭较亚急性肝衰竭预后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100例患者临床治愈11例,临床好转37例,无效44例,死亡8例.在DILF患者中,治愈或好转组的AST、TBil、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氨(AMMO)明显低于无效或死亡组(均P<0.05),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血小板(PLT)明显高于无效或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ILF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前三位分别为胸腹水、低钠血症和感染.与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为低钠血症、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休克、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LF起病急,并发症多且严重,预后不良,临床用药需加强管控并密切监测.

著录项

  • 来源
    《肝脏》 |2019年第3期|229-233|共5页
  • 作者单位

    100039 北京解放军医学院;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非感染性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治疗科;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非感染性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非感染性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非感染性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非感染性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肝功能衰竭; 临床特征; 预后;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