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7—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及耐药变迁

2007—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及耐药变迁

         

摘要

目的 比较2007~2011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情况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细菌菌株采集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对分离出的菌株用VITEK-Compoct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进行.并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CLSI 2011)指定的指导原则,判定细菌耐药率.采用回顾性分析、目标性监测进行耐药变迁分析.结果 在2007~2011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菌株中的构成比每年呈上升趋势.对于头孢他啶和氨曲南,其敏感率由2007年的80.9%和54.9%分别降至2011年的54.2%和34.4%,头孢哌酮/舒巴坦由77.7%降至47.3%,而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也由82.3%和89.6%分别降至57.0%和57.9%.但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例外,其敏感率始终维持在50%左右而没有明显下降,铜绿假单胞菌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每年均在下降,且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也在下降,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下降不明显.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例在逐年增加,同时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也在逐年上升,这与细菌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及整合子可介导耐药基因横向播散相关,对控制铜绿假单胞菌在院内流行要施实持续性监控,根据本院耐药变迁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时有效地切断耐药菌株的传播,防止出现严重的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