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肝脏病杂志》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功能的变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功能的变化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部分肝脏切除术后肝再生功能的变化。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35只)与NAFLD组(F组,45只),C组给予正常饮食喂养,F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在喂养至第12周时行70%肝切除术,两组动物分别于术后0、1、12、24、36h处死,取出残肝,计算再生肝重比;光镜下计数核分裂肝细胞;透射电镜观察术后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变化。结果光镜和电镜观察显示F组肝窦狭窄迂曲,细胞质内大量脂滴沉积,细胞核小,细胞器少,能量代谢及细胞增殖均不活跃。F组术后12、24、36 h核分裂相计数明显低于C组同时相点(P<0.01);F组术后再生肝重比、S期细胞分数及增殖指数也较C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率、细胞周期蛋白D1的mRNA表达在术后12、24、36h均明显低于C组同时相点(P<0.01)。结论中至重度NAFLD大鼠部分肝切除术后DNA合成高峰滞后,肝再生延迟,再生进程主要被阻滞在细胞周期的G1/S期调控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