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肝脏病杂志》 >16例吡咯烷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分析

16例吡咯烷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

目的观察吡咯烷生物碱(PA)植物致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患者的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病理学表现。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7年诊断为PA-HSOS患者, 收集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指标、服药史、肝穿刺活检时间、肝穿刺病理组织切片、起病6个月后的临床预后等资料。用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期;观察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对数据采用Wilcoxin符号秩和检验、非配对t检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收集到16例患者, 起病、随访6个月后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分别为59.25 U/L和25.5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分别为108 U/L和45 U/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总胆汁酸分别为35 μmol/L和36.15 μmol/L, 白蛋白分别为32.45 g/L和31 g/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PA-HSOS病理发展过程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小叶中心带窦内皮完整性受损, 红细胞进入窦内皮与肝细胞之间的窦周间隙。中期出血带内红细胞溶解, 网状纤维塌陷密集, 胶原纤维沉积, 尚有血流的腔隙充血扩张, 其腔内覆有窦内皮细胞;出血带周围肝板出现再生现象, 部分肝窦代偿性扩张。晚期出血带内胶原沉积形成大面积纤维瘢痕, 其内多数有血流的扩张腔隙内覆血管内皮;边缘带肝细胞呈双排再生, 插入纤维间隔。肝穿刺组织内重度出血损伤的肝小叶比例和患者预后无关。结论 PA-HSOS早期小叶中心带红细胞通过受损的窦内皮进入窦周间隙, 表现为肝板出血性坏死。至中晚期出现肝板再生和血管改造, 故大部分患者临床病程呈自限性。病理分期和肝穿刺活检时间具有明显相关性, 但无法根据标本出血损伤程度判断患者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