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6–2013年中国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1996–2013年中国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1996–2013年中国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IMRPL)的变化趋势。方法资料来源于以人群为基础的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系统。自2007年起,监测网由中国原116个县(区)调整为336个。将监测地区所有本地户口或非本地户口居住1年以上的0~4岁儿童均纳入监测。采用趋势χ2检验和Poisson回归分析IMRPL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探究其在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随时间的变化差异。结果监测数据显示,在1996年监测地区104 170例活产儿中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656例,而在2013年监测地区421 026例活产儿中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904例。中国IMRPL由1996年的629.9/10万下降至2013年的214.6/10万,年平均下降率为6.14%,但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死亡在婴儿死亡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幅为1.52%,到2013年该比例上升为22.6%。1996–2013年农村和城市IMRPL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18年间分别下降了28.1%和66.6%,但城乡IMRPL差距仍明显。同期,中部地区的年平均IMRPL是东部地区的1.40倍(95%CI:1.31~1.49),而西部地区的年平均IMRPL是东部地区的2.25倍(95%CI:2.12~2.40),区域间IMRPL差异明显。同期研究显示,男性婴儿因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而死亡的可能性是女性婴儿的1.09倍(95%CI:1.05~1.14)。结论 1996–2013年中国IMRPL呈总体下降趋势,农村地区IMRPL降幅较城市大,城乡和区域间IMRPL差异明显,且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已成为威胁中国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