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综合临床》 >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1-2013年就诊于沧州市中心医院的121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7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进行检测.分析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疗效、生存期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结果 (1)肺癌患者纤维蛋白原分别为ⅡA期(2.001±0.813) g/L、ⅡB期(2.191±0.827) g/L、ⅢA期(3.121±2.016) g/L,ⅢB(4.174±0.595) g/L、Ⅳ期(4.332±1.534) g/L,其中ⅡA期和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分期中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 ECOG评分2分的纤维蛋白原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ECOG评分0分患者的平均纤维蛋白原水平为(3.780±1.731) g/l (95%CI3.122~4.439,P<0.001);ECOG评分1分(4.182±1.661) g/L(95%CI3.583~4.781,P<0.001);ECOG评分2分(4.725±2.153) g/L(95%CI4.007~5.443,P<0.001).(3)对接受化疗或放疗而没有手术的81例患者进行评价,部分缓解的39例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为(4.005±1.177) g/L,病情稳定的42例与病情进展的17例分别为(3.192±0.479)g/L和(7.530±1.885) g/L,纤维蛋白原水平在病情进展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4)肺癌患者纤维蛋白原与临床分期(r=0.529,P=0.008)、ECOG分期(r=0.273,P=0.031)、疗效(r=0.529,P=0.012)呈正相关.(5)肺癌组和对照组比较,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891±0.484) g/L与(3.586±1.692) g/L,t=-4.620,P<0.05],其他凝血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随访2年后,存活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平均水平是(3.531±1.482) g/L,而死亡患者纤维蛋白原平均水平(3.725±2.063) g/L,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 在筛查肺癌患者和预测转移、进展、治疗反应和生存方面,检测纤维蛋白原可能是一种经济和简单的方法,其有望成为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理想标记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