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化脂复肝颗粒对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胃肠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化脂复肝颗粒对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胃肠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化脂复肝颗粒对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胃肠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制备自发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化脂复肝颗粒组、非诺贝特组、西沙必利组,行血清学指标检测及肠道粪便基因测序,观察肠道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有所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水平有所降低;化脂复肝颗粒在降低TG、LDL-C,升高HDL-C方面的效果较西沙必利更好;化脂复肝颗粒组、非诺贝特组、西沙必利组的ALT、AST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化脂复肝颗粒组、非诺贝特组的胰岛素水平高于模型组(P<0.0001)。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门分类学水平上有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等8类主要细菌。与对照组相比,化脂复肝颗粒组、非诺贝特组、西沙必利组拟杆菌门的丰度偏高,厚壁菌门丰度偏低(P<0.001)。模型组小鼠肠道组织结构紊乱,黏膜及黏膜下层糜烂,严重部位可见溃疡、出血及肉芽组织形成,隐窝结构紊乱,可见隐窝炎和隐窝脓肿形成,腺体排列不规则,出现萎缩,有大量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减少;化脂复肝颗粒组与西沙必利组病变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非诺贝特组病变减轻不明显。结论在降脂、保肝降酶及改善胰岛素水平、肠道组织结构、肠道功能、黏膜屏障等方面,化脂复肝颗粒具有一定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