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世界中联第五届肝病国际学术大会
世界中联第五届肝病国际学术大会

世界中联第五届肝病国际学术大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深圳
  • 出版时间: 2013-05

主办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会议文集:世界中联第五届肝病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以氧化苦参碱为阳性对照药的两个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对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HBeAg血清学转换等主要疗效进行评价,探讨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难点及中药制剂的优势。方法:选择2004和2007年分别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肝病中医医疗中心进行临床研究的2个RCT研究病例(乙肝清VS氧化苦参碱;乙肝康复灵VS氧化苦参碱),重新设定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和疗效评价指标,对阳性对照药氧化苦参碱在治疗第12周、24周、随访12周、随访24周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等主要终点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氧化苦参碱在24周、随访24周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0.43%和43.47%,与乙肝清、乙肝康复灵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随访24周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4.78%和56.52%,与乙肝清、乙肝康复灵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随访24周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3.33%和51.51%,与乙肝清、乙肝康复灵在HBVDNA下降值及阴转率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eAg阴转率较高,HBVDNA阴转率较低,提示主要疗效可能在于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而非HBVDNA的直接抑制。
  • 摘要:现代肝病大体分三类,感染、代谢、免疫。中医治疗现代医学的肝病从脾胃入手,对急性、后天代谢肝病、免疫性肝病的某时段有效。对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慢乙、丙肝炎是弱项。从中医的大肝病系统性治疗有优势。通过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率与预后,认为免疫、替代治疗效果尚好,要长期用药,延长生命。通过研究遗传、AIH、自身靶抗原、抗原激活以及肝损伤机制等病因,探讨免疫损伤的结果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共性特点,认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中医药治疗需要循证医学证据,病例较少给批量研究带来困难,病人利益第一经验积累很重要,体现继承与创新。
  • 摘要:目的:评价六味五灵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的降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六味五灵片与阳性药联苯双酯滴丸平行对照研究方法。临床治疗24周,分为常规量治疗期12周和减量治疗期12周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29例CHB患者按1∶1随机双盲分成2组(试验组114例,对照组115例).试验组口服六味五灵片(3片/次,3次/d)及联苯双酯滴丸模拟剂(5丸/次,3次/d),对照组口服六味五灵片模拟剂(3片/次,3次/d)及联苯双酯滴丸(5丸/次,3次/d).第二阶段所有患者的用药每4周逐步递减。在完成24周的治疗后有效病例停药随访12周。结果:治疗24周后,ALT下降的显效率试验组为68.42%,对照组为61.7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T下降的临床总有效率试验组为72.81%,对照组为66.9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试验药六味五灵片在降低ALT方面不亚于对照药联苯双酯滴丸。随访12周后ALT保持正常的比例,试验组为84.85%,对照组为6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试验组在保持ALT正常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试验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六味五灵片在降酶方面与联苯双酯滴丸疗效相当,而且停药后六味五灵片在保持ALT正常方面明显优于联苯双酯滴丸。提示六味五灵片是一种治疗CHB ALT升高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其降低ALT的疗效持久稳定。
  • 摘要:介绍陈建杰教授诊治肝硬化的特色,总结为六点:1.治法圆机,不拘一方;2.顾护中州,贯穿始末;3.用药轻灵,切忌壅补;4.慎用活血,谨防出血;5.温阳益气,辛热避之;6.务求稳安,不尚峻烈。
  • 摘要:垂盆草是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新鲜或干燥全草,本草记录不一,据考最早出自《本草纲目拾遗》。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垂盆草的保肝降酶、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功效;临床实验研究了垂盆草的利胆退黄、清热解毒功效。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垂盆草分为鲜垂盆草、千垂盆草、垂盆草颗粒制剂和垂盆草冲剂四种。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型的垂盆草对大鼠四氯化碳(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研究。方法:利用纯种的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鲜垂盆草榨汁高剂量组、鲜垂盆草榨汁低剂量组、鲜垂盆草煎煮组、干垂盆草煎煮组、垂盆草冲剂组、垂盆草颗粒制剂组。鲜垂盆草榨汁高剂量组给药剂量为58.33g/Kg灌胃,鲜垂盆草榨汁低剂量组、鲜垂盆草煎煮组给药剂量为29.17g/Kg灌胃,干垂盆草煎煮组、垂盆草冲剂组给药剂量为2.92g/Kg灌胃,垂盆草颗粒制剂组给药剂量为0.29g/Kg灌胃,模型组为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一次,予实验开始灌胃,连续7天。第7天,除空白对照组外,给予大鼠腹腔注射50%CCL4橄榄油造模。观测大鼠一般的生命体征变化、肝功能(Tbil、ALT、AST)和肝脏组织学检查。结果:干垂盆草煎煮组、垂盆草冲剂组、垂盆草颗粒制剂组均能降低大鼠血清ALT数值,干垂盆草煎煮组能降低大鼠血清AST数值。干垂盆草煎煮组、垂盆草冲剂组、垂盆草颗粒制剂组显著改善肝小叶细胞的变性和炎症坏死,减轻汇管区的炎细胞浸润。结论:不同类型的垂盆草对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方联合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研究,在上海地区的三家三级医院收集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研究分为治疗组[扶正解毒方加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和对照组[中药安慰剂加Peg-IFNα-2a联合RBV],治疗48周,并随访至治疗结束后24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10例(治疗组52例,对照组58例),其中男性72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7例),女性38例(治疗组17例,对照组21例),基因Ⅰ型59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27例),基线RNA治疗组为6.13±1.12(log copies/mL),对照组为6.37±3.52(log copies/mL)。治疗4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9.6%和91.4%的患者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62,P=0.080),治疗12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91.7%和86.0%的患者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37, P=0.360)。治疗第24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病毒检测不到率分别为95.8%和87.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71,P=0.132)。治疗48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97.9%和80.4%的患者获得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808,P=0.005)。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89.6%和76.8%的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58,P=0.045)。在症候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分析表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脱失,治疗组的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好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联合标准治疗方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协同抗病毒作用;扶正解毒方可改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扶正解毒方可降低标准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
  • 摘要:慢性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具有起病隐匿、感染率高、慢性化率高、病情反复等特点。肝硬化和肝癌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故其防治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为基础的治疗为其标准治疗方案,而小分子物质的研究应用也为慢丙肝的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丙肝基因的多态性,目前治疗尚不能解决所有患者的临床问题(如治疗中病毒学突破、无应答和停药后复发等),使慢丙肝的治疗仍是临床难题。而中医药治疗慢丙肝由来已久,有其特色和优势,其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 摘要:酒精性肝纤维化是肝脏对于长期饮酒所致反复性肝损伤的修复性反应的结果。肝损伤持续存在,导致肝再生下降,肝细胞被过度沉积的ECM取代,ECM各成分合成明显增加和降解不足,使ECM成分过多沉积在肝内而导致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纤维化属中医"酒癖"病的范畴,基本病机可概括为"肝脾失和,痰瘀互结",以脾气虚为其本质。复方中药"慢肝消"以黄芪、虎杖、益母草、鳖甲、柴胡、土茯苓、山楂等调肝软坚、益气活血类药物为主要组分,该药在以往的临床实验研究中,证实该方具有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体质,纠正蛋白质异常合成和内分泌失衡,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调整免疫功能,抗肝纤维化功能。为了进一步了解慢肝消的药理机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该药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多项病理环节的干预作用,探讨慢肝消抗酒精性肝纤维化"保肝"作用的有效靶位。rn PCNA是一种在增殖细胞中合成和表达的36 kDa的多肤核蛋白,是DNA聚合酶的辅助蛋白,能有效的反应肝细胞的增殖率,与肝病的严重性密切相关。刘桐等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肝组织中的PCNA表达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肝损伤时,PCNA的表达增加,有助于肝损伤的修复。本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CNA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大量增殖的细胞核,药物治疗后大鼠肝组织PCNA免疫组化染色,可见肝细胞核增殖减少,表明药物治疗抑制了细胞核的过度增殖.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中的Ⅰ型胶原、Ⅳ型胶原及LN阳性反应颗粒显著增多,而治疗后,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及LN阳性反应颗粒显著减少。表明药物能抑制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进而抑制了肝纤维化的发生。
  •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钱英教授肝病固肾的学术思想与经验,为中医临床治疗慢性肝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方法。方法:将跟师学习的病例资料(95例,323诊次)录入计算机,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开发的"中医临床多维检索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多梦、下肢浮肿、健忘、腰痛、腰膝酸软等与肾虚直接相关的症状体征为所诊治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2)分析所有诊次证候诊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肝肾亏虚是钱老门诊常用到的辨证诊断;(3)分析所有诊次治法的分布情况,提示:补益肝肾之法应用频率达50%;(4)从所有诊次用药分布情况分析,调理肝肾气血阴阳的药物使用频次超过50%。(5)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分类药物分析情况提示:各阶段治疗钱老均重视补肾药的应用,特别是在慢性肝炎阶段补肾药的配伍应用已经很频繁。结论:"肝病固肾"是钱英教授诊治慢性肝病常用的方法,也是钱英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突出的学术特点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携带者中医体质类型与内分泌及免疫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王琦教授九种体质的判定标准,选择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和阴虚质HBV携带者43例进行甲状腺功能(FT3、FT4、TSH)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类细胞因子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虚质者较阳虚质、阴虚质FT4显著增高(p<0.01);阴虚质者较阳虚质IgM显著增高;阳虚质者CD4+百分率较平和质(p<0.05)有明显降低,CD8+百分率较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有明显升高(p<0.05、<0.05、<0.01),CD4+/CD8+比值较平和质明显降低(p<0.05);阴虚质的CD4+百分率较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0.01、<0.01),CD4+/CD8+比值较气虚质、阳虚质明显增高(均p<0.01);平和质者IL-10较气虚质、阳虚质及阴虚质显著降低(p<0.05),阴虚质者IL-2与气虚质相比显著降低(p<0.05),阴虚质者IL-6与阳虚质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不同中医体质HBV携带者之间确存在内分泌及免疫状态的差异,应根据其体质之间的异同给予差别的治疗方案,以达更佳的医疗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四逆加萸汤对小鼠刀豆蛋白A(conA)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雌性HIN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四逆加萸汤大、小剂量组。采用ConA尾静脉注射制作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12h后处死动物取肝脏及血清检测各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水平,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肝组织MDA的水平及肝脏指数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肝组织SOD活力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给药组血清ALT、AST及肝组织MDA的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肝组织SOD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四逆加萸汤组和阳性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给予药物治疗后各组肝组织病理变化均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四逆加萸汤能够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氧自由基水平,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对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 摘要:目的:通过含薏苡仁药物血浆体外刺激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观察其表型及功能变化,探讨中药对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DCs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方法:提取HBV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的PBMCs,以DCs贴壁生长的特性及磁性细胞分离技术(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并通过肝癌组织裂解物作为抗原刺激获取成熟DC,建立自体DCs、T细胞相互作用模型,运用血浆药理学研究方法,以流式细胞技术为基础,检测树突状细胞CD1a、CD80、CD83、CD86、HLA-DR及T细胞的表面分子CD3、CD4、CD8、CD4+CD25+CD12710wTregs的表达,观察比较药物血浆干预前后外周血免疫细胞功能状态的变化。
  • 摘要:络脉是指经脉支横别出的分支,具有渗灌气血、通达表里等独特的生理功能。肝纤维化是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肝脏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主要病变在肝窦,而肝窦是肝内血管的终末分支,应属于中医理论"络"的范畴。病理上存在毒损肝络、络阻气滞、络阻痰凝、络阻血瘀、络阻瘀结、正气渐虚,治疗上强调"通络",临床分肝络郁滞、肝络瘀阻、热毒滞络、肝血不足络脉失养、肝阴不足络脉失养等证进行治疗。
  • 摘要:芪术颗粒是医院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临床应用已有30余年。以往实验研究证实,该药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此基础上,观察了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窦壁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Co-Ⅳ)、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沉积的动态变化,研究其对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影响,以进一步阐明该药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rn 芪术颗粒由黄芪、莪术、丹参、柴胡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主要用于肝纤维化的治疗。以往的研究表明,芪术颖粒可通过对肝组织VEGF, Angs/Tie2 mRNA表达的调控而阻断肝窦毛细血管的形成,本研究发现,模型对照组大鼠的肝组织中LN、Co-Ⅳ、α-SMA的表达随着时间发展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且在不同时间点中其表达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随实验时间延长,芪术颖粒组LN、Co-Ⅳ、α-SMA的表达均较对应时间点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而可以推测:芪术颗粒可以有效的减少LN、Co-Ⅳ、α-SMA在肝脏中的沉积,减轻了肝窦连续性基底膜形成,减少了肝窦毛细血管化的程度,从而影响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
  • 摘要:根据近5年的中医药治疗肝癌文献,认为肝癌病机多为正虚邪实,以脏腑气血亏虚为本,气血湿热瘀毒互结为标;治疗肝癌以扶正固本为主,扶正有健脾益气、益气养血、温补脾肾、滋养肝肾等,祛邪有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清利肝胆等法则;根据病情辩证施治,应用中药复方、单味药。外用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种方法。中医中药具有多靶点、多层次、整体调节作用,在肝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优势。
  • 摘要:目的:研究四逆加萸汤保护免疫性肝损伤和T淋巴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雌性HIN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四逆加萸汤大、小剂量组,采用ConA尾静脉注射制作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通过FACS Cali bur流式细胞术测定全血中CD+4、CD+8T细胞亚群,并以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和细胞因子小鼠肿瘤坏死因子(TNF-a)、小鼠r干扰素(IFN-r)和白介素-10的水平。结果:四逆加萸汤各剂量组均能降低Con A介导的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ST、ALT的活性(P<0.05),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逆加萸汤各剂量组均能降低肝损伤模型组中已升高的炎性细胞因子IFN-r和TNF-a的含量(P<0.05,P<0.01),而提高肝损伤中已经降低的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P<0.05);四逆加萸汤各剂量组各剂量组均能提高肝损伤模型组中已降低的T细胞亚群CD+4、CD+8的比率,(P<0.05)。结论:四逆加萸汤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整T细胞亚群的活性、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和增加抗炎细胞因子的释放的有关。
  • 摘要:近10年,促肝星状细胞凋亡已成为中药抗肝纤维化研究的热点之一。有人认为,肝纤维化恢复期,活化状态HSC减少主要是通过凋亡机制,而非表型的转化。由于涉及HSC凋亡相关因素很多,比如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包括Fas系统、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p75、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R1(R2),参与HSCs凋亡的途径主要有4条,包括神经细胞生长因子及神经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途径、Fas-Fasl途径、TRAIL-TRAILR途径以及外源性损伤途径。
  • 摘要:目的:探讨苗族腌汤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为肝衰竭提供有效的食疗措施。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急性肝衰竭模型组、双歧三联活菌组、腌汤组、泡菜汤组,每组10只。后四组硫代乙酰胺(TAA)皮下2次注射,制备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后三组分别予双歧三联活菌、腌汤、泡菜汤灌胃。于第二次注射TAA后28h处死大鼠,取心血分别检测内毒素、TNF-α及肝功能(ALT、AST);取肝组织及距回盲部3cm回肠组织行病理学检测,免疫组化法观察肠黏膜occludin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灶状坏死及大片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干预组即双歧三联活菌组、腌汤组、泡菜汤组肝组织损伤也较重,光镜下,与模型组损伤程度无法区别比较。正常组回肠钻膜形态完整;模型组肠钻膜结构紊乱,绒毛稀琉,上皮细胞不同程度坏死、缺失,固有层充血明显,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各干预组肠钻膜损伤较模型组轻,上皮细胞坏死、缺失、炎症细胞浸润较模型组轻。免疫组化示正常组肠钻膜occludin蛋白大量表达,均匀一致地分布于肠上皮细胞连接处的顶端,模型组肠钻膜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呈非连续性分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内毒素、TNF-α、转氨酶水平升高(P<0.O1),occludin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血清内毒素、TNF-α、转氨酶水平降低,occludin蛋白表达升高,其中双歧三联活菌组及腌汤组下降明显(P<0.05),泡菜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双歧三联活菌组比较,腌汤组无明显差异(P>0.05),泡菜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苗族腌汤能保护肝衰竭大鼠肠黏膜屏障,减少肝衰竭大鼠血清内毒素的生成或释放,降低IETM,防治由TNF-α导致的继发性肝损伤,对肝衰竭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 摘要:目的:以符合乙型病毒性肝病(参照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者为观察对象,以乳果糖为对照,观察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给药修复肝组织炎性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1例,按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分组随机分为口服护肠清毒微丸组。口服乳果糖组。护肠清毒微丸组、乳果糖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口服由课题前期制备的护肠清毒微丸、乳果糖微丸,每次1.5克,每日三次。观察治疗前后ALT、AST、TBIL、Alb、PLA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Alb、PLA均明显改善。结论:临床治疗性研究结果证实,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释放给药对改善ALT、AST、TBlL、Alb、PLA疗效显著,优于乳果糖。
  • 摘要: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IL-1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治疗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6、IL-10、IL-12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第2周、4周、8周血清中TNF-α、IL-6、IL-12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0在治疗后第4周、8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增高,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能降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促炎因子水平,提高抗炎因子水平,对LPS介导的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应用中药汤剂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等方面的疗效。方法:随视选取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间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59例,其中,对照组29例,为单纯应用TACE治疗患者;治疗组30例,为TACE术后应用自拟中药汤剂(中药治疗方法拟益气扶正,解毒化瘀,软坚散结为治疗原则,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治疗患者。观察患者两组患者的AFP(术前及术后14d、28d),肝功能、血常规(术前及术后ld、7d、14d、28d)等指标,及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FP下降显著,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术后ALT、WBC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在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改善胁痛、恶心、乏力、纳差等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近期疗效方面,本研究总有效率为61.0%,对照组为51.7%,治疗组为7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TACE术后应用自拟中药汤剂能显著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水平,同时能较快地恢复TACE术所致的肝损伤及骨髓抑制,明显改善术后临床症状、提高术后患者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观察脐火疗法治疗阳虚型鼓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阳虚型鼓胀病患者随机分为脐火组和西药组,每组60例。西药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口服抗病毒药物及利尿药,静脉滴注保肝药等;脐火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脐火疗法,将药饼置于患者腹部,再将药筒置于药饼上后点燃,每日1次。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总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B超下腹水情况、临时利尿药加减变化和肝功能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B超下腹水情况、临时利尿药加减变化和肝功能情况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而且脐火组较西药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脐火疗法治疗阳虚型鼓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肝纤维化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可归属于“胁痛”、“癥积”的范畴,病后期乃属“撇胀”。现代研究指出慢性肝炎的病因“湿热疫毒”,就肝纤维化发展的病理过程可以认为“湿热疫毒”是造成肝纤维化的病因。认为抗肝纤维化的原则应是清热解毒—切断病因;调整肝脾肾功能—阻止纤维化发展;活血化瘀、软坚化痰—降解已形成的肝脏纤维。抗纤软坚冲剂方中虎杖性味苦寒,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痰,主治湿热黄疽,药理研究证实有抗菌、抗病毒、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柴胡性微寒、味苦辛,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效,目前认为柴胡皂甙、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植物甾醇等为柴胡主要成分,体外实验证明柴胡具有抗肝炎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促进炎症反应的消除,有人报道柴胡有诱导干扰素的作用,能促进肝炎病毒的抑制和排除,起到病因治疗的作用;水红花子凉血活血;甘草清热解毒;以上四味药共奏清热解毒之功,以清除湿热疫毒;黄芪甘温益气,升阳固表,能补脾肺之气,利水消肿、托毒生肌,药理实验表明黄芪对实验性肝炎有保护作用,能增强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并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使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上升;冬虫夏草性味甘温,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诸功,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有关冬虫夏草的研究有许多报道,除证实有抗肿瘤、抗菌镇静及激素样作用外,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刘平等研究结果证实虫草菌丝可有效杭肝损伤,能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鳖甲性味咸平,入肝脾经,功能养阴清热、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牡蛎咸涩凉,入肝肾经,功能效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二药合用,滋补肝肾、软坚散结化痰,即针对肝肾阴虚病理变化,又可软化硬化之肝脏;蟅虫性咸寒,入心肝脾三经,功能逐瘀破积,通络理伤,是活血破瘀峻药,搜剔入络瘀血,是抗肝纤维化的主药,合桃仁、三七、丹参、内金等活血化瘀药以促进已形成的肝纤维化的逆转,总之,抗纤软坚冲剂是多法并用,标本兼顾,针对肝纤维化病因、病机较全面的处方。
  • 摘要:现代医学认为乙型肝炎不是乙肝病毒单方面感染所致,而是与免疫系统对感染后的肝细胞所做出的免疫应答反应有关。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是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的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平衡失调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Th1/Th2细胞因子的分泌紊乱,Th1细胞效应降低,Th2细胞活性相对增强,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下降,导致了感染慢性化。免疫调节治疗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而不少中药对人体免疫调节具有双向性、多效性,因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独特优势。补肾、健脾为主的中药复方在改善机体免疫状态,恢复和提高免疫细胞功能,重建免疫应答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调节免疫的优势,与直接抑制病毒复制的西药联合应用,将病因治疗和病机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调整Th1/Th2恢复平衡状态将会在治疗乙肝治疗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 摘要: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多发于女性及中老年群体,可能与中老年人用药频率增加相关,同时女性被认为是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高危人群,在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也是如此,国外报道的药物性肝损伤性别分布特点与本组病例相仿。目前中草药引起肝损伤的诊断面临着几个挑战:(1)由中药配伍本身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或人体差异为因素的疾病的偶发性;(2)实验模型无法复制;(3)药物种类及剂量与肝代谢相关性不明确。诸多因素的干扰造成诊断的不足导致此类药源性疾病的漏诊与误诊,临床医务工作者对中草药的安全性问题不够重视,故实际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数远较报道为多,应引起注意。本文病例研究发现有些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被认为有很好的“安全性”,但在本文研究中被报道,其原因作者也无法很好解释,可能与患者个体差异有关,也可能有其它原因.rn 目前临床上对于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方法基于患者服药后出现肝损伤症状,结合血生化、病毒检测排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图像,参考RUCAM、Maria等评分标准做出诊断。对于中草药引起的肝损伤诊断同样如此。基于致肝损伤的中草药汤剂和中成药肝毒性资料的缺失,可能是中草药汤剂和中成药致肝损伤病例增多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中草药和中成药用药时肝脏功能监测具有积极意义。rn 本文中草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中,肝细胞损伤型达64例,占80%。停用相关中草药及对症保肝治疗后,一周内肝功能ALT、AST指标迅速下降,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但仍有极少部分患者重复用药,导致肝损伤再发。虽然药物性肝损伤大部分在停药后预后良好,但中草药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复杂,其毒副作用较难预测,因此,生产中成药的医药公司应加强药物在投入市场后对人体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监测,同时提高公众使用中草药的安全意识也是非常必要的。
  • 摘要:背景: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提示,经扶正化瘀大鼠含药血清培养的HSC-T6细胞其mRNA的表达在细胞凋亡方面存在差异表达,其中MAPK通路存在着差异基因的富集。后续的western blot验证表明,MAPK通路中的p38通路有显著性上调,而该通路对于促进细胞凋亡有独特作用。同时Realtime PCR结果提示,HSC-T6细胞的TGF-β1的mRNA表达有明显下调。我们推测扶正化瘀大鼠血清可能对HSC-T6细胞的凋亡存在影响。方法:使用扶正化瘀含药血清及对照血清培育HSC-T6细胞48小时,通过armexinV/7aad双染色法对细胞染色,以流式细胞仪为实验平台,测定两组细胞的存活、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死亡的数量,使用配对t检验为统计方法,评估两组细胞在凋亡方面的差异。结果:无论早期凋亡,晚期凋亡,还是总凋亡,扶正化瘀大鼠血清培养的HSC-T6细胞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扶正化瘀大鼠血清可诱导HSC-T6细胞的凋亡,MAPK通路下的p38通路上调可能是其内在机制。
  •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鼓胀(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平台,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7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中医证侯特点进行初步探讨。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证候分布特点以肝、脾、肾的症状居多;证侯特点为虚实夹杂,多以复合证形式出现,以气虚和血瘀的因素居多。结论:通过科学分析、特征提取和规律探索等途径进行鼓胀(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将为该病证候诊断标准化奠定基础。
  • 摘要:目的:探究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中医证型及病性与HBVDNA的关系。方法:将185例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中医证型概括为单一证型(肝气郁结,肝肾亏虚,脾肾亏虚,湿热内蕴,瘀血阻络),复合、证型,无证可辨型。病性划分为实证,虚证及虚实夹杂证。同时检测其血清HBVDNA水平,并分析其与中医证型及病性的关系。结果:无证可辨型、单一证型及复合证型之间HBVDNA无统计学差异(F=0.910,P=0.404)。单一证型之内的不同证型之间HBVDNA亦无统计学差异(x2=4.672,P=0.323)。不同病性之间HBVDNA无统计学差异(F=0.631,P=0.596)。结论:HBVDNA不宜作为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中医证型的微观辨证指标。
  •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还原性谷胱甘肽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降脂化浊汤。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均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均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抗纤软肝颗粒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周期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以抗纤软肝颗粒灌胃制备药物血清,HSC-T6细胞株复苏后置于培养箱内于37℃、5%CO2条件下培养,分为药物组(抗纤软肝颗粒用含5%FCS的DMEM培养基倍比稀释成5mg/ml、2.5rag/ml、1.25mg/ml三个浓度);含药血清组(加5%、10%、20%三个不同浓度的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空白对照组(加含5%FCS的DMEM培养基)及正常血清组(加正常大鼠血清)。MTT比色法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周期。结果:药物组及含药血清组均能抑制活化HSC的增殖,各药物组及含药血清组均明显优于其对照组(P<0.01,P<0.05);细胞G0/G1期DNA含量的比较,10%及20%含药血清组明显高于正常血清组(P<0.01,P<0.05),药物组均明显高于其对照组(P<0.01,P<0.05)。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阻滞HSC从G1期向GS期的进行(即阻滞HSC通过G1/S关卡),造成G1期细胞堆积,阻滞DNA合成和复制,起到抑制HSC增殖的作用。
  • 摘要:目的:建立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指标体系与诊疗标准,提高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诊疗水平、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方法:提高对"虚证"及"肝肾精虚"证本质的理论认识,采用肝损伤与肝再生的现代生物学指标作为考察"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指标,使"肝肾精虚"的"隐性证候"成为可以准确把握的"显性证候"。结果:建立以肝脏组织学损伤、肝功能减退、再生障碍或紊乱等生物学指标为基础的"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指标体系及诊疗标准,据此对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候的演变规律进行动态监测,判断预后和指导辨证论治。结论: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研究是提高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诊疗水平、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摘要:本文作者较系统地论述了"补肾生髓成肝"新的治疗法则的概念、理论基础、治疗法则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内涵。探讨了"补肾生髓成肝"临床运用时机、客观量化标准及临床疗效考核标准。简述了"补肾生髓成肝"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 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4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两组均与西药综合疗法,治疗组再次基础上加用中药煎剂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肝功能生化指标明显改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肝病病机特点,掌握对肝病的治法治则;方法:慢性肝病临床分为湿热搏结,痰瘀血脉;瘀血郁肝,毒损络脉;正气虚弱,毒瘀互结,结果:湿热搏结,痰瘀血脉,湿热凝痰,瘀阻血脉形成黄疸。治以凉血解毒、化痰利湿、结合西药抗病毒,掌握虚实不同阶段,灵活用药,临床效果好。瘀血郁肝,毒损络脉,毒邪伤络,湿热凝痰搏结,瘀阻络脉。邪毒易滞易瘀、易入难出、邪传由经入络入血,由于病位深,病程长,败瘀凝痰,混处经络,……多年气衰,廷至废弃沉疴,以及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体用同调、通络化痰,清化瘀热,解毒散结以防变,临床常用鳖甲软坚复肝汤(自拟)、益肝抗纤汤、中满分消丸加减,效果满意。正气虚损,毒瘀互结,气虚阳气运行不畅,血运无力;阴虚津耗血流粘稠而滞,势必枯萎变硬,终则毒瘀互结而成肝癌。治以"培土荣木","健脾磨积","滋肾柔肝","养正消积",恪守化瘀散结当先扶正的原则,使其"愈出自然"。结论:慢性肝病病因主要是为湿、热、毒、瘀、痰、郁、虚作用于肝经,使络脉瘀阻,病变常涉及肝脾肾三脏。一般包括湿热、疫毒、痰瘀、血瘀、正虚等几个方面,其病理是由实致虚,由表及里,由聚致积,由气入血及络的变化。
  • 摘要:从古至今清热解毒法被广泛应用于肝病的治疗,近代中医证侯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分型也归纳出湿热为最主要的证型。透过本次临床观察,运用清热解毒法治疗慢乙肝患者能够有效的降低HBVDNA载量及改善症状,笔者将临床中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频次及运用规律归纳整理,使清热解毒药物能更有效的运用于抗病毒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溶胆石2号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临床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溶胆石2号颗粒;对照组21例,口服胆舒胶囊。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显效12例(40%)、有效16例(53.3%)、无效2例(6.7%);而对照组显效7例(33.3%)、有效10例(47.6%)、无效4例(19%),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P <0.05)。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显效11例(36.7%)、有效15例(50%)、无效4例(13.3%);而对照组显效6例(33.3%)、有效10例(47.6%)、无效5例(23.8%),治疗组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2%(P<0.05)。结论:溶胆石2号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临床可作为慢性胆囊炎有效药物。
  •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肝降脂汤加减,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一个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3.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的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 摘要:目的:探讨解毒化瘀联合温阳健脾法与解毒化瘀联合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阴阳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医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中医辩证属阴阳黄证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温阳健脾组和益气健脾组,其中温阳健脾组在解毒化瘀治法的基础上加用附片、砂仁温阳健脾治疗;益气健脾组在解毒化瘀治法的基础上加用黄芪、白术益气健脾治疗。4周后对临床疗效加以总结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温阳健脾和益气健脾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20%和74.10%。两组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下降(P<0.05),温阳健脾组下降幅度较益气健脾组明显,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208.4+67.3)、(139.1+89.7)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温阳健脾组PTA水平上升幅度大于益气健脾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治疗前后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问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温阳健脾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低予益气健脾组,未发现出血、黄疸进行性加深等不良反应。结论:瘀毒论治温法干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阴阳黄证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其肝脏超微结构改变(主要为窦周隙胶原纤维沉积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肝硬化患者按形态学诊断标准分为临床前代偿期、临床代偿期、失代偿期三组,并与慢性肝炎组、非肝病组进行对照,利用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直视观察肝脏大体形态学改变,并获取肝组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窦周隙胶原纤维沉积程度,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其与肝硬化各中医证型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各组中医证型:20例肝硬化患者中,瘀血阻络证11例(55%)。肝气郁结证4例(20%),脾肾阳虚证3例(15%),湿热蕴结、肝肾阴虚证各1例(各5%);2例慢性肝炎组中,肝气郁结、湿热蕴结证各1例(各50%);9例非肝病组中,肝气郁结证7例(77.7%),湿热蕴结证2例(22.3%);(2)各组窦周隙胶原纤维沉积程度:9例重度沉积者中,临床失代偿期5例(55.5%),临床代偿期3例(33.3% ),临床前代偿期1例(11.1%);13例轻度沉积者中,临床代偿期6例(46.1 %),临床前代偿期3例(23.0%),临床失代偿期、慢性肝炎各2例(各占15.3%); 9例正常者全部为非肝病组(100%); (3)肝硬化组中医证型与窦周隙胶原纤维沉积程度:9例重度沉积者中,癖血阻络6例(66.6%),脾肾阳虚2例(22.2%),肝气郁结1例(11.1%);11例轻度沉积者中,瘀血阻络5例(45.4%),肝气郁结3例(27.2%),湿热蕴结、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各1例(各9.0%); (4)瘀血阻络证与窦周隙胶原纤维沉积程度:瘀血阻络轻证者中,轻度沉积3例(75%),重度1例(25%);瘀血阻络重证者中,轻度沉积2例(28.6%),重度5例(71.4%)。结论:窦周隙胶原纤维沉积程度可能随肝硬化临床前代偿期、临床代偿期及失代偿期的进展而逐渐加重;在肝组织窦周隙胶原纤维沉积患者的证型分布中,瘀血阻络为主要中医证型,其沉积程度可能与瘀血阻络证的轻重程度成正相关。
  • 摘要:脂肪肝作为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目前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疾病,目前西医对于脂肪肝的治疗尚没有特效药物,而中医药在治疗脂肪肝上则显示出巨大的优势。本文通过对近些年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行分类总结,探讨了脂肪肝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脂肪肝的证候,辨证论治,方药治疗等问题。
  • 摘要:池晓玲教授在几十年的业医生涯中,学验俱丰,临证善于使用经方,并巧妙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临床,创新性地提出了多维立体系列疗法体系治疗肝病的理论,提出,病因虽多,但均不出六经范畴;要重视辨证求机,不能计较病名;经方源头水活,合方才能奏奇效;不能囿于“见症”,而要注重“整体”。
  • 摘要: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P<0.05),Th17细胞含量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空白组(P<0.05);Treg/Th17细胞比例空白组>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P<0.05)。TGF-β1含量空白组>中药组>模型组(P<0.05),但治疗后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IL-10含量空白组>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P<0.05);IL-17含量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空白组(P<0.05)。Foxp3mRNA表达空白组>模型组(P<0.05),但治疗后无差异(P>0.05);RORγt mRNA水平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空白组(P<0.05)。Foxp3蛋白表达空白组>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P<0.05, P<0.01)。 RORγt蛋白表达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空白组( P<0.05),但治疗后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Treg/Th17细胞免疫调控的异常在AIH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补虚化瘀法”方药可显著提高肝组织Foxp3表达,降低RORγt表达,从而调节Treg、Th17细胞发育和增殖,从而对恢复Treg/Th17细胞平衡起到调节作用,进而对AIH起到有效治疗作用。">目的:建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小鼠模型,观察"补虚化瘀法"方药对AIH模型小鼠生化指标、肝脏组织学及Treg/Th17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探究Treg/Th17细胞异常在AIH发病中的调控作用及"补虚化瘀"方药治疗AIH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4-6周龄C57/BL6小鼠60只,分为正常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补虚化瘀法组方的中药低剂量组、补虚化瘀法组方的中药中剂量组、补虚化瘀法组方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各药物干预组预先给药7天,第7天采用α-Galcer腹腔注射(2ug/10g)遣模,其中西药组造模前以强的松灌胃(0.12mg/只/天),中药组分别以人正常剂量每天所需的生药量的10、20、40倍灌胃,模型组、空白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灌胃1次/天,造模10~12小时后眼球采血取组织,分别检测各组的肝功能、病理改善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肝组织中Treg细胞(CD4+CD25+Foxp3+)及Th17细胞(CD3+CD4+IL-17+IFN-γ)的数量;Elisa法检测各组肝组织中Treg、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IL-10、IL-17);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 PCR)、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肝脏中两种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ROR-γt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经α-Galcer造模后,C57BL/6小鼠病理显示为1-2级即轻到中度的界面性炎症;且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肝损害程度减轻,且炎性细胞浸润缓解,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鼠肝组织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含量空白组>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P<0.05),Th17细胞含量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空白组(P<0.05);Treg/Th17细胞比例空白组>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P<0.05)。TGF-β1含量空白组>中药组>模型组(P<0.05),但治疗后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IL-10含量空白组>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P<0.05);IL-17含量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空白组(P<0.05)。Foxp3mRNA表达空白组>模型组(P<0.05),但治疗后无差异(P>0.05);RORγt mRNA水平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空白组(P<0.05)。Foxp3蛋白表达空白组>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P<0.05, P<0.01)。 RORγt蛋白表达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空白组( P<0.05),但治疗后各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Treg/Th17细胞免疫调控的异常在AIH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补虚化瘀法”方药可显著提高肝组织Foxp3表达,降低RORγt表达,从而调节Treg、Th17细胞发育和增殖,从而对恢复Treg/Th17细胞平衡起到调节作用,进而对AIH起到有效治疗作用。
  • 摘要:0.05);(4)80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中,不同临床分期的证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早期以气虚瘀黄型(43.6%)为主,中期以瘀热发黄型(27.3%)和湿热发黄型(22.7%)为主,晚期以阴虚瘀黄型(27.8%)为主;(5)实验室指标中,仅阴虚瘀黄型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高于气虚瘀黄型(P<0.05);血清生化学指标胆红素、白蛋白等均与中医证型无关(P>0.05).结论:瘀热发黄、气虚瘀黄和湿热发黄型是浙江地区CSHB的主要证型;在构成CSHB的主要人群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中,早期以气虚瘀黄型为主,中期多以瘀热发黄、湿热发黄型为主,晚期以阴虚瘀黄型多见;阴虚瘀黄型患者的凝血功能明显较气虚瘀黄型差,但不能从临床常规实验室指标对证型进行明确区分。">目的:探讨浙江地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为建立规范的中医证候标准进行前期探索。方法:临床收集2009年5月-2010年1月在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CSHB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患及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慢性重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制定的辨证分型方案进行辨证,分析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总计99例CSHB纳入研究,其中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80例(80.08%);年龄15~72岁,平均(44A8±12.26)岁,男性74 (74.75%)例;(2)中医证型以瘀热发黄27例(27.27%)、气虚瘀黄26例(26.26%)和湿热发黄21例(21.21%)3型较为常见,其次为阴虚瘀黄型16例(16.16%)、阳虚瘀黄型9例(9.09%);(3)各证型间性别和年龄分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4)80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中,不同临床分期的证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早期以气虚瘀黄型(43.6%)为主,中期以瘀热发黄型(27.3%)和湿热发黄型(22.7%)为主,晚期以阴虚瘀黄型(27.8%)为主;(5)实验室指标中,仅阴虚瘀黄型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高于气虚瘀黄型(P<0.05);血清生化学指标胆红素、白蛋白等均与中医证型无关(P>0.05).结论:瘀热发黄、气虚瘀黄和湿热发黄型是浙江地区CSHB的主要证型;在构成CSHB的主要人群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中,早期以气虚瘀黄型为主,中期多以瘀热发黄、湿热发黄型为主,晚期以阴虚瘀黄型多见;阴虚瘀黄型患者的凝血功能明显较气虚瘀黄型差,但不能从临床常规实验室指标对证型进行明确区分。
  • 摘要: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其变化率(AMELD)在预测HBV相关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HBV相关肝衰竭患者98例,随访24周,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计算MELD、AMELD分值。比较不同时间点存活与死亡患者MELD及△MELD分值,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MELD及△MELD预测预后的准确性,以最佳临界值分组,比较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点的病死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运用生存分析方法比较各组生存率变化。结果:98例患者24周内死亡52例,存活46例,死亡组与存活组间MELD、△MELD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ELD>23组8、12、24周病死率均明显高于MELD<23组,△MELD>4.5组病死率也高于AMELD<4.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判断患者12、24周预后AMELD的AUC(0.823、0.815)明显大于MELD的AUC(0.680、0.684)(P<0.05);生存分析显示以最佳临界值分组,各组间累积存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适用于中国HBV相关肝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AMELD评估预后的准确性要高于初始MELD,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肝病后抑郁症理论是由刘铁军教授于2007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上提出的,它初步揭示了肝病患者发生抑郁状态的原因及治疗的基本方法,其是关于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一种重要观点,应属于中医情志病的范畴。本文深入阐述了肝病后抑郁症理论与中医肝郁理论的密切关系,认为肝郁是发病的始动因素。并提出了以疏肝解郁法为主治疗肝病后抑郁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将此治疗方法应用于其他消化系统相关心身疾病治疗中,也取得满意的研究结果。疏肝解郁法可调畅气机,消除肝气郁滞、疏泄失常而引发的临床症状,气机宣畅,疾病自然向愈,并且可使病情不致于向其他方面传变,另外对性格内向,心情抑郁、不善表达或性情暴躁,急躁易怒之人应用本法,以心理疏导或者采取中药制剂进行治疗,使其忧郁,躁怒除,开郁结,可消除肝气郁滞之根源,达到心身同治的目的,能有效地治疗包括肝病后抑郁症在内的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 摘要:目的:探讨脂筏(LRs)、大麻素受体(CBR)及活性氧簇(ROS)在内源性大麻素anandmide(AEA)诱导的原代肝星状细胞(HSC)死亡和P38/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腹部皮肤贴敷尾蚴的方法制备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模型,Masson染色证实模型成功;(2)采用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的原代HSC,用α-平滑肌蛋白(α-SMA)和结蛋白(desmin)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证实;(3)Annexin V-FITC/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甲基-β-环糊精(MCD)、大麻素受体拮抗剂(SR141716和AM630)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AEA诱导的原代HSC死亡的影响;(4)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磷酸化-P38 (P-ERK)和-JNK(P-JNK)表达的影响。结果;(1)成功建立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与正常小鼠的肝脏组织相比,masson染色显示感染尾蚴6周后的小鼠肝脏组织中嗜酸性肉芽肿形成,虫卵和胶原纤维分别在血管和肝小叶内沉积。(2)成功提取原代HSC:α-SMA和desmin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提取的原代HSC的纯度为95%。(3)MCD和NAC均可抑制AEA诱导的原代HSC的死亡(P<0.05),而大麻素拮抗剂均不能。(4)MCD、CBR1拮抗剂SR141716和抗氧化剂NAC均可抑制AEA诱导的P-P38和P-JNK的表达上述效应(P<0.05),而CBR2拮抗剂AM630则仅能抑制P-P38的表达(P<0.05),而对AEA诱导的P-JNK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AEA可通过激活P38/JNK MAPK信号通路促进HSC的死亡,且依赖于胞膜脂筏的完整性。氧化应激通过P38/JNK 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AEA诱导的原代HSC的死亡。脂筏与CBR1的活化可激活P38/JNK MAPK信号通路,而CBR2的活化仅可激活P38信号通路。
  • 摘要:目的:探索中药汤剂灌肠疗法对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与机理。方法:将96例慢性肝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汤剂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观察两组的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氨、内毒素的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自拟中药汤剂灌肠疗法对慢性肝衰竭患者的血氨和内毒素指标改善明显,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病毒性乙型肝炎"虽然出自现代医学概念,但在祖国医学中,对与其类似的病症早有记载,远在《内经》中即有"湿热相交,民病瘅也"、"寒热,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臌胀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等语,并对肝脏病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慢乙肝在祖国医学中属胁痛、黄疸、积聚等范畴。乙肝病毒属中医疫毒范畴,而疫毒多为湿热之性,慢乙肝系湿热疫毒之邪留恋,迁延日久,耗伤正气所致。病机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以脾虚为主,标实湿邪疫毒以为多。在治疗上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基于本病的病机,在临床治疗中辨证与瓣病相结合,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辩证论治的治疗特色,运用清热祛湿中药治疗。并以辩证论治立论,本方与西药配合应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显示很大的优势,在临床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慢乙肝开辟了新的临床思路。
  • 摘要:目的:观察上皮-间质转化调节因子ZEB1/ZEB2及miR-200s在中药丹芍化纤胶囊干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干预组在给予CCL4造模同时给予丹芍化纤胶囊(0.5g/kg)灌胃,分别在4周、8周处死大鼠测定肝脏指数、血清谷丙/谷草转氨酶(ALT、AST)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cadherin、α-SMA、ZEB1、ZEB2蛋白表达变化,q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肝组织E-cadherin、α-SMA、ZEB1、ZEB2、miR-200a、b、c、141、429mRNA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及干预4周组大鼠肝脏指数、血清ALT, AST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 8周模型组肝纤维化明显,8周模型组肝组织中miR-200a、b、c、141、429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丹芍化纤胶囊干预4周、8周组大鼠肝组织E-cadherin。α-SMA、ZEB1/ZEB2表达与同期模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8周组大鼠肝组织内miR-200表达显著低于8周模型组(P<0.01)。结论:ZEB1、ZEB2、miR-200s在肝纤维化形成及中药干预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提示其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并可能是潜在的中药作用靶点。
  • 摘要:目前中医肝病临床术语存在着名称不统一,分类不系统,临床特征不重视等问题。笔者提出,要建立健全中医肝病术语标准化组织,术语要保持唯一性、特指性,要保持中医特色。经先期调研,可将中医肝病临床术语分为2大类,即主体临床术语和属性术语,主体临床术语共26种,属性术语共10种。主体临床术语包括症状、体征、其他异常临床所见、诱因、中医病因、中医病机、中医病位、中医病性、预后、病势转归、中医疾病诊断、中医证候诊断,检查结果、西医疾病诊断、中医治则、中医治法、西医治法、中成药、中药饮片、方剂、西药、穴位、治疗结局、操作方法、中医舌象、中医脉象.属性术语包括程度、因素、特征、频次、时间、量的变化、性质、分型和分期、部位、阴性判断。
  • 摘要:目的:通过"治未病"思想对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肝郁脾虚证患者的干预作用,探讨对他们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门诊80例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的慢乙肝免疫耐受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予中医"治未病"思想干预6个月,包括中药治疗、饮食、起居、运动、情志5个方面,对照组40例,不予任何治疗方法,观察6个月。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作为测评工具,在治疗前后结合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乙肝患者免疫耐受期肝郁脾虚证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四个评价生存质量的领域的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实验组通过中医"治未病"的方法干预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乙肝患者免疫耐受期肝郁脾虚证患者的长期管理中,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干预,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摘要: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钱英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尤其擅长肝病、肾病等病症的诊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已治疗肝病独特的临证思辨特点与诊疗规律。提出,要详尽询问患者所苦;仔细检查病人体征;扶正气时要兼顾肝体肝用;逐邪气要注意湿热瘀毒四方面;治肝要重脾胃,多益气养阴;要固肾,强调阴阳平调;要善用千金犀较快速截断;要活用生黄芪、附子、肉桂等温补元阳;遣方用药时要各路分兵;要善于采纳新的理论。
  • 摘要:通过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慢加急性(亚急性)、慢性乙型肝衰竭(下同)受试者进行早期个体化复杂干预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筛选有效治疗方案,减少并发证的发生,降低病死率。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以明显降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MELD评分,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存质量。对于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慢性肝衰竭,由于预后较差,有条件者宜行肝移植。
  •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藉此探讨和交流临床经验。方法:对5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贫血患者,回顾分析其肝功能指标、全血细胞分析、外周血涂片、影像学检查等各指标。结果:4例患者黄疸水平与其慢性肝病严重程度不成比例,3例患者贫血程度同慢性肝病病情不符。结论:慢性肝炎患者出现同病情严重程度不符黄疸贫血时,应考虑合并其它血液系统疾病,减少临床漏诊可能。
  • 摘要:陈建杰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善于治疗各种肝病,在近40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显著,对肝癌诊治融各家之长,见解独到。其诊治肝癌术后的特色,可总结为以下七点:1.顾护中州,健脾为要;2.颐养先天,补肾为本;3滋养肝体,避免滋腻碍胃;4.注重理气,谨防燥烈伤阴;5.清热解毒,防止苦寒败胃;6.慎用活血,忌用破血;7.化痰祛湿,搜刮余邪。并列出一则典型病例,以窥探陈师治疗肝癌术后经验。
  • 摘要:长期饮酒是全世界导致慢性肝病的重要原因,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几乎所有的重度饮酒者发展为脂肪肝,其中只有20~40%可发展为严重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等,为何只有少数病人发展成重度酒精肝的机制不明。缺乏能够完全模拟人类酒精性肝病的动物模型限制了酒精性肝病病理机制的研究。因此,建立或者改进酒精性动物模型对于研究酒精性肝病机制,进而提出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是采用喂饲含有低浓度乙醇(5%)的Lieber-DeCarli流质饮食4-6周,然而这种动物模型只能诱导轻度脂肪肝,轻度升高的血清转氨酶,非常轻微的肝脏炎症,与人类酒精肝肝炎相差甚远。在过去的几年中,建立或者改进了几种简单的小鼠酒精肝动物模型。第一种为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先给予10天含低浓度乙醇(5%)的流质喂养,在此基础上加一次性高浓度乙醉(30%)灌胃,这种慢性酒精蓄积加一次醉酒协同作用可诱导急性肝损伤,炎症,脂肪肝等病理变化。这种急性模型可模仿人类临床上的慢性酒精依核患者一次醉酒后酒精性肝炎的急性发作。还建立了另外一种慢性酒精性肝病的小鼠模型:在一直给予低浓度乙醇(5%)的流质喂养8周的基础上,给予每周2次的高浓度酒精(30%)灌胃,以模拟重度饮酒者醉酒-恢复-醉酒的行为模式,这种动物模型可导致明显的脂肪肝、明显的炎症、轻度的纤维化和肝损伤。总之,上述简单的酒精肝动物模型为研究酒精性肝病和开发新的治疗性药物提供了非常有用的研究工具。
  • 摘要:病毒性肝炎(CHB & CHC)的治疗原则是取得最理想的结局乃至临床痊愈,而在临床实践中要在病人获益、医疗费用和推广应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取得平衡。Guide→BGT→RGT的治疗方案始终体现和运用个体化治疗的原则,这是达到更佳目标的有效途径。要重视和关注CHB治疗的预测指标,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提出联合治疗具有很多优势,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仍是一项有发展前途和实际价值的途径,要加快和加深这方面的工作。建议从新角度、新思路去思考和实践,解决慢肝防治中的老大难,不断提高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水平。
  • 摘要:目的:研究芪莲方对原发性肝癌外科手术后患者生存率和复发率的影响;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术后生存率和复发率的因素。方法:本实验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科门诊、病房以及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的51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资料,基于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将其分项整理、统计,对经芪莲方治疗和未经芪莲方治疗的患者复发及死亡情况进行生存分析;对其生存率和复发率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芪莲方对原发性肝癌手术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结论:1.芪莲方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和远期生存率。log-rank检验p=0.010,Breslow检验p=0.01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芪莲方能降低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的近期复发率和远期复发率。log-rank检验p=0.015,Breslow检验p=0.02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中位生存时间估计值:治疗组为1O2.00月,非治疗组为:55.37月,Wilcoxon检验,p=0.028。中位复发时间的估计值:治疗组为102.00月,非治疗组为31.82个月;25%患者复发的时间:非治疗组8个月,治疗组为21个月,全组为18个月。2.术后复发是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和芪莲方治疗的是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复发时间的2个独立影响因素。3.经过芪莲方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甲胎蛋白及乙肝病毒载量较非治疗组下降趋势更明显,但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 摘要:目的:测量并评价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携带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北京郊区某社区医院体检时发现的205例HBV携带者和182例对照人群进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测评,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除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精力(VT)三个维度外,HBV携带者在SF-36其它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人群(P<0.05);在生理健康领域,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年龄、很少锻炼、从不锻炼和体质;而在心理健康领域,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年龄和体质。结论:和对照人群相比,HBV携带者人群的生命质量有所下降,尤其表现为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体质是影响HBV携带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平和质是一种保护因素而偏颇体质则是一种危险性因素。通过调整HBV携带者的体质是提高其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腹诊在肝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透过中医腹诊检查求诊患者,统计肝区浊音界的异常情况,并纪录音频效果。结果:在1997至2011体格检查香港区求诊10000例,有9成(98.27%)患者呈现肝区浊音界异常,其中肝大1.5公分有28.20%,肝大3公分有59.99%,肝大4.5公分有6.76%。仅有1.47%患者呈现肝区浊音界正常。结论:中医腹诊源远流长,可应用于肝区浊音界的捡查及收集患者临床体征,有助肝病的早期防治及诊断。
  •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脂肝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共收集NASH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在健康教育、控制饮食、适度运动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口服脂肝方,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脾CT值、甘油三酯(TG)的变化。实验研究用软脂酸诱导幼鼠原代培养肝细胞,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体外细胞模型,并用脂肪肝含药血清干预,观察其对肝细胞活性和甘油三脂水平(TG)、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活性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者为84%,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侯积分治疗前后对比,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TG显著下降,肝/脾CT值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该方能明显升高NAFLD体外模型细胞存活率,降低MDA水平,升高线粒体SOD、NO、GSH含量。结论:脂肝方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减轻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疗效相当,其疗效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气水平、改善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荣肝合剂对刀豆蛋白A(ConA)介导的慢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病理组织学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HBV转基因小鼠69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尾静脉注射PBS)和ConA造模组59只,采用ConA尾静脉注射造模制作慢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造模结束后,将所有ConA造模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荣肝合剂组、茵陈组、茵陈蒿汤组及联苯双酯组,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各给药组小鼠每日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各组均干预28天。末次灌胃给药后24h处死动物,取血或组织标本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组织病理学(光镜)变化及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Bax、bcl-2)等指标。结果:模型组各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荣肝合剂组、联苯双酯组小鼠ALT、AST、TBiL水平显著降低(P<0.01);荣肝合剂组、茵陈蒿汤组可减轻肝细胞坏死、减少变性、减轻炎细胞浸润以及减轻肝纤维化(P<0.05);荣肝合剂可降低肝组织Fas、FasL、bcl-2、Bax基因的表达(P<0.05);联苯双酯组均可降低肝组织Bax基因的表达;荣肝合剂、茵陈蒿汤均可提高bcl-2/Bax比值(P<0.05).同时,组织病理学改善方面,荣肝合剂作用优于茵陈蒿汤(P<0.05);荣肝合剂降低Fas的表达作用优予单味茵陈(P<0.05);荣肝合剂降低FasL的表达水平作用优于联苯双酯、单味茵陈(P<0.05);荣肝合剂提高肝组织bcl-2基因表达作用优于单味茵陈、茵陈蒿汤及联苯双酯(P<0.05或P<0.01)。结论:荣肝合剂对ConA所致转基因小鼠慢性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不仅表现在降酶方面,而且可以改善组织病理学、抑制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肝细胞凋亡相关。
  • 摘要:目的:从肝脏大体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等方面探讨中西医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将20例经腹腔镜肝脏大体形态学检查确诊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8例(扶正化瘀胶囊、复方丹参注射液及汤药辩证治疗)、西医治疗组4例(核苷类似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例(二者结合),采集治疗前后肝脏大体形态学、组织学、血常规、肝功等指标,分别从大体形态学、组织学、血小板四项参数、肝功4项(ALT、AST、TB、ALB)、APRI模型等不同方面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结果:中医组治疗后AL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前后ALT均未见明显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四项、APRI模型指标、AST、TB、ALB未见明显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治疗前后肝功四项、血小板四项、APRI模型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治疗前后行二次腹腔镜大体形态学检查的患者,1例小结节肝脏表面结节基本消失,6例结节形态未见明显变化;中西药结合治疗后纤维化程度减轻最明显,其次为中药,西药治疗无变化;中西药结合治疗可见炎症程度及范围减轻,中药、西药治疗未见明显变化;西药治疗后坏死程度减轻最明显,其次为中药、中西药结合治疗。结论:1、经过积极适当的治疗,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肝功等生化指标可争取无变化或延缓进展。三种治疗方法对其均有一定疗效。2、经过积极适当的治疗,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大体结节形态可争取不变化或延缓进展,甚至部分可以出现逆转。3、三种治疗方法对乙肝肝硬化的治疗均具有一定的疗效,各有所长,中西药联合治疗在抗纤维化和抗炎方面效果较中药或西药单用治疗好,西药治疗在抗炎方面可能较中药治疗效果好,而中药治疗对抗肝纤维化效果较明显。
  • 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好发于50岁以上女性,是由于肝内小叶间胆管肉芽肿炎症导致小胆管破坏减少、胆汁淤积,最终出现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近年来诊断为PBC越来越多,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治疗上也缺乏特异手段,西医常用熊去氧胆酸(UDCA)及对症治疗。近年来,有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药临床诊治的报道不断增加,本文通过介绍证候证型调查、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研究进展,认为 PBC起病隐匿,尚无特效治疗,目前UDCA仍是被批准用于治疗PBC的唯一有效药物,但UDCA对于早期患者有一定的疗效,而终末期只能采取肝移植的办法。中医药运用整体观念治疗PBC在改善症状、生化学及有效率方面疗效确切,目前一般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中医药在临床诊治PBC中,尚有许多方面需进一步加于完善。首先,传统中医无PBC的病名,对其疾病证候特征无相关描述,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文献对其证候证型进行调查,但观察的病例数相对较少,而且集中于某一地区,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亟需大规模的囊括全国各地的证候证型调查来明确PBC的的发病特点、证型变化及演变规律,制定符合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规范化的证型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方法;其次,目前的临床报道中辨病治疗居多,与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治疗理念不符,应强调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辨病治疗;再次,目前的临床报道中较少对不同阶段PBC分别加以研究,而PBC病程漫长,从临床前期到无症状期,再到临床症状期,最后到肝功能不全期,临床表现繁杂,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分别归属于“黄疽”、“胁痛”、“鼓胀”、“积聚”、“水肿”、“血证”、“痹症”、“泄泻”、“虚劳”以及“皮肤痉痒”等中医病证,既可表现为某一病证,又可表现为数个病证同时兼有,这就要求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疗用药,系统的研究不同阶段应采用的个体化治疗,以期建立一个多阶段多层次的辨证论治体系。此外,目前能深入阐述对PBC有效中药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尚不多,建议加强能够有效消除肝内小胆管炎症、缓解胆汁淤积的中药单药有效成分或组方的研究。
  • 摘要:近年来各种肝脏疾病所致肝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肝损伤是各种肝脏疾病所产生的病变结果,对其研究亦日益引起关注。本文就肝损伤的发病机制等做一综述。其中化学性肝损伤机制主要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激活,质膜的损伤,磷脂的崩解,肝细胞超载,抗氧化体系不足或耗竭,线粒体损伤等因素;而肝损伤的免疫学机制主要有细胞因子,活性氧或活性氮,补体系统的激活,肝损伤伴随肝细胞凋亡等因素。
  • 摘要:本文探讨了郁证与肠易激综合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肿瘤以及与慢性肝病等消化系统心神疾病的关系。因消化系统心身疾病发病多于郁证有关,郁证多起于肝胆,“肝气愈郁愈逆,疏泄之性横逆于中,其实者暴而上冲,其虚者折而下陷,皆有横悍逼迫之势而不可御”,认识到人可“因郁致病”亦可“因病致郁”,疾病和情绪可相互影响,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质量,危害人体健康,加重病情。慢性肝病涉及中医藏象学中的肝、牌、肾等脏,但主要责之于肝,中医学认为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而用阳。若病邪侵入人体或其他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肝阴不足肝体失养,则发为抑郁、焦虑之症。故提出从肝论治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观点,疏肝解郁成为本病的重要治法之一临床应用肝郁辨证的方法,目的是拓展对于消化系统心身疾病辨证思路的和指导临床治疗。从肝论治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理论指导性明确,疾病实质针对性强,治疗靶向作用显著,疗效快捷,通过实践应用已经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研究灵猫方及其单味药(猫爪草、猫人参、淫羊藿、青皮、牡丹皮、黄芪、胡黄连)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乙肝病毒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灵猫方及其组方中的7种单味中药的酵提取物,分别配制成为400μg/ml、200μg/ml,、100μg/ml,、50μg/ml四种浓度,作用于hepG2.2.15细胞72小时,MTT法检测毒性。ELISA方法检测hepG2.2.15细胞表达的HBsAg、HBeAg水平。结果:灵猫方醇提取物对HBsAg、HBeAg的治疗指数(T1)分别为13.5、52.8;猫人参醇提取物对HBsAg的T1为2.829;淫羊藿醇提取物对HBsAg的T1为2.93;牡丹皮醇提取物对HBsAg的T1为1.56;青皮醇提取物对HBsAg、HBeAg的T1分别为9.6、6.3;胡黄连醇提取物对HBsAg、HBeAg的T1分别为2.88、2.14。结论:灵猫方全方醇提取物及猫人参、淫羊藿、牡丹皮、青皮、胡黄连醇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表达的HBsAg、HaeAg有抑制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刀豆蛋白A (ConA)刺激小鼠T淋巴细胞表达纤维化蛋白(FBRS)的分子信号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onA刺激不同时间后FBRS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onA刺激不同时间后FBRS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信号通路阻滞剂对FBRS的蛋白表达的影响和ConA对ERK表达的活化作用。结果:ConA能刺激小鼠淋巴细胞的FBRS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ConA刺激下,FBRS-mRNA的表达在12 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24h已开始下降,FBRS的表达在48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其后下降。ERK的抑制剂能够明显抑制ConA引起的T淋巴细胞FBRS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AKT的抑制剂、P38的抑制剂以及JNK的抑制剂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1,P<0.05)。ConA能够活化T淋巴细胞ERK,在ConA刺激下,p-ERK表达在20min达到顶峰,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l)。结论:ConA可能通过活化ERK信号通路,诱导小鼠淋巴细胞FBRS的表达。
  • 摘要:补肾为主论治慢性乙型肝炎的学术思想由上海市名中医王灵台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在国内首先提出。高月求教授在继承和发扬王灵台教授"慢性乙型肝炎从肾论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补肾为主,健脾为辅"的治则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学术思想: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精神的指导下,补肾为主,健脾为辅,滋水涵木以补肝,培固中土防传变。同时,根据慢性肝炎临床表现,认为其病机特点为正虚邪恋,虚实夹杂。因此在调补肝脾肾的同时,亦重视祛邪之法的运用,适当加以丹皮、苦参、胡黄连等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之品。
  • 摘要:目的:明确慢性乙型肝炎(ALT1~2×ULN)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特点。材料和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应用中医证侯量表,收集1129例慢性乙型肝炎(ALT1~2×ULN)患者的中医证侯及相关临床信息,根据快速聚类分析(样本聚类)的结果,并结合中医症状频率分析,判定该类患者的中医证侯类型。结果:通过研究,最终确定慢性乙型肝炎(ALT1~2×ULN)中医证侯主要有五种类型,其中典型脾虚湿热证519例(46.0%);脾虚湿热兼肝肾阴虚证264例(23.4%);脾虚湿热兼气阴两虚证165例(14.6%);脾虚湿热兼脾肾阳虚证94例(8.3%);脾虚湿热兼肝气郁结证87例(7.7%)。结论:典型脾虚湿热证和脾虚湿热兼肝肾阴虚证是慢性乙型肝炎(ALT1~2×ULN)最主要的证型。
  • 摘要:目的:在前期反复证实祛湿化瘀方有效防治高脂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基础上,从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探讨祛湿化瘀方防治NAFLD的作用机理。材料和方法:采用高脂饮食(60%热量来源于脂肪)16周诱导的C57/6J小鼠NAFLD模型。药物组在造模12周开始同时灌胃给予祛湿化瘀方(由茵陈、虎杖、姜黄、栀子、田基黄等组成,生药含量1.16g/ml,10ml/kg.d)直至16周末。同时设正常饲料组(10%热量来源于脂肪)及正常饲料+祛湿化瘀方组为对照组。留取血清、肝组织、粪便样本,观察并检测血清谷丙转氮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活性、肝组织病理(H.E.染色)、肝组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并运用16S rRNA元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肠道细菌元基因组信息,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结果: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出现显著的脂肪变性伴气球样变及炎症细胞浸润,NAFLD活动度积分(NAFLD activity score, NAS)中位数达5,提示进展至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病理阶段,同时血清ALT(81±17.8 vs 36.9±14.2,p<0.05)及肝脏TG(57.83±15.61 vs 16.33±6.27,p<0.05)显著较对照组升高。药物组小鼠上述病变较模型组显著减轻。16S rRNA元基因组学检测结果提示,对照组间(正常饲料组与正常饲料+祛湿化瘀方组)肠道菌群结构无显著差异,模型组、药物组肠道菌群结构分别与正常饲料组差异显著(p<0.01),同时,模型组与药物组间肠道菌群结构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肠道菌群结构在phylumn(门〕水平的改变为:促进热量高效吸收的厚壁菌门(52.10%±10.25 vs 47.56%±3.88%,p<0.05)丰度增加;模型组肠道菌群结构深入至genus(属)水平的改变为:具有保护肠道功能的丁酸弧菌属(9.91%±8.47% vs 0.74%±0.86%,p<0.05)及parabacteroides菌属丰度下降(0.73%±0.55% vs 4.12%±2.52%,p<0.01);药物组小鼠肠道细菌中保护肠黏膜屏障的细菌parabacteroides菌属丰度(2.34%±1.38% vs 0.73%±0.55%,p<0.05)显著上调。结论;祛湿化瘀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NAFLD肠道菌群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 摘要:目的:探索常用生化检验指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以经B超诊断为脂肪肝且无明确饮酒史的人群175例,以及非脂肪肝人群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常用生化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脂肪肝组ALT、AST的检测值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GT、IRI、TG、TC、LDL-C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检测值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监测GGT、IRI、TG、TC、HDL-C和LDL-C等肝功、血脂指标,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能早期提示脂肪肝,以达到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
  • 摘要:终末期肝病(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其病机根本为阳气衰微,“阳化气,阴成形”阳气不振,气化不能,导致阴血、痰涎、水湿、瘀血等阴邪凝聚成形,进一步阻遏阳气,耗伤阳气,导致病情进一步进展加重。所以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治疗应注重扶阳,水为阴邪,非阳不化,水湿不化,腹水难消,而肝癌因“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矣”,阳虚寒凝为其病机,治疗上应本着“有阳则生,无阳则死”的原则,以温补阳气为肝癌尤其是晚期肝癌的治疗大法,且附子等温阳药物有引阳入阴之效,不应因患者存在湿热等热象而惧用附子等温热之品。且现代研究表明附子、干姜等温阳药物有明确的保肝、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胆汁排泄、抗肿瘤的作用。只要抓住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阳气衰微、阴邪凝聚的根本病机,合理运用温阳之法,扶助阳气,化散阴寒之邪,才能在终末期肝病治疗中收到满意疗效。
  • 摘要:目的:观察在现有治疗的基础上配合DSG-Ⅱ型肝病治疗仪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乙肝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肝郁血瘀69例,肝肾阴虚11例);对照组40例(肝郁血瘀34例,肝肾阴虚6例).治疗组为肝病治疗仪加基础治疗组,对照组为基础治疗组。基础治疗包括常规保肝、降酶、抗病毒。结果:治疗后2组在症状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肝功能、肝纤维化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门脉内径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5-10天治疗组辨证肝肾阴虚者退出治疗。结论:肝病治疗仪对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在改善症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方面有疗效,但应结合中医辨证选择病人,对肝郁血瘀(包括肝郁气滞及肝脾血瘀)者效果显著,肝肾阴虚患者慎重选择肝病治疗仪治疗。
  • 摘要:慢加急性肝衰竭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经过多年的研究,在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病死率的降低仍有很大的空间。目前西医尚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普遍认为人工肝、肝移植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办法,但是血浆紧缺、医疗费用巨大、肝源有限以及排斥反应等不足极大地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目前为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医疗保障还不能完全解决医疗费用支付,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是当前重要问题,因此,从中医药宝库中挖掘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治疗,医家们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采取了积极的尝试,在中医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证明用中西医结合的思维和方法治疗重型肝炎优于单一采用中药、西药模式。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构建一条更加适合临床的治疗途径,值得进一步探讨。
  • 摘要:目的:探讨活血祛湿方对肝内胆汁淤积型黄疸疗效。材料与方法:采用ANIT诱导制备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阳性对照组及中药高、中、低剂量治疗组,除模型组20外,其余组各10只,并选未造模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日一次灌胃给药,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西药组给予思美泰,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活血祛湿方高、中、低剂量。给药时间从造模当天开始,48h后处死模型组10只大鼠,留取血清备用。用药七天后处死全部动物,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和SOD、LPO、LP-X,应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实验结果采用SPSS软件包分析。结果:与造模后48h相比,实验完成时模型组血清TBIL、DBIL、TBA活性均有明显下降。实验完成时,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高、中剂量治疗组血清中TBIL、DBIL、ALT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中剂量治疗组血清中TBA水平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高、中剂量组三组ALT水平均有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ALP水平无显著差异,中药高,中剂量组ALP水平显著降低;活血祛湿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明显升高肝组织SOD的活性,明显优于西药组;活血祛湿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明显降低肝组织LPO的含量,明显优于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各剂量治疗组LP-X水平显著降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有明显差异,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有明显差异,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无明显差异。电镜和光镜下,思美泰和高、中剂量活血祛湿方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淤胆时肝损伤。结论:活血祛湿方对于肝内胆汁淤积型大鼠的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医症侯规律,归纳该病病机特点,为治疗慢乙肝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症状、体征,总结证候要素,利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本次调查中的数据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处理。结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以大便异常、乏力、烦燥易怒、胁肋疼痛、腹胀、口苦、纳差、黄疸、肝掌/蜘蛛痣、肋下积块为主要症状体征,红舌、黄、腻苔多见,弦、滑脉居多。结论:大肠、脾、毒、湿、热、瘀、痰、肝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主要证候要素,脾虚不运、湿热瘀毒蕴结大肠为基本病机,治当健脾调肠、化瘀解毒。
  •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患者不同病变阶段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病规律,揭示内毒素对慢乙肝病变进展的关键作用。方法:采用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符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的患者进行血浆内毒素检测,总结不同病变阶段内毒素水平。结果:慢乙肝重度以上病变患者内毒素水平较轻中度者显著升高(P<0.0l);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衰竭患者内毒素水平较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代偿期者显著升高(P<0.01);肝衰竭患者内毒素素水平较肝硬化失代偿期者亦显著升高(P<0.01);而肝硬化代偿期与慢乙肝重度患者内毒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随着慢乙肝病变的进展,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增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促进慢乙肝病变进展的重要因素。
  • 摘要:目的:以符合乙型病毒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为观察对象,以乳果糖为对照,观察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给药改善慢乙肝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作用,并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差别。方法:选择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71例,按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分组随机分为口服护肠清毒微丸组、口服乳果糖组。护肠清毒微丸组、乳果糖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口服由课题前期制备的护肠清毒微丸、乳果糖微丸,每次1.5克,每日三次。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及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显著优于乳果糖组(P<0.01)。结论:临床治疗性研究结果证实,护肠清毒徼丸结肠靶向释放给药对改善乏力、纳差、胁痛、腹胀、黄疸等临床症状、体征方面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以符合乙型病毒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为观察对象,以乳果糖为对照,观察护肠清毒微丸结肠靶向给药降低TNF-α、IL-6、IL-8的作用,并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差别。方法:选择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62例,按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分组随机分为口服护肠清毒微丸组、口服乳果糖组。护肠清毒微丸组、乳果糖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口服由课题前期制备的护肠清毒微丸、乳果糖微丸,每次1.5克,每日三次。观察治疗前后内毒素、TNF-α、IL-6、IL-8的变化,结果:血浆内毒素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护肠清毒微丸疗效均显著优于乳果糖组(P<0.01)。结论:临床治疗性研究结果证实,护肠清毒徽丸结肠靶向释放给药可有效清除肠源性内毒素、阻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从而抑制TNF-α、IL-6、IL-8等细胞因子的释放,达到修复肝组织损伤、阻断纤维化的目的,整体疗效优于乳果糖。
  • 摘要: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和内毒素等的变化情况及预后。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的改善率及血清LPS下降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对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对其疗效机制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 摘要:通过对"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历史渊源、现代医学探讨、中医病理相互影响等,探讨"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在肝病黄疸治疗中的应用。经药理研究证实,经肠道给药。药物吸收快于皮肤,口服,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在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发病过程中,黄疽越高,治疗难度越大,效果就越差,因此积极早期控制黄疽的发展,是本病治疗的关键。现代药理认为,清热解毒药有抗病毒,降酶的作用;活血行瘀药可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消除炎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黄疽消退和肝细胞黄疽的消失.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肝炎重度黄疽病人有明显的退黄效果,既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又有简单易行的特点。
  •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外源性AFP对AFPsiRNA-HepG2细胞(AFP表达缺失HepG2细胞系)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FPsiRNA-HepG2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100ug/ml,10ug/ml,1ug/ml,0.1ug/ml,0.01ug/mlAFP6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比。结果:MTT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100ug/mlAFP组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低于100ug/ml AFP组促进细胞增殖(P<0.05);流武细胞术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100ug/mlAFP组显著诱导细胞凋亡(P<0.01),低于100ug/mlAFP干预组对细胞凋亡无影响(P>0.05)。结论:低于100ug/ml AFP可促进细胞增殖,高于100ug/ml AFP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 摘要:目的:构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逆转录病毒载体,并使其在HepG2入肝癌细胞内稳定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VEGFR3片段,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BABE-puro中,构建重组质粒pBABE-puro-VEGFR3,经PCR、酶切、测序验证后,体外将重组质粒与PIK包装质粒共同转染人胚胎肾上皮细胞系293FT细胞,包装获得携带VEGFR3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肝癌HepG2细胞,获得转入VEGFR3的HepC2细胞,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VEGFR3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结果:(1)成功获得携带VEGFR3基因的重组质粒pBABE-puro-VEGFR3和人肝癌细胞株HepG2-pBABE-puro-VEGFR3;(2)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到VEGFR3在靶细胞HepG2-pBABE-puro-VEGFR3中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VEGFR3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携带VEGFR3的靶细胞(HepG2-pBABE-puro-VEGFR3)能够稳定表达VEGFR3蛋白。
  •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法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72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中药治疗,在治疗8周末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第1周末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在第4周末MELD分值低于对照组、PT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8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1.8%和15.8%,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清热化湿、凉血解毒中药可以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促进胆红素消退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 摘要:0.05)。结论:西药联合淤胆汤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对中医症侯积分的改善、生化学指标的改善及有效率等方面优于纯西药治疗组。中医的辩证施治,凉血活血、清热化湿法在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方面值得积极推广。">目的:回顾性分析淤胆汤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的住院患者86例,根据治疗中是否应用中药"淤胆汤"分为单纯西药治疗组(A组)45例和西药联合淤胆汤治疗组(B组)41例,观察治疗后8周时两组中医症侯评分,生化学指标改善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A组、B组中医症侯评分下降分别为26.99±2.02分和28.13±2.37分,TBIL下降中位数分别为242A5μmol/L和312.65ttmol/L,GGT下降中位数分别为57.00U/L和116.50U/L,ALP下降中位数分别为68 U/L和91U/L,TBA下降中位数分别为170.50μmol/L和191.50μmol/L.有效率分别为80.49%和9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下降中位数分别为645.50 U/L和613.25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淤胆汤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对中医症侯积分的改善、生化学指标的改善及有效率等方面优于纯西药治疗组。中医的辩证施治,凉血活血、清热化湿法在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方面值得积极推广。
  • 摘要:叶永安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先后三次牵头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向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从业近30年,老师在酒精性肝病、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前病变领域勤于钻研,不断实践,在治疗肝纤维化时提出要重视核心病机,治病要注意守方;要重视不同层次的病因治疗,治病必求于本;要根据疾病进展阶段,重视气血辨证;要平调肝脾,不忘补肾;肝病病机复杂,要注意控制处方。最终逐步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的治疗思路,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 Virus HBV)感染引起,其主要传播方式包括垂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等。乙型肝炎的预后包括痊愈、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或HBV慢性感染。由于疾病自身特点,慢性乙型肝炎很难获得痊愈(cccDNA的清除和HBsAg的消失),其治疗也是医学界公认的治疗难题。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的选择上,如何确定中药作用的定位是首要问题。笔者提出,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应当打破一成不变地使用中药+西药的固定组合模式,其中重要的调整之即是在疾病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案。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应当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使用中药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而非全程使用中药+西药。而优效人群应当是优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 摘要:目的:运用德尔非法进行专家咨询,探讨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的常见证素诊断标准。方法对1003例慢乙肝(ALT≥2ULN)临床资料数据挖掘结果,进行全国肝病专家3轮咨询调查,从该病常见证素、主次症、诊断标准等方面进行咨询。结果:该病常见病位证素肝、脾、胆、肾、胃;病性证素:湿、气滞、热、气虚、血瘀、阴虚。结论:该病核心病位在肝、脾、胆,核心病性是湿、气滞、热、气虚。各证素的诊断标准有3种主次症的不同组合。
  • 摘要:目的:观察欧当归内酯A对CCl4小鼠肝纤维化的药效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雄性,40只,体重145±15g,清洁级,随机分为正常组、模组型、欧当归内酯A低剂量组、欧当归内酯A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CCL4造模,每周2次,连续注射9周。各药物组于造模后第5周开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欧当归内酯A腹腔注射,至9周结束。试剂盒测定血清ALT、AST活性及Alb、TBil含量,盐酸水解法观察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Bil均显著升高,Alb显著降低(P<0.01),肝细胞脂肪交性及炎性坏死明显,胶原纤维沉积,形成纤维间隔,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升高(P<0.01)。欧当归内酯A高剂量组ALT、AST、TBil显著降低,Alb显著升高(P<0.01),肝细胞变性和炎症坏死有所减轻,胶原沉积有所减少,Hyp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欧当归内酯A具有抗CCl4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究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采取临床流行病学及中医证侯学调查方法,对185例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分别进行细分及概括辨证分型。结果:细分辨证分型显示无证可辨型27例(15%),单一证型为94例(50%),复合证型64例(35%)。概括5种辨证分型显示其出现频次依次为脾肾亏虚>肝气郁结>湿热内蕴>肝肾亏虚>瘀血阻络,病位主要涉及肝胆脾胃肾,病理因素以气都、气虚、阳虚等为主,兼有湿热、瘀血等,病性虚证多于实证。结论: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大多数有证可辨,且以脾肾亏虚及肝气郁结最常见,与慢性乙型肝炎比较,湿热证更少。本研究提示通过补益脾肾及疏肝理气等治法可能有助于打破免疫耐受状态甚至改善HBV感染自然病程。
  • 摘要:本文就肝硬化的治疗中重视补阴血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补益阴血不但能补肝之虚,而且有助于肝主疏泄功能的恢复;通过阴血的濡润,有助于促进血液的循行,促进脉络的通常,即所谓补阴血而行血等。虽然本文着重强调的是补阴血在肝硬化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临证时不可拘泥于此,适当使用益气,理气,活血化瘀通络等方法,养肝体、调肝用、和气血,最终能够提高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才是最为重要的。
  • 摘要:目的:观察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eAg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eAg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48周后比较2组肝功能、HBeAg、HBV DNA的变化及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血清学转换率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双虎清肝颗粒联合思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eAg阳性患者,在恢复肝功能、加快HBeAg转阴和血清学转换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等方面有较满意的疗效。
  • 摘要:目的:从NO、ET水平探讨PHG肝郁脾虚证的病理生理基础,为PHG肝郁脾虚证的中医辩病辨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入选对象120例,分为:PHG组(P组)、慢性乙型肝炎组(H组)、慢性胃炎组(G组)、正常对照组(C组),每组30例。详细询问每例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进行肝郁脾虚证的评分,填写资料卡片。在早晨空腹状态下采肘前静脉血,然后作电子胃镜检查。检测血浆ET和血清NO水平。结果:①P组NO和ET水平同步升高,明显高于H组、G组和C组,且P组>H组>G组>C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P组患者McCormick分度重度患者NO、ET水平均比轻度组为高,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③P组肝郁脾虚证积分与血清ET、NO水平存在正相关(P<0.01);⑤P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NO、ET水平均明显高于B级和A级,B级亦高于A级,各级之间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①NO、ET参与PHG的形成,促进其发展,在PHG的形成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②症状越重,积分越高,NO、E T水平升高越明显,PHG胃粘膜改变越重;③肝功能损害越明显,NO、ET水平越高,PHG胃粘膜改变越重;④NO、ET可作为PHG肝郁脾虚证的检测指标,不能指导辨证分型。
  • 摘要:总结900例肝病的治疗经验,可分为六种类型,对这六种类型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肝,利尿,疏通,扶正,是治疗的基本原则;选用无毒、无副作用的药物,突破传统中药学关于药物用量的限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对症拟定治疗方案,处方。rn 本文中提到的心血通以及后面出现的胃肠康、消脂膏、淋巴通等均为本院研制的复方中成药。心血通已在1997年发表的论文《不用虎骨治病》上公开;该论文在第一届东亚传统药用濒危物种国际研讨会上宣读,并选入该会议的论文集《虎骨及麝香代用品》里。
  •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中医体质、证候的相关性。方法:以王琦中医体质最新分类为标准判断本院就诊的病理资料完整的80例慢性HBV感染者的体质类型,收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资料,总结其中医证候特征及证型分布,依据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组,比较组间体质类型分布的差异。结果: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无纤维化组平和质多见,而随纤维化程度增高,病理或异常体质类型出现频率明显增加,对S1、S2纤维化分级程度患者间的体质类型总体分布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无炎症组平和质多见,而随炎症程度增高,病理或异常体质类型出现频率明显增加,对G1、G2炎症程度患者间的体质类型总体分布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摘要:为了实现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对本病的临床及科研水平,经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通过,制定此辨证标准(草稿)。此标准从湿、气滞、血瘀、阴虚、气虚等几个证候的主症、次症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辨证要求。
  • 摘要:慢性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传染病,慢性化率为50~85%,是引起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药对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大部分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慢性丙型肝炎特别是难治性慢性型丙型肝炎具有“气虚邪恋”的发病特点,“邪恋”以湿、毒、瘀的夹杂内伏常见,“正虚”是以肝、脾、肾的气血阴阳虚损为主,提出将“伏邪理论”用于指导诊治,以“扶正祛邪”为法,祛那以化湿、解毒、清营为主;并权衡邪正关系,在透邪同时勿忘扶正,扶正以健脾益气为主,兼顾补肾。“十一五”中采用固定处方、随症加减的方法治疗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中有更好的疗效,在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药的治疗也有优于对照组的疗效。在“十二五”的方案中基于“十一五”难治性丙型肝炎的证型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针对出现频次较高的3种证型对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进行辨证论治的治疗,目前工作仍在进行中,也期望在接下来“十二五”中医药优化治疗中能达到获得的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蓝莓对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及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凋亡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蓝莓原浆低、中、高剂量预防组(LL、LM及LH组)及复方鳖甲软肝片预防组(FFB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LL、LM、LH及FFB组分别给予蓝莓原浆(0.25ml/100g、0.5ml/100g、1.0ml/100g)及复方鳖甲软肝片(0.054g/100g)灌胃。12周末处死大鼠,行肝脏HE、Masson染色,TUNEL及Annexin V/PI双标记法检测上述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情况。第二部分: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大鼠10%蓝每低、中、高剂量血清、复方鳌甲软肝片血清及生理盆水血清,并采用上述血清分别对HSC-T6进行干预。Annexin V/PI检测各组HSC-T6的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HSC-T6 Fas、Caspase-3、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各组HSC-T6 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LM、LH组大鼠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5),胶原表达减少,肝细胞凋亡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生理盐水血清组比较,蓝毒低、中、高剂量血清组HSC-T6 Bax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蓝毒高剂量血清组HSC-T6凋亡明显增加(P<0.05);Fas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 Bcl-2Bax的比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蓝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对肝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蓝毒可通过上调Fas及Caspase-3。下调Bcl-2、降低Bcl-2Bax的比值诱导HSC-T6的凋亡,从而对大鼠肝纤维化有潜在的干预作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