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理论月刊》 >“生态环境过载”作为一种“文明变量”:一种生态文明史观

“生态环境过载”作为一种“文明变量”:一种生态文明史观

         

摘要

自工业革命打破地球碳循环平衡,人类社会进入高碳时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速了资源消耗和碳排放,这使得人类文明日渐陷入“生态环境过载陷阱”。从长时段文明史的视角来看,人类文明作为命运共同体正面临着严重的可持续性危机,这也对构建全球治理体系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尽管中国率先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提供了一个普遍性的解释框架,但由于世界范围内国家中心主义的深刻影响,使其在实践中难以超越全球治理目标与现代民族国家利益优先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面对全球日益紧迫的“生态环境过载”危机,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史观和数字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臻成熟,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探索可实现路径。借助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传统生态文化观念,结合日益发达的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培养文化观念和技术相融的结构性文化生态理论,建立人类文明体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共识以及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治理观,方可形成21世纪创新全球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的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