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浅谈饮酒与酒精性肝病、肝炎、肝硬化关系及治疗

浅谈饮酒与酒精性肝病、肝炎、肝硬化关系及治疗

         

摘要

1酒精与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乙醇(酒精)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统称。在欧美,ALD是与肝脏相关的疾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亚洲各国,包括我国,尽管病毒性肝炎所致各种肝病占主要地位,但随着消耗酒精量的增加,饮食结构的改变,ALD发病率日益增加[1]。1.1乙醇虽然不是所有酗酒者都发生明显肝损害,但饮酒量及持续时间是发生ALD的重要原因,每日饮酒40-80克10年可发生酒精性肝病,160克8-10年,发展至肝硬化。然而长期饮酒是否会发展为酒精性肝病,尚受许多因素影响。1.2遗传乙醇在体内代谢途径及其发展机制的研究,已经进入分子遗传学水平。现已知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及微线粒体酶P4502E1均具有遗传学上多态性现象。研究证实,ADH、ALDH的异常在ALD遗传倾向中具有重大意义。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直接将ADH、ALDH基因分型。东方人遗传学上缺乏乙醛同工酶ALDH2,大约50%中国人ALDH2为无活性型,以致乙醛在体内的蓄积引起颜面潮红,故乙醇饮量较小。而西方人肝组织中不仅含有ALDH2并且还有ALDH1两种同工酶,故西方人善饮,发生ALD较东方人高[2]。1.3病毒感染酒精性肝损害可增加对HBV和HCV易感性,乙醇和病毒的相互作用可以加重肝脏的损伤,使病情迁延不愈。国内王辉等回顾分析182例年龄为25-75男性ALD患者临床资料,酒精性肝病患者人数呈增高趋势[3]。由1991年的4.2%增至1995年17.5%及1996年的21.3%,饮酒过量和并发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

著录项

  • 来源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年第36期|87-88|共2页
  • 作者

    郑全慧; 刘辉; 蒋文忠;

  • 作者单位

    北京卫戍区老干局第四保障中心门诊部,北京 101301;

    北京卫戍区老干局第四保障中心门诊部,北京 101301;

    北京卫戍区老干局第四保障中心门诊部,北京 1013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肝硬化;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