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工程》 >七星河湿地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七星河湿地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摘要

为识别农业区湿地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和风险传递效应,采集了三江平原七星河湿地水体、沉积物和鱼类样品,并测定了Cu、Cr、Cd、Zn和Ni 5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Zn(28.0)>Cr(4.5)>Cu(3.2)>Ni(2.6)>Cd(0.1)(水体,μg/L)和Zn(139.4)>Cr(81.9)>Ni(45.7)>Cu(24.4)>Cd(0.2)(沉积物,mg/kg).水体中所有重金属含量均优于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标准,而所有采样点沉积物中的Zn和Cd均超过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Zn:70.7 mg/kg;Cd:0.086 mg/kg).除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未检出Ni外,东北湖鱥(Phoxinus percnurus)和北方花鳅(Cobitis granoei)中5种重金属均有检出,且北方花鳅对Zn的富集已达到"中等富集"水平,鱼类样品中其他重金属均处于"低富集"状态.以水生生物允许限值和沉积物质量指南作为参考限值的单因子风险指数(CF)的计算结果表明,水体和沉积物中的Cr对水生生物构成了"高风险",且Cr对综合风险指数(PLI)的贡献最高.鱼类样品中5种重金属的目标危害系数(THQ)和综合危害指数(HI)均<1(Cr对HI的贡献率超过70%),表明长期食用七星河湿地野生鱼类不会引起非致癌风险,但食用野生鱼类暴露Cd的癌症风险指数(CR)超过10-5,存在引发癌症风险的可能.

著录项

  • 来源
    《环境工程》 |2020年第10期|68-75|共8页
  •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 哈尔滨 150030;

    东北农业大学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 哈尔滨 150030;

    东北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 哈尔滨 150030;

    东北农业大学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 哈尔滨 150030;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南京 210029;

    东北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 哈尔滨 150030;

    东北农业大学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 哈尔滨 150030;

    东北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 哈尔滨 150030;

    东北农业大学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中心 哈尔滨 15003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七星河湿地; 水环境; 重金属; 污染特征; 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