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民族艺术研究》 >张恨水《啼笑因缘》的多元改编历史与香港文化呈现

张恨水《啼笑因缘》的多元改编历史与香港文化呈现

         

摘要

"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的代表作《啼笑因缘》,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样也是中国电影文学改编的重要文本之一,这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国电影史上值得关注的重要现象.1949年前上海的电影机构曾两次改编《啼笑因缘》;1949年以后,香港成为接纳这种通俗文学的重要场域.20世纪50至70年代,香港多家电影公司先后6次将这部集爱情、国难、武侠与都市景观等元素于一身的小说搬上银幕.通过不同时期香港电影公司对《啼笑因缘》差异性改编的比较,研究透析香港电影的美学流变与内外表现,可以更深刻地透视香港电影史中所呈现出的社会文化演变与港人意识、身份认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