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东医学》 >精神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

精神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

         

摘要

@@ 反复的急性精神应激或长期慢性精神应激导致动脉发生慢性炎症反应,这些精神应激包括社会经济状态、工作压力、婚姻冲突、生活方式、A型性格等,其中工作压力、婚姻冲突、A型性格与冠心病的关系最为密切[1].MATTHEWS 等[2]研究发现长期的工作压力和离婚能增加男性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与对照组相比,具备3种以上不同工作应激源的人群其患心血管疾病的相对危险度是1.26,离婚的男性与已婚的男性相比,相对危险度为1.37.对于经济处于劣势以及社会地位较低的女性其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而且对冠心病的治疗及预后均不良[3-4].另一项研究表明,低社会经济地位男性与高社会经济地位男性相比,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风险为2.5,发生心肌梗死并心绞痛的风险为2.1,发生总冠心病事件的风险为2.8[5].低社会经济地位成为急性心梗死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6].何耀东等对139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研究证实,A型行为患者发生冠脉粥样硬化的相对危险度,男性为6.33,女性为5.05,且性格评分等级与发生冠脉粥样硬化的相对危险度、冠脉病变程度等均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7].李国璜等对60例确诊为A型行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患者血浆儿茶酚胺、5-羟色胺分泌增加,冠脉病变严重,且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8].因此,慢性应激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探讨精神应激与冠心病的关系及机制,对冠心病的防治有重要价值.本文就近几年来精神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著录项

  • 来源
    《广东医学》 |2011年第22期|3006-3008|共3页
  • 作者

    郭院林; 周敬群;

  •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宜昌,443000;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宜昌,443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