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常用一线单药治疗儿童新诊断ITP Meta分析

常用一线单药治疗儿童新诊断ITP Meta分析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儿童新诊断ITP不同一线方案治疗的早期及远期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搜集不同一线方案改善ITP患儿血小板计数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个RCT,包括716名患儿.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初诊时血小板<20 ×109/L患儿,以诊断1周后血小板>20×109/L为评价标准,干预措施大剂量甲泼尼龙、小剂量泼尼松、anti-D、大剂量IVIg以及无药物干预之间相互比较,除大剂量IVIg优于anti-D(RR:1.14,95%CI:1.18-3.70,P=0.015)外,其他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以诊断4周后血小板>20×109/L为评价标准,大剂量IVIg、大剂量甲泼尼龙及无药物干预间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以诊断6个月后血小板>150×109/L为评价标准,干预措施小剂量IVIg、大剂量IVIg、大剂量甲泼尼龙、小剂量泼尼松、anti-D以及无药物干预之间相互比较,除小剂量泼尼松优于 anti-D(RR:0.76,95%CI:0.60-0.97,P=0.03),大剂量 IVIg 有优于 anti-D趋势(RR:1.28,95%CI:1.00-1.63,P=0.05)外,其他两两比较均未发现差异有显著性.以诊断12个月后血小板>100×109/L为评价标准,大剂量IVIg、大剂量甲泼尼龙及无药物干预间相互比较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所有原始研究均未提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出血导致的死亡.结论 对于初诊时血小板<20×109/L的患儿,IVIg可以迅速提高血小板水平,不同剂量IVIg间差异无显著性.小剂量泼尼松有助于在诊断6个月后获得血小板完全反应,不同药物及无药物干预对诊断12个月后的远期预后无显著差异.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1年第1期|21-28|共8页
  • 作者单位

    100045北京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血液与肿瘤研究室血液肿瘤中心;

    100045北京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血液与肿瘤研究室血液肿瘤中心;

    100045北京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血液与肿瘤研究室血液肿瘤中心;

    100045北京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血液与肿瘤研究室血液肿瘤中心;

    100045北京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血液与肿瘤研究室血液肿瘤中心;

    100045北京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血液与肿瘤研究室血液肿瘤中心;

    100045北京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血液与肿瘤研究室血液肿瘤中心;

    100045北京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血液与肿瘤研究室血液肿瘤中心;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儿童; 新诊断ITP; 治疗; 网状Meta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