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眼科杂志》 >不同眼底改变的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后极部功能形态学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不同眼底改变的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后极部功能形态学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眼底改变的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后极部功能形态学变化,以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寻找不同眼底改变对高度近视眼视力、形态损害的早期客观敏感指标.方法 从11方面分组分析:视力、年龄、职业、眼别、性别、病程、近视度数、视网膜脱离眼裂孔位置、眼轴、B超形态及眼底形态.将临床与黄斑形态相关的检查项目筛选,采用OCTOPUS 101中的中心低视力程序(LVC)、罗兰RETIscsn和RETIport视觉电生理系统中的单次视锥-ERG、30Hz闪烁ERG、P-VEP,多焦视网膜电图中一阶反应1、2环,联合A/B超、Heideldery激光扫描眼底荧光/吲哚青绿造影系统等检测手段对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后极部视功能状态22项指标进行定性定量观察.结果 高度近视眼在不同眼底形态诸分组中,资料齐全的不同眼底改变组病例共94例.从构成比分析,>-10D、40岁以上以及视力低于O.4的近视眼眼底多为豹纹状改变、混合改变.随眼底形态变化的复杂化和累及范围增加,伴有年龄、视力、近视屈光度、眼轴的相关变化.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下降;视觉电生理中单次视锥细胞和30Hz闪烁b波振幅下降;2环振幅密度下降,2环b波振幅均有下降(P<0.05).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眼底的变化是随年龄、度数的增加、视力下降而逐渐形成的,因而定期对高度近视的眼底客观功能检测有助于早发现隐匿性器质性病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