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民康医学》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川崎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川崎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川崎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4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10例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30例;另选择30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测量三组儿童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含量.结果:川崎病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的PA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川崎病患儿急性期PAF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患儿PAF含量显著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P<0.05);川崎病患儿的PAF含量与冠状动脉扩张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川崎病患儿血浆PAF可能参与了该病病理生理过程,与患儿冠状动脉损伤有一定联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