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学教研:数学版》 >如何培养学生的“感知论证”能力——由学生“想不到”引起的反思与实践

如何培养学生的“感知论证”能力——由学生“想不到”引起的反思与实践

         

摘要

1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关于解决几何问题的2种论证方式:推理论证与感知论证,有着不小的争议.赞成推理论证的教师认为:解决几何问题应该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层层推理,最终得到结论.赞成感知论证的教师认为:解决几何问题应该先“感知”可能的结论,然后再论证“感知”是否正确.“感知论证”使几何想象能力强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脱颖而出.但“感知论证”的教学也存在一个很大的困惑:教师很难去解释思维的起点(即如何想到).正因为“感知论证”的偶然性,最初笔者对“感知论证”也持谨慎态度.不过数年前的一堂立体几何课,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在这几年作了不少尝试,现对此作一论述,希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