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教育》 >中学语文“通假字”教学现状、概念梳理及教学建议

中学语文“通假字”教学现状、概念梳理及教学建议

         

摘要

<正>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通假字是影响学生阅读古文的障碍之一,它不同于生僻字形成学生理解的障碍,通假字往往引导学生"误入歧途",造成句段理解的偏误。在教学中适当地扩充有关"通假字"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一、中学语文"通假字"教学现状1."通假字"概念模糊。中学语文课本中(以人教版初、高中为例,包含初中三个年级6本,高中必修5本),并没有对"通假字"概念进行界定,初中课本每册最后列有"附录"专门介绍语文知识,高中课本中每册

著录项

  • 来源
    《新教育》 |2018年第19期|26-27|共2页
  • 作者

    冯法强;

  •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汉语语文;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