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眼科新进展》 >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视觉质量研究

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视觉质量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矫正晶状体(intraocular corrective lens,IC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10.0 D以上的接受后房型有晶状体眼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38例(76眼)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诊于我院的-10.0 D以上的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31例(62眼)作为对照组.术前2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屈光状态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10d、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波阵面相差及对比敏感度等.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随访的裸眼视力均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个月及3个月2组裸眼视力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裸眼视力为1.03±0.18、对照组裸眼视力为0.96±0.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0,P=0.025);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为1.05±0.17、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为1.06±0.1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1,P=0.970).观察组术后高阶像差为(0.515±0.122) μm,与术前(0.400±0.060) μ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825,P=0.128),对照组术后高阶像差为(0.818±0.151) μm,与术前(0.399±0.009) μ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80,P=0.037),2组术后高阶像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49,p=o.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对比敏感度恢复到术前水平,对照组对比敏感度始终低于术前,各时间点观察组对比敏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ICL植入术对于超高度近视的矫正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更安全、稳定、有效.

著录项

  • 来源
    《眼科新进展》 |2014年第10期|946-949|共4页
  • 作者单位

    116011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暨眼科医院视光学中心;

    116011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暨眼科医院视光学中心;

    116011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暨眼科医院视光学中心;

    116011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暨眼科医院视光学中心;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超高度近视; 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