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眼科新进展》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摘要

目的 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药物可以控制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前节结构的影响.方法 收集药物可以控制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0例(30眼),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通过测量前房深度、距离巩膜突500 μm的房角开放距离和小梁睫状突距离来观察前房结构的变化.结果 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的前房深度分别为(1.781±0.260) mm、(3.249±0.741) mm、(3.473±0.196) mm,术后1个月和6个月患者的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加深(均为P <0.001).术后上方、颞侧、鼻侧和下方4个象限距离巩膜突500 μm的房角开放距离较术前都有显著增加(均为P<0.001),分别平均增加0.114 mm、0.147 mm、0.149 mm和0.110 mm;4个象限的小梁睫状突距离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均为P<0.001),分别平均增加0.087 mm、0.142 mm、0.094 mm和0.121 mm.4个象限的距离巩膜突500μm的房角开放距离与小梁睫状突距离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 0.05).结论 对于药物可以控制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手术可使中央前房加深,前房角增宽,睫状突位置后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