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克拉玛依
  • 出版时间: 2011-07-24

主办单位:中国区域经济学会

会议文集: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的科学思路试作探讨.一是从产业经济学意义上讲,推进资源产品向产业链的转型延伸。二是从生态学意义上讲,推进城市由高碳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型提升。三是从城市经济学意义上讲,推进城市由资源型向价值型的转型拓展。四是从区域经济学意义上讲,推进城市与区域由“二元”发展向统筹发展的转型创新。我国有426座资源型城镇,其中城市179座.经过多年的开发,一部分城镇已资源枯竭,2005年以来,先后有44座资源枯竭型城市被国家列为经济转型试点市.从全局看、长远看,这类城市无论是资源丰富还是资源枯竭,都应推进经济转型、体制创新,可以说,转型创新是资源型城市的共同使命,每座资源型城市都必须确立转型创新的科学思路.
  • 摘要:宁夏石嘴山市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是典型的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工业总产值曾一度占宁夏的40%以上.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煤炭资源日趋枯竭,国家建设的7个大型矿井相继破产闭井,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曾被列入全国重点污染城市"黑名单".资源型地区通过产业转型能够而且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宁夏石嘴山市近些年在产业转型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其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实现本地产业升级转型的案例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包括宁夏石嘴山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承接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资源枯竭型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有从战略高度思考承接产业转移问题,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发展产业集群,有选择、有方向地承接产业转移,重视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等。
  • 摘要: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资源型城市的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国内有学者把单一产业性城市(一般指有40%以上的劳动力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从事同种资源或产品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城市)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资源型城市,如大庆(石油)、大同(煤炭)、铜陵(铜矿)等;二是产品型城市,如十堰(汽车)、攀枝花(钢铁)、仪征(化纤)等.本文介绍了资源型城市内涵与数量的界定,转型发展面临主要问题,包括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特征,低层次产业结构之下的不合理城市布局建设,劳动力技能单一,转型任务重,再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部分城市地方财力薄弱,面临巨大财政支出压力。针对河南省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研究和实践的经验,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成功挖潜华丽转身,积极引进域外资金,推动城市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等。
  • 摘要: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导产业,但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2007年12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国家发改委根据文件先后确定了两批国家资源枯竭城市,江西省萍乡市、景德镇市名列其中.三年过去了,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效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为此,选择以萍乡市、景德镇市为案例,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进行了跟踪调查,全面了解实施转型战略后两市发生的变化及尚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便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转型成效包括经济增长率保持较好水平,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等。转型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困难包括,转型成本高,资金缺口大。政府债务负担重。接续产业层次较低,产业创新能力不强等。进一步加大扶持资源枯竭城市政策建议包括制定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配套政策,延长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年限等。
  • 摘要:钢铁城市(也称黑色冶金城市)是资源型城市的类型之一,是在铁矿资源开发基础上形成的,以钢铁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开始较晚,部分学者在20世纪80-90年代开始进行转型的论证研究,有些城市开展了一些新兴产业的试点扶植工作。但是,普遍把产业转型作为政府的工作重点,制定接续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对新产业的扶植措施和对衰退产业的退出援助政策等,是从“十五”期间开始的。同时由于各市的市情不同,转型的具体做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对钢铁城市的产业转型效果进行评价是有意义的。通过对所有钢铁城市的产业转型效果进行评价,明确各个城市在同类城市中的地位,有利于其他资源型城市向转型效果好的城市吸取经验,重新评估城市的发展潜力,调整可能影响转型的各项经济政策。利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转型效果,通过聚类分析判别类型。钢铁城市产业转型的建议包括发展产业延伸,培育新兴替代产业,加强人才体系创新,重视生态环境改善等。
  • 摘要:资源型城市是指伴随石化资源(如石油、煤、铁矿等金属和非金属等矿产)开发而兴起的城市.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在资源还未枯竭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的转型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环境和就业等问题。本文在从内蒙古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发展阶段分析了其经济转型的发展模式,并充分利用经济转型的优势改善其劣势,从而实现经济转型的目的。据此,提出有利于内蒙古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第一,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从国际经验来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市场主导模式,如美国的休斯敦、洛杉矶;二是政府主导模式,如德国鲁尔区、法国的洛林区等。第二,培育壮大工业接续与替代产业。第三,建立多元化的接续与替代产业发展基础。第四,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
  • 摘要: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可以分为古典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这些理论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研究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资本和劳动投入、技术进步、制度等因素),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研究,尤其忽视了对自然约束条件下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研究.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自然资源的经济增长函数,得出资源尾效值的计算公式。通过实证研究,最终得到皖北地区经济增长中资源尾效值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计算出皖北地区的综合资源尾效值为0.02147,也就是说因为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的有限性,使得每年皖北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少增长了2.1472%,可见要降低资源对经济的增长尾效大小,就必须大力提高技术水平和转变生产方式,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努力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由此,可以进一步得到如下政策启示:首先,从最明显的土地资源尾效来看,皖北地区应当坚持合理的土地规划,改善目前存在的经济体系不完善、工业分散、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布局不合理的问题,着力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减少经济增长中对土地资源的依赖。其次,就能源尾效来说,皖北地区应继续提高新型工业化和节能减排战略,提高能源提高效率。最后,皖北地区应当加强水利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实行量水发展,保障农业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 摘要:资源型城市是因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勘查、开发而建立和兴起的城市,是依赖于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产生的,以资源的采掘、加工为支柱和主导产业的区域.目前全国有118个资源型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662座(含县级市)的18%,其总人口为1.54亿人.这些城市整体面临着城市布局分散化、产业结构单一化、经济结构应变性适应性差、就业结构非均衡等诸多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与服务外包理论演进,其次介绍了服务外包产业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机理,包括矿产资源的可耗竭性与服务外包资源的收益递增,资源城市二元经济结构与服务外包现代产业体系建立等。再次介绍了资源产业价值链分解与服务外包项目范围。最后介绍了以服务外包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接续产业的战略构想,包括基本思路,发展模式等。服务外包的经营模式延长了传统产业价值链的迂回程度,通过分工网络结构的扩大效应,能够培育出大型的企业集团,并随着企业的集聚与产业的集群,促进交易分层结构和城市功能的完善,真正形成具有自组织能力和极化功能的区域经济体系,并最终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 摘要:资源型城市是一种典型的按职能分类的城市类型,是指以资源开发产生或发展起来,并以此为主要职能的城市类型.2010年3月铜川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之一,标志着城市发展进人了全面转型的新阶段。面对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城市功能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一系列长期积累的历史问题,必须从铜川市区位特征、资源特征和政策环境特征人手,对其转型目标、转型模式、转型重点等做出前瞻性、统筹性的战略思考与规划,把握转型的方向,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全面转型,这对于铜川市提升发展质量和层次,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铜川转型发展的问题包括区域竞争力不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转型方向单一等。铜川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路包括,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生态、经济、社会、空间4个主要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才可达到一定的效果,参考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来看,一定要立足长远、进行持续的转型积累。战略重点包括生态发展转型,产业发展转型,空间发展转型,社会制度转型。空间规划策略包括运用集约与创新发展理念建设城乡空间新秩序,建立生态-交通-经济-社会一体的复合空间发展模式等。综上所述,铜川城市转型已经进人了全面的转型时期,要在全面评价当前研究态势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结合城市发展战略的理念制定明确的发展思路,包括战略定位、战略重点、通过生态发展转型、产业发展转型、空间发展转型、社会制度转型等角度制定转型的基本思路,然后根据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的需要,立足城乡规划专业,运用集约与创新理念建立符合空间发展模式和城乡空间新秩序,并通过空间管制,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
  • 摘要:比较优势论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现在已经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和区域产业发展等诸多区域经济问题的重要理论和研究视角.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提供了一种比较优势的分析理念,即区域经济发展要发挥区域的资源等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发展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业;还要善于规避比较劣势,注重要素禀赋结构的改进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培育竞争优势.新疆资源型产业依赖产生“比较优势陷阱”:对优势产业高度依赖不利于经济均衡发展,产业结构失衡对就业拉动作用有限,优势产业未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等。破解资源富集区“比较利益陷阱”的理论思考包括,波特“竞争优势”论的内涵;新疆现有的比较优势具备形成国际、国内竞争优势产业结构的基础;新疆资源竞争优势的提高离不开企业创新和政府作用的发挥等。
  • 摘要:资源型城市,由于其要素禀赋优势,作为基础能源与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世界经济整体增长乏力、金融危机影响深远的大环境下,资源将近枯竭、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以河南省三门峡市的经济转型实践,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进行一些探讨与思考。首先进行了转型的理论分析,其次,介绍了三门峡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实践,包括转型的必要性,三门峡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做法,重视产业提升,发展接续产业,拓展产业路径,培育新兴产业,完善产业结构,推动三产发展,坚持项目带动,突出产业延伸,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关于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几点思考包括以新区域形势下谋求新定位为战略方针,加快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保障,加快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等。
  • 摘要:按照城市圈群理论,城市圈群空间结构是在传统因素(自然条件、地理区位、交通网络和社会文化)、现代因素(信息技术、复合快速交通轴、经济全球化和其他新经济因素)的复合作用下演化的,因而要善于把握主流因素和主攻方向.皖江城市带未来发展要依照城市群组空间结构演化规律,以归属于长三角巨型都市带、成就世界第六大都市带为终结目标,以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创新为抓手,促进圈群空间整合与重塑。城市带是由产业带转化而来,一体化的要素流动及产业布局是转化的实质。皖江示范区的快速发展,需要中心城市合肥、芜湖的引领和带动,次中心城市马鞍山、铜陵、安庆等也要建设组团式城市,与周边县(市)抱团发展。这些城市在各自圈域一体化进程中共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群体空间结构的塑造过程较为复杂漫长。要遵循未来城市带的发展使命和空间发展规划,构造增长极,拓展发展轴,最终走向网络化全面开发。皖江城市带空间结构的塑造将主要在未来10年内展开,最终将形成“一带三极两星”的空间结构,即以沿长江一线为城镇密集发展带,以合肥为“带动极”、以芜马巢为“集聚极”和以安池铜为“增长极”的三极,以滁州、宣城为“两星”,构建安徽经济板块的核心区域。
  •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凭借率先开放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外商投资溢出效应的最大受益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也随之扩大.近年来,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东南沿海地区正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向外转移,外商投资呈现出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促进外商投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国家政策引导力度,优化对外开放的软硬环境,积极搭建市场导向的引资平台等。
  • 摘要:目前,产业转移总的趋势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或由技术领先国家向有成本、市场优势的国家转移.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近年产业的转移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新特征:链式化转移与承接现象迅速发展起来,并取代整个公司搬迁的掏空式转移而占据主导地位.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增值环节和供应环节越来越多,生产工序在技术上的可分性也日益加强。在此条件下,产业在国际上的转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链式化转移与承接角度看,它可以通过拆分价值链来进行,可以运用分解供应链来实现,也可以在生产链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承接地点,获得区位优势。这实质上是按照价值链、供应链和生产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以供应链为基础的产业转移与承接,一般表现为,位居世界同行前列的先进公司,集中力量从事产品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有效控制高技术关键部件的制造,把产品供应链中非核心环节和其他技术含量较低部分的生产,转移到相对落后公司,由后者作为承接单位。这样,先进公司可在供应链中保持和巩固领导地位,还可由此获取全球竞争的优势。
  • 摘要:经过30多年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21世纪初期,"十五"计划开始,我国启动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打造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使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在短短的几年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确选择亚洲地区为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对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东盟、亚太各国不仅与我国在地理位置上临近,而且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活跃,市场潜力巨大,与我国在文化、生活习俗、经营方式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之处,这对于我国一些刚涉足海外投资的企业来说,把东盟、亚太地区作为海外投资的首选地,更有利于他们在掌握海外市场投资信息、获得海外投资经验、降低投资风险等方面获得优势。经济形势对投资企业的影响及启示包括,金融危机背景下海外投资面临的形势,人民币国际化给中国对外投资带来的契机等。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及我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使得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方向有所改变。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有了大幅度增加,投资选择的动机主要有寻求创造性资产、寻求自然资源、货物贸易成本增加客观要求对外直接投资。
  • 摘要:改革开放之初,鉴于当时的经济社会背景,我国走上了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道路.造成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全国水平,进一步拉大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本文尝试构建产业转移承接指数测度西部地区是否承接了产业转移,以及规模与趋势如何,进而分析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影响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情况,以期为西部地区有效大规模地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政策参考,并对产业转移承接指数进行了模型设计。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包括,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趋势分析,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资本类型与规模分析,因此,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在制定承接产业转移优惠政策的时候,应该重点关注港澳台投资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不要盲目追逐外国投资企业和大型企业。外国投资企业所关注的投资地域是全世界,相对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外地区,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并不占优势。东部的大型企业一般是当地的主要税收来源,且东部地区内部也存在欠发达地区,在行政等阻力下,大型企业不容易转移到西部去。
  • 摘要:2011年7月24日,中国区域经济学会2011年年会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新疆克拉玛依市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与新疆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本文主要介绍了四个方面,第一,资源型城市转型,介绍了克拉玛依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实现城市转型的构想与展望,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魏后凯指出资源型城市是一种按职能划分的城市类型,是经济发展初中期阶段的产物,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但目前我国对资源型城市的界定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并认为当前中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四性一不顺”。第二,目前我国工业布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各地普遍追求重工业化,结构调整难度大。二是制造业仍主要集中于沿海少数省份,向外转移有阻力。三是内陆粗放型增长特征显著,沿海沿江工业污染重。四是多数地区工业研发能力不强,新的重复建设苗头出现。第三,区域工业化与产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时期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将表现在多个方面:在产业层次结构方面表现为淘汰落后与发展先进并举,在产业组织结构方面表现为兼并重组和企业差异化发展,在产业技术结构方面表现为技术改造与自主创新提速,在产业布局结构方面表现为集聚化发展和差别化调控。第四,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实现了由东部“一马当先”到四大板块“协调共进”的根本转变,同时一系列国家级区域规划的出台,与国家各产业规划相辅相成,较好地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协调问题,为下一步全面推进国土空间格局的科学调整创造了条件。
  • 摘要: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根据2002年国家发改委《资源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我国共有煤炭、石油、森工、冶金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座.本文以克拉玛依为例,分析探讨克拉玛依在转型发展上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转型的对策建议,为克拉玛依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克拉玛依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不可避免,城市发展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难度大等。克拉玛依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和优势包括,区位优势突出,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和科技人才实力雄厚等。推进克拉玛依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资源有序开发和高效利用,加快培育和提升接续替代产业,充分利用转型发展的良机等。
  • 摘要:丰裕自然资源是资源型城市的静态比较优势,这种优势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而逐渐减弱(本文所说的自然资源是指可耗竭的矿产资源).依赖自然资源只是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历史阶段,如不能及时发展接续产业就不可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接续发展,不仅需要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更需要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支撑.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本的缺失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障碍,形成了人力资本缺失对资源型经济的"锁定效应".本文旨在探讨人力资本投资与资源型城市接续发展的互动机制和如何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促进资源型城市接续发展。首先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本投资与资源型城市接续发展的互动机制;最后对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本投资提出了对策。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一是要将人力资本投资纳入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二是要对地方政府的发展思想和考核机制进行变革。三是建立居民人力资本投资预期等。
  • 摘要:循环经济的实证研究是当前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问题,主要体现在发展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对具体区域的实证分析和评价三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新疆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长期以来一直是以粗放的外延发展为特征,以高投入、高消耗实现经济增长,结果是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环境遭到破坏。如果继续下去,新疆区域发展将难以为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新疆区域发展的第一选择。通过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新疆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有助于新疆政府部门对循环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全面、准确地了解新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为指导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合新疆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条件和主要环境问题等自身特点,从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构建了符合新疆特定环境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评价法对新疆各地州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主要得出的结论包括,合理评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是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前提。采用组合评价方法对新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对各地州市认识并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较高参考价值等。
  •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正面临着贫困、住房短缺、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退化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由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所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尤为严峻.发展低碳经济,培育低碳社会,建设低碳城市,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不仅可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还会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低碳城市建设已逐步成为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城市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城市政府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向低碳转型的主要推动者。近年来,全球有许多城市开展了以低碳社会和低碳消费理念为基本目标的低碳城市建设实践,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是英国、日本及世界大城市气候领导联盟(C40)的低碳城市实践模式。尽管国内城市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初期的探索,但毕竟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摸索出明确的发展路径。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模式与规划设计理念,为中部地区城市低碳发展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包括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低碳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调整优化城市结构,建立低碳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等。
  • 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经济(特别是工业)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环境状况不断恶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与健康的公众意识开始觉醒.在这种背景下,要求政府加强环境保护政策力度的呼吁越来越强烈.本文研究的进展在于,不是直接以各种污染物的物理量变化来衡量环境管制强度,而是以各种污染物的虚拟治理成本来衡量环境管制强度,从而一方面可以把不同污染物加总,另一方面也可以较好地从经济意义上量化环境管制强度的变化程度。在前期对中国环境成本估算的基础上,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评估中国提升环境管制强度的经济影响。
  • 摘要:珠三角是广东环境问题集中且突出的地区,在城市群或大都市区环境治理中具有代表性.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连续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连续超常规发展在区域内已诱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形成了环境的复合型污染,联手治理环境污染已迫在眉睫.珠三角在环境治理中存在地域分割、部门分割的问题,区域内跨界水体污染、大气复合污染问题突出,环境合作治理难度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个整体,行政区之间生态环境的依存度相当高,环境问题涉及不同政府和多个政府部门,并不是单一政府及部门的力量可以独自解决的,因此,建立有效的政府合作机制十分必要.制约珠三角城市间环境治理合作的原因有政府政策规划不协调,综合决策缺位,跨政区环境治理合作缺乏法制基础等。建立珠三角政府环境治理合作机制的目标是:理顺政府及部门间在环境治理中的关系,形成“权责明确、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环节互动、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
  • 摘要:以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绿色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对中国而言,蕴藏着领跑全球经济的重大机遇.发展新能源产业,甘肃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正确认识和把握甘肃在西部、全国乃至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选择合理的发展方式,是甘肃发挥优势,走出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发展新能源产业,甘肃具备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甘肃不仅自身拥有丰富的用之不竭的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同时,甘肃还是活络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等传统能源和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都富集的西北地区的桥梁和纽带。在“十二五”和今后更长时期内,利用新能源发电,发展新能源产业都将是西部许多省份今后发展的重要产业,这些地区必将成为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板块。发展新能源产业对于甘肃、西部和中国的战略意义主要在于:在甘肃打造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在新一轮世界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角逐,另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在风能、太阳能最富集的西部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并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调度。在甘肃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利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进程的推进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等。甘肃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目标及方式,(一)将构建新型绿色产业群作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大目标。(二)用新能源产业-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三位一体式发展新模式,发展新能源产业等。
  • 摘要:低碳经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中国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目前,中国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碳排放总量还会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结构调整是根本途径.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结果的政策意义进行分析。产业结构改善对减少碳排放量有显著影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产业政策设计中,应当兼顾经济增长速度和碳排放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由工业大国逐步走向经济强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第一产业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第二产业对发展低碳经济关系重大。加强第三产业发展是低碳经济的最佳选择。
  • 摘要: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先进低碳能源技术也正在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和技术竞争的前沿和重点,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建设低碳城市既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也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国内方面看,城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排放量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需求,能源总需求势必快速增加,主要的耗能部门为工业、建筑和交通。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方式,以及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造成了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诸多城市痛疾。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受资源与环境容量约束,中国必须探索一条全新的低碳发展之路。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挑战包括第一,城市化与工业化尚未完成,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增长的势头短期难改变。第二,中国工业技术水平低,排放强度高。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建设低碳城市的机遇表现在,有助于缓解资源和环境的紧张状况,有助于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有助于避免碳锁定。
  • 摘要:2000年以来,国家陆续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战略,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尤其是自2007年以来,国家陆续批复了三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三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本文介绍了雁阵模式在中国区域间的适用性,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现状:承接规模高速增长,承接产业区域聚集等。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内生发展机制尚待巩固,投资环境有待改善等。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广义比较优势原则,产业技术选择适度原则等。基于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与基本原则,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紧紧围绕“提升发展能力”这个核心,着力从加强人力资本积累、优化产业组织、提高市场规模、建立公平竞争与环境保护秩序、改革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促进产业在区域间有序转称。
  • 摘要:资源型城市作为专门化职能城市的一种,承载着为经济发展提供矿产、石油、天然气等生产性能源和资源的重要功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已开发殆尽,资源枯竭现象严重,产业亟须转型,而在转型过程中又面临着自身难以突破的问题,影响其转型效果,进而对区域经济甚至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制约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资源型城市的内涵及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初步界定,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类型、特点和发展状况,在社会发展方面,中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包括失业人员多、就业岗位少、居民生活困难、社会不稳定因素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诸多问题。介绍了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政策及实施效果评价,包括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政策回顾,国家对资源型城市援助政策的实施效果,包括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稳步加快,接替产业初具雏形,资源型企业改制力度加大,资源开采利用进一步规范化。
  • 摘要:资源型城市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伴随产物,通常是指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而兴建、开发起来的城市,其主导产业大多是围绕资源开采的采掘业和加工业,表现为资源相关产业的总产值占GDP比重较高.资源型城市在历史上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但面对不可再生资源储量竭尽的困境,又不得不“另起炉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向,选择一条适合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面临的困难包括,产业结构不协调,产业间关联简单。市场规模小,市场化程度偏低。城市负担过重,社会矛盾累积。生态破坏严重,地质灾害加剧。城市发展缺乏规划,基础设施落后。总体而言,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在于自然资源相对丰厚,土地、人文等其他资源丰富,人力资源潜力巨大,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国家政策上的扶持与倾斜等。因此,资源型城市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利导,探寻其成功的转型路径。
  • 摘要:资源型城市一般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由于资源储量的有限性和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城市迟早要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否则就可能步入衰退期.现有文献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但相关研究普遍较为宏观,解决的多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共性问题。然而,资源型城市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区域、发展阶段等诸多方面差异性很大,这些差异将深刻影响其各自的经济转型。因此,本文将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把研究重点放于资源型城市个性问题的探讨上,全文将首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进行详尽分类,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总结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与转型模式。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策略包括寻找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新优势,确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经济转型问题一直是资源型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议题。我国资源型城市种类多样,不同类型的城市在资源类型、区位条件和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如何转型的问题上,不存在普遍性的模式。各类城市应该因地制宜,研究区域发展新的优势条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转型模式,如若忽视自身的比较优势,盲目效仿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经验,势必无法取得转型的成功。
  •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煤炭资源型区域,兼具有国家整体发展背景与阶段的判定特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由于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与依赖,导致其独特的资源型经济特征和问题,必须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本文以山西省为例,侧重三个问题即为什么要转、转什么、如何转,对煤炭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及其基本思路进行了研究。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性的经济增长方式,物质资本、煤炭资源驱动的要素投入结构等因素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要进行转变。从经济结构调整来看,包括产业结构转型和区域空间结构重组,其中前者包括产业体系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产业组织方式转变;后者包括矿(区)-城(市)-乡(村)统筹发展、区域空间结构优化以及资源型城市转型。煤炭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是推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要素投入结构转变,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空间重组,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互动发展;推进收益分配合理化,增强资源财富向其他资本形式财富转化的能力。整体目标是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资源型经济体系向工业型、知识型经济体系的跨越。
  • 摘要: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为山东省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山东省几个主要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由于过度依赖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发展的重心侧重开发规模的扩张,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上下游产业不匹配,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开始集中显现: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替代、接续产业。能耗高、污染重,节能减排压力大。地质塌陷、土壤地下水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思路有制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实行土地使用优惠政策,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等。
  • 摘要:中国有资源型城市118座(王青云,2003),典型的如石油城市大庆、玉门等,冶金城市铜陵、攀枝花、本溪等,煤炭城市大同、阜新、萍乡等,森工城市敦化、松原、伊春等。这些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变化对整个国家发展影响十分明显。但因早期历史、区位、政策和察赋条件的差异,盲目学习和照搬国外成功转型经验或实施“一刀切”的转型政策未必能见成效。因此,能否认清自身资源禀赋条件的约束,并据此不断调整资源开发策略,以期突破约束条件,是资源型城市能否成功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可耗竭性决定了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决定转型路径和转型方略时,资源禀赋条件至关重要。对于可开采储量的约束,既要加大技术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投入以继续勘测和开采新的资源,也要摆脱域内资源的限制,利用现有技术、人才和经验,到域外进行资源开发和加工。对于资源存量约束,则要及早制定接续产业战略,在资源产业发展进入衰退期之前,就要通过资源开发获得的收益培育和扶持接续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以避免矿竭城衰,实现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 摘要: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城市因资源而兴,当资源枯竭时,城市也面临着生死抉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在全国具有普遍性.阜新作为第一个进行经济转型试点的城市,其经济转型的模式、途径、方式、方法和政策等受到普遍的关注,其经济转型的经验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阜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工作:(一)环境为先—努力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民生为本—全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三)产业为基—发挥优势培育和壮大接替产业等。从阜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中,可以认识到:第一,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任重而道远。第二,拓宽转型的思路与方式,在科学发展上下工夫。推动转型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第三,尽快出台综合性扶持政策措施,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
  • 摘要:两淮(淮南、淮北市)煤矿地处皖北,是我国东南部地区资源条件最好、资源量最大、最具开发潜力的整装煤田,煤种齐全,煤炭质量优良,目前已经占有资源储量237亿吨,分属淮北矿业集团、淮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国投新集四大国有矿业集团。研究采煤矿区统筹城乡发展及经济转型策略,对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两淮矿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振兴皖北经济及解决该地“三农”问题都有重要意义。当前采煤矿区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采煤沉陷区失地农民搬迁安置任务繁重。(二)产业结构单一,城乡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三)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加大等。两淮矿区统筹城乡发展及经济转型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策略: (一)统筹城乡发展与采煤沉陷区失地农民搬迁安置,同步解决经济发展和移民就业问题。(二)统筹“煤电化”产业链条延伸与非矿转型产业接续,力求经济转型早起步。(三)统筹地下煤炭开采与地表沉陷区治理。推广土地复垦预治理模式等。
  • 摘要:由于资源产业衰退的不可逆性,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必然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2001年12月国务院确定阜新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旨在通过阜新的试点,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共性问题,探索出一条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新路子.10年过去了,有必要对阜新经济转型进行阶段性的总结.通过剖析阜新模式,可以为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方向和思路.阜新经济转型的主要路径有,阜新的转型发展得益于特殊的政策支持,阜新的转型发展有赖于准确的战略定位,十年试点,阜新确立了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和传统基础,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以群众利益为根本,着力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的经济转型方向。从试点到示范阜新转型发展的新动力,阜新转型已进入第十年,前五年是走出困境,主要解决事关生存、稳定的民生问题和产业结构,单一的发展问题,后五年是夯实基础、积蓄势能,第三个五年即今后一个时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创新性发展、追赶型发展。阜新转型样本的启示意义包括资源型城市转型是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资源型城市转型要在科学发展上下工夫。政府转型是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前提,制度建设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核心,人力资源重构是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摘要: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多年的资源开采,资源逐渐枯竭导致这些以资源为主的地区的单一主导产业衰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乏力、就业困难、生态恶化等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发展、社会和谐带来了巨大压力.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享受了政策支持的城市转型能力进行动态评估,可以较为深入地掌握政策出台前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变化情况,分析政策的效果并为下一步政策取向提供参考。为了便于比较,选取国务院确定的18个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地级市)城市,其中包括第一批12个试点城市中的9个地级市和第二批32个试点城市中的9个地级市。第一,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分析框架,包括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的含义等。第二,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评估,包括转型能力比较基准及权重分析,从样本城市的转型能力分值看,政策拉动效果显著。从试点城市的转型效果看,各地转型能力虽然有一定提高,但是转型任务依然繁重,财政自给率低,反映出短短几年的政策实践,多元化的产业结构雏形虽然已经初步构建,但只是处于涵养财源的初期,更多地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整体的结论就是,虽然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缓解,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生动力还没有形成。基于此,下一步的具体政策建议包括:政策着力点应转向培养资源型城市的内生动力,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的建立,继续延长并调整完善财力性转移支付政策,在资源型城市推进领导干部考核机制改革。
  • 摘要: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以下简称"呼包鄂")三市经济高速发展,已成为内蒙古最具活力的城市经济圈,但是,“呼包鄂”三市均属资源型城市,尤其以鄂尔多斯市更为典型。其经济高速增长还是以传统的资源依赖型增长方式为主,内蒙古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协调好资源环境、经济、人口、社会等各方面的关系,从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经济增长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本文应用区域可持续理论,首先结合“呼包鄂”三市具体发展情况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找出影响因素;将影响因素分层分类,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方法有综合法和分析法两类;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测试。其次对“呼包鄂”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与评价,再次提出“呼包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节约利用能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速城镇化进程,把握人口红利机遇,继续深化产业结构升级,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 摘要: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低廉的综合成本优势,然而由于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制造业的价格竞争优势,特别是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本文选择普通工人工资来观察企业用工成本的变化,通过回归分析探索工资的性别差异、工种差异、学历差异和地区差异,进而以实证分析的结果为基础,探讨工资地区差异对沿海产业转移的影响。推动沿海产业向要素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并在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掌握主动权的重要国家发展战略。然而,现实表明沿海产业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现象并未发生。本文首次以普通工人的网络招聘工资为数据来源,基于20102011年的实时工资数据,通过虚拟变量回归探索工资分布及其变动对沿海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男性、技术工种、受过高等教育和沿海地区的工资显著高于基准组,特别地,尽管中西部地区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东西部的工资差距趋于缩小。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而表明,劳动力成本降低不足以构成驱动沿海企业跨区域大规模转移的充分条件,劳动力成本差异并不能成为中西部吸引沿海产业转移的重要优势。
  • 摘要:近年来区际间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同类企业或关联企业和供应商向中西部地区的各类园区聚集,将此称为产业集群化转移.东部地区一些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进行集群式的梯度转移(郑文智,2007).当下无论是国际产业转移,还是国内产业转移,在空间上都表现出明显的集群化路径(朱华友,2008).但是产业空间集聚与承接路径研究偏少,从区域视角研究产业转移还处在理论层次上的探讨与完善的阶段(苏杨,2008).本文基于对长三角地区向安徽省尤其是皖江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的产业集群化转移实证分析上,分析产业集群化转移及承接路径,着重以合肥市汽车制造业与家电业为个案,揭示在产业集群化转移背景下承接不同产业的路径,探讨承接产业集群化转移一般性对策,包括以集聚优势吸引产业转移,依据集聚类型进行规划,注重推进产业空间集约布局等。
  • 摘要:"十一五"时期西部工业增长的特点1.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迅速提高。2.区域工业增长不平衡依然十分明显。“十一五”期间,西部工业总量占全国百分比增加,说明全国工业总量在持续向西部转移,本文从以全国工业增长速度为标准和以行业增长速度为标准两个方面,来分析产业转移对西部工业增长的影响。产业转移的效果: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人员转移的幅度较小,利润提升相对较慢。对西部“十二五”发展的启示1.进一步充分发挥西部产业优势,加速产业转移。2.推进资源产业的深化。3.加速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4.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嘉兴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随着全市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嘉兴市的土地、环境等资源瓶颈制约日益凸显.要从根本上破解资源环境要素约束,就必须走出一条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当前,随着国际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和转移形式的变化,如何寻找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抓手?这是当前各级领导十分关注的问题,其中,深化区域合作,发展异地园区,这是长三角地区出现的一个新现象,也是实践提出的重要新课题,值得深入研究.深化区域合作,优化嘉兴产业空间布局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对异地园区案例的深入研究,利用“同城效应”,与沪杭合作创办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遵循产业梯度转移规律,与外地合作创办嘉兴异地园区。
  • 摘要:21世纪以来,产业转移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国内产业转移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框架,尤其是学科定位尚不清楚,造成了概念和方法的混乱.在实践中,"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政界和商界的流行用语,但是这一用语又往往被等同于"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的本质是经济活动区位的变化,基于此认识,本文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新的变量,按照区位论的思想构建了一个两地区模型,希望借此来澄清产业转移的含义及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并对中国的产业转移现实进行理论解释和预测。由于我国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产业转移也主要发生于制造业,因此,模型主要针对制造业的特征(产品需要较大规模的跨区域运输)进行设定,模型的适用范围主要限于制造业以及产业链中的加工制造环节。在分析我国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现象时,可将东部看做地区1,中西部看做地区2,东部与中西部生产成本(C1与C2)的大小关系因所考察的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需要素的价格的区域差别而各有不同。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区域一体化的推进,区域间的运输费用(t)将会下降。目前我国的市场需求(大部分最终产品和初级产品)仍然主要依靠东部以及靠近东部的海外市场,中西部市场规模尚小,随着扩大内需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中西部地区的市场规模将逐渐扩大,但很难超过东部市场。使用两地区模型,对我国产业转移的现实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判断,如运输费用的降低有利于中西部成本优势的发挥,内需扩大有助于中西部承接撤退性产业转移等。
  • 摘要:国际产业转移不仅给我国带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增加就业机会,而且带动了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跨国公司的投资渴望度较高,以优惠的政策、让渡一定的政府职能来吸引外资的动机强烈.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将进一步借助国家政策倾斜加大对国际产业的承接力度.因此,西部地区政府是否能适度让渡其职能以达到引资的目的,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政府职能让渡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指标的选取与设计包括政府清廉度,排污容忍度等。与东部相比,西部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中存在明显的过度让渡政府职能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政府为了寻求经济发展最快捷的途径,迫于各个方面的压力,如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或多或少地都走向了靠引进外资推动经济发展的道路。我国西部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应对措施包括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全面认识跨国公司,承接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的产业等。
  • 摘要:“十一五”时期,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持续影响,纺织行业已呈现出内需市场比重增加的趋势。这一趋势在“十二五”期间更加明显。这就要求纺织行业布局随之而调整,这也迫切需要对纺织产业布局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可实施的政策建议。以期构建和完善我国“纺织经济”研究理论体系,以期引导政府、行业和企业发展决策战略,以期促进纺织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本文介绍了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纺织行业布局情况:行业布局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加快,服装业投资额占比增加,棉纺业投资顺占比下降,。纺织布局成因的分析:纺织产业的布局主要受市场、成本及地方政府的政策等因素影响。传统纺织产业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产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具有面向国际市场的地缘优势和在改革开放初期相对于内地的优惠政策优势。这两大优势促进了沿海地区大量纺织企业的诞生和成长,并成为国际纺织产业转移的承接地。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居民收人的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的持续推进,衣着类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纺织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吸引纺织生产基地向中西部的进一步扩展。纺织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关键时期。生产力布局中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如纺织传统要素禀斌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产业布局统筹配置不足等。
  • 摘要: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组织了一个课题组,到东北、河南、山西、云南去调研,调研了很多资源型城市.我国资源型城市曾经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当多的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趋于衰竭的城市,面临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各试点城市编制了转型规划,转型的序幕已经拉开。但转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仍然不容忽视,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转型的方向。资源型城市的特点一是产业比较单一,二是中心性不强,三是以国有大企业为主体。企业活力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无论是从企业自身长远发展考虑,还是从推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考虑,都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行为,使企业管理者真正立足长远,谋划企业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个方向包括,一是把资源型城市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二是发展为临近大城市的一个功能区。三是异地搬迁。
  • 摘要:西部省份的工业经济都是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原材料加工生产为基础和主导的产业,经过多年的开发和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西部省份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单一、资源快速枯竭、负担过重、可持续产业发展缓慢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严峻形势和重大挑战,存在不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危机.通过对西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及成因的分析,提出西部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则和模式与途径,对我国西部省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包括后备资源日趋紧张,资源枯竭的风险突出,所有制结构明显失衡,公有制比重过大,再就业压力大,社会矛盾突出等。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好:市场化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区域产业集群的经济原则等。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立足实情,培育资源导向型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扩展价值链,提升资源型城市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加快发展适合西部地区实际的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今后无论是已经在衰落还是正处在成长中的资源型城市,都要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学会多元化经营,加快非矿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世界性难题,涉及国家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安全,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200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资源型城市应拉长产业链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支柱产业单一,后备资源不足,城市负担过重等。服务外包包括了生产性服务业外包,资源型产业生产性服务外包等。以服务外包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接续产业的战略构想包括发展服务外包与提升传统产业结合,扩大在岸外包与承接离岸外包结合等。发展服务外包的政策建议包括注重服务外包诚信体系建设,塑造资源型城市服务外包国际品牌等。
  • 摘要:美国学者Frosch与Gallopoulos(1989)发表的《制造业的战略》一文中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标志着产业生态化理论的开端.此后,关于产业生态化理论的研究逐渐广泛地开展起来.目前,国外对于产业生态化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生态效率分析、物质流能量流分析和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等。本文第一部分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第二部分介绍了研究方法和构建区域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对我国各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实证评价;第四部分对各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差异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得到几点结论与政策含义:目前我国产业生态化水平仍然较低,且各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差距较大。各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的差异,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技术基础与发展理念,具体原因包括区域内企业生态化、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区域间产业分工以及产业转移四个方面等。
  • 摘要: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基于城市在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低碳城市建设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然而,何为低碳城市,衡量其发展建设的指标如何确立?如何评价比较中国低碳城市的水平等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参照和借鉴国内外有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选择确定了经济结构、资源产出效率、社会发展、生态环境4项一级指标、31项二级指标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求取因子变量,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并采用内插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存在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和适度指标三类。选用深圳、苏州、杭州、宁波、西安、南京、厦门、青岛8个城市为案例,以各城市统计年鉴发布的2009年数据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得到修正后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评价模型,分别计算了各案例城市一级指标指数和综合指数得分清况。通过以上综合评价可以看到,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尽管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但是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主要体现在: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扩大自然碳汇等。
  • 摘要:以接近自然、返璞归真为特征的农业旅游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态农业旅游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学、旅游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以及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发展济南生态农业旅游的社会价值包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农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济南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势有农业产业化基础深厚,区位条件优越等。济南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对策建议,加强理论研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与周边景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大宣传力度.开发旅游客源。
  • 摘要:探析"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一词,最早见之于英国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但截至目前英国并没有对低碳经济概念进行界定,更没有给出可以在国际上进行比较的指标体系.正因为如此,理论界才从不同的角度对低碳经济概念进行了阐释.新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机遇,(一)新疆发展低碳经济是为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所赋予的历史机遇。(二)新疆发展低碳经济是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赋予的战略机遇。(三)新疆发展低碳经济是为充分利用国家推进新获跨越式发展所赋予的各种有利因素。新疆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包括,面临着加快高碳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面临着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变的挑战等。新疆发展低碳经济要认真落实好四项措施1.打造特色优势低破产业集群,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构建低碳新能源体系,研发低碳新技术和新产品。3.加强低碳文化培养,构建低碳价值体系。4.加强低碳经济政策保障,适时开展综合能耗调节。
  • 摘要:环境问题是各国政府和商业组织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各国一般都建立了以政府直接控制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倡导企业和公众自觉行动的一种混合形态的环境管理体系.由于企业始终面临着市场与环境绩效之间平衡的压力,如何将环境改善活动集成到企业战略计划与日常运营中,是煤炭产业的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绿色产业链的角度审视煤炭产业各环节及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定位与发展,辨识煤炭产业绿色供应链与地方政府行为的相互关系,研究地方政府对煤炭产业绿色供应链形成的促进作用。黑龙江省煤炭产业绿色供应链形成的企业障碍有主题资源枯竭,失业情况严重、人员“转型”困难等。煤炭产业绿色供应链的形成从资源、环境、社会等方面都有多方的障碍,要求地方政府参与煤炭行业绿色供应链的构建。对煤炭产业绿色供应链形成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模型进行了分析。在加快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上,地方政府已经背离了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完全是为地方官员的政治升迁服务。他们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煤炭开发,保证了国家的利益、开发业主的利益,但是,问题是给矿产地群众带来多大利益,为地方财政增收带来多大利益。要将矿产资源开发与改善当地经济条件相结合,地方政府具有构建煤炭产业绿色供应链强烈诉求。
  • 摘要: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日益严重,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需品,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已经付出了资源锐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巨大的代价.以安徽省为例,2000年以来全省GDP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1.7%,与此同时,能源消费量的平均增长率也高达6.9%,而且以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能源资源的超负荷开采和使用,而且出现了生态环境负外部性与其承载力接近闭值等现象。因此,如何缓解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的良性互动,成为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巫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利用安徽省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原因,即生态足迹指标的增加能够反映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水平的加快会导致生态足迹指标的不断上升。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结果表明短期内经济增长对生态足迹的增加有正向的影响,而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指数,缓解环境承载的压力。
  • 摘要:在过去的5年,随着国家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布局的力度,各地区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工业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区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但目前中国工业的空间布局仍不尽合理,亟待调整优化,特别是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现不同类型区域的转型升级.工业布局和区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各地普遍追求重工业化,结构调整难度大,制造业在东部少数省份集中度高,向外转移有阻力。未来工业布局调整优化的思路和方向,具体说,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以推动城市群的形成为依托,以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为要求,促进工业布局的调整优化。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工业布局和产业分工格局。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