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第九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
第九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

第九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合肥
  • 出版时间: 2011-11-05

主办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会议文集:第九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渤海国都城上京龙泉府遗址坐落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这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都城见证着渤海镇的演变与新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准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而渤海大街、古城路与石灯路(简称一街两路)是经由渤海镇通往上京龙泉府遗址的主要通道,也是展示渤海镇历史文化与风貌的主要景观轴线.在这样的契机下,"一街两路"的整治改造已成为必然之举.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历史文化的分析与继承;(2)综合整治的总体定位分析;(3)改造内容分析:包括沿街建筑改造与更新方法控制;绿化及小品设施的整治与设计;沿街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等三方面内容.(4)归纳该类项目的设计手法与操作方式.通过对以上内容提出具可操作性的控制要求和设计引导策略,以此杜绝"一街两路"两侧的多层或大体量建筑的出现,并在此基础上对"一街两路"的道路环境品质进行整改,同时完善渤海镇公共基础设施,由此为实现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而提升渤海镇的整体形象的目的.
  • 摘要:城市的发展使历史街区中出现了与整个街区风貌相异的非传统建筑,一直以来,保护和更新历史街区时都是采取拆除这些异质建筑的态度.本文从新的视角,以历史街区中异质建筑为研究对象,倡议转变思想重新审视异质建筑的价值意义,通过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而提出在设计层面的再利用模式方法,并通过实例加以印证.以达到正确、科学的进行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目的.
  •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综述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居住型历史街区原真性的概念、内容和保护修复的原则,并以哈尔滨花园历史街区为实际案例,在对现状问题多视角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该街区的原真性及保护与恢复原则.以此为指导,提出基于原真性的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原真性的准确确定、周密保护和有机恢复对居住型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影响重大,以期促进居住型历史街区原真性的进一步研究并推动其保护更新的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
  • 摘要:本文通过对庐江岗湾老街进行实地调研总结皖中建筑的特点.寻求其不同于徽州建筑的文化底蕴.并结合杭州清河坊,成都宽窄巷,福州三坊七巷的实地调研总结探求皖中建筑空间的创造再生手法.从传统到现代的建筑演变和设计探索中民族形式贯穿始终。设计思想是提取传统元素并运用到现代建筑中。然而这些都是更多地注重了表层形态,没有上升到空间层面。作为建筑师更应该关注的是空间而不是形式,尤其是对于老建筑的更新设计。因为老建筑的更新设计是一个在各种条件下寻求平衡状态的一种过程。它不仅仅要尊重历史而且要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甚至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自身也能生存下去。因此空间在其中扮演绝对重要的角色。空间才是建筑的灵魂。希望通过本文来引起更多人关注不同于徽派建筑的皖中建筑,把对皖江文化的保护提上日程.同时为今后的设计提供实证性依据.
  • 摘要:文章通过行为观察、影像记录等对某居住小区景观空间中白天连续12小时老年人的行为进行调查,运用数据比较、可视化图等方法分析研究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包括行为类型、数量、分布状况、密度以及性别差异等,探寻场所中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把握其与景观空间的关系,为现有居住区老年人景观空间的评价和今后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那些位于城市良好地段、曾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大量贡献的老工业成为了城市中工业遗产.工业时代的文明遗存——工业遗产建筑及其地段的保护、开发和再利用问题,成为了建筑学术界关注及研究的热点.首钢是中国最早兴建的近代钢铁企业之一.由于首钢工业区全面停产,空留出8平方公里左右的废弃工业区.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确立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中,首钢工业区位于西部发展带和东西文化轴——长安街西延长线的节点位置.首钢工业区内的工业建筑类型丰富,其中超大厂房居多.对首钢工业区中工业建筑的改造,为其工业建筑注入新的活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文献收集法、实地调研法、比较分析法、实际案例分析总结法等,对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改造案例中的工业建筑改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主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工业建筑形式改造的手法:(1)新旧对比,(2)新旧协调,(3)维持原貌;2、工业建筑空间调整的方式:(1)加建垂直交通,(2)保留空间特征,(3)加、扩建,(4)保留建筑结构,(5)保留外立面,(6)多种方式改建.同时对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中比较典型的工业建筑的现状进行考察,进而将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改建之前的原始状态与首钢工业遗产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和比较,主要在工业区规模、工业区环境特征、工业建筑类型、结构形式、建造年限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探究出前者改造的成功经验在哪些方面对后者的改造有借鉴的意义,为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再利用提供值得参考的建议.
  • 摘要:以实地参与徽州传统民居现状调研为基础,针对剩余民居现状:空屋化,现存民居居住舒适性低,提出以保护和再生徽州民居空间为目的的实验性方法——"民居移建".本文尝试以徽州传统民居为载体,将徽州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进行置换,实现传统徽州民居价值的再生.移建的实施意义是双重的:原有建筑形体层面的保护和空间内涵层面的再生.被称为"不动资产"的建筑移动起来,和不同类型的房子再组合,将会给城市带来与陈腐的再开发模式不同的变化。
  • 摘要:本文将目光聚焦于主要建于北京八十年代的红砖住宅楼上,这批数量巨大的住宅楼代表了北京一个居住时代,是无数北京人由平房迁入楼房的见证者.时过境迁,在城市中占据极佳地理位置的这一大批老建筑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生活空间的需求,是拆是留?它们在城市中处于尴尬的境况.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调研,以及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了这批红砖楼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列举了对此类建筑常采取的改造措施,如合并居住单元、贴建、、加建、添建、拆除等,最后将老建筑问题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难寻生存空间的城市问题相结合通过对老建筑的平面布局、内部空间、交通方式、居住模式等的改造,将其打造成为适宜青年人居住以及进行小规模创业的模式,从新的角度为老宅注入新活力。
  • 摘要:本文通过对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的国内城市(以合肥市为例)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整理,归纳并且揭示城市中心区零星地块的空间发展演变规律,通过分析得出基于零星地块的空间再生的内涵及优越性。以合肥市零星地块城市设计为例,探讨从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空间价值三方面综合空间再生的策略,采用因子量化赋值分析,实现城市空间再生的科学性和方法创新。
  • 摘要: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空间中重要的线性单位,连接着城市里各式各样的空间组成元素.综观各个时代的城市更新过程,道路的更新改造都凝聚着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景观活力的塑造对于展示城市旺盛的生命力和城市中人的蓬勃朝气提供了一个可施展的、可发展的场所,而仅仅单一的塑造活力显得已经不够了,营造更系统更综合的"景观活力场"的观念必须提上日程.文章通过对道路景观活力场的概念分析和道路景观活力元的构成分析,以及合肥市芜湖路的景观活力场的实例分析,可以总结出道路景观活力场设计的特征。道路活力场设计的特征是建立在客观地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基础之上的,具有组织系统性、地域性、公众参与性、文化主题性、诱导行为合理性的特征。基于这样的特征,提炼出道路活力场设计的准则:首先,要求严格遵循景观活力源,这是景观活力的宗旨,要在多样性的基础上让景观场内外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朝气。其次,要求整体把握道路基础调性,在深入了解道路性质各特点的基础上建立整体统一的活力形成系统,有计划地创造活力。第三,要求合理利用景观活力元,这样才能全面的探究各活力元之间的关系,从而彻底的改善活力场的能量。第四,要求灵活运用空间虚实关系,从而掌握各个空间层面的活力场形成的过程。最后,要求有效传达文化创意理念,从而给活力场的营造打上不同历史和不同时代的烙印。
  • 摘要: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北京为迎接奥运而在过去短短几年里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兴建了大量的城市建筑与公共空间.奥运结束后,在这些建筑与空间中,有许多却面临着或者已经出现了闲置、使用率低、活力减退等后奥运城市空间问题.本文以大型赛事过后留存下来的城市空间之更新与再生为主题,选取后奥运现象较为典型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择使用率低、闲置情况较为严重的地块进行设计与更新,通过"可持续联接"、"绿色覆土"、"功能立体化"三种城市空间设计手法,力求使闲置、活力减退的城市空间得到更新与再生,进而推动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人口与社会的发展是建筑发展的原动力,设计的各种变革与进步都是为了使人们生活更加美好,使社会更加和谐,而与大多数人直接相关住宅更是如此.我国居住要求的提高与建筑面积的日益减少形成尖锐的矛盾,再者,数量惊人的建筑垃圾也正吞噬着原本可用的建筑用地.如何协调人口社会发展与可建建筑面积减少之间的矛盾,如何满足增长人口与增长人均居住面积之间的矛盾,住宅空间的"再生"在此时显示出了其的重要性与远瞻性.本文将“再生”着眼于空间,且不是建筑已投入使用后偶然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再生,而是在建筑设计之初就融入时间的再生,为其全寿命周期内各阶段的需求提供便捷的空间再生可能。这样前期的空间完整规划使得后续住宅改造能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经济效率,进而达到更好的改造效果。建筑师亦为建筑的受众着想——设计师运用自己的理念,创造出可再生的空间,引导、激发建筑的使用者自行地对其进行变更。住宅再生是为了解决住户的需求与购买能力之间的矛盾,解决独生子女与父母之间相互照料而又需要各自私密生活的矛盾。可再生的住宅必须要有便于再生的特性,才能体现出空间再生的意义——固定墙体与可变墙体之间材料的不同,给排水、电力电讯管道的预留,抑或是可移动隔墙的使用都增加了空间再生的便捷性。只有当住宅再生简易于住宅搬迁,再生才真正有存在的意义。本文将空间“再生”的偶然性转化为设计之初就已规划出的“再生”的必然性,并以住宅为研究对象,站在建筑受众之立场,力求使建筑空间满足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适应社会发展与变化,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摘要:本文是在呼和浩特保障性住宅与被动式太阳能一体化设计的基础上,以一体化住宅和普通住宅作对照,建立物理模型,在供暖前后,运用生态大师软件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计算两组建筑的室内温度变化情况;同时结合呼和浩特的气象数据及住宅的详细设计数据,运用PHPP软件对两组住宅的能耗情况进行模拟的计算,得出一体化设计的住宅的节能情况,根据计算数据分析一体化设计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在夏季,一体化设计可以带走室内热量,使得室内冷负荷正常,即可以在夏季无风的情况下实现室内自然通风降温,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减低其他辅助冷负荷的能耗;在冬季为居室内提供约1/3的太阳能辐射热能,从而减少辅助热源的使用,可以减少空调供暖设备的热量提供,有望于缩短供暖期。被动式太阳能与住宅一体化设计的计算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细致深化,同时也需进一步定量计算被动式太阳能一体化对能源的节省程度计算。
  • 摘要:本文针对集美社区,即老的集美学村的交通系统进行简单的梳理,对其现状的交通形式进行分类,并引入中介交通的概念.从而总结出集美社区在学村属性下的交通特征,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挑集美学村的交通空间足以满足校园人群的使用要求,但是对于社区居民对私人汽车拥有量及公共交通出行量的增加方面,集美学村内的道路交通问题日趋严峻。目前集美学村逐渐显现的交通问题,并不是由学村与社区之间的不协调造成,而是由高速城市化发展引起的社区人口规模的扩大与社区原有空间结构之间的不协调,造成了学村内交通压力的严重失衡。最明显的表征就是机动车交通对社会生活的严重侵蚀。因此,疏散集美学村内的机动车交通是学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其次,通过对学村内中介空间的三种分类,可以知道要创造一个有活动的交通空间,交通的引导和塑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借鉴中介空间的特点,发掘和整改学村内有待开发的中介空间,对整个学村的空间形态和活力度,学村内人流疏导和缓解交通压力都有良好的作用。再次,集美社区内交通空间的景观设计极为有限,其交通设施和景观设施除了满足功能外,并未对交通空间的景观营造有所改善。因此,可以借助市政策略改善社区内的交通设施和景观设计,以营造出集美学村的独特交通空间。最后,集美学村的空间形态见证了这个社区10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联系整个学村的各条道路及其景观,都保留下该社区经历过的七个历史时期的痕迹。尽管集美社区的容量日益饱和,交通压力逐渐威胁到社区的稳定,修整社区的任务迫在眉睫。然而,还原集美学村这个和谐社区是规划者的重任.
  • 摘要:本文通过对北方地区城市、农村养老设施的实地调研,了解老年设施的基本状况、空间特点、使用状况、老年人生活和居住方式、居住需求等,以养老设施的空间知觉体验和再生设计为核心,围绕老年人视觉环境、知觉体验、空间感知度和建筑空间构成的整体性进行分析.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对现有的养老设施的建筑空间的改进措施,适当调整各类空间的功能配置,加强空间的知觉体验以便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为我国养老设施的开发和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完善的技术参考。
  • 摘要:为了更好地保护北京旧城区城市色彩,提升城市形象.本文以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代表老北京历史文化特征,能反应传统理制的国子监-雍和宫片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孟赛尔色彩体系比色卡现场取色调研,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色彩面积分布做出归纳总结.论证了老城区中现行的城市色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国子监-雍和宫地区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及色彩建议.国子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功能原则上以旅游、文化和居住功能为主,兼有少部分商业和办公等功能。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挖掘街区的个性特色,打造予人深刻印象的独特的色彩视觉符号,更好地延续色彩文脉。国子监一雍和宫文化保护区内建筑色彩运用应以复原原貌和场景为标准,修复色彩应选择比原建筑色彩纯度高、明度低颜色进行,建筑的配色方案应以历史建筑材料色彩为主,体现稳重、典雅的氛围。国子监、孔庙及雍和宫、柏林寺,是该地区历史中最重要的公共建筑,对北京旧城区的城市格局起到重要作用,也形成了该地区的空间肌理。所以在严格地保护这些文物建筑的同时,采取对周边的外部空间环境加以严格的控制和保捷整治措施,确保整体协调。
  • 摘要:本文以城市中遗址区的特点为基点,分析城市更新中遗址区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主要问题;总结城市更新中遗址区面临的机遇、问题及蕴含的潜力。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通过城市中遗址保护的原则以及运用遗址公园保护模式、旅游景区保护模式,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保护模式等为城市遗址地区提供一个有效解决保护与更新的途径.
  • 摘要:在现代本土化设计的趋势下,对客家建筑这一特殊文化载体的传统要素进行提炼,并对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型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客家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面临的挑战.总结现代设计中用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其传统技术、手法、符号、规律、理念进行改造的几大手法.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传统要素”与“现代手法”相结合。结合案例解析各个手法的运用要点,得出一种使客家传统建筑文化得以再生与传承的现代"新客家主义"设计手法.
  • 摘要:"两型社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国学者针对"两型社会"设计的指标体系研究并不多,直接针对"两型社会"城市生态建设领域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从事"两型社会"城市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鉴于此,本文沿着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的思路对该议题进行研究。得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结论。从理论方面看,构建了一个具有科学性、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实践方面看,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均可来自于公开的统计数据,基础资料客观,增加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评价的结果能够基本反映武汉市的两型社会生态建设现状,针对反映出来的问题,经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摘要:文章对全国范围内150个不同级别的政府行政中心(行政办公楼)案例进行调查,从城市区位、场地规划、建筑设计及建筑细节四个层次归纳、总结出模式语言,即当代地方行政空间规划设计规则.继而文章溯源到规则产生的过程,从参与规划设计的投资方、设计方入手,在与其访谈中,探寻两个群体对行政空间规划设计理解的模式语言,并将其与规划设计规则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两个群体在规则形成过程中各自负责的工作内容、发挥的作用。表面上看,作为业主的领导层和建筑师各司其职:领导把握选址、建筑形象气质等大方向和立面材质等比较直观的问题;建筑师负责选择规划布局形式、塑造建筑形象和处理建筑细节等专业问题。然而在此过程中,方案不断地按照领导的意见修正,最终定稿需要主要领导拍板,所以领导的意志与其个人品位、喜好成为方案成败的评判标准。长期照此标准评判,建筑师在设计实践中便形成了设计套路,即本文归纳的当代地方行政空间规划设计规则,使用套路就可以降低方案失败的风险,而主动创新就会增加此风险。换句话说,这些套路成了“领导不用说,建筑师不用问的默契”,使双方更容易在方案上达成一致。这种默契就是隐藏在当代地方行政空间规划设计规则背后的隐性规则。
  • 摘要: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西藏江孜县不仅拥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以及融藏传佛教不同教派于一寺的"白居寺寺庙建筑群",在宗山与白居寺之间还保存有完整的藏族传统聚落"加日郊街区"它们共同构成了西藏地区独一无二的集"宗教文化、游牧-农耕文化和民族文化"为一体的聚落空间,具有极高的历史"原真性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随着对外交往的频繁、经济的转型以及文化同化现象的侵入等原因,整个聚落传统空间受到严重破坏,而聚落新的空间的建设并没有展开.在目前的状况下对其聚落传统空间再生进行深入的专题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自2004年开始的"中、尼、挪威"三国合作研究项目《环喜马拉雅传统民居建筑研究》课题为基础,通过深入分析目前掌握的实地调研资料,提出"再生空间"并不意味着创造空间更不意味着重复传统空间,而是以本地居民为出发点,围绕"人"进行空间的再生.
  • 摘要:本文以大连市南山麓近代住宅为例,整理相关文献,梳理南山老房子街区形成的历史以及住宅形式演变的方式;对特色老建筑以采访,拍摄,测绘并记录等方式调研,归纳相关四栋特色老房子的背景、住宅形式、建筑结构、建筑规模;图示其建筑屋顶,檐口,墙体形式,阳台,窗户,入口等建筑细部;分析其设计手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出大连市南山近代住宅相对完整的语汇数据库并为今后建筑设计及其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理论资料.
  • 摘要:汶川大地震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空间,因此也涌现了诸如谢英俊的灾后重建等作品.中国建筑传媒奖作为一个平台,评选出了其中最优秀的作品.本文从批判地域性的视角,对获奖作品中蕴藏的公民地域性进行解读.中国建筑传媒奖这一奖项,为人们提供了建筑设计的一种趋势——即倡导建筑设计中的公民地域性。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居住问题,尤其是在大城市中,比如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居住密度很高,而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农村,则存在着居住建筑缺乏维护,传统建筑逐渐减少,而新建筑的质量不佳,严重威胁居民的财产和安全。因此,需要倡导公民地域性来适应居住者的需求,解决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这也是回归建筑的本体的一个较好的途径。
  • 摘要:建筑,无论是从实体还是学术的概念来讲,都在证明着自己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沉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智慧,是人类文明的一部"沉默的史书".所以建筑是城市及民族的语言,用他的形式向他人诉说着这座城市或者这个民族的繁荣及沧桑.今天,在海南岛日益向国际旅游岛标准靠拢的同时,她也正在经受"国际化"大潮的冲击,这个时候的海南岛面临着新与旧对抗,传统与新统的冲击的考验.黎族(海南原住民族)传统的茅草屋建筑是黎族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造就了黎族建筑与众不同的特征与自我特色,是黎族的标志之一.所以我们应该深刻地黎族的文化的内涵,去引发黎族传统建筑的再生,提高海南岛特色建筑在文化与精神上的层次,将黎族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本文在以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为目标的前提下,首先从黎族的历史出发,简单讲述了黎族住宅建筑的演变发展过程.并以黎族传统建筑——船形屋为研究对象,以提高黎族原住村民生活环境质量,增加船形屋建筑设计细节以及居住舒适性为目标,发现船形屋的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地方特色,如就地取材、屋内冬暖夏凉、象征寓意等,并探讨了现存的问题,包括"屋内不设窗户"、"房屋易生虫"、"房屋易燃"等.通过实地考察洪水村(海南岛上保留最完整的两个黎族自然村落之一),并且与村民的交流,更加深入得了解黎族的物质形态、文化意识、地域传统,以及船形屋的制造流程等各方面内容.最后,根据现实情况,提出一些改造和推广黎族特色建筑的建议,即运用先进的技术在保有黎族建筑特色的前提下发扬和推广黎族建筑,使其成为海南岛的标志,使人们想到海南的时候不仅仅是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白,还有黎族的特色建筑,正所谓黎魂今技.
  •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酒店设施建设也得以加快.对于西南高海拔山地地区的建筑,在设计中应针对不同限制条件加以设计.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现有山地自然风景区配套建筑的调研和分析,归纳出山地夏凉冬冷气候条件下的建筑设计应遵循化大为小顺应山势的规划理念、高效合理的建筑布局、适应气候特征的建筑技术与形式、富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形象四条设计策略,只有这样建筑才能适应环境与气候,才能做到地域文化的再生.在此基础上,以金佛山旅游接待中心建筑设计为例分析说明以上四条设计策略,为类似建筑设计提供了可行性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 摘要:满族民居中蕴含了自然而朴素的建造方法,是千百年来满族居民智慧的结晶.古代满族人民在建造技术水平低的情况下,积极的应对恶劣的气候条件,合理的选址、因地制宜的建筑生态性以及对住宅院落室内布局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民族的智慧与风采.本文源于对满族民居地域装饰语言问题的提出,结合满族人民地域文化背景,对东北地区满族民居地域装饰语言进行探求与思考.本文在介绍民居建筑和院落的基础上,侧重对满族民居装饰语言的特点进行考察研究,对细部处理装饰构造的做法及材料应用上加以分析整理,重点在装饰材料的选择与应用,结合当地的地理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居住习俗,对满族民居地域装饰语言以及满族民居的装饰文化进行分析,摸索出满族民居装饰的规律。从而归纳出满族人们在解决避寒、通风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从民居的平面布局、立面外观、室内空间防寒保暖以及色彩等多方面入手,研究传统民居中装饰语言与民族习俗、居住建筑文化的内在联系。
  • 摘要:在现代主义建筑突破古典主义教条束缚近半个世纪后,历史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信息时代,这为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当今非线性建筑不断展现其绚丽的建筑形式.本文认为非线性建筑的不断涌现与发展预示着建筑新时代即将到来.非线性建筑自身的产生与发展对城市空间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引导了今后建筑设计的新思维,同时满足了大众审美的新要求.非线性建筑将作为信息社会的标志,引领21世纪世界建筑新潮流.
  • 摘要:空间一直是建筑学所探讨着的问题,建筑里面包含着空间信息.在做建筑设计时,就是在处理空间问题.在本科教育建筑学院里面开设了很多关系空间训练的课程,大多通过形体空间构成训练或通过建筑方案进行训练.而本文通过电影《埃及王子》中的空间的分析与图示训练,展示了一种新的空间训练方式.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从确定空间元素到平面图示,再到空间图示的操作程序。建筑学中的空间思维的训练,不应仅局限于建筑内的空间研究,放开思维去研究一些非建筑领域的空间,将能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空间和培养空间思维.
  • 摘要:滨海地区作为迅速发展的沿海城市的代表性地段,其土地和景观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建设活动必须在"集约开发"与"生态保护"、"景观共享"等价值观之间寻求平衡.其中,滨海地区的眺望景观,是具有视觉价值和地标特色的城市景观,应得到合理引导和量化控制,才能成为塑造滨海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手段.但我国现行法定规划体系对眺望景观的保护力度不足,缺乏相应的"规定性指标",难以形成系统的控制体系,部分滨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甚至远低于其工业化水平,凸显城市特色的眺望景观亟待重塑.文中研究从“视觉分析”这一空间形态学视角入手,通过保护眺望景观达到重塑滨海地区特色的目标,建议将对眺望景观的控制作为“规定性指标”纳入法定规划体系,同时以大亚湾地区为例制定了相关技术图纸,为眺望景观的保护重塑在我国其他滨海地区的推广提供了蓝本。但是其控制结果可能在土地经济学视角虑不足,建议在实际项目中与基准地价、开发强度等数据互相补充。
  • 摘要:中国高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大量人口的迁入及居住将对城市住宅提出巨大要求.中国中低收入住宅主要是指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主要是为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而设置.目前,昂贵的商品房已经远离大众居住水平,城市需要劳动力,劳动力需要栖身之所,对低收入和周转型低租金住宅的需求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大城市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借鉴日本公营住宅的优点,日本的公营住宅成功的证明了中低收入住房可以在解决低收入者的居住要求的同时,符合现代城市空间的发展要求.中国对新型中低收入住宅也进行了探索,深圳万科以福建土楼为样本,在广东南海建造土楼公社,为低收入居民提供住所.土楼公社具有较高的建筑水平,但由于缺少政策支撑,出现竞争力低下、回收成本年限长、入住人数不符合设计要求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开发商不愿再建造类似的土楼.中国中低收入住宅的发展应当先确立良好的政治保障,这样才能使中低收入住宅在既能解决低收入者的居住要求又符合现代城市空间的发展要求.针对中国国情可以实行以下政策:逐步调整申请资格的收入标准;对弱势群体采取优惠政策;合理有效的抽选程序;多层次的租金制度;良性的循环机制等。另外,低收入住房的建筑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填补城市空间发展的空缺,为使城市空间发展更美好也可以采取一些的策略:廉租住房的分布与规模宜多样化;有弹性的建造标准;考虑节地和降低建筑造价的有效方法;提高居住空间质量;注重居住者的使用要求等。
  • 摘要:屋顶绿化是改善我国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文章简述了屋顶绿化的优点,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屋顶绿化的问题,介绍了屋顶绿化的基本形式及构造方法,并通过实例重点对屋顶绿化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系统开发利用屋顶绿化的建议和要点.如设计前,应首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宜,这关系到是否能在城市内普遍推广屋顶绿化的问题;植物的选择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景点设置要注意荷载不能超过建筑结构的承重能力,同时还要满足艺术要求;屋顶绿化对于结构设计,除要求增加屋顶荷载外,还对建筑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水电暖等工种也有相应的技术要求等。总之,屋顶绿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设计、选材、施工、植物配置和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实践,营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屋顶花园。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自己本国的国情,积极汲取已有的屋顶绿化经验,结合东方园林设计特点,将现代科技与生态科学完美结合起来,达到两者的高度统一。
  • 摘要:历史街区作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载体,具有不可再生的历史、艺术、科学、游览和情感价值.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正面临着巨大的变动和重新建构.历史街区不仅仅面临着物质老化问题,同时也伴随着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利用的问题.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关系历史街区保护成败的关键性问题.我国私人汽车的拥有率逐年提高,作为城市骨架的道路系统要求按照汽车的速度及尺度进行建设或改造,这些都与历史街区所具有的传统空间形态产生冲突.为了实现交通便捷,许多地区不得不将历史街区进行破坏性道路拓宽.因此完整保护历史街区文化遗产、改善历史街区的交通状况、恢复历史街区活力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PRT(Personal Rapid Transit)交通技术是独轨交通系统的一种.独轨铁路(monorail),即由架空的单根轨道构成的铁路,主要架设在地面交通拥挤的地区,车辆沿架空的轨道运行.尽管PRT理念的提出并非针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但是由于其蕴含着造价低廉,操作便捷,节约土地,通行力高等特点,有可能用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摸索出一条PRT与历史街区有机相融的新模式.本文在充分理解历史街区及其保护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历史街区交通现状的调研,总结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深入的分析其存在的根源,通过对以往案例进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引入PRT交通技术的思想,期望借鉴PRT交通技术的思想应用于历史街区保护中,从而解决历史街区中的交通问题,恢复历史街区的活力。
  • 摘要:文章着眼于"带状空间模式"在乡村地区总规中的应用.以广东省佛山市的一个特定农业区的总体规划为例,借鉴"带状城市理论"的理论精髓,对如何在乡村地区应用"带状空间模式"进行了研究.经过适应性研究的"带状空间模式"作为一种模式,贯穿于整个总体规划的前期分析、方案演进、成果表达等各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些带状空间模式应用的思路,即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带状区域选取、单元构建、骨架网构建、规划体系构建和空间发展时序。其中,“带状区域选取”是规划的第一步,“骨架网构建”是带状模式的空间基础,“规划体系构建”是带状模式的支撑体系。同时,这几个步骤也是带状空间模式得以实现的关键步骤。带状空间模式在乡村地区总规中的实践应用是对乡村地区规划方法的一种探索,中国的乡村地区需要什么样的规划方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大环境下,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但是由于传统的思维习惯导致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往往忽视了建筑空间改造对室内舒适度的重要影响.而"缓冲空间"又是从空间角度出发,建筑生态设计所关注的重要内容,所以本文以"缓冲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缓冲空间"的生态作用和意义,总结了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几种类别缓冲空间的改造模式,包括“缓冲空间”的置入和“缓冲空间”的加建,并且附以案例对照分析.总之,在建筑改造中一味的技术堆砌其实与既有建筑改造低成本低影响的初衷相悖。只有从尊重自然的角度出发,把对绿色技术的运用上升到对可持续价值的认同,才能摆脱纯粹技术的羁绊。利用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多的效益。以方便易行的技术,完成预期效果的改造。
  • 摘要:墨尔本CH2办公楼是澳大利亚第一座达到澳大利亚绿色建筑协会绿色六星级标准的建筑,设计者为应对地域性、气候特点而采取了相应的绿色设计策略,因此在建成后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果,并积累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本文通过对CH2办公楼的生态设计策略进行系统的分类剖析,将CH2办公楼的绿色设计技术分解为如下几类:生态化立面、通风与空调系统、制冷技术、自然采光及遮阳、节能技术、节水技术等.研究其如何将建筑设计与绿色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并得到一些对未来中国绿色建筑设计发展有益的启迪.
  • 摘要:对于既有建筑的综合改造既是城市空间的再生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村居住区改造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热工实测,诊断出这类建筑存在的问题.结合既有建筑结构现状和重庆地区现有节能技术水平,提出了经济、高效的节能改造方案,并采用能耗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节能改造使既有建筑能效水平提高了50%,达到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的要求,并且使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夏季能降低屋顶内表面温度1-2℃,冬季能将大部分房间自然室温高于16℃的舒适时数提高56%-64%.通过改造前、后房间声环境实测,房间的隔声性能提高了8-13dB.
  • 摘要:本文通过对成品住宅部品集成化概念的阐述,在研究其集成方式的基础上,分析并阐述了成品住宅部品集成化设计方法.通过调研,以大连住宅小区为例,提出住宅舒适性、模数协调、内装协调、采用新技术和提供多样化的住宅部品集成化的设计理念.总之,住宅部品集成在住宅部品的标准化,通用化的前提下实现,涉及装修施工的工业化装配和部品配套等系列问题,尤其是设计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验,除其设计的舒适性、模数协调、内装协调、采用新技术和提供多样化的理念之外,还应将家具业、室内装修行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交流以及更加深入的合作纳入其中。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扩张势头迅猛,但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合理的优化与控制城市空间扩张进程,对于有效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实地调查、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合肥市的城市空间扩张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即城市规划层面相关调控、发展卫星城镇、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指导合肥城市空间扩张.并试图在此基础上,而推广到全国相似城市,以便在新的发展时期制定城市规划,确保城市空间扩张的科学、合理.
  • 摘要:为了保护工业遗产,使其在旧城改造中发挥新的作用,通过对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过程中功能置换与定位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在各种情况下产业建筑适合改造的功能模式和类型,从而对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中功能的置换、空间的定位提供一种参考模式,给予闲置的产业建筑以第二次生命,并通过功能置换、定位和改造使旧产业建筑得到更多的重视.
  • 摘要:正处于高速建设发展时期的中国城市,用地范围不断扩张,用地功能急剧演化,由于社会经济形态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导致的城市空间衰落问题愈发明显.在这其中,老旧工业区的功能置换问题是个典型的案例.本文从合肥市若干老旧工业园区的改造现状入手,通过调查分析,研究通过何种方式能够复兴当地活力,再现老旧工业区昔日的繁荣景象.对于不同的工业地块采取不一样的研究方法.通过前期收集资料,现场踏勘及访谈,意向性的判断等方法,得出若干改造模式:由工业转变为商业,工业转变为居住,工业转变为公园.并对各模式进行不同层面的论证,试图从多角度研究地块再生的可能性.
  • 摘要:本文以哈尔滨为例,利用生态格局、生态基础设施理论探究寒地城市公园系统,通过对哈市城市公园的研究,分析其生态格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策略.认为哈市公园系统生态格局的构建应从松花江以及松江湿地入手,沿马家沟、信义沟、阿什河形成景观廊道,串联各类公园,在市区内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结构.本文的重点是利用景观生态格局的模式整合市区范围内的各类公园,使之成为斑块-廊道-基底模式的生态空间.得出适合于哈尔滨等寒地城市发展要求的城市公园系统,提出应对策略而非具体措施,使之更具有弹性和操作性.
  • 摘要:日本空置的集合住宅量呈上升趋势,对既有集合住宅的更新与改造成为日本住宅开发的重要模式,从而对既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作者有幸参加了2010东京大学与大连理工大学举办的(空巢场所重构)中日工作坊,期间学习并参观了最新的团地再生试验案例.通过此次工作坊了解发达国家建筑再生最新动向和实际操作,通过对其技术层面的分析与解读,了解到了其住宅再生的本质不再是以前的单纯的针对某一部位的改造,达到预定的效果,而是通过可持续性的观念,使住宅再生真正地成为一个延续性的,有更新规律懂的过程,这个经验对我国有借鉴意义,通过有利于思考在不同国家地域背景下空巢场所重构的实际经验,针对我国国情,笔者相信也会找到适合的可持续的住宅再生的成功之路。
  • 摘要:阿道夫·路斯(1870-1933)在1910-1930年间在一系列城市住宅的设计中,通过容积计划的设计策略对复杂空间进行了探索,而缪勒住宅作为容积计划最典型最复杂的实例,一直备受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缪勒住宅中的客积计划复杂空间的分析,把握容积计划复杂空间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其他现代主义建筑以及当代建筑的空间探索做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其中的联系,为两个时期的复杂空间的探索搭建桥梁,并发掘客积计划的对于当代空间探索的积极意义.
  • 摘要:荷兰著名数字化建筑设计师Kas Oosterhuis先后提出了人造建筑、雕塑城市、程式化建筑、感性建筑、非标准建筑、群集建筑、互动建筑、建筑生命体、超体空间等设计思想,新思想的依次提出浓缩了他对建构数字建筑理论与实践的思考.建筑界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群集建筑"(Swarm Architecture)思想的提出激起了建筑师对动态、行为的关注,对当下数字化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群集建筑”思想的提出,在Kas目前的思想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该思想是对计算机发展与自然界行为本源的联合思考,既适应了全球的参数化设计潮流,又保持了自己对设计方法的思考。Kas最早提出“群集建筑”是在2003年,而2006年,他又对该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思想更加成熟,这对今后的“超体”、“非标准建筑”、“动态建筑信息模型”等设计思想的提出起到一定的基础作用。Kas的“群集建筑”思想已经得到很多建筑师的认可,人与人、人与环境、环境与环境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一个复杂的城市中,不论是一辆车、一个家、一条街道、一个城市,所有的元素都是这个群集(Swarm)中必需的一员。
  • 摘要:本文从建筑设计的角度重新审视噪声这一看不见的场地因素,认为噪声防控不仅是技术与设备专业的问题,更是一个不客忽视的影响设计的重要因素.考虑噪声这一要素,可以为建筑设计带来新鲜的灵感.通过对大量在应对噪声方面有巧妙构思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出四种处理噪声的建筑设计策略以及若干手法,包括控制噪声源、阻隔噪声传播途径、保护接收噪声的建筑、利用噪声等,以期能引起建筑师们对此问题的重视,并为今后在设计中运用建筑学语言处理噪声提供借鉴.
  • 摘要:电影与建筑在空间创作的形式和构成上存在着内在的关联,两者间的转译始终围绕"情节"的塑造展开,这为建筑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楔入点.本文以夏桥煤炭主题公园建筑群改造为例,对基于电影语言的建筑创作方法进行分析,探求使建筑空间能够编排成为有内在逻辑秩序的可能途径. 美国著名剧作家悉德·菲尔德将剧本创作归纳为五点要素,即主题、道具、场景、情节设定、细节。通过上述案例的创作和分析发现在建筑创作时可将设计视为一部剧作的编排,据此五点去构架建筑空间的“剧本”,将各要素按合乎逻辑的关联方式编排起来,创造出丰富的情节。剧本的编排首先需要从现实中抽取情节,寻找生活中环境与行为的楔入点,其次要考虑如何将“情节”落实到空间结构及组成要素中去,即选择什么样的主题、道具、场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既定情节与具体细节。从电影的角度来解读建筑,无疑会深深地影响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理解方式。效法电影在创造运动和时空互渗上的突出成就,进行新的建筑语言的尝试并传达现代建筑的理念,这或许就正如吉迪翁所言:“只有电影才能让人理解新建筑”。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大步发展,旧城更新改造也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新热点.在旧城更新的过程中伴随着很多问题的产生,本文旨在从城市空间活力为切入点,通过对城市触媒理论和空间环境活力场的相关研究,从两者的相似点中寻找在城市旧城更新中发挥城市触媒策略的积极作用对空间活力场形成的可能性,并进而提出活力场形成的原则、作用特征及构建策略等,从而引导旧城更新渐进持续的发展.
  • 摘要:本文对当今既从事建筑又从事景观的三位设计师如何将建筑的理念运用到景观上进行对比和研究,文章分别从安藤忠雄、路易斯·巴拉甘、王澍三位现代的建筑界的景观师入手,剖析他们在时代背景下环境景观设计上的建筑性思维方式,以及文化带给他们设计理念和风格上的差异.通过对他们之间不同的设计方式方法和各自的文化背景的探讨后提出分析结论.建筑师的设计理念是空间的,景观师的设计理念更多的是为景观设计的未来探索提供先导。透过三位建筑师的作品分析对比,似乎发现了景观地域的文化,景观空间的精神,生态景观的语言,以及崭新的景观设计前景的领悟。无论是安藤忠雄的迷宫式混凝土分离体,还是王澍的混沌逻辑性游戏空间,抑或是巴拉甘的静谧空间,都把内外空间的延展作为主要表现手法,引进自然和光,将建筑空间的“质”和环境景观的“量”通过建筑的表情表现出来。也许这一切从未发生,也许这一切即将发生,也许这就是未来作为建筑师在穿越景观师的职业对话过程中所探寻的特质吧。
  • 摘要:当前国内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各地兴起了建设中央商务区(CBD)的热潮.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对CBD的规划设计疏于回顾与反思,一些城市CBD的规划设计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与问题.通过对CBD平面形态的简化和构成要素的梳理与整合,可以总结出国内CBD规划设计的几种主要布局模式,包括“轴-面”模式、“路-面”模式、“水-面”模式等,分析CBD整体布局、建筑与建筑群规划设计、绿化系统规划设计以及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中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并进一步探究这些矛盾问题存在的原因,如历史文化背景、发展机制、规划设计思维的局限等,最后提出一些相关的思考与建议:因地制宜的结构形态的合理运用;空间形态的整体规划布局;多学科、跨学科的交融应用等。以期能够寻求比较合理的CBD规划设计方法,从而真正实现CBD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与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
  • 摘要:本文在总结当今国内外城市边缘社区建设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城市边缘区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的"隐形界线",采用实证分析、多学科交叉,如社会调查、系统分析、公众参与、行为意向等方法,试图通过对哈尔滨市新发镇的案例研究,探讨一种新型居住社区模式,并提出相关规划策略和建议.该规划本着创新、以人为本、农村与城市和谐共生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寒地城市气候的特殊环境,保证“城-乡”双方的共同利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化对新型社区建设的带动作用,在实现城市生活的基础上,适当保留乡村景观及开放的生活方式,形成城乡互动的可持续发展。期望通过社区的作用,实现城与乡的生活元素共生,使城市的生活方式渗透到乡村,乡村的特有魅力融入到城市,使城市边缘区成为城-乡之间的连接载体,从而提升城市边缘空间活力及价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一体化.
  • 摘要:文章以文化再生的信息传达为新的研究平台,从信息传达的双向性这一全新研究视角,基于人的认知和体验模式,运用符号学、环境行为学、体验心理学分析历史街区改造的再生文化在信息传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通过武汉汉正街历史街区认知调查的实证,进一步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设计者和使用者的意义不同,解决策略主要是设计者在设计前期尽量以普通人的视角去审视环境,尽量避免专业知识的干扰和束缚;知觉图式不同,解决策略主要是更多地去接触有关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体验什么是居民感兴趣的,什么是能引起居民共鸣的;内涵与形态的冲突,解决策略主要是设计者要在设计中探究内涵与形态的内在关系,避免主观地进行纯表意的表达形式。同时设计者要建立好于使用者沟通的桥梁,因为内涵与形态的关系都是与使用者相关的;活动与空间的不契合,解决策略主要是设计者在设计师要考虑这种对应在改变时的弹性,运用“模式语言”推敲活动与空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对历史街区改造中再生文化价值的准确传达和被有效解读.
  • 摘要:"里坊"与"社区"是两个从不同时空,不同角度认识城市地域居住空间分布形态所形成的概念.然而这两个概念无论是受行政手段控制,还是受地域文化影响.在某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特别是从里坊制度所影响下明清时期的居住等级分化,再看现代社区日益凸显的贫富分区等问题,不禁使人产生联想.本文通过对古代里坊制度的演变,尤其是对明清时期里坊所促成的社会居住等级分区的浅析,类比现今居住社区的贫富分化问题.提出影响当代居住模式健康发展的因素—根植于传统居住观念中的"网".并以实例分析为向导,探讨社区开发所带动的旧城区域的缝合与再生,从而提出现今居住社区的一种可行性发展模式。
  • 摘要:本文从社会的复杂性与建筑空间及建筑设计方法之间关联性出发,通过梳理"混沌"空间的由来、表达、再生,从而将主要视点落在混沌空间的再生及再生方式上,并将中国古典园林与库哈斯的建筑作品作为本文的主要核心案例.通过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系统的解读,以及分析其理论依据与实践,来解析其中包含的"混沌"空间,从而得出,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下,空间如何通过"再生"焕发出新的活力。尽管这种“混沌再生”不是由设计师单体控制,而是周边空间的混沌性所导致的结果,因此具有不可预测性。但是现代空间中的“混沌”空间,“再生”的可能性及第四轴时间之间还是存在一种逻辑联系,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分析与理论追索,尝试性探究这种逻辑联系的复杂性,从而给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思维方向与可能性。
  • 摘要:本文以对德国德累斯顿工大建筑教育中的一个旧建筑空间改造课程设计和学生作业的观察和体验入手,从个人化的视点出发,对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具体现象进行一些思考和解析。德国课程设计过程中更注重分析,逐步深入,推出方案,可以清晰反映出德国设计文化。由于经历了共同的分析,相似的逻辑思维过程,学生得出的方案存在很大的共性。通过讨论以期对国内建筑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有所启示.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我国旧城更新面临急迫性却困难重重.本文对旧城更新的研究是建立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基础上的.通过对发达国家二战以来旧城更新策略的演化进行回顾与梳理,并深入对比当前国外旧城更新的目标、特点、组织机构、运行模式和资金来源,笔者发现,虽然各个国家行政体制和社会背景不同,但是在旧城更新领域中尝试了相似的方式.本文指出我国旧城更新存在的问题:缺乏统一规划,更新目标单一;缺乏稳定的专门组织机构;缺乏利益分配的有效机制.在认识国内外体制与社会背景差异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我国旧城更新策略的改进途径.
  • 摘要:文章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现状,以合肥市芜湖路的更新改造为例,通过运用技术主义与城市主义的街道设计范式从道路设计层面以及《街道的美学》和《外部空间设计》等理论从美学角度考量芜湖路的更新改造设计,试图从结果中探究得出街道文脉延续和空间更新的方法。
  • 摘要:随着城市高楼的拔地而起,北京四九城内传统民居正在逐步消失.面对这一现象,不少学者、专家、热爱传统文化的北京市民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再利用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东四大街周边民居发展状况的调研,考察在商业社会中,依附于北京传统商业街区中传统民居的发展状况,并对北京传统商业街周边民居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建议,从而使传统街区与现代生活有机共生,完成保护北京历史街区的目的.本文将采用文献收集法、实地调研法、比较分析法等对东四商业街周边胡同内典型民居进行研究,从民居保护的程度、传统文化的发扬、新旧观念的结合、功能空间再生、有机共生等角度分析评价.总结东四大街周边民居存在的方式及其特点,提出现存问题,发展局限性,分析其存在价值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现新的再生方向,倡导该地区有机发展.对解决东四大街实际问题的方式和新的再生方向进行论证,并指出东四大街的特殊性,对以上结论是否可以推广进行评估.
  • 摘要:随着旧城更新逐步趋近高潮.起初多采用拆旧建新的更新方法,被定义为老旧破败的社区被推倒重来,很多以居住为代表的历史街区遭到了建设性破坏.随着社会文化意识的提高,被认为具有时代价值的居住建筑群被博物馆似的保护起来.但其中有一类为数众多的社区是介于珍稀与废弃之间,存在于历史街区之中,却不被保护者问津的.它们作为城市历史文化肌理的组成细胞,往往被视为更新改造的"鸡肋",全盘更替.本文选取历史文化名城广州作为研究载体.通过对其城市老中轴线区域,中山路沿线旧居住社区的调研,发现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兴龙街社区的规划改造概念设计中,笔者希望如北京菊儿胡同住宅改造项目一般,做到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充分尊重居民的意愿,保留大部分的居住功能,保证一部分居民的回迁;也希望如上海“新天地”石库门旧区改造项目一般,能够取得一定的商业开发的成功,为旧城区带来充足的人气,获得相当的利润,从而达到传统社区经济的目的。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更新模式,有一个原则是不能放弃的——更新是为了居民更美好的生活。如果为了少数人的利益,对大部分居民的权利、利益造成损害,那么这样的更新是不成功的。
  • 摘要:本研究针对住宅日常维修的问题及修复方法,其对象为大连早期建造的住宅,从中选取迎春社区和锦泉中园小区两个有典型代表性的社区进行调研.依据开放建筑的分类方式,对既有住宅损害现状分类.收集住宅使用中存在的常见病理现象,分析、归纳其病害成因,提出住宅维修技术手法及可行性方案对策,即用开放建筑的分类方式将既有住宅病理现象进行分类可有效将病理现象层级化、系统化,避免重复与遗漏;住宅维修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以提高病理有效修复决策的科学化;住户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建立有效的交流平台,以利于住宅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的成果可改善目前住宅维修中盲目性和低信誉的问题.但是本文所进行的研究还停留在原理与方法的层面,没有对技术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从而对病理现象的修复方法作出更为深入的分析与论证。
  • 摘要:城镇景观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特殊经济地理单元,它将两大生态系统有机结合.随着城市的扩张与蔓延,城镇景观的问题逐步呈现在世人面前.以成都市城镇景观为例,应用"逆向规划"理论与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并结合成都郫县沙西线绿道建设实践,讨论了城镇景观建构的方法,强调了绿道建设与"逆向规划"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综合运用"逆向规划"才具有真正意义.田园城市提供不可多得的机会。以绿色基础设施为基础和出发点,综合运用了生态学、环境学、景观学、行为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原理,用绿道把河流、公园、湿地、林地、农田及其他各类绿地连接起来,充分发挥了乡土植物的多样性,改善了区域环境,实现了城镇景观发展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它将景观设施与其他项目结合起来,将生态引入城市,使景观成为成都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要素。尽管从目前来看,其实践项目还较为有限,集中在新农村建设、旅游规划等方面,但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其开拓了一种新的视角,为当代城镇景观的建构提供了新的途径。可以预见的是,“逆向规划”的理念和方法必将成为指导城镇景观建设开辟新的道路。
  • 摘要:文章根据在节假日中,对合肥市两个文化主题园区内游览者游憩停留行为的观察,研究园区内合理的空间分布情况.本文重点调查园区内三个特定区域——绿地空间、硬质铺地广场和水系景观环境,运用行为观察法,通过比较和分析,期望在人性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合理空间规划的文化主题园区.
  • 摘要:由于传统工业逐渐衰退,工业污染、废弃物处理不当、大规模建设活动等使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棕地.我国大城市的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随城市扩张而发生了巨大变化.棕地使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居民的身心健康、居住安全受到威胁.本文以城市棕地的景观规划设计为着眼点,对西雅图煤气厂公园、杜伊斯堡风景园、北京798、中山歧江公园、天津万科水晶城等棕地景观规划设计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笔者细致梳理棕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分析国内外棕地景观在生态理念、设计手法、生态恢复技术等方面的异同,从中吸取国外先进实践经验,进一步探讨城市棕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及多样化发展模式.从国内外棕地改造整治案例比较分析中可看出,我国棕地景观规划设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无论在设计理念,生态设计方法,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都与国外都相差一定距离。在借鉴国外实践经验的同时,应根据自身特色与地域文化不断探索尝试建立棕地景观相关理论体系,寻求适合我国的发展模式。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棕地开发整治正处于缺乏管理阶段。为规范设计,则应尽快建立起与棕地相关的法规体系。同时应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对棕地现状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对有较大历史、文化价值的棕地进行保留与适当改造,没有保留价值的建议拆除。除评估其价值外还应对棕地的污染程度进行评定与分级,根据不同的污染程度,界定其改造形式与内容。为了探索更为完善的棕地开发整治策略与规划设计方法,应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协作研究,同时应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提高棕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 摘要:在现今我国的城市面临着生态、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城市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功能也面临着重大的考验,而社区作为与居民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一个环节,其开放空间的规划方法和策略也需要对此作出回应.因此,本研究在对台湾共生生态生活区的开放空间规划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政策背景和案例研究对具体的规划原则、规划方法做了分析,分别从开放空间的分类、开放空间的网络构建、自然资源的保育和强化、多功能的开放空间营造以及规划与居民生活的有机结合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台湾城市生活区开放空间规划在结合当地特色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保留和强化,从“自然绿”和“人文绿”两个层面对开放空间体系进行了叠加,强调空间功能的多样性使用,将其规划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增加对居民接触自然、学习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这也为中国大陆地区相关的规划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摘要: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珠三角经济与社会双转型背景下如何实现小城镇各类居住空间的有序组织、和谐共生,并提出未来珠三角小城镇社区转型的组织模式和居住空间的重组策略.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珠三角小城镇居住空间的现状问题,并结合新城市主义理论等社区营建方法,提出居住空间重组策略.从社区空间组织重构、社区管理模式重构、社区服务体系重构、社区重组路径等方面进行居住空间的调整与重组.具体内容包括,在社区空间组织上,提出"大混居、小聚居、邻里同质"的居住空间重组模式;在社区管理模式上,提出"社区-住区-邻里单元"的空间管理单元模式;在社区服务体系重构方面,提出构建多层次服务设施体系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在重组路径中,针对阶层分化提出不同阶层住区的组织策略.
  • 摘要:文章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和传承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的一些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实例分析,总结出从城市单体历史遗产到大范围区域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之间融合的多层次的城市设计保护模式,即摒弃以前不合理的“与世隔绝”式的保护,通过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和视角,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地剖析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建立综合性网络框架,来承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共生关系,创造和谐的交融的城市氛围。在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的同时,积极地延续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特色,并不是单纯地去保护、复苏城市的历史文化,而是在原有环境中汲取和提炼出一种创造性的城市再生点,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之间关系,连接过去和未来,在深层次上努力使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并不仅仅只依靠城市设计的方法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也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保障和公众的支持监督,双管齐下才能保证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和城市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 摘要:文章通过对现代性、后现代性、前现代性等范畴的辨析,分析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与实践的特征.对中西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演化等原因进行了解读,探讨适合当代社会背景和中国文化属性的建筑方式.当代中国的建筑文化已经趋向于多元化,既有对建筑本体的建构研究,也有对生成营造的技术探讨,还有对媒体传播的符号解析等。无论在实践创作方面抑或理论研究方面,中国建筑的发展轨迹不再单一。建筑已经不是符号化的形式语言,通过对方方面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和思考,将建筑从意识形态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其更加贴近于真实的生活和传统,这才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原初目的。
  • 摘要:作为华工半个世纪历史的见证者,华工露天电影场不但见证了绝大部分华工的大型活动,还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华工人的集体记忆.口述史学的方法还原出个几乎没有相关文献资料的华工露天电影场的历史细节,补充出关于它的大小事件.正是这些大历史与中历史背景下的小历史,赋予了华工露天电影场这个独特的空间场所,以带有人文气息的历史属性.笔者通过这样的历史还原与补充,试图揭示出这些个历史活动和事件的空间载体——华工露天电影场的场所精神.
  • 摘要:我国城市建设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建设开发的过程中老城区的景观面貌难免遭到破坏,如何恢复和重建具有视觉形态、历史人文、自然生态三重效益的城市景观,在更新城市景观的同时使景观再生是目前我国城市景观设计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是基于吴良镛先生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为指导,从城市景观更新的角度,探求城市景观有机更新的概念和思维方法,并以广东顺德伦教滨水景观改造为例,提出具体的城市景观有机更新设计策略,即将城市景观的发展过程看作是一个生命体新陈代谢的过程,城市景观更新既要体现对传统景观空间设计手法的继承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再生的关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机理、历史、融入新的设计观念和时代特征来更新城市景观。总之,运用“有机更新”的最终目标是:使现代城市景观突显场所精神、再现城市记忆、激发群体共鸣、融入人类情感。这对解决目前城市景观建设中的问题及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摘要:随着ARCGIS的发展,它的三维空间分析功能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工作者的重视.ARC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尤其是地形地貌比较复杂的规划设计中,它的优势更加明显,如高程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适用性分析等.本文以肇庆端州区北岭片区城市设计为例,该片区地形比较复杂,在设计中引入了GIS技术手段.希望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项目之中,可以为规划项目带来一些新的思路.本次规划前期阶段,进行现状地形分析如高程、坡度、坡向、现状三维模拟以及后期阶段的三维空间模拟.这些都为更妥善处理北岭片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建构人与山水、城市与山水以及文化与山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 摘要:棕地是指废弃的,闲置的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工业或商业用地及设施,在这类土地的再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往往因存在着客观上的或意想中的环境污染而比其他开发过程更为复杂.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功能日趋复杂化的同时也逐渐由第二产业为主导逐渐向高级服务业为主导过渡.工业区的迁移遗留下大量土地用于重塑城市空间,这种再开发具有多种城市未来空间改造的可能.然而,目前我国棕地改造仍多使用终极蓝图式规划手段,对具体地块生态环境重建过程的复杂性未给予充分认识,只注重实体空间布置,既缺乏对支撑规划实施的具体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策划,又缺乏承担规划实施的机构建设、资金保证等方面的内容,这使得规划流于形式,脱离于城市开发的经济决策过程,改造时多次发生生态事故.因此,本文旨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探讨将行动规划概念引入我国棕地改造开发建设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以多伦多Downsview公园设计竞赛的实施方案——"树城"(Tree City)为例,分析不以景观视觉效果为终极目标,而以地块的生态复苏,城市功能更新和新旧空间融合的具体空间形式演进和生态过程为重点的棕地改造行动规划.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模式提供规划设计的实践新思路和发展方向.
  • 摘要:传统民居是地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明清以来苏州和广州两地传统民居为研究案例,比较两地传统民居在民居总体格局、街区肌理、大型府宅院落、中小型单体民居以及民居建筑细部等五个方面之间的差异,分析传统民居在适应不同气候、环境条件的特征,并进一步探索了地域文化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从城市总体形态看。由于苏州纵横水网和密集河塘形成了河道与街巷并行的双棋盘式结构,并将全市划分成许多“前街后河”或与河道相结合的居住街坊,大量民居因此依水而建;而广州北依越秀山、南面珠江,商业氛围浓厚,大多数民居临街而建;从街巷空间机理来看,苏州城内存在“街道-民居-河道”、“民居-河道-民居”、“河道-街道-民居”以及“民居-街道-民居”等不同的传统民居与街道、水巷的组合形式;而广州由于地处岭南,受中原宗法礼教影响相对较弱,街巷布局以使内部交通最短、最便捷为原则,故广州城市街巷布局基本不规则,道路网络自由度较大,传统民居既有商住一体的沿街建筑,也有位于内宅小巷的深宅院落;按照民居单元来看,苏州民居分为大型民居、中型民居和小型民居,其中大型民居强调“中轴对称、前堂后寝、内外有别”,其空间由“进”与“落”相结合而成,并且没有组织传统民居内部交通联系的备弄,中型民居总平面布局形式与大型民居类似,只是规模相对较小,多为一落,且一般不设备弄,而小型民居又可分为横长方形、曲尺形、三合院、四合院、一颗印等形式;相对而言,广州传统民居类型有西关大屋、竹筒屋和三间两廊,其中西关大屋属富贾豪紳住宅,典型平面布局为“三边过”,并设“青云巷”与邻居相隔,竹筒,屋是市井百姓住宅,为单开间民居,而三间两廊则是三开间主座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形成的三合院住宅。此外,广州还有一类特殊的民居—骑楼,是近代产生临街商住民居;从建筑细部来看,粉墙黛瓦是苏州传统民居最典型的特征,建筑侧立面也有的采用马头墙形式,另外还充分运用文学、诗词、绘画、书法、雕刻等手法,营造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而广州传统民居在这方面最突出的特色包括建筑侧立面采用“镬耳墙”形式、趟笼门的使用以及砖雕、灰塑等的采用,充分体现了岭南地域文化特色。
  •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与此同时,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对传统建筑造成非常大的破坏和威胁,濒危古建筑的挽救修复和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迫在眉睫.在华南地区,闽南建筑、岭南建筑、桂北建筑等都有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为当地的古建筑保护和文化传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孤悬海外的海南,虽然在记者、古建爱好者、专业学者的推动下有零星的研究和报导,但系统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阶段.在海南省创建国际旅游岛战略制定的大背景下,海南传统民居将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对它的研究更显得迫在眉睫.文章以宣德第为例,对其自然及人文环境、传统民居空间布局元素及类型、空间形态及构造特征等进行介绍。总体来说,海南传统的富有特色的建筑文化的产生有其独特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因素,因此它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表现出于周边自然环境和周边文化良好的适应性。实际上,它也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岭、闽南文化、海岛文化)、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文化意识、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一起碰撞、交融、妥协从而焕发出新生,通过建筑这一载体物化成为各种形态。对于现今时代来说,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日新月异的冲击着人们的智海深处,人们经常对于自我前进的方向迷失而不知所措。在此时,海南建筑文化带给我们的就不仅仅是形态形态学上的引导了,人们可以对海南建筑文化做一些深入的思考与取舍,这一点对于任何一种文明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建筑发展的道路也印证了这些思考的必要性,人们试图找到一些人性化、个性化的标尺,从而获得一种精神的归属感。
  • 摘要:基于传统商业街区的建筑安全性、业态布置、功能空间等方面难以适应现代居民的生活需求这一现状,本文从皖中传统商业街区空间形态出发,以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理论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为代表的建筑现象学为依托,将"场所"作为研究的一个出发点,"场所精神"为核心内容,从哲学的意义上,从人的存在属性和真理的研究角度,来分析传统商业街的空间内涵及其文化特征,提炼出皖中传统商业街区空间的两种主要生成模式,探求皖中建筑空间的再生手法.以期为运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更好地展现皖中传统商业街区空间地域性特征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法.
  • 摘要:渝东南土家建筑文化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难于继承和发展,对于土家地域建筑的设计仅仅停留在符号的运用上,难以注重其文化内涵.本文以建筑现象学为基础,通过知觉体验感知渝东南土家建筑文化内涵的本质,通过还原其场所的性格和场所的空间塑造场所精神,继承土家建筑文化.最后以石柱县县人民医院及中医院片区改造项目为例,探索一条新的地域建筑设计方法.
  •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历史街区面临的火灾威胁日益增加.历史街区是一个环境极为复杂的区域,消防安全关系到历史街区自身和其中居民的生死存亡.本文以厦门旧城作为研究对象,从古代城市规划的视角入手,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梳理并分析出传统营造中的防火功能和技术,即城市选址、功能分区、街巷分隔、建筑特色、园林水系和民间组织等6个方面的消防功能;并逐步分析新时期厦门旧城的特点和消防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传统消防功能再生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消防功能与现代规划方法、科学技术相融合的综合消防措施,即规划调控、环境重塑、技术植入、社会监护等。
  • 摘要:本文以涌现组的建筑作品为例,来分析当前西方数字化建筑的发展特点.从时间到空间,从共性到个性,从现象到本质,展开多层次的论述,并对建筑空间的"抽象与具体"和"有界与无疆"的表现形式加以深层次探寻,进而引发对数字生态建筑的深刻思考。研究表明,涌现组试图通过建筑体系与建筑组件间的系统生成及相互关系来解析建筑。其设计对于各种结构、表皮和形式的支配,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本研究旨在更加清晰的认识当代西方建筑的基本走向之目的.
  • 摘要: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城市的工业棕地大量闲置.如何对工业棕地进行改造和再利用,不单是涉及工业遗产层面的思考,更与城市复兴紧密联系.文章借助"城市触媒"视角,分析工业棕地这个"触媒体"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角色转变.工业棕地面临着由最初带动整个片区繁荣,到如今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整个片区萧条的尴尬局面.如何使工业棕地恢复"良性触媒"能力,成为提高城市片区活力的关键临界点.从影响城市复兴的程度,文章将工业棕地外部空间分为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并以德国的北杜伊斯堡公园为例,分别探讨工业棕地在城市触媒下的再生产策略,即保存、强化、修复、创造,再将总结出来的空间再生产策略试用于重庆钢铁厂的初步设计阶段,旨在为同类项目研究提供一个有利参考.
  • 摘要: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根本,建筑和服装一直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人的居住环境与人的着装关系十分密切.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投入到这两门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热潮中.本文试图从内在功能与外在表达方式、造型艺术语言表达方式、审美功能的特征这三方面,探讨当代建筑艺术与服装艺术这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探索服装艺术对当代建筑艺术创作的启迪.
  • 摘要:本文着重论述了在当代快速发展的传媒影响下商业建筑设计手法的转变.作者立足于现在传媒影响的框架,将现代消费观、建筑现象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融会贯通,从空间形态、造型语言、表皮形式、业态模式等多个层面、多个维度探讨了现代传媒影响下商业建筑空间与造型的更新与再生.同时呼吁当代建筑师理性看待现代传媒给建筑艺术带来的影响:在实现建筑造型语言艺术的多样化和时代感的同时,不可忽视城市地域性特征和本土化语言的延续,消除现代传媒带来的"全球化"不良影响.
  •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建筑能耗逐年上升.建筑与气候的关系是影响建筑能耗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利用不同气候条件及优势,化解不利气候对建筑的影响,减少对能源的依赖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为此本文通过对北京旧城既有多层居住建筑外部环境生态改造为例,浅析地区气候对建筑的影响以及规划改造后对风环境的能动作用,探索建筑生态改造设计在顺应气候的同时能够创造性的与环境协调,即冬季减少冷风渗透换热量,夏季自然通风减少空调耗电量,得出外部环境规划布局设计的原则,有利于指导规划设计节能工作。最终达到节约能源,创造良好舒适生态环境的目标.
  • 摘要:重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道路交通问题突出,同时市内各种交通方式彼此独立分散,缺乏有机联系,乘客换乘很不方便.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交通方式各自独立到多模式整合,构建以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使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彼此联系、相互配合,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小汽车等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换乘,形成一体化的交通枢纽建设,为广大出行者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换乘条件,并以沙坪坝火车站为例,说明综合交通体系的适应性构建思路。
  • 摘要:居住建筑的自然通风状况是影响夏季人体热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室内通风对优化居住条件、实现节能减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对福州市三典型住宅夏季室内自然通风实测,通过相关热舒适评价指标分析,提出了自然通风能达到一定的降温效果,同时在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使人对舒适性的要求达到一定的平衡.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闽南地区住宅建筑有效利用自然通风,减少夏季空调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摘要:为了改变几十年来我国建材工业高能耗、高污染的现状,笔者寻找出既能满足建造要求又可持续发展的材料——胶合竹.竹材经过现代胶黏剂技术层层叠压,形成了胶合竹材,使得传统竹材能够适合于现代建筑的建造方法.通过设计实验及结构验算,得出胶合竹材料的各项强度性能,并针对其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设计应用进行具体研究,推算在住宅中应用的构件尺寸的承载富余度,为以后的设计提供理性的依据.
  • 摘要:近年来,位于城市核心区的火车站改造及周边片区城市更新是国内外许多城市正在面临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市沙坪坝火车站片区的城市更新设计为例,在对基地全面分析之后,以整合城市空间和集约利用土地为目标,从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公共空间体系和景观体系等方面对以火车站改造为契机的城市核心区更新,提出了相应的更新策略和方法.
  •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由集中式规划到均质化规划再到高效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研究为基础,阐述城市综合体中HOPSCA的发展模式演绎是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并走向世界,走向多元化,集约化新时代的模式之一,得出社会功能的竖向叠加性、建筑高密度、空间的连续性、边界空间的定义等是HOPSCA的重要参数;并通过实例的分析比较探讨城市综合体的设计理念,并希望其对于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有着重要意义.城市综合体之所以成为当今城市开发的重点,是其以人为出发点的设计思想,试图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缩短人出行的距离,高效的将各种社会功能交叉而又重新整合在一起,真正意义上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便捷的城市空间。然而,HOPSCA仅仅只是城市综合体中的一个类型,成为了当今乃至未来商业地产的主要发展模式,因为其发展模式是在保持不断地更新和发展,任何建筑及城市都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要不断地发展和更新,HOPSCA模式已被国内外很多专家认可,我国的HOPSCA设计任务也将逐年增加,相关理论也将进一步加强。
  • 摘要: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干流水质基本保持稳定,但库区次级河流水质却逐渐变差,生态破坏逐年严重.本文以重庆北部新区跳墩河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为例,通过现状调研及结合GIS水文结构分析,旨在理解现状水文结构的基础上构建流域健康的水文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规划区生态系统设计、地形系统设计、水系统设计、面源污染控制设计、植被设计、岸线设计等为规划内容,以达到水资源净化、栖息地维育、休闲娱乐设施建设、河岸线改造、河流变迁再现的目的.为山地城市次级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 摘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集装箱运输与大型机械化日益盛行而取代了货物管理和仓库,曾经作为港口设施关键部分的15库及其所在的大连港区原有的仓储用地衰退进而沦为弃置地.作为大连港的标志性建筑15库及其所在的大连港区见证了大连港80年的发展历史,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遗产.文章通过技术、生态和艺术化的手段,再现衰退、弃置的工业地的场所精神,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效益,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将其改造成以客运和观光为主的城市码头成为了新的课题.在大连港再生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的三点:重视与传统街区城市肌理的有机衔接;利用场地自身的特点,创造场所精神,唤起集体记忆;提倡土地功能混用,引入时尚创意产业。这三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大连港再生方式的探讨研究,而这些终究是理论。在现实中的大连港再生项目中,政府与开发商的举动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决定大连港未来的走向——是形式上的再生而内核为利欲熏心的疯狂建设商品楼,还是真正从城市发展角度建设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主的混合型区域,这些都需要通过时间来验证。15号仓库的文化产业更新改造已表现出政府对创意产业建设的支持,而中山路尽端蓝天组设计的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则成为大连港的标志性建筑,这也表明了政府对此地的重视与对大连港再生的决心。
  • 摘要:三峡移民迁往全国各地,移民面临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调整.而近年来,许多三峡移民居住区都出现了空间杂乱、建筑条件恶化的现象.该文以广东肇庆市大旺高新区三峡移民村改造为例,通过对移民村内外空间使用状况以及移民生存状态的调研,分析移民社区空间丧失活力的原因,试图通过对该移民村的改造设计探寻三峡移民居住区空间再生的途径.本次改造规划设计力图从移民的最基本需求出发,同时考虑到移民与本地文化、本地居民的融合,使移民社区的形象能够焕然一新,移民也能够在新家园找到归属感并且平稳长久地生活下去。
  • 摘要:文章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为例,通过引入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并运用POE法对环境及其周边人群进行分析和研究,探寻一种可控性强,充分体现行为活动与校园湿地兼容共存的设计手法.使设计者可以不断地从"人-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大系统中吸收新的信息,使设计程序更为合理化、科学化.通过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校园湿地的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出在人群行为参与下的闽南地区高校校园湿地的构建与管理原则。首先,校园湿地的构建与管理应强调适用性和地域性。其次,发挥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加强湿地相关方面科普知识的普及教育。再次,在具体的构建和管理中,应根据校园湿地中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划分出保护区、缓冲区和展示观赏区,以此来调节人群行为。第四,针对校园湿地中生物多样性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以及野生动物繁衍、栖息的区域,应设置重点保护区,将人群与该区域完全隔离,除必要的科研和管理行为,限制针对该区域的任何人群行为。第五,在校园湿地中开放部分生态环境较好且生态敏感度相对不高的区域作为缓冲区。以满足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向往,并允许人群在其中进行一些低度干扰的行为。该区域中以散点式休憩停留空间与流动式线性道路来组织进入该区域的人群行为活动。避免过多的停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六,以校园湿地边缘地带以及周边区域环境建立展示观赏区。为人们提供休憩、学习、慢跑、观景等场所。在这一区域内,人群行为基本不受限制,重点强调体会生态环境的氛围。
  • 摘要:面对小学生放学时产生的社会问题,本文对人的行动特征与空间要素的关系进行探讨,选取两所小学小学生放学时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小学入口与周边道路等各空间要素类型化,进行行为观察,并依据其数据对放学前后人群进行定点定位分析.进而运用时间、空间与行动相对照的系列分析方法,研究人群的疏散情况与行动趋势.通过人群密度图像讨论了放学门前区的人群的分布情况.本文总结出了学校门前区的空间要素与人的行为特征的关系,研究发现等待人群常沿道路分布,而又以学校正门、沿街商铺、道路转角的开阔场地为重要的聚集场所。学校门前有疏散广场、人行天桥、道路围栏、交通灯以及交通警察和学校管理策略对于合理疏散人群和缓解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城市的视角探讨了小学门前区的外部环境空间效果,该研究对于建立既有场所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并对小学门前区的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对相关学校管理、建筑设计、交通规划等政策的制定都具有定量化、科学化的借鉴意义。
  • 摘要:作为现代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先驱,柯布西耶的作品一直是后代建筑师学习的典范.他的许多设计手法当今仍被延用.在他的建筑作品中始终体现的一条不变原则:即赋予建筑及构成建筑的各部分元素以完整的形态和性格,并对不同的元素进行适当的分离,最后通过一定的秩序对各部分进行组织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本文是在对柯布大量的建筑作品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这一原则的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发现其对于现今设计的借鉴意义.
  • 摘要:本文以现代城市墓园为研究对象,在阐述了城市空间再生理论的基础上,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绿地分类系统,分析现代城市新型墓园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墓园空间再生可能性.以辩证唯物理论对生命的理解为指导,导入"更新了的生命文化"理念作为新型墓园规划设计主要理论依据,结合其他相关理论,对城市新型墓园的概念、用地性质提出全新的认识及界定,得出全面、系统的理论成果.依据理论成果为指导,对如何开展新型墓园规划设计进行探索,为现代新型墓园规划设计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依据.
  •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空间的需求已经上升到可读性可感知与情感表达等高层次阶段,为此文章通过良友山庄观景平台的设计研究,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五个方面分别探讨建筑感知空间的一些设计手法及建筑空间对人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以便创造出能充分调动人情感体验的人性化空间载体.
  • 摘要:剖面在建筑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从制图角度,还是设计角度.它是建筑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并加以研究的部分.本文通过总结与分析S-M.A.O建筑事务所建筑作品的共性,及其他同样将建筑空间作为设计重点的作品,阐述了剖面作为建筑设计中一种更加灵活、新颖的设计思维在当今建筑界的现状和运用.同时结合东西方文化以及当今中国业界的背景,试图并探索了其在中国可能的发展轨迹.
  •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以疾病治疗为主的医疗观念正在向疾病预防的趋势逐渐发展.随之而来的将是承担健康守门人功能的社区医疗空间的转变.本研究通过对辽南地区城镇社区服务卫生中心的实例调研及访谈,结合环境行为学理论分析方法,分别从总体计划、各部门的计划与设计、改建、模式化、节能和环境5个层面进行研究。致力于使社区医疗设施发挥其在医疗设施体系结构中应有的作用;试图从中找到能够指导我国社区医院发展的可借鉴规律,并探讨我国社区医院发展中的必备空间要素及条件,从医疗政策、设施现状、资源利用、环境评定等几方面人手,探究适合我国国情的、以人为本的社区医疗设施模式化设计方法。
  • 摘要:重大城市事件在城市发展历程中虽然是重要的节点,但其本身相比城市发展长河只是一瞬.重大城市事件作为催化剂带动城市发展的催化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事件之后的影响力而并非仅限于事件本身.本文对历届世博会及城市大事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从发展模式、规划层面、城市结构、城市发展等角度初探往届世博会后世博时期遗留空间再利用的策略;解析重大城市事件结束后遗留空间的后续利用的具体方式,总结其间的规律和特征,并结合此次2010上海世博会的后续利用情况进行分析解读.从整体规划而言,进行分区打造,形成包括文化博览区、城市最佳实践区、国际社区、会展及其商务区、后滩拓展区及滨江生态休闲景观带在内的“五区一带”的后续规划格局;从功能而言,其后续利用应充分强调功能的综合性,强调主导功能的引导及功能之间的关联度,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经济效应;从功能置换相近性而言,永久保留建筑的功能转型要世博会期间建筑功能相近,这样才能更好地延续原有功能,更具有合理性,不需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对场馆进行改造;从历史建筑再生而言,浦西片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更多地关注在建筑单体的改造上,而缺乏统一的整体规划策略与场地设计,因而不能形成对一片工业遗址的整体保护,同时,世博会后可以还城市一个工业遗址公园,成为上海别具特色的旅游景观与文化集散地,增强后续利用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总之,大事件后期空间能否有效地得到后续利用并不是偶然,也不是仅凭时间结束之后策划运作得到的结果,而是规划中设立明确的后续利用目标、并在筹备运作中始终保持整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从而实现其后续利用目标的必然过程。因此,后续利用不仅是衡量事件成败的评价指标,而且是整体规划的灵魂,渗透在规划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 摘要:中国高铁的建设大大拉近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高铁沿线不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借由高铁站点的建设,进行大规模的新城开发,希望高铁能带动城市总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也希望能将高铁站区建设成为展示自身的窗口.文章首先研究高铁沿线城市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高铁沿线中小城市规划建设现状,研究高铁站点对于中小城市用地的影响,确定城市空间开发模式、各类城市用地的规模与开发强度,接着以京沪高铁德州站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德州市的城市发展水平、区位、高铁站去的发展定位、功能选择、空间构建出发,探讨中小城市高铁站区的用地特征,归纳站区发展的模式和影响因素.总之,中小城市高铁站区发展不应盲目跟从商业开发的热潮,一味的学习大城市的发展模式,应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充分认识城市本身在区域中的定位、城市优势和产业特色,本着“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高铁形成积极的互动,争取在区域竞争中占得先机。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城市产业与居住的郊区化现象日趋显著.伴随着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城乡结合部吸纳了大量来自中心城区的居民以及外来流动人口,城乡结合部社区结构迅速转变.广州的同德街道,从起初的郊区自然村落发展到城乡结合部的城郊村和城中村,再向城市社区转型,在此演变过程中,其管理体制、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用地结构均发生了较大改变.这是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国家政策与城市规划宏观调控以及土地市场与区位条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研究同德社区的演变特征以及形成机制,为城乡结合部社区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在未来城乡结合部社区建设实践中,准确把握社区发展的阶段特征、形成机制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前提,针对社区发展阶段特征,从管理体制、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用地结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是社区发展与建设的关键内容。
  • 摘要:近年来我国产业由沿海地区进行梯度转移,西部城市产业发展迅速,配套相关产业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比重逐年加大.有别于传统服务业,服务于新型产业的现代物流服务业不但要依托一定的产业才能形成规模发展,还要有便利的对外贸易交通进行支撑.如果从大陆桥视角考虑新型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那么物流服务业集聚区的规模、内在用地构成、发展模式、都将受到所服务产业区和大陆桥港口经济辐射的影响.本文以呼和浩特新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例,以吸收陆桥口岸经济辐射为着眼点,以区港配合为切入角度研究新区规划建设,拓展传统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思路.提出服务业新区产业用地规模预测参考因子,支撑条件.用地构成分析,产住融例分析,和综合道路交通规划新尝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