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上海市第一届科技统计论文研究会
上海市第一届科技统计论文研究会

上海市第一届科技统计论文研究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09-11-05

主办单位:上海市科技统计协会

会议文集:上海市第一届科技统计论文研究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钢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行业,也是周期性特征较为明显的行业.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影响,上海精品钢材制造业和全球钢铁行业一样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此背景下,上海精品钢材制造业坚持探索"开放式自主集成创新"模式,科技创新呈现投入总量增长、投入强度增强的发展态势,实现了"钢铁精品"为国家重大工程和重点行业服务的目标.从本轮经济危机对行业科技创新后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来看,主要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能力仍显不足,高端产品受资源约束缺乏价格竞争优势,产业缺乏可"独步江湖"的重大专有技术.同时本文提出了增强行业创新能力的对策:依靠科技创新,助推上海精品钢材制造业发展,提升上海精品钢材核心竞争力,促进上海精品钢材降本增效.
  • 摘要:本文全面、客观和准确地反映上海知识产权进展的现状,及时把握全市知识产权进展的宏观运行态势和工业企业、研究机构与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的微观运行状态及水平,进而有效地评价上海市在科技进步过程中知识产权进展的绩效,在充分研究了国内外有关机构和组织关于知识产权统计指标与评价的资料基础上,分析了工业企业、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在知识产权进展中各自的作用,设计完成了《知识产权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与评价分析》.该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一定程度上适合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的数据比较,并能够对指标体系的实施起到应有的作用,为上海的"科教兴市"发展战略提供服务.
  • 摘要:中央驻沪科研机构是上海市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分析研究中央在沪院所的特点和优势,对于更好地利用驻沪院所的科技资源为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上海科技统计年鉴》的数据发现,2007年上海市共有中央属科研机构77家,并具有科技人员队伍规模大、科技人力资源丰富、科技经费充足、政府科技拨款对其支持强度大、承担科技项目数量多、投入人力多、经费充足、科研条件良好、物质基础雄厚,以及科技产出活跃、科技论文质量高、影响力大等一系列特点和优势.
  • 摘要:根据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提供的有关专利统计信息数据,对2008年度上海市国内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上海市国内专利申请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速放缓。上海市国内专利授权同比略有下降,发明专利授权依然保持较快增长趋势。上海市国内专利申请增幅已明显落后北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市国内专利授权出现负增长。
  • 摘要:2009年上半年上海经认定登记的技术交易(简称:技术交易)12470项,成交金额238.01亿元,分别比2008年同期增长9.4%和15.5%,上半年环比(二季度比一季度)分别上升21.5%和下降2.9%.环比项数增长,成交额下降表明大成交额的合同减少,小成交额合同增加,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显现.从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技术交易类别;内资企业、港澳台资、外商投资、个体经营、境外企业等技术交易机构类别;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交通等技术交易领域;上海、北京、江苏、浙江、港澳台地区等技术交易流向地域四个角度分析了2009年上半年上海技术交易情况。
  • 摘要:全社会科技经费筹集额上海一直处于四直辖市之第二,但增速最慢;上海科技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的比重在20%以上,但比北京低近20个百分点。上海科技经费支出额一直处于四直辖市第二的位置,但是增幅最低;上海科技经费支出额占地方GDP的比重2007年达到4.34%,远低于北京的8.82%。上海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增长迅猛,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2007年居全国第二。上海研究与发展(R&D)经费持续增加,R&D/GDP的比重2007年达到2.5%,但仍远远低于北京的比重。上海的R&D主要以试验发展为主,基础研究较为薄弱;上海的R&D集中在企业,比重超过七成;R&D经费中来自政府的资金比重远远低于北京。
  • 摘要:韩国专利申请近年增长迅速,论文从专利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考虑促进韩国专利申请增长的因素.通过对专利申请领域构成的分析,发现:a.专利申请领域与韩国产业发展选择相一致,有重要关联;b.技术自我引用率不断提高,在某些技术领域显性优势突出,已经建立起具有自主特色的技术发展路径.从技术特色、产业政策特点和其追随的主要技术领先者等方面,论文分析了韩国特定技术路径的形成原因.最后,根据知识产权发展路线图,对韩国技术发展的前景进行预测:韩国的技术创新受全球技术边界前移风险扩大而困难加大,但可能会在个别技术领域继续领先,总体上会向技术受益者靠拢.韩国技术路径的经验对期望发展自主核心技术及培育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摘要:在科学计量学出现之前,对科学活动的评价主要通过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同行评价进行。很明显,依赖于科学家的任何方法都可能掺杂科学家个人的私利和偏见。科学计量学的开拓者力求探索独立于科学本身的方式理解科学。随着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诞生,科学文献成了定量分析科学发展情况的主要数据资源,科学计量学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即使是这样,利用科学计量学评价基础研究产出表现也仅仅是对同行评价的一种有益补充,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取代同行评价在基础研究产出评价中的地位。
  • 摘要:科技论文作为科技活动产出的一种重要形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情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竞争力水平.本文是在阅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2007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内容的基础上,对上海市2007年度科技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中国国际论文数量增长迅猛,2007年为20.8万篇,居世界第二位。上海的国际论文增长缓慢,仍位居全国第二位。同时分析了国内论文(CSTPCD)发表情况和国内论文(CSTPCD)2007年收录各类基金资助产出论文情况。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市知识服务业区位商的计算,得出主要知识服务业在上海市区内的布局情况,然后把知识服务业分三大类型即以金融业为代表的信息依赖型知识服务业、以设计为代表的创新型知识服务业、以医院和学校为代表的知识服务业进行分析,最后对这三种类型的知识服务业的布局模式进行总结.总体来说,知识服务业的分布情况是以集中为主,但由于受到市场(如是全球市场还是地方市场)、每个产业内部的结构(公司规模的大小)以及每个产业部门的属性(技术性还是非技术性)的限制,一些规模较小或是分支机构知识服务业分散在城市的城区。但无论是集中还是分散基本上都在城区,没有出现大面积扩散到郊区的现象。这与国外有关学者的研究有一些不同,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是上海市的交通建设以及通讯设施并未达到国外的通畅水平,加之由于上海人口众多,汽车的普及还不如国外,因此,知识服务业仍以集中在城区为主,大的知识服务业布局仍以集聚为主。第一类对信息依赖很高的规模较大的知识服务业大都集聚在CBD,其特色是以楼宇经济为主;第二类对创意环境要求较高的知识服务业大都集聚在一条街或是园区,形成的原因有些是自发的,有些是政府规划推动的;第三类是指以学校和医院为代表的知识服务业,由于其占地面积较大、人员流动较强的特点,一般布局在内环和中环之间的地带,现在由于政府的干预,出现了在郊区分布的特点。
  • 摘要:国有企业的微观运行机制决定了企业引进的技术特征,影响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影响着中国实现技术赶超的步伐.要实现技术进步的良性发展,必须打破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的行政任命制,必须废除国有企业主要经营者的行政级别制,恢复经理人市场的职业监督功能,建立技术进步导向的国有企业动态考核机制.
  • 摘要:本文综合运用国内外学者估算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各种方法和经验重新估算了上海市四种物质资本存量和三种人力资本存量,在索洛余值法的框架下再测算了各种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组合下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发现了科技进步贡献率都呈现相似的演化模式.本文认为,应该淡化科技进步贡献率对经济增长的解释作用和在考核经济发展绩效方面的重要性.
  •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了近28年的高速增长与快速发展,其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及其未来趋势,不仅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联日益密切,还受到国际社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国际经济组织的关注.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着国内外的一些不利因素的冲击和影响,其稳定性和高速增长的速度开始出现明显减弱的迹象,并且其未来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正在日益增加.投资与出口拉动及低竞争力限制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相对优势渐消,增长方式转变势在必行。要继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探索相应的制度创新;中、西部发展不能重复东部的模式,应重视经济与科技的均衡,突出产业特色;磨练与提高应对世界经济波动的能力。
  • 摘要:本文以研究创新型企业理论和评价方法为基础,结合本企业集团的实际和特点,提出了从创新的核心能力、持续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创新管理、创新影响等五个方面对企业集团建设创新型企业现状和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的企业集团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该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引导各科研、企业单位开展创新型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不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提高创新的效益,从而达到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目的.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判断法和综合指数法实用可行,可以为分析、监测和评价创新型企业建设的现状、进程提供方法和依据.
  • 摘要:本文对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情况以及实施后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归纳与分类,运用统计指标分析法、横向比较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结合对所设计的计量经济模型的运行结果展开了细致、认真的分析,评估了政府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具体效果与作用,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 摘要: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利用1996~2004年上海市125个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上海市科技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与效果.本文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科研能力即R&D人员比例以及R&D投入强度水平对其专利产出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发现政府资助和税收减免政策对于提高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政府资助和税收减免政策对其专利产出却都存在一个门槛效应.
  • 摘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上海作为国内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受到的冲击也相对较大.其中外向程度最高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首当其冲,2008年工业总产值增幅同比下滑19.2个百分点,导致行业创新投入增幅下降.rn 本文结合关键指标数据及实地调研访谈记录,对上海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科技活动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把握其行业科研发展特点,总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增强行业创新能力的对策.提出要制定有利于研发型企业的政策,实现行业内结构调整平稳过渡;以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带动行业核心技术创新实力提升;增强企业研发外部性,多层次多渠道凝聚创新合力;“软硬结合”,促进信息服务业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形成良性互动;鼓励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用创新主导市场。
  • 摘要:国际生物技术工业组织(BIO)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生物医药行业的冲击将十分有限,乐观估计今后一段时期的国际医药市场仍将保持较高增速.然而上海市生物医药制造业却受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同比出现明显回落,由上年度的增长24.1%回落至增长9.5%,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上海市生物医药制造业在自主创新能力等核心竞争力上仍存在不足.本文结合关键指标数据及实地调研访谈记录,通过对上海市生物医药制造业科技活动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把握其行业发展特点,总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未来产业发展对策.提出要以大中型企业为核心构建研发桥头堡;引导小型企业走特色研发道路;利用外资企业带动本土企业成长;重视独立研发机构作用,提升CRO创新能力;加强监管,帮促结合,激发企业研发积极性;发挥中医药优势,抢占植物新药市场;“产学研”联合.启动前盼性研发;完善公共卫生预防体系和医保体系,促进医药行业快速发展。
  • 摘要:2009年上海市高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5560.65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销售产值5466.77亿元,同比下降1.9%;实现利润总额72.94亿元,同比下降40.2%;出口交货值3907.25亿元,同比下降6.9%;产业外向度(出口交货值与销售产值之比)为71.5%.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上海市高技术产业的外向特征非常明显,受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较为严重.分析其有关统计数据,发现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上海市高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幅放缓,全年实现总产值5560.65亿元,同比增长8.2%;上海市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3.3%,同比有所下降;从2009年季度累计情况来看,下半年开始出现良好势头,上海市高技术产业产值同比由降转升;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仍是上海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两者产值占到全市高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接近九成;上海的高技术产业外向度高,2009年除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出口为增长外,其余五大类高技术产业行业出口出现下滑;信息化学品制造和医药制造业的利润总颊增长较快,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亏损30多亿元,导致全市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四成多。
  •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以上海R&D投入为自变量,以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因变量,以2000~2008年为样本期,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是R&D投入的格兰杰(Granger)原因,然后对加大上海高技术产品出口提出了几点建议.提出要加大R&D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强技术创新.优化高技术产业结构;保护知识产权。培育高技术产品自主品牌;加强创新合作,促进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本文不仅可以为政府提供政策指导,也可以为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2009年上海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商品出口呈现负增长态势,总额达到1419.14亿美元,同比下降16.2%,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636.16亿美元,同比下降10.8%,占商品出口总额的44.83%.根据上海海关提供的有关高技术产品出口统计信息数据,对2009年上海市高技术产品出口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受金融危机影响,上海市高技术产品出口显著下降,但占商品出口比重呈现继续增长的趋势。三大类主要高技术产品(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出口额超过3/4。高技术产品出口集中在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电子技术领域。进料加工贸易是主要的贸易方式。外商独资企业依然在出口贸易企业中占据主导位置。高技术产品主要出口欧美,但四大贸易区(美国、欧洲、香港特区和日本)的出口额比重为近6年来最低。
  •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本市石油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受影响较大,行业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产出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本文对石油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科技活动情况、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影响石油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对石油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科技创新发展提出几点思考.提出要支持重要骨干企业,有效整合资源促进自主创新,继续推进开放化发展战略。
  • 摘要:成套设备制造业是上海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2008年,上海市成套设备制造业各项科技活动指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但成套设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发展也存在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自主创新力度不够、产学研结合度不高等制约因素.本文还对成套设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发展提几点思考建议,要尽早出台采用国产自主产品等相关细则,拓宽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融资渠道,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国际化经营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 摘要:根据上海市人事局的调查结果,上海非公有制经济吸纳的从业人员占全市总从业人员的比重已经达到60%以上,成为了吸纳就业的主力.同时,上海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接近45%,既显示出非公有制经济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也说明上海非公有制经济生产力处于相对劣势.因而对上海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展开分析,特别是对从业人员中的人才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就显得很有必要.通过分析上海非公有制领域人才总体发展现状,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发展现状,区域发展现状,从行业准入、人才培养、高端引进、合理使用、区域平衡等角度提出了问题和建议。
  • 摘要:根据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2008年统计数据现状,分析了系统的机构组成,人员状况,经费收支现状,国有资产和基本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科技项目管理及获奖情况。
  • 摘要:2007年5月,国家科技部和统计局联合就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对各省市进行了大型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企业基础情况、创新投入、创新活动情况、创新中的问题以及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等.通过这次调查,获得了有关企业创新的许多基础资料,可为国家和各地区制定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情况(2004~2006年)的总体分析.提出上海市以地方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以国内企业为主。企业技术创新比较活跃,企业产品创新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多数企业具有工艺创新,一成半以上企业终止创新活动。创新投入费用普遍较高,以内部为主,政府创新投入资金比较分散。新产品产值提高较大,知识产权保护需要重视。
  • 摘要:上海高技术产业以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企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居多,这两个行业的企业数量和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54.93%和89.62%。但这两个行业的技术对外依存度比较高,经济效益不够高。而其他3个技术对外依存度比较低的,但经济效益相对比较高的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企业的规模发展不足。这是上海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益不如其他先进兄弟省市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是上海高技术产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上海高技术产业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行业群体,历年来出口一直保持较快增长。而且由于其中作为全市高技术产业的主体行业的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对外依存度较大,因此上海高技术产业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程度也较大,其行业发展和产品出口对国际市场变化较为敏感,近阶段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上海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定会受到一些可以预见的影响,需要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为进一步提高上海高技术产业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议以下几点提请政府有关部门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创办科技机构;重视科技人力资源的培育和投入,增加科技活动人员数量;进一步加大R&D投入强度;鼓励企业重视新产品开发。
  • 摘要:2008年上海市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速放缓,令人关注。上海市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速高于同期上海市外贸出口总额的增速,且高技术产品出口额所占比重高于40%。其中外资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接近九成,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两大领域的产品出口比重占九成,三大主要高技术产品(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出口额超过七成,四大主要贸易市场(美国、欧洲、香港特区和日本)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超过七成半。
  • 摘要:本文借鉴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思想,参照区域智力资本模型中各构成要素的内 涵,考虑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实际研究的需要,设计一套支持知识服务业发展的相关要素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排名,发现知识服务业在全国的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地方如北京、上海发展得很好,而有些地方如宁夏、西藏很滞后.
  • 摘要:通过分析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基础条件、投入产出的现状,提出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健全企业研发机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
  • 摘要:政府财政的科技资金投入是一种有限的公共资源,必须进行科学管理,保证其合理、有效地分配和使用.科技项目管理主要由科技项目立项评价、科技项目执行评价和科技项目绩效评价三部分组成,缺一不可.特别是对政府财政科技资金投入进行绩效评价,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举措.从科技项目的绩效内涵要求,指标体系大体上可以有项目产出情况的评价,项目成果及其应用情况的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情况的评价,项目社会效益的情况的评价,项目后续发展前景的评价,项目成果产业化情况的评价等六个方面。
  •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已将战略从贸易和生产领域延伸到技术的研究开发领域,实施研究与试验发展(R&D)国际化战略.在海外设立R&D分支机构是其实施R&D国际化最直接、效果最显著的一种重要形式.探讨了在沪外资跨国R&D机构的类别、活动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重点考察了其对本市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技术市场等三方面的影响。提出要依据分类指导原则,对不同类型的跨国公司及其R&D机构进行分类管理;根据驻沪跨国公司及其R&D机构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对策与管理措施;根本的出路在于苦练和强化内功。
  • 摘要:2008年,在总结以往科普统计调查经验的基础上,利用以往历年开展科普工作所形成的统计网络体系,在全市19个区县和有关系统进行了工作布置、人员培训,对上海科普资源状况和科普工作运行质量进行了全面调查。本文对统计调查数据的汇总进行分析,探讨了科普人员情况,科普场地概况,科普经费概括,科普传媒情况,科普活动情况,科普教育基地运行情况。
  • 摘要:根据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有关专利统计信息数据,对2009年度上海市国内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上海市国内专利申请及发明专利申请稳步增长。2009年上海市国内专利授权较2008年大幅增长。上海国内专利申请数同比增幅为17.8%,只高于山东省11.0%的增幅,已落后江苏、广东、浙江等省,低于全国22.4%的增幅水平,而且这已经是第二年低于全国增幅水平。2009年,上海国内专利授权数同比增长42.7%,同比增幅略高于全国42.4%的增幅水平。
  • 摘要: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6~2007》(以下简称本年度报告)中,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立足113个基本指标的统计分析,分别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以及"创新绩效"等五个板块对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4~2005》(以下简称上年度报告)相比,本年度报告中上海的创新能力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尽管从整体来看,上海的区域创新能力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的位置,但还有部分指标出现了一定的下滑,提出知识创造能力不断上升,综合评价值不断提高;知识获取能力有所下降,技术吸收与扩散能力有待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创新主体功能尚待增强;创新环境“强中有弱”,软硬环境建设亟待同步;创新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创新对地区经济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选择1978~2007年中国大陆"经济与商业管理"领域发表的SSCI论文,通过对其数量与趋势、研究机构、研究方式、平均影响因子等指标进行定量研究,并选择部分指标与我国台湾地区、韩国、日本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大陆"经济与商业管理"领域SSCI论文具有如下特征:总量相对偏少,但数量逐年上升;高校在国内机构中占有优势;合作论文与国际合作论文比例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平均影响因子偏低等.
  • 摘要:通过分析2008年中国以及上海地区国际国内科技论文产出概括,主要机构情况,提出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国际知名城市,不仅经济发达,而且科学技术实力强大,投入产出效益较高。上海与全国各个地区一样,其国际国内科技论文产出的主要机构首先应该是本地区的高等学校,其次是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建议上海市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在配置本地区科技资金资源中适度地实施对论文产出单位的倾斜政策。增加科技经费投入,特别是R&D经费投入永远是增加科技论文产出的重要途径。
  • 摘要:作为上海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之一的上海汽车制造业,本着坚持自主开发与对外合作并举,通过加强与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等全球著名汽车公司的战略合作,不断推进整车和零部件各系列产品的后续发展,同时加快与国内企业兼并重组,实施创新"平台战略",形成国内三大自主品牌的研发和制造基地,加快推进自主品牌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上海汽车制造业的历史回顾,加深认识科技创新是上海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对科技创新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对上海汽车制造业科技创新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判断;同时分析了上海汽车制造业科技创新后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缺乏自主核心技术、缺乏融入全球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缺乏国际化的自主品牌,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坚持差异化发展自主品牌战略,放眼全球广揽创新型科技人才,抓住世博会召开的良好契机,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