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学术论坛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学术论坛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学术论坛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09-10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会议文集: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人自出生懵懂、幼稚,凡事皆从本能思之、行之之人格体现称之为“小我”;“仁”“德”之心未充、渐长,凭籍欲望驱使,追逐个人目标之实现,即“自我实现”,而在此过程的人性、道德、良知、丑恶之内在和外现的人格体现称之为“自我”;对“真善美”的追求、“假恶丑”的扬弃,不计私欲名利,以求全人类的和平安康和大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人格体现称之“大我”;人与自然宇宙大道合而为一,实现精神超脱世俗束缚,人性绝对自由的获得称之“无我”境界.个体从“小我”之境向着“无我”境界的迈进中,随着精神境界的提升,人格的完善、人道通一,天人和合,体验的人性快乐也逐级递增,随着绝对自由的临近,人性即可达到心灵的无上快乐,这种良性的精神刺激促使个体心身和谐与健康,而最终体悟“天人合一”,长生久视.
  • 摘要:浅析中医“治未病”思想源流及内涵,探讨在该理论指导下,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思路和方法.运用中医中药干预中风相关危险因素,降低疾病发生,提高群众生存质量,对国计民生而言,意义重大.
  • 摘要:为了研究调脾护心方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及其成分,分别采用乙醇或水加热提取调脾护心方成分,并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进行萃取,利用DPPH法进行清除自由基活性实验,同时与合成抗氧化剂维生素C进行对照.实验表明:各组分均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作用,且调脾护心方水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具有最高的清除自由基活性.
  • 摘要:发现和揭示新基因功能,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前期研究中,我们筛选出一个与血管内皮细胞抗原相关的新基因,命名为VECA.生物信息分析发现,VECA进化保守,预测为分泌性蛋白,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基因芯片检测显示,在稳定转染后VECA高表达的细胞株,大量天然免疫相关基因表达上调,主要包括干扰素激活基因、抗病毒效应基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分析认为VECA可能参与机体天然免疫应答.此外,细胞在感染水泡性口炎病毒VSV2小时后,VECA蛋白表达即开始上调,进而佐证了上述分析.抗病毒实验显示,瞬时转染表达VECA的HEK293细胞,具有抗VSV-GFP病毒的作用.稳定转染并表达VECA的细胞株同样具有抗VSV病毒的效果.此外,VECA表达的细胞上清对VSV病毒无直接作用,但与细胞共同孵育后则具有明显抗病毒效果.用重组VECA蛋白治疗小鼠狂犬病,小鼠生存率达33.3%,而对照组小鼠无一生存.通过RT-PCR研究,未发现VECA与干扰素有相互调控关系.以上研究结果均具有原始创新性.分析并结论如下:1、VECA具有抗病毒作用,可能参与天然免疫应答.2、VECA可能属于干扰素类似的抗病毒小分子.
  • 摘要:目的:观察熄风定颤汤(以下简称中药)对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和中脑TH、THmRNA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OHDA偏侧纹状体注入法制备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巴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并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灌胃治疗4周.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APO诱导的行为学变化,及对中脑TH及THmRNA表达影响.结果:美多巴组灌胃后2w旋转行为有所下降(p<0.01),但4w后又有所增加(p>0.05);中药高、低剂量组灌胃后4w后旋转行为方有明显改善(p<0.05,p<0.05);中药中剂量组灌胃后2w、4w后旋转行为均明显改善(p<0.05,p<0.01).美多巴组、中药高、中药、低剂量组TH阳性细胞表达均增加,分别是损毁对侧的73.43 %±26.34%、70.82%±9.97%、85.01%±7.83%和35.44%士18.19%,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P<0.01,P<0.01,P<0.05),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增加最明显,为损毁对侧的85.01%±7.83%,与损毁对侧、假手术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美多巴组和中药中剂量组THmRNA表达分别是0.61±0.06、0.51±0.09,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p<0.01);中药高、低剂量组THmRNA的表达分别为0.28士0.13、0.19±0.03,与模型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p>0.05). 结论:高、中、低剂量熄风定颤汤可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上调THmRNA的表达及TH的蛋白表达,以中药中剂量组效果最明显.
  • 摘要:目的:从成纤维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田积颗粒治疗瘢痕疙瘩的作用机理.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MTT)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田积颗粒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田积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DNA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浓度的增加,DNA的含量越低,表明田积颗粒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结论:田积颗粒有一定的诱导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四君子汤组和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肝组织线粒体中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从能量代谢角度揭示脾虚证的发生机理,阐明健脾益气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脾虚模型组、四君子汤组、黄芪四君子汤组.以破气苦降加饥饱失常法复制大鼠脾虚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以及肝组织线粒体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线粒体Na+-K+-ATP酶和Ca2+-Mg2+-ATP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P<0.01):黄芪四君子汤和四君子汤可显著提高大鼠肝脏线粒体Na+-K+-ATP酶、Ca2+-Mg2+-ATP酶、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P<0.01),且黄芪四君子汤的疗效优于四君子汤. 结论:健脾益气中药方能明显改善脾虚大鼠肝组织线粒体损伤和能量代谢障碍,黄芪四君子汤的疗效优于四君子汤.
  • 摘要:目的:筛选反映何首乌种质资源多样性AFLP分子标记的引物.方法:利用12个EcoRⅠ选择引物与8个Mse Ⅰ选择引物配对组成96个引物组合,对15个不同来源何首乌样品进行AFLP分析.结果:仅用3对扩增条带多、多态检出率高的3+3引物组合,获得238条清晰可辨的AFLP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92条,多态性程度达到80.67%. 结论:证实了银染-AFLP技术在何首乌遗传亲缘关系研究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 摘要:本研究以广东道地药材化橘红基源化州柚为研究材料,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化州柚CHS基因编码区全长1176bp,编码391个氨基酸残基,与同样来源于柑橘属的CHS基因序列同源性高于98%,与其它科植物CHS基因同源性也达到70%以上,且化州柚CH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CHS家族的全部4个保守序列.
  • 摘要:目的:评价跟骨骨折后经跟骨Ⅲ型钛合金接骨板固定后的生物力学强度.方法:标准对照的生物力学测试,观察对象为12具新鲜小腿标本,均取材于新鲜冰冻尸体,年龄在27~36岁,平均年龄31.3岁,男性8例,女性4例.经X线排除了退行性变异、肿瘤、代谢性疾病及畸形等.在MTS-858 MINI BIONIX力学测试机下进行造模,用美国GE公司的Hispeed-iCT机,X光摄像机,BX型X光透视机,证实跟骨均为SanderⅣ型骨折.再采用简单随机进行分组,跟骨Ⅲ型钛合金接骨板固定组(试验组)6具;可塑性跟骨钛合金钢板固定组(对照组)6具,之后经X线,CT证实为解剖复位,再次进行力学测试.记录承载能力,整体形变和整体刚度三个方面的情况.结果:在承载能力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达到6317.33± 186.29N,6249.63士158.62N,但在统计学上两种钢板的承载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在整体形变方面,跟骨Ⅲ型钛合金接骨板由于采用了三角形的结构在稳定性表现出比可塑形跟骨钛合金钢板优越之处,且在统计学上两种钢板的的整体形变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跟骨Ⅲ型钛合金接骨板和可塑形跟骨钛合金钢板在整体刚度上,分别达到了201.05±4.07 N/mm,200.29±1.41N/mm,但在统计学上,两种钢板固定后的整体刚度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跟骨Ⅲ型钛合金接骨板能有效的固定跟骨骨折,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进行功能锻炼.
  •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最终对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2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采用针灸、中药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50.0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主要症状、体征及CT指标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使用逍遥散治愈过程的分析,笔者指出本例病案辨证的关键在于辨清病位与体质,本例患者先有脾虚肝旺之体,遇有饮食不慎,即会外风引动内风而发病,此外,根据皮疹色泽可知病在血分,为血热之象,故选逍遥散加凉血疏风之品。
  • 摘要:目的:用现代化学信息学手段和中药化学数据库寻找中草药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抑制剂.方法:采用Accelrys公司Cerius 2分子模拟软件包(版本4.10),对蛋白质晶体结构数据库PDB中肿瘤坏死因子-α与小分子抑制剂(化合物307)形成的复合物(PDB代码:2AZ5)三维结构活性部位进行分析,通过ligandfit模块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以原配体(化合物307)的DOCKSCORE值为阈值,筛选出中药化学数据库中10个与TNF-α结合较好的的化学成分.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促进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炎性肠病等病的新型药物研制.
  • 摘要:本文就目前对化疗所致卵巢功能损害的防护研究进行了分析,主要从GnRHa对化疗后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卵巢组织移植和冻存、干细胞移植、中医药治疗四个方面展开了探讨,并指出虽然在一系列临床前期实验中,关于化疗后卵巢功能损害的防护方法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医药理论与高能物理的联系以及中医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适应原中药及其抗辐射作用研究应用方面的进展,以期为中医学和其他现代学科的交融和发展提供启发和理论依据,也可为中药应用于高能物理、航天科技以及辐射伤害的防护等方面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西医对抑郁性神经症疼痛的认识及针刺治疗的分析,指出从文献研究可以看出,中医对于抑郁症及抑郁性神经症疼痛的病因病机已有较深刻的认识,而己有临床研究证实了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疼痛的肯定疗效而且是起效快、无副作用、无依赖性、经济、易行、多靶点综合治疗的方法,可以考虑作为一种新的较好的长期治疗方法替代现在的抗抑郁药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疼痛在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本文从中医药发展的现状谈起,论述了中医人才培养、科研思维方法和中药产业化等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并对中医药发展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摘要:本文对中医“肝脾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探讨,对肝病实脾、健脾益气方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血浆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在内质网,并是一个耗能的过程,其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也会影响到内质网合成和分泌蛋白的功能.本研究基于健脾益气方药提高血浆蛋白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改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为内质网合成蛋白提供必要能量的认识,以“肝脾相关”理论为突破口,以“肝病从脾治”为切入点,采用中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拟对健脾益气方药对肝细胞蛋白合成功能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健脾益气方药提高血浆蛋白的作用机制,丰富“肝脾相关”的理论内涵.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子午流注纳甲法,笔者指出在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个出自《子午流注针经》,另一个则是源于现在广为流传的明代徐凤编著的《针灸大全》。但后者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缺陷。徐凤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做了变动,这些改动使原本比较清晰、完善的纳甲法平添一些矛盾,而且由于徐凤纳甲法的广泛流传,湮没了《子午流注针经》的纳甲法。其实,徐凤改动的不仅是纳甲法,《针灸大全》记载的飞腾八法也不同于现知最早的王国瑞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所记载的飞腾八法。《玉龙经》中的飞腾八法的八卦配穴与《大全》一致,而计算穴位的方法却根本不一样;《玉龙经》以日时干支的总和除以九,余数为后天八卦的方位;《大全》只取时干以定穴位,这种做法抛开了八卦的定位作用。
  • 摘要:中医理论的特点和优势之一是其“整体观”,即从宏观上把握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但具有模糊性和笼统性.中医理论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应”,运用“取类比象”、“司外揣内”的方法将人体的生理病理与自然界的正常、异常物象相比类,企图揭示人体“黑箱”.然而其中的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却是含糊的,其中的层次关系不分明,也就其“整体观”上存在着模糊性和笼统性.随着现代科学在宏观与微观上的不断拓展与深入,中医的整体观亟需明确其层次性,这对于中医理论的自身发展大有裨益.
  • 摘要:中医学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中医学就是在不断地吸取同时代的科技成果和有机地融合同时代的最新理论,运用中医学自身的哲学方法论指导下,而得以不断创新和发展.然而,当今科技背景下中医理论的创新明显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医药的发展.
  • 摘要:骨关节炎是在力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软骨下基质三者降解和合成失衡的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国内外对引起骨关节炎的生物学因素已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因生物学因素作用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的研究思路的持续发展,力学因素和骨关节炎的关系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因此,以力学因素为突破口,探讨生物力学因素在骨关节炎病程中的价值是很有意义的.传统中医学在骨关节炎的防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运用传统中医“生物力”的思维方式构建骨关节炎的诊疗体系为数不多.在挖掘祖国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归纳与整理,“经筋理论”,将为运用传统人体生物力学的观点来探讨膝骨关节炎的防治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
  • 摘要:本文拟从中医学角度研究子宫腺肌病的病因病机,探讨其治疗方法,并指出现阶段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主要思路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其基本病机为离经之血蓄积胞宫,日久形成瘤痕,血疲阻滞,不通则痛。中医治病求本,疲血为其本,则治疗上以活血化疲、软坚散结为其治疗的关键环节,同时据不同病因及证候辅以各种止痛之法,如化痕止痛、理气止痛、温经止痛、清热止痛等,气行、络通、血活、瘤消则痛止,并就上述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便为中医药对其进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蒽醌类泻药大黄致豚鼠结肠黑变病的实验研究,探讨结肠上皮细胞凋亡、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在豚鼠结肠黑变病中的地位以及大黄致豚鼠结肠黑变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豚鼠144只,按体重完全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6只,低剂量组32只,中剂量组32只,高剂量组32只,超高剂量组3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予大黄提取液以0.775 g/kg·d、1.55g/kg·d、3.10g/kg·d、6.20 g/kg.d灌胃,60d后处死所有豚鼠.分别应用HE染色、黑色素染色、褪黑色素染色检测豚鼠结肠黑变病病理改变以及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TUNEL染色、透射电镜检测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应用RT-PCR法以及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结果:肉眼可见各剂量组豚鼠均有不同程度的结肠黑变出现,以盲肠及近端结肠为著,胆囊、空肠、回肠组织无黑变,正常对照组豚鼠结肠肉眼观察呈浅红色,无明显的色素沉着.大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超高剂量组结肠较低剂量组颜色深.超高剂量组与低、中、高剂量组比较,结肠黏膜黑变病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及TNF-α水平变化提示,各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上述指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各不同剂量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及TNF-α水平变化与大黄致豚鼠结肠黑变病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葸醌类泻药具有明确致结肠黑变病的效应,结肠黑变病程度与蒽醌类药物剂量密切相关.其分子机制可能为蒽醌类泻药破坏结肠黏膜屏障,促炎因子TNF-α大量释放,诱导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凋亡小体为巨噬细胞吞噬,形成褐色素沉着于结肠而致MC改变.
  • 摘要:目的:建立檀香叶水溶性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分析乙烯利刺激对檀香叶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两种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檀香叶中水溶性多糖的含量.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檀香叶中水溶性多糖含量在8.86%~15.61%之间.结论:两种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均可用于檀香叶多糖含量的测定;乙烯利刺激檀香能提高其叶片中水溶性多糖的含量.
  • 摘要: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法中药复方三芪口服液对糖尿病肾脏受累(Ⅱ期)大鼠尿液代谢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右肾切除加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制作糖尿病肾脏受累(Ⅱ期)大鼠模型.三芪口服液组给予三芪口服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时间8周.实验结束后,用高效液相仪对糖尿病肾脏受累(Ⅱ期)大鼠尿液代谢图谱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尿液高效液相色谱图相比,在15min和20min处模型组波峰面积(Al,A2)和波峰高度(H1,H2)及其比值(A1/A2,H1/H2)均有明显的变化(p<0.0l).与模型组尿液高效液相色谱图相比,15min和20min三芪组波峰面积比(A1/A2)、波峰高度比(H1/H2)均有升高恢复的趋势,但尚无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糖尿病肾脏受累(Ⅱ期)尿液代谢成分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说明通过检测尿液代谢产物的变化早期诊断糖尿病肾脏受累(Ⅱ期)是可行的,这有可能为糖尿病肾脏受累(Ⅰ和Ⅱ期)的诊断方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三芪口服液对糖尿病肾脏受累(Ⅱ期)尿液代谢成分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但尚未达到明显的影响作用,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给药时间不够长、给药量不足有关,提示我们在今后实验中要进一步延长给药时间和给药量.
  • 摘要:目的:观察熄风定颤汤(以下简称中药)对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和纹状体单氨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OHDA偏侧纹状体两点注入法制备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巴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并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灌胃治疗4周.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APO诱导的行为学变化及对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美多巴组灌胃后2w旋转行为有所下降(p<0.01),但4w后又有所增加(p>0.05);中药高、低剂量组灌胃后4w后旋转行为有明显改善(p<0.05,p<0.05);中药中剂量组灌胃后2w、4w后旋转行为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美多巴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大鼠损毁侧纹状体DA含量、HVA、3, DOPAC含量均明显增加,其中中剂量组增加最明显,分别比损毁对侧下降了21.78%、23.53%、3.52%,与损毁对侧、假手术组损毁侧差异不显著(p均>0.05),与模型组大鼠DA和DOPAC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熄风定颤汤可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增加纹状体内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以中剂量组效果最明显.
  • 摘要:目的:观察利血平致脾虚大鼠唾液蛋白分泌的改变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模型组大鼠20只皮下注射0.4mg/kg/d利血平9d造模,正常组大鼠20只注射生理盐水9d; 10d时两组各随机抽取10只大鼠检测酸刺激前后唾液淀粉酶活性(sAA)比值,眼眶静脉采血检测血清的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环磷酸腺苷(cAMP),处死动物取腮腺检测VIP和cAMP,取腮腺HE染色病理组织学观察和透射电镜计数腮腺酶原颗粒.两组剩余大鼠均停止注射并正常饲养至40d,检测以上相同项目.结果: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食量明显减少、体重下降.l0d时:模型组sAA活性比值(0.39±0.18)显著低于正常组(0.80±0.21,P<0.01);HE染色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两组腮腺有明显病理改变,透射电镜发现模型组的单位观察视野腮腺酶原颗粒数(41.4±4.9)高于正常组(34.6±5.2,P<0.01);血清VIP模型组(22.5± 13.1 ng/mL)低于正常组(38.5±14.1 ng/mL,P<0.05),腮腺VIP两组无明显差异;血清cAMP模型组(125.8士15.5pmol/mL)高于正常组(105.3±16.7 pmol/mL,P<0.05),腮腺cAMP两组无明显差异.40d时各项检测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血平致脾虚大鼠酸刺激下唾液蛋白分泌减少,可能与VIP和cAMP调节途径有关.
  •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安神和胃法的康泰方对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治疗前、后结肠肥大细胞密度和脱颗粒肥大细胞密度和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从结肠肥大细胞密度和脱颗粒肥大细胞密度和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等方面初步探讨康泰方治疗D-IBS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3例受试对象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观察治疗前、后结肠肥大细胞密度和脱颗粒肥大细胞密度和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表达的变化,并分别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回盲部肥大细胞密度及脱颗粒肥大细胞密度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回盲部肥大细胞密度及脱颗粒肥大细胞密度和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肠粘膜的肥大细胞密度及肥大细胞脱颗粒密度及结肠粘膜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的高表达可能是其临床表现的致病机理,康泰方可通过上述机理改善临床症状.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小柴胡汤佐以调周法治愈过程的分析,笔者指出小柴胡汤具有条达肝气,疏畅气机,宣通内外,运行气血的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调脂消斑丸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病人均予以饮食控制及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前后分别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VCAM-1、和TC、TG、HDL-C、LDL-C。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优于对照组的60.9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IMT、VCAM-1、TC、TG、LDL显著下降, HDL显著升高(P <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CAM-1、LDL-C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脂消斑丸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状况.
  • 摘要:运用计算机方法对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的数据库进行了化学信息学分析,对一些特征描述符的分布进行了描述,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将多维化学空间映射到二维空间以得到更直观的图像,同时运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与心血管系统重要靶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调脾护心方所含化学成分有良好的多样性,具有类药性质.采用Ligandfit作为采样工具,筛选到调脾护心方中的与心血管系统重要靶酶相互作用强的的配体,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有重要意义.
  • 摘要:《难经》因首倡独取寸口法而在中医脉诊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通过对《难经》的详细考究,发现此寸口诊法与《脉经》始流传的寸口诊法迥然不同,从寸关尺的配比、脏腑定位、诊脉指导思想都有极大差异,认为《难经》的脉诊法是被大多数人遗忘的一种阴阳脉法,希望通过发掘,使其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 摘要: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出书于明万历年间,其中记载了大量关于中医鼻疗法的经验,很值得研究挖掘.鼻疗法为中医最为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古代文献多记载用于急危重症的急救方面,在内科杂病上亦有广泛的应用,应疗效显著,广泛的记载于多种古代文献之中.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鼻疗法的疗效具有科学依据,尤其是在脑神经疾病方面.因此,鼻疗法在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己引起的一些学者的关注.本文总结了《本草纲目》鼻疗法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 摘要:中医学有着自身的哲学基础和科学发展观,中医理论来自实践,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中医的生命力在临床实践,为此,我们着重提出“实践中医”的概念.中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关乎中医的整个未来.依据中医本质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实践中医”人才,就体现着科学发展观.
  • 摘要:中医院校“非医攻博”是适应新形势而设置,目前已招收七届学生,本文通过对“非医攻博”的设置背景、形式特点、教育模式以及己毕业的两届“非医攻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从中医药特色文化、中医药健康保健、中医药特色旅游、医院数字化建设、中药开发产业链的规范等角度探讨中医院校“非医攻博”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模式,为中医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种思路,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