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第七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第七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第七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重庆
  • 出版时间: 2008-09-26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香港特区政府房屋署

会议文集:第七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注重建筑硬质构件的新材料、新技术同时,不应忽视植物软质材料的作用.植物利用其枝叶覆盖在建筑表面可有效吸收太阳辐射,以及蒸腾和遮阴作用,从而起到夏季降低室温、冬季保温的效果,节约空调用电.特殊空间绿化关键技术有五点,首先是植物材料的筛选,要求喜光、耐高温、耐旱、耐寒、耐瘠薄、抗风、抗病虫害、综合抗性强、水平根发达、根系浅、株型矮小、耐粗放管理、有一定的观赏性状,在建筑背阴面的还要求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于上海地区住宅楼特殊空间的植物材料约有176种(品种).其次是栽培基质的配制,宜选用轻型、保养、保水排水性能良好的基质,如草炭土和建筑废料碎砖块按9:1配制适用于地毯式屋顶绿化.第三是绿化形式的设计,地毯式因其植株低矮、基质薄、荷载轻、低维护、成本低,应当成为屋顶绿化的主流模式;墙体垂直绿化分攀缘式、垂吊式、拼装式,可于墙顶、墙根建种植槽,也可采用分段绿化技术,在墙面设种植斗,内配轻型基质,并配辅助设施和管护通道.第四是防水排水技术,已成熟.第五低维护技术的应用,可使用滴灌、渗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用自然式替代整形绿篱.
  • 摘要:目前城市中建筑的热岛效应以及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世人的重视,一些国家和地区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屋顶绿化以缓解此效应.本文首先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北方地区屋顶绿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地总结.其次,结合这些问题对日本福冈市的屋顶绿化的成功案例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具体的总结了丰富多样的技术手法.最后,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发展屋顶绿化的启示.
  • 摘要:面对地球的温室效应以及能源危机,寻找洁净的替代性能源并且应用于民生,是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本文提倡建造生物氢能源基础的自主性建筑,强调采用现代的绿色能源科技以减少环境的负荷,并在能源自主的原则下,智能地使用能源以创造永续且高质量的舒适生活,其包括能源自给自足的"自主性",循环与环境舒适的"自主性"控制.因此能源的"自主性"整合了建筑节能的被动设计,以及维持舒适环境的主动需要.
  • 摘要:本文在对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和SI住宅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在南向房间、南北房间、整体居住单元三个层面上研究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在寒冷地区多层住宅中的应用原理,并探讨其与SI住宅体系结合的可能性。尝试解决我国集合住宅太阳能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被动式太阳能技术与住宅建筑体系的一体化设计提供一种比较有益的解决办法.
  • 摘要:香港的公营房屋人口稠密,每日须处理大量家居垃圾.这类垃圾传统上由清洁工人在开放的环境以人手收集和处理.由于垃圾会发出气味,而且令人厌恶,为提升公营房屋居住环境和清洁工人工作环境的清洁水平,香港房屋委员会(下称"房委会")于1995年设置香港首个住宅用的自动化垃圾收集系统.到2005年,在辖下新建公营房屋发展项目采用了复杂程度较低,但仍是机械化的垃圾处理系统.本文件讨论过去多年来,香港公营房屋的垃圾收集和处理方法,以及相关设施的发展,并阐述各种演变的背景和理由,以及从屋邨住户、清洁工人和屋邨管理人员等使用者层面,探讨曾采用的各种方法/设施的利弊.
  • 摘要: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马里兰州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暴雨管理战略思想与技术,目前已被美国、新西兰、瑞典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本文介绍LID的发展历程、基本思想、技术与非技术措施,比较其与传统排水系统的区别,同时在将LID技术与建筑、景观、排水系统等巧妙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典型的适合新建或改建小区的设计方案,为住宅小区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借鉴价值的雨水处置与管理的途径.
  • 摘要:2006年5月,国家出台的"国六条"细则,强调各地政府要明确住宅用地的容积率与套密度指标,其根本目的在于调整住宅供应结构,引导合理的住宅消费,提高单位土地的住宅产出,实现住宅规划与建设的节能省地.研究住区套密度问题,可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优化住区套型供应结构与比例.本文在抽样统计上海、日本及香港地区住区套密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套密度问题的相关要素;比较三地不同建筑类型(多层、高层)住区套密度指标的分布状况;分析了上海不同区域(内环、内外环间、外环)住区套密度的指标分布;对套密度与住区适居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摘要:住宅开发消耗大量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开发商、政府部门、策划顾问、设计者、建造者、居住者等在开发过程中的控制权分配影响到资源的合理利用,这是项目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当代高层商品房开发中单向的控制权分配模式,指出其潜在问题。再通过"玛雅上层"项目的案例研究,探讨高层住宅中双向的控制权分配模式.文章认为分层决策和设计能够实现高层住宅中双向的控制权分配,使住宅产品与市场需求更加匹配,减少资源浪费,也帮助开发商降低决策风险.
  • 摘要:在住宅的使用过程中,建筑物的物质老化期和功能老化期并非同步发展.在小套型住宅设计时,若不能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那么这些住宅将成为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本文提倡的"住宅全寿命设计观"就是在住宅设计中注重通过设计手段提高住宅的功能适应性,适应更多的社会需求以延长住宅建筑的功能老化期,从根本上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文中具体研究了在上述指导思想下对小套型住宅的主体消费人群,如何在设计中既满足他们当前对住宅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同时又能充分照顾到住宅全寿命过程中人们对建筑功能要求的变化与发展,即如何在小套型住宅物质老化期内充分延长其功能寿命,提高小套型住宅的全寿命适应性。
  • 摘要:以全球性问题为视角来考察当前和今后中国的国情,就会发现,城市居住尚未建立"绿色居住体系",因此倡议:必须以居民的绿色居住理念与生活消费模式为起点,与绿色住宅、绿色社区以及城市绿色人居环境有机联系,形成具有逻辑关系和互动的绿色居住体系.建立这样的体系,还须与相关的物质与技术元素交汇,以政策为导向,以措施为保障,使体系能够涵盖居住与生态、资源、能源、环境,以及与公共安全,身心健康、精神与物质生活等方面的共轭与融合.
  • 摘要:香港房屋委员会(下称"房委会")致力于照顾基层市民的基本住屋需要,提供他们负担得起而且可以持续发展的公营房屋.为了实现建设可持续发展房屋的理想,我们努力平衡和融汇市民在环境、社会、经济的需要.我们为香港约30%的人口,提供其负担得来的优质资助房屋,为他们缔造健康的生活环境,改善其生活素质,从而在宏观层面促进香港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公营发展机构,我们由规划、设计、建造,以至入住阶段,都连同所有业务相关者,通过公营房屋的建造供应链推行各项可持续发展措施."可持续发展"一词,是指延长房屋的使用年期以确保物尽其用、让小区参与发展建议的制订工作和日后的运作事宜,以及采用具环保意识的方针提升建筑效率.
  • 摘要:台湾地区在1999年9月21日发生规模7.3级的集集大地震,造成住宅单元全倒38935户、半倒45320户.对于九二一重建区住宅的重建策略,除公部门采取提供房屋优惠贷款等相关金融措施,并提供多元的住宅重建方案并行.其中为解决无法于原地重建以及弱势受灾户长期安置的问题,由公部门开发新小区兴建低价位、高质量的一般住宅7处532户及平价住宅10处421户、配地385户,另提供149户国宅作为平价住宅.新小区开发实施方案建立了灾区住宅重建的程序、住宅的弹性设计规范以及崭新的公部门住宅财务运作方式.本文将介绍有关九二一重建区新小区开发相关法制订定、开发出售(租)机制及住宅规划特色的说明,并进而讨论九二一重建区与台湾一般地区的公共部门小区开发及运作差异情形及影响.
  • 摘要:本文分析了生态节能与城市文化、自然环境、气候特征等的关系,提出突出地域特色的生态节能居住环境设计方法.探讨了在居住环境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当地气候环境特点、城市文脉和特色,树立正确的整体环境观.以合理的规划和适宜的住宅建筑设计手法有效提高住宅节能水平,适应社会需求.在技术合理、经济适用的条件下进行住宅设计创新.结合地域特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创造有地方特色的、生态节能的宜居环境,既有利于保持城市特有的魅力,又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文以我国土地资源短缺这一现实条件为出发点,首先从多层次、多角度对住区节地的内涵及其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次通过梳理节地技术与住区综合效益的关系,提出了住区节地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并归纳总结为技术措施体系和技术指标体系两大体系;最后以山东建筑大学教职工宿舍区为例,对住区节地技术支撑体系中的内容之一"合理利用地形"进行了初步应用探讨.
  • 摘要:矿区工人村大多数位于城镇郊区或农村,远离城镇,自成体系,隔绝于乡村.单一的经济结构形式以及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限制了煤矿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数额庞大的工人住宅成了煤矿企业转型的沉重负担.本文以庞庄煤矿工人村为例,从地理区位、经济条件、配套设施、生态环境、户型布局、结构状况、居民构成、邻里交往等各个方面考察矿区工人村的居住现状.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手段了解矿区居民的居住意愿以及居住承受能力.
  •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城市住区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传统的街巷活动空间逐渐消失,同时由于商品住宅的性质,邻里之间缺乏必要的熟悉与信任,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造成了城市住区居民活动、交往骤减,住区缺乏活力的现象.与居住环境发生最大联系的人群是较少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老人和孩子,但在实际住区规划和设计中,较少真正考虑到他们的居住需求.由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邻里之间儿童的交往就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近年来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也随之产生了若干问题,如自闭、忧郁等,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重视社区对儿童健康发展的影响.因此了解儿童对自己居住环境的需求和利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城市住区中儿童的居住需求,着重研究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的生活形态,从人体学数据、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等几方面进行切入,了解儿童对住区环境的认知、需求特点和对住区的归属感要求,以及儿童之间、儿童与不同年龄阶段人们交往的特点等;本文针对现阶段住区环境的构成要素中,与儿童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如何在住区中为儿童创造适宜的生活、学习空间,如何利用住区环境的设计促进儿童之间的交往.最后,文章对城市儿童的住区居住需求做出归纳,以寻求相应的对策和合理的解决手段,试图提出物质层面和社会层面的住区营造策略和措施.
  • 摘要:城市住区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反映城市活力的基本单元.文章从规划角度对城市住区活力的创造提出相应的方法与手段.论文首先分析阐述了城市住区活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分功能与布局、空间、文化三方面,同时针对各方面提出创造住区活力的规划手法.
  • 摘要:本文对北方某城市的一个节能改造示范项目中某栋住宅楼的改造前和改造后的冬季采暖能耗进行模拟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别,并从围护结构参数设定、房间参数设定、渗风换气次数设定和气象参数的选取等各个方面来分析产生差别的原因.结果发现,渗风的设定对负荷结果影响显著,渗风设定的差别可能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此外,在围护结构参数设定中,注意考虑热桥部位的修正.
  • 摘要: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KP1997)规定的三种灵活机制之一.CDM允许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既符合可持续发展政策要求,又产生温室气体(GHG)减排效果的项目投资,并据此获得经核证的减排额度(CERs),作为其履行减排义务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双赢合作机制.建筑节能是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工作所关注的主要领域之一.建筑中提高能源效率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能有效实现建筑温室气体减排,完全可以作为CDM项目发展的又一个新领域.基准线(Baseline)方法是CDM机制中最核心部分,用于确定CDM项目的基准线排放量.但由于建筑物本身的复杂性,建筑领域的行业基准相对其他行业难以形成系统.因此,基于CDM项目基准线(Baseline)方法,结合节能建筑项目的特殊性,研究节能建筑CDM项目的基准线排放量以及与项目产出相联系的基准线.主要方法为通过一个已在联合国成功注册CDM项目的小区节能改造项目的介绍,对深圳一小区进行CDM原理的具体应用,以分析CDM与建筑节能实践的有效结合。
  • 摘要:为了保留传统山地城市单位"大院"中特有的节奏、生存状态以及其中包含的生活故事的浓度和广度,对重庆地区单位大院进行了调查研究.以重庆钢铁厂单位住区为例,通过对其用地功能、空间结构、社会大背景引发的变革、居民的年龄构成以及收入水平进行调查研究,从公共空间优化,发展创意产业,居民年龄结构更新以及小规模房地产开发四个方面提出进行单位住区活力重建的策略,探讨合理的开发经营方式,确定适度的"大院"规模,在保留原有山地住宅的空间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需求推算出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建筑布置方式,使其既拥有当代商品房住区同等水平的生活品质,又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优化人居环境,避免不必要的房产资金再投入.对类似的旧区住宅更新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 摘要:现代社会发展,尤其是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同时也凸现了许多资源和环境问题,对社会的永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写作的目的是针对山地低层高密度旧城区更新中存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保留式更新的方法,并通过规划技术结合策略引导的互动方式,为山地低层高密度旧城更新提供先进的操作理念和有效的实施手段,以期实现更新区内现状建筑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 摘要:在重庆市危旧房拆迁改造计划以及两江四岸规划即将实施的背景下,本文结合以"山地·绿色·经济"为主题的2008IUHC国际大学生住宅设计竞赛,通过对重庆市下半城的典型——十八梯的其中一个地块进行分析与研究,从绿色生态的角度出发,在平衡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山地危旧房住宅区改造的绿色模式.从尊重现状、合理密度的制定、地块与环境的关系、能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生态与生活文化的融合、街道生活的维护、低技术生态改造措施等方面阐述了绿色模式的含义.山地危旧房住宅区改造绿色模式是适应当地的具有普遍性和推广性价值的旧城改造策略.
  • 摘要:保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它具有包括北方传统建筑文化、徽州文化、西方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多元共存的地域建筑文化.通过对保定旧区更新中住宅地域特色延续的思考,以此来对古城进一步更新提供有益的帮助,此外,对其他同类城市旧区更新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人们对小户型住宅需求的增加,而市场上小户型住宅建设却没有得到重视.本文结合笔者参加的广州市政府保障性住宅平面设计竞赛的获奖方案,针对在广州地区的小户型设计做一些探讨.提出了"魔方住宅"的概念,将户型设计模块化,可任意拼接的特性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基地.并注重小户型的细部设计,舒适度要求,提供空间灵活使用的可能。关注住区的邻里交往,增加邻里交流的场所,营造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交往空间.
  • 摘要:本论文基于对中国的具体国情与传统院落空间特征的解读与理解,充分考虑山地特殊的地形制约以及其丰富的竖向空间关系,将传统意义上的"横向"院落与"竖向"山地空间相结合,从多个案例探讨"山地院落住宅"这一建筑模式的设计与研究,并从山地、空间、邻里关系和精神性等多角度探讨"竖向院落"的空间特色.
  • 摘要:本文以山地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的居住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该群体构成、行业特征与居住模式、生活模式.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居住空间在白天长时间闲置,子女生活与教育无暇顾及的生活特征,提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山地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居住空间模式,在兼顾其基本生活要求与子女教育发展的同时,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山地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
  • 摘要:20世纪60年代荷兰学者哈布拉肯(N.John Habraken)教授提出著名的开放住宅理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关于支撑体与填充体之间的边界条件以及各构成元素(子系统)之间的模数协调原则的研究,并将居住空间使用区(Zone)、界(Margin)、段(Sector)的概念进行划分,用以限定特定生活空间的领域.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除主要居住空间(起居室、卧室、餐厅等)之外的特定空间(厨房、卫生间、阳台、储藏室等),并定义其为"住宅服务空间".通过对国内主流住宅平面的服务空间类型进行归纳分析,基于开放住宅的区段概念与模数协调原则,制定出模块化设计手法.借助于局部设置双层楼板以提高设备管线的可变更程度,将服务模块在住宅特定区间内进行分类组合,提出多样化的居住空间形态,从而适应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以期提出一种更具适应性与可持续性的人性化居住模式.
  • 摘要: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在分析新政策内容的前提下,推进和探索适合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的保障性住房是保证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本文从60m2以下保障性住宅如何充分发掘使用空间的角度出发,主要探讨保障性住宅的空间使用效率问题。1)首先研究交通公摊面积的占有比例问题,以期提出有效控制公摊面积的方法;2)针对我国住宅存储空间相对缺乏,而加大空间会减少住宅使用面积的矛盾,通过精细化设计以及立体化布置存储空间等方法,实现空间使用效率最大化目的.
  • 摘要:我国的社区建设是在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历史变迁中兴起并发展起来的.目前,随着单位社会的彻底瓦解,我国的社区管理体制呈现出过渡性的特点,形成各具特色多种管理模式并存的新格局.本文结合武汉市居住社区建设科研课题,针对湖电小区、中建小区、百步亭社区三个典型实证进行调研,借鉴广州、香港社区物业管理先进经验,探索适应武汉市居住社区物业管理模式及其运用.
  • 摘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功能布局要兼顾城市中的各种关系.地理信息系统有助于把握城市中的信息,并能将这些信息综合考虑,因此对提高功能布局的科学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先分析了城市功能布局的方法原则,寻找借助GIS的切入点;再以郑东新城南北运河两岸城市设计为例,介绍基于GIS研究城市功能布局的方法.
  • 摘要:山坡地作为中国最大的土地资源类型,其科学有效地开放利用对城市化的发展举足轻重.本文在工作室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适宜于山地的"有机形态规划".此规划理念旨在利用特定的工具和方法实现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最少的人工介入,达到人工规划与自然环境的有机整合.图形分析是研究的主要手段,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
  • 摘要:城市生态住区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呼唤着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本文将提出住区元素分析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天津城市的具体情况,参考国内外已有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构建城市生态住区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matlab软件确定权重,运用C#.net语言和GIS系统,完成人机交互系统并出图,实现在图像上直观地呈现出住区的生态化程度,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便、快捷地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研究依据,便于在城市生态住区的建设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的规划意见.
  • 摘要:居住文化引领现代生活.本文在研究重庆地域文化特色和居住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总结重庆直辖十年来主城区住区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问题存在的根源,将住区文化的时代性、融合性、多元化及技术性的共同特征与地域文化的本土性、传承性结合起来考虑.同时通过对实例的研究,探讨了地域特色下重庆市主城区住区文化建设的策略与设计方法.以期望创建具有重庆地域特色的住区文化,营造舒适、安全、文明、高尚的居住环境.
  • 摘要:在对姜家河小流域人居环境调研的基础上,运用GIS工具,通过对小流域的边界、小流域的地形地貌、村落与地形地貌的关系、村落与水资源的关系、村落与交通道路的关系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关系6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在姜家河小流域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下,村落选址、村落规模和村落形态的分布特点.并提出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村落的发展规划控制原则.
  • 摘要:因为过度开发与对资源毫无节制的使用,以致气温升高及气候型态改变,造成了全球温暖化.根据气象资料,台湾气候变迁远较联合国气候变迁小组所估计之情况更为快速,急需推动进行因应环境变迁之永续发展.因此,本研究藉由统计资料以"推演分析"就环境决策及推动策略上之应用探讨发现,都市密集程度、绿化面积比例、生态栖地创造、节能效益等为主要影响因子.并归纳提出实施策略,作为台湾发展为生态都市之参考,达到永续发展目的.
  • 摘要:1996年起,我国台湾地区开始执行"社区总体营造",从而改变了近十年来台湾地区的地貌.本文主要以作者所实际参与的经验,并以曾任台东县景观总顾问过程中,实际负责督导改善的案例,讨论社区总体营造与县市景观总顾问机制建立的必要.
  • 摘要:本研究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及分析方法,以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试建立联系空间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概念模型.港岛地区人口稠密,少地且多山坡.纵横交错,高低起伏的街道空间,是生活交往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位于港岛西部的石塘咀-西营盘附近地区为例,通过句法分析及实地观察记录,综合描述该坡地街区的空间形态与社会交往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
  • 摘要:本研究基于类型学的思维,按照环境——行为互动的观念,在社区规划的物质与内容层面上,对广州西关典型新旧社区内的生活性街巷和小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的构成模式进行类型学比较.作为探索性研究,本研究以参与观察的方式对具体空间环境进行现场调研,以期找出新旧社区在开放空间的多样性、适应性、吸引力等方面的差异性,总结广州西关传统社区开放空间的人性化环境模式,探索新社区建设从内容上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旧社区更新反映时代生活意义的途径.
  • 摘要:科学的居住模式是科学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居住模式是由居住行为模式与居住空间模式这"软""硬"两个方面组成的.本文以构成居住模式的"软件"与"硬件"两方面为着眼点,对小康社会下节约型居住模式进行了解读,对比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其中的差异,论述了居住行为与居住空间的一般的和普遍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倡导和实现节约型居住模式的建议.
  • 摘要:本文将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理论运用于我国城市住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住区的演变模式,及当今快速城市化下的城市住区规划与建设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以山城重庆为例,提出城市居住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社会网概念基于广义的系统科学和当代社会学.在对重庆新建和旧有住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城市社会网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科学地确定居住社区的物质空间结构和设施的基本要求;进而讨论社区中健全的社会网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这应当是构建和谐城市的脉络和肌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 摘要:典型传统聚落之传统村落作为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之一,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种空间状态和人文形态,文中尝试以空间句法视野解读此类聚落环境,侧重于对其空间形态的分析以探讨其隐含的文化与社会本性,从另一角度探源与诠释传统聚落的规划思想,并尝试揭示此类聚落的人文内涵及其发展的适应性,以期提炼出对现今城市建设有益的启示.
  • 摘要: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如何通过政策导向引领可持续住宅的健康发展;如何制订、实施并有效地将可持续发展政策渗透到住宅建设中来,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一个严峻的社会课题。本文以政策的导向性为中心,结合可持续发展概念和我国当前住宅的发展建设情况,论述了国家政策介入房地产市场的必然性和政策导向的突出作用,并就如何政策性的引导可持续住宅发展做了深入剖析.
  • 摘要:本文以湖南省江华县的山地瑶族民居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瑶族民居由"前堂后室"型向"非前堂后室"型的演变进行了研究.所调查的多数瑶族旧民居呈现典型的"前堂后室"形态,即明间前半部为堂屋,堂屋正后方为主卧室,而在较为晚近的民居中这一形态基本消失.本文对这种演变过程及其发生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指出瑶族民居顺应自然的住居观念和适应发展变化的能力值得我们在山地住宅设计中借鉴.
  •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人居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采用生态、节能的技术策略营建健康适宜的居住环境成为建筑界的共识.西南传统山地住宅建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一些优秀的生态建造策略.这些适宜的生态策略植根于本土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技术环境高度融合,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延续推广价值。重庆市万州区龚氏宅院位于万州开埠历史街区鞍子坝,是当地知名中医龚去菲于清末修建的私人宅邸.该住宅夏季室温宜人,凉风习习,空气清爽,体现了传统川东民居独特的生态策略.本论文在实地测绘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组合、采光设计、通风组织和材料构造等几方面分析龚氏住宅生态设计手法,探求西南传统山地住宅生态设计策略,为当代山地生态住宅设计寻求启示和借鉴.
  • 摘要:本文以人文环境为切人点,通过考察闽西土楼的具体营建过程和空间分配方式,探讨乡土建筑与社区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土楼是闽西南山区农村一种普遍的住宅形式.过去一般认为,由于土楼强化了"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能够满足儒家居住理想的传统住宅.本研究发现,实际上土楼的营建成本巨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社区中不同家族之间的集资与协作.这种以股份参与为原则的合作模式,要求在同一土楼内平均分配居住空间,使之难以适应家族扩展的需要.因此,土楼建筑并不符合"聚族而居"的理想模式,而是社区成员超越血缘关系的集体合作的产物.闽西南土楼营建与使用过程中的集体合作模式,反映了传统住宅中的社会结构从血缘到地缘的转变,这可以说是传统社区应对紧张的土地资源的一种策略.
  • 摘要:通过对武汉城市住居绿化现状调查发现,居民自发性的利用阳台、屋面、甚至窗台种植蔬菜的做法相当普遍.访谈表明,使用者认为种植蔬菜可以灵活有效地改善住区热环境.通过调查和实测,得出结论:[1]不同蔬菜的生长周期与夏热冬冷气候相吻合,成为适应光热变化的可变化植物景观.[2]蔬菜种植高强度的水肥管理,以及夏季灵活高效的光及种植空间利用,改善了住区微气候.
  •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广泛开展新农村建设与研究工作,乡村住宅的节能环保是其中的重要议题,而农宅维护结构采用绿色材料是农宅节能的重要环节.秸秆纤维砌块就是一种性能突出的绿色墙体材料,此类墙体热工隔声性能与隔声性能优越、无污染、成本低、建造技术简单.基于对秸秆纤维砌块物理试验及相关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该绿色墙体技术在农村住宅建造中具有适宜性。结合作者参与的新农宅建设尝试,本文提出了一套在我国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可行的秸秆纤维砌块墙体构造措施.最后,文章将介绍秸秆纤维砌块实践运用过程中显示出来的问题,并试图从政策、确立技术标准、参与式住宅设计等方面提出改善的建议.
  • 摘要:本文使用CFD模拟软件PHOENICS来进行武汉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的风环境模拟,并根据模拟的结果来调整规划设计,改善局部风环境不利点.由最终的模拟结果可知,方案调整后,在夏季和冬季主导风向的影响下,小区的建筑布局对于形成良好的风环境十分有利:小区内在夏季能形成顺畅的气流通道,有利于组织自然通风,改善炎热的气候条件;而在冬季建筑格局又能对气流进行合理的阻挡,避免寒风的侵袭.这些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节省空调和采暖能耗,实现节能环保.
  • 摘要:景观绿化在住区微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设计过程中尚无较好的方法来量化评价植物对微环境的影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来辅助景观设计,在传统的CFD模拟框架中加入对植物模型的描述,通过植物的叶面积密度和拽力系数来界定植物的种类,从而实现了对景观绿化的量化描述.并配合上海世博会重置小区的景观绿化布置项目对部分住区内的绿化选取与布置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的结果表明,景观绿化对住区风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合理的布置与选取能够有效地改善住区的风环境.
  • 摘要:植物冠层对空气流动有着衰减与扰动的作用,影响到小区风环境和建筑的自然通风能力.然而设计过程中尚不能定量考虑植物的这一影响.本文为了研究景观绿化对空气流动的影响,在清华大学荷清苑小区进行了风环境测试,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小区的风环境进行了模拟.通过模拟数据和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用模拟方法来定量评价景观绿化生态效果的可靠性。
  • 摘要:住房是城市居民家庭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空间,"居者有其屋"也是城市居民家庭最基本的居住愿望,但是,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程度的限制,实现这种基本的居住理想的道路依然漫长.本文根据NJ市1000户家庭抽样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从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结构以及住房消费决策等三个方面分析当前城市居民家庭住房消费的基本特征,以丰富人们对城市居民住房消费的认识.
  • 摘要:本文关注了生态住区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国内典型生态小区建设案例的研究与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生态住区先进的设计方法与理念,指出生态住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不足,并归纳出值得推广的生态设计理念及建设模式,以用来指导实践.同时,以襄樊、新中心商务居住生态住区为实际研究案例,积极探索适用于住区道路、绿化、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以及生态建筑的城市生态居住区系统设计方法,优化住区结构模式,为住区如何利用生态基础条件,从而塑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提一些思路.
  •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地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丰富城市景观效果,营造良好和谐的城市宜居环境,充分利用和节约稀有城市土地资源,发挥城市土地最大功能效益,促进城市更加健康有序的科学建设是当前中国城市面临的紧迫课题。本文以长沙高层建筑群为研究对象,将高层建筑群视为城市居住的生态单元,通过对长沙市不同地域、不同功能的高层建筑群,以及不同围合程度的高层建筑群的局部环境进行测试,收集到高层建筑群环境的实验数据,并对其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通过测试研究,总结在不同高层建筑群小区域模式中的环境影响、不同的围合程度的区域的大小的影响、区域性的城市风形成等相关内容.实验通过对生态单元的环境容量和城市建筑容积率两大方面的关联分析,指出现阶段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给区域环境带来的影响,为今后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群规划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撑,以更利于城市空间的融合,创造高层建筑群空间中的城市宜居环境.
  • 摘要:通过对《最小居住》一书的阅读,得到三点启示:注重住房经济性的同时要满足基本的健康生活;对不同地域的不同生活模式进行户型设计;针对居住者所需特别空间经行专门设计.文章尝试将这三点用于指导我国新农村住宅的建设上.
  • 摘要: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城乡建设指导思想和政策一直是严格保护农村耕地,限量开发,但这一政策有一定僵硬性,即与农民生产与生活对建筑空间的实际需求脱节.1992年改革开放高潮掀起后,城市化迅速发展,土地开发失控,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城乡建设科技的生态导向被弱化.就住宅的供需结构而言,现有的房地产市场化单一模式已经引起严峻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根据我国国情,城乡建设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在住宅形态上应当得到什么体现?作者通过近年的草根调查,延伸20世纪90年代完成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提出较当年更进一步的住宅设计与规划模式.从居耕结合的乡村住宅发展为耕殖居结合的生态综合体,同时达到城市居民与城郊农民的社会融合.这也许是当今信息时代自然与社会和谐的城市化模式的一种明智的选择.
  • 摘要:本文以长乐市东关小区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城市低收入社区的规划设计原则: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空间布局、环境景观、建筑形体等方面均考虑到低收入群体的实际生活方式及需求,体现对低收入群体的人文关怀;以节约性原则为基础,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空间浪费,实现空间的多功能性以及混合利用,注重材料的本土化与经济性,实现废旧材料再利用;注重生态性,将小区内部的绿化环境设计转向生态性设计,并努力将小区周边的城市自然生态景观引入基地内部,展现生态社区的规划构思,达到美化环境与提高生态效应的双重功效.
  • 摘要:重庆基于地形上起伏有致、立体感强的特点,以及较为恶劣的气候条件,现有的高层建筑依山傍水,充分利用山水的通风散热效果;空间布局上注重绿化和降温通风,创造节能的微气候条件.但是,高层建筑与自然无交流的全封闭环境,使传统的山与城相依相融的城市轮廓特征逐步丧失,破坏了城市人居环境.单独来看高层建筑的室内与室外,其空气质量、噪声水平以及绿地面积都令人不满意.对此,应预先进行详细的城市规划和局部地段的城市设计.其次,必须控制高层建筑的密度、高度和体量.对于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区域,应尽量保持其自然原貌.第三,应严格限制在山脊轮廓线上进行的建设活动,改善高层建筑的人居环境质量.高层建筑影响一座城市环境的平衡,为城市居民活动提供布景.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的元素,优秀的高层建筑并不排斥明星建筑,而是创造人性的场所,并融入文脉的关系,共同构建和谐的城市空间.
  •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国住宅产业存在的有效供给不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建设环保、节能、健康和为市场所欢迎的符合可持续建设原则的住宅建设的目标;阐述了以产业化为方向,以集成模式进行"两园一院"("住宅产业工业园、住宅工业示范园和住宅集成设计院")住宅建设的实践探索;实践证实该模式符合政府政策导向,满足百姓、企业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要求,有利于实现中国住宅可持续建设.
  • 摘要:在绿色世博的引题下,如何延续基地内老厂房和旧有建筑的文脉,并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是城市改造中不可忽视的课题。世博村J地块项目改造前是上海港机厂旧厂房和建筑,改造后为经济型酒店、办公、餐饮建筑等,建成后将成为世博园区内的服务及后勤配套设施.
  • 摘要:本研究为了解与改善台湾目前夜间户外照明所造成的光害议题,针对台湾台南市住宅区之道路路灯为研究对象,以台南市10条8m道路为调查样本,实际测量路灯附近住宅之窗面照度.此外,本研究以照明软件DIALux仿真印证调查结果,并透过照明模拟提出道路照明改善之建议,有效控制灯具配光方向或是加设灯具的遮光设施,均能降低住宅窗面照度.本研究整体结果可做为住宅区户外照明改善之基础,期望能同时提升照明品质并降低光害问题。
  • 摘要:住区声环境质量已经成为人们选择住址的重要因素.作者通过实地测试调查和问卷分析,对绵阳西蜀名居小区的声环境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善声环境的规划布局、建筑设计、构造技术等设计措施.
  • 摘要:对北京地区45户住宅室内采光质量进行实地调研.结果表明:调研住宅采光现状与《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间存在较大差距,不佳的室内采光质量主要源于建筑凹槽挡光、阳台挡光、室外遮挡.通过优化居住区规划设计、住宅单体设计和室外绿化设计,可有效提高室内采光质量、降低照明能耗.
  • 摘要:自然通风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通风方式,它具有节能、改善室内热舒适性和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优点.所以自然通风也一直被认为是能效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部分.成功的自然通风系统不仅能缓和热不舒适性,而且能创造热舒适性。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不同,它受气候、建筑周围的微环境、建筑结构及建筑内部热源分布情况的影响强烈,所以自然通风的设计是与气候、环境、建筑融为一体的整体设计.本文对典型自然通风类型进行了阐述,并分别针对城市和建筑单体,对自然通风的整体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相对应的设计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对深圳振业城项目自然通风进行了分析.
  • 摘要:居住建筑遮阳作为一种有效的节能策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十几年来,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遮阳研究发展迅速,积累了大量关于住宅遮阳的物理和热工数据的有价值的研究,在2001年,《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就列出了有关遮阳的规定.然而,在夏热冬冷地区大量已建成使用的住宅建筑中,现实的情况却与研究现状有着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住宅,采用现场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尝试了解夏热冬冷地区城市住宅的遮阳现状,以及居民对现有遮阳评价及意见.
  • 摘要:本文以存留在北京和西安这两座历史名城中的历史街区的实地调研为事实基础,以保护式更新以及传统生活模式的延续为理论依据,以节能环保设计作为技术手段,对历史街区中的人居环境建设进行了探讨,针对于当前开发历史街区过程中造成的环境负荷过重,原住居民搬迁困难等社会现象,提出了如何将历史街区改造成为适宜现代人居住并且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相应优化设计原则,并针对西安鸭子坑老城区具体实例进行了指导性改造建议.
  • 摘要:在目前我国大规模的历史街区更新中,弱势群体的居住问题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此问题产生的根源,总结了我国解决此问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弱势群体居住问题的建议.
  • 摘要:对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近代历史建筑和传统住区风貌保存完整的老城区,住区的更新开发总处于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之中,如何平衡市场经济下的投资回报与历史场所消逝的关系,是我国目前旧城改造课题中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位于"上海新天地"和"武汉天地"两处的老建筑,建造年代相同,使用性质近似,又被同一房地产开发商看中,并进行改造开发,再次发挥她们的人文历史和建筑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对两者在建设背景、地块历史风貌及保护对象、保护与更新(包括建筑保护规划、建筑群体布置和空间组织、功能配置、开敞空间布置、道路系统等)、房地产策划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归纳出历史地段住区的更新方式,希望对现今旧城更新改造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 摘要:住宅生命周期的长短,往往取决于是否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提出住宅的"进化"理论,分析其"进化"方式、适用条件和设计规律,以研究住宅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方式.最后探索将系统化的"进化"理论和设计方法作为延长住宅生命周期的方式适当运用于变化着的环境中.
  • 摘要:住房价格是当前中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多方都在积极探讨解决方案,包括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套型面积和价格控制、金融税收等.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关系仍是影响住房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在土地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供应规模此消彼长,保障性住房虽然是非市场化的,但在土地供给不足时,提高保障性住房比例将导致商品房价上涨,居住困难家庭将会增多,产生新的住房困难群体,住房矛盾难以解决.本文从住房需求、土地供应等方面,探索市场规律与住房保障的关系,认为市场供需平衡是保证住房保障效果的基础.在目前的土地供应政策下,为促使住房的供需相对平衡,应从增加住房供应和抑制过度需求两个方面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在增加供应方面,提出了加强城乡统筹,提高城乡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增加居住用地供应;针对的城市发展的差异化,应区别不同城市的土地供应指标,避免中小城市土地浪费;调整城市用地构成;通过规划提高居住开发强度等建议。在抑制不当需求方面提出了通过税收的方式,体现对住房资源占用的调控,避免住房空置和使用效率低的问题。
  • 摘要: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实地调研资料的整理,总结北京地区不同区位的城市功能及其周边人文特色,分析酒店式公寓使用者居住生活的差异特征,并在建筑设计领域初步探索对应在其设计要求上的差异性。
  • 摘要:租赁住房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缓解住房供求关系紧张局面的途径之一.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会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租赁住房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文章引入居住空间分异指数的概念,通过把租赁住房纳入指示指标,对租赁住房与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制约关系做了实证研究.
  • 摘要:近年来全球化所产生的议题一直为各界所关注.由于全球化的结果,区域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与扩张,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及信息流通上有着紧密依存的互动关系.而目前在不动产价格之相关研究中,大部分着眼于不动产的供需状况,衡量全球化效应对不动产价格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Ashok Deo Bardhan(2004)利用全球46个城市的数据并针对城市住宅租金价格、城市薪资水平、国内生产总额、城市人口及经济开放程度等影响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其中主要以经济开放程度来衡量全球化效应.本研究引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各省分之统计年鉴(2001~2005年),中国大陆175个主要城市的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定义全球化、城市发展及城市规模等变量.再对城市房价、城市规模、城市发展、全球化效应、区位等影响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全球住宅价格预测模型并推估各项影响因素的隐含价格,分析全球化效应对不动产价格的影响.初步结果显示,全球化程度、城市发展对城市地价均呈现正向变动关系.但城市规模则与城市地价无显著关系.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所形成的区位上的差异亦对于城市房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 摘要:鄂西山区是我国城镇化相对滞后的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脆弱生态环境、以及封闭的流通环境造成了城市空间发展的相对落后.基于定性的研究方法,无法科学地认识特殊地质地貌环境下城市空间自身的复杂性,无法科学地估量外部条件带来的空间开发的不确定性。基于以上的背景,本文以2007年利川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例,运用以GIS和RS为核心的数字规划方法与技术,对山地城市空间利用的评价、预测、分析方法进行探讨,寻找一条能对山地城市复杂空间的合理开发和使用提供规划支持的新途径.
  • 摘要:居住职能是城市用地职能中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城市居住用地则是城市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生活空间.然而,居住用地整体上存在差异,即城市内会存在好坏不同的居住用地,并且它们的分布形态会各有不同.居住用地的好坏反映了该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好坏,而居住用地的分布状况则是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和结构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武汉市一到四类居住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探讨居住用地的空间分布及居住用地空间演变规律,为未来居住用地规划布局提供支持.
  • 摘要: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美国式的交通理念——人人开车上高速公路,误导着许多国家地区的交通建设,然而这种高耗能低效率的运输方式也随着近年温室效应课题的发酵而广受质疑,取而代之的除了新燃料新运具的研发外,更具实际效益的则是大众捷运系统(包括轨道型都会捷运与改良型的地面快速公交)的建设以及自行车系统的推广.分析台北市十年来捷运系统的营运数据后,可以看到其营运收入与环境负荷(或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曲线呈现了典型的倒U形顾志奈曲线的特性,也就是说在持续创造营运成长的同时其产生的环境污染却在逐步下降,这正符合了一个现代都会永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现今欧洲各国为了解决私人轿车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在改善公共交通的同时,还大力倡导骑自行车,一个新的普及自行车交通的热潮正在开始,在欧洲人眼里,自行车并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最为灵活的健身器械,与时尚品味的表征,近年广受瞩目的巴黎Velib自行车出租计划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本研究从环境规划与城市发展的角度,以温室气体减量为前提为大台中地区永续交通发展方案进行评选,以因应未来短中长程本地区"科技时尚、文化环境"的发展需求.这一永续交通发展系统是以快速公交车、轨道捷运、自行车道三种系统为基础而进行规划,AHP评选结果显示,尽管民众最期待轨道捷运网络之建设,但在考虑其资金需求巨大且工期甚长后,专家决策结果认为积极推动快速公交车系统(权重0.493)才应是台中市近期永续交通政策的优先方案;而广设自行车道(权重0.315)虽对缓解交通压力或温室气体减量之效果甚微,但因其高度之宣传营销价值与对改变市民生活风格/文化的间接效益,也被评选为短期辅助方案;轨道捷运网络建设宜于2020年前完成,以在兼顾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引领台湾中部地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 摘要:目前,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发展节地型住宅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而我国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因此发展山地住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山地住宅的选址、规划、住宅单体及建筑结构等几方面对山地节地设计进行了探讨.在选址中,应综合考虑道路、坡度、坡向、地质、植被等,有效地对土地进行利用.在规划中应从分析日照,确定日照间距;结合山地,合理利用高差;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依据地形,灵活布置住宅单元等多方面进行节地设计.此外,还可适当增加东西向住宅,有利于院落的围合和提高土地利用率.在住宅单体设计中,应合理地控制住宅的进深和层高,提高住宅内部空间使用率,户型设计应具有精密性和高效性,并建立节地型住宅标准体系.此外,积极推广轻钢结构、轻型木结构等新结构,对于节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应处理好山地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山地的建筑选址非常重要,施工一定要注意保护原始生态、供水源地等以及山地住宅投入使用后必须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做到建设与保护山体的协调统一.建设节地型小区是我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希望本文提出的山地住宅节地问题的实现途径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 摘要:本文通过城市公共交往活动空间系统(PCP system)理论的初步构建,研究其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它的分类、界定、学科位置给于判定.结合某城市传统中心街道PCP状况,在分析和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探索.
  • 摘要:居住小区模式是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形式,虽然可以应对住区规划本身的一些要求,但却无法在住区与城市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本文将住区的各构成要素与相应的城市系统相结合,寻求住区与城市发展的统一,提出了回归街道生活的观点,明确将城市街道作为城市与住区的空间连接,提供给居民最为生活化的居住空间.
  • 摘要:本文是从城市学的角度研究我国城市住宅的发展,即从技术学科的角度,探讨城市住宅建设的深层次问题。在引言之后,首先论述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的交通文明、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对居住形态发展的影响.它们导致新的规划设计模式理论的产生,以及新的城市结构和城市理念的出现.第三节论述了住宅评价因子(功效因子与经济因子)与各种居住形态的内涵,包括若干做法的描述.常见的居住形态被系统地列出.绿色建筑与山水意境美的创造,有一些具体的途径与做法.第四节论述山地城市与居住形态的主要特点与建设的做法,并指出其重要意义与优点.第五节论述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住有所居"的原则要求,所应采取的住房政策,及其与保持社会稳定及收入分配合理的关系;同时对包括高端住房的需求要做好规划,保证合理的土地供应,促进房地产业经济的繁荣发展.第六节提出应用住房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有助于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对住房保障制度的规划与实施.最后论述宜居城市的建设问题。
  • 摘要:本文从城市弱势群体居住现状和居住需求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探讨,针对武汉市弱势群体住区分布情况,对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弱势群体住区进行实况调查分析,分别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历史街区(昙华林历史街);处于原商业繁华地段的弱势群体住区(汉正街街区);原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单位住区(武汉重型机械厂职工住区).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从人口结构、物质环境和社区管理三方面建立评价因子和评价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不同类型弱势群体住区的改善对策,建立有助于社区和谐的政策措施.
  • 摘要:城市的发展总是与城市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在营造新的生活形态的同时,延续历史的文脉,能使城市在发展的同时保留自身的地域特色,达到历史传承和建设更新的相互渗透.本文以泰安市30年来的人居环境变化为例,介绍了泰山相关人居文化特点以及其相应地对城市居住空间形态的影响,阐述了在传统居住格局被打破的背景下,新居住观念建立和城市文脉得以延伸及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启发与引导的关系,论证了政府规划开发不仅是从经济的角度,更应该是从历史的角度、人文的角度来考虑.通过对以上各层面问题的分析探讨,可以看出适宜人居的城市应该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相互协调发展的城市,是城市开发、城市历史轴线以及居民生活都得到良好设计与安排的城市.
  • 摘要:住宅是民生之本,安居乐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坚定不移地推进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以建设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为前提,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住宅建设和消费模式,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
  • 摘要:居住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重要社会问题,面对住房市场的持续高温,2003年开始我国不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住房政策。这些住房政策在对我国住房市场进行规范和调整的同时,也对我国的住区规划和设计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住房政策的发展和现阶段住房政策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其次分析了我国住房政策对住区规划和设计宏观居住空间的结构组织、中观的住区布局结构、微观的住宅设计,以及社区的建设与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住宅单体、群体组合的标准化与多样化、城市社区的合理规模、布局、配套设施、室外空间环境、住房建设规划管理等方面构建和完善我国住区规划建设体系.
  • 摘要:随着近几年政策的日臻完善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城市低收人家庭的住房问题正在逐步得以解决.然而,随着房价的高涨,更多的中等收入家庭也面临了同样的住房困难.对此,政府在着力解决低收人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采取了如限价房等新举措来解决中等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在廉租房、经济使用房之外,又增加了限价房,就是面向不同收入层次的家庭,建立一个更完善的梯级保障体系.本文以广州、成都的限价房项目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目前推行限价房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限价房政策对房价会不会产生平抑作用?限价房的销售情况如何?限价房的销售对象群的确立是否合理?限价房的定价是否恰当?限价房的年供应规模是否合适?限价房的商品属性问题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监管问题等.就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 摘要: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取得一定成效.然而迄今为止,高级别墅、低密度住区、大面积户型、一户多宅等现象依然存在;商品房空置率高却供应紧缺,难以满足基本居住需求……这些问题表明,部分人超额占用、严重浪费了大量土地及其他资源,透支了当代公众和后代子孙的居住用地,制约了住宅产业的健康发展,势必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本文基于维护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国土资源集约利用的角度,参考以往城市住宅建设用地技术指标,如"人均居住用地"、"容积率"(此指标难以控制居住用地总量)等,引入"户均居住用地"和"容户率"两个控制概念和具体指标,即在人均用地标准之上增加了户均用地标准,将容积率整合为以"户均居住用地"为基准的"容户率".针对超标用地房产,与目前正在讨论、即将实施的"物业税"概念不同,本文相应提出了在实行"实户制"基础上,征收超标"资源税",(包括土地和其他资源)的控制策略.通过引入以上控制指标和策略,可以为实现稀缺土地等资源的公平、合理享用,为城市住宅建设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达到控制城市居住用地总量,保证基本居住舒适度的目的.同时,亦可有效防止住宅投资过热,抑制投机行为,调整住房结构,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 摘要:近年来由于生态失衡,人口突增,整体环境相对恶化以及本已匮乏的资源不断缩减,我国所面临的资源问题尤为严峻和迫切.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黄土高原沟壑地区更是由于荒漠化的急剧进程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资源问题尤为突出,尤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水资源问题,如何在资源承载限度下更好解决广大黄土高原地区居民的生活和居住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即以黄土高原沟壑地区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居环境学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从研究传统窑居村落人手,发掘其形成及发展的良性基因,探讨如何在资源承载限度下确定村落的合理发展模式.旨在切实提高黄土高原地区广大人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条件,为实现该地区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和理论依据.
  • 摘要:本论文是导师汪永平教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8004)的子课题之一.文中结合实例从选址、空间布局、造型装饰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在宗教文化强势渗透下的西藏庄园建筑的特点及其人文精神,并进一步指出研究西藏庄园建筑的意义.
  • 摘要:重庆的老街,就和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一样,代表了一座城市独特的地域风情,而以老街"十八梯"为代表的下半城就是重庆最好的缩影.因此文章以重庆"十八梯"为例,通过分析得出了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老街改造应如何突破:不是简单地拆了又建,或者仅改变居住功能为商业功能,而是应该结合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城市肌理,并建立"社会和经济资源"的旧城新生机制.
  • 摘要: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传统建筑被破坏,新建筑追求所谓"现代化",而使建筑丢失了民族特色.本文在研究云南红河州传统民居环境自然生态特点的同时,分析了传统民居在历史、文化的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独特建筑风貌.通过分析传统民居的生态特点、建筑符号、建筑空间、传统色彩、本土材料等,挖掘红河州传统民居中普遍而朴素的建筑文化,为建造具有生态价值、本土特色的新民居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具体的设计中,以总体规划、生态价格、本土特色的选择以及民居推广方式为主要关注点,为云南红河地区的新民居建设探索出一种较为可行的操作模式.
  • 摘要:梅山苑二期住宅小区是深圳市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下梅林地区,基地西侧、南侧为自然山体,植被完好,北侧、东侧为已建成学校,用地狭长,南高北低,地块内无任何建筑物.小区建设从规划阶段开始,基本做到保持原有的生态系统,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因素,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小区内部采用了雨水回收,中水回用,太阳能利用,钢结构住宅体系等技术,目标是建成可再生能源示范、节能示范、循环经济示范小区.本文结合南方的地域气候特点,分别从总平规划、景观设计、单体设计、太阳能照明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雨水回收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等方面介绍绿色技术在该小区的应用.
  • 摘要:本文分析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模式;对常用的处理工艺做了比较;介绍了雨水收集量的计算方法,并对其中的关键参数做了说明;讨论了贮存池容积与年均收集水量、集蓄效率的关系,提出了用需水量计算贮存池容积的方法,并对屋面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优化设计发表了一些建议.
  • 摘要:太阳能热水系统既可节约能源,又可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因此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已相继出台有关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统筹规划、规范居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地方性法规,使太阳能热水系统顺利得到普及利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再次探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住宅中的应用方式,并对相关的一体化加固及防水构造节点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