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六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
第六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

第六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07-06

主办单位: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上海档案馆

会议文集:第六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百余年前,海派文化在早期商业文明背景的孕育下,逐渐形成了与京派文化大相径庭的风格特色。百余年过去了,一种“庸俗、浅薄、媚俗”的倾向,却慢慢侵蚀着海派文化的根底,令人心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前是一个全球都在重视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方面的起步已经落后了。上海作为全国重镇,理应肩负起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古人节日狂欢的遗存,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民间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另外,高校也理应承担起应尽的职责。
  • 摘要:海派文化的精神,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故而丰富多彩.这种文化特征并不是晚清以来所独有的,这一点不少学者已经论述.对海派文化源头及内涵的探讨与分析,更有利于我们对这一文化的理解与把握.上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俱备了——交流与融合——海派最根本、最显著的文化特征.在2005、2006年的第四届和第五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我们已经对考古学视野中的海派文化进行了讨论。我们论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海派文化”中,当地传统的吴越土著文化与外来的楚文化的交流、融合。之后,我们又探讨了新石器时代广富林文化面貌中南北方交流与融合的现象。而这一特征在广富林文化之后,上海地区的又一新石器时代文化—马桥文化上有了更显著的表现。
  • 摘要: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上海向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进军,都市的海派文化也迅速崛起,热点不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熔铸中西的文化内核,强烈的开放开拓精神,使上海这座城市具有无穷活力和无限魅力.然中心城区周边的小城镇,接受此文化辐射的力度难尽如人意,与全市乡镇镇区面积比八十年代初扩大三四倍的城市化进程相比,作为城市副名片的乡镇文化进程还留有不少缺憾.
  • 摘要:本文由《上海滩》在初创期的一场争论引发了对海派文化的思考。所谓海派文化,其实就是以上海文化为主要代表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它的主要特性就体现在开放性、商业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然而,海派文化也存在不足和缺憾,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宣传海派文化的时候,也有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上海滩》是在海派文化土壤里孕育、生长、绽放的一朵鲜花,而宣传和光大海派文化,不仅是她的天职,而且是她与生俱来的、应当永远履行的历史使命。
  • 摘要:为了寻求新突破,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要使上海成为更具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城市.以创新竞争为驱动力的城市,必然要有一个对自主创新有着强烈冲动的企业家群体和科学家群体,"要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推进人才国际化,努力满足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人才需求."这些思路的提出都是令人欢欣鼓舞的,但也不能忘记上海城市现代化的要素之一,是居民与城市的关系.提高居民的市民意识,养成市民文明的城市生活习惯,培养市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建设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市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要有严格、合理、高效的市政管理,在制度的规范下、约束下培养市民的良好文明习惯。同时辅以教育,提高人民的认知态度。其关键就是一个“和”字。
  • 摘要:在上海戏剧艺术的版图上,有一片美丽的疆域,你绝对不能小觑,那就是人文荟萃、物华天宝的古城松江.作为松江人,说起松江的历史,我喜欢用这样一段话来描述:早在6 000年前,当上海还是一片汪洋时,先民们就已在九峰一带繁衍生息,他们创造了5000年前的崧泽文化、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3 000年前的马桥文化.所以,松江堪称"上海根"("上海根"三字为笔者在1991年首创).
  • 摘要:今天,正当世人惊叹上海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发展之时,以"重返石库门"为代表的怀旧情绪也在这座城市的各个社会层面弥漫开来,作为"上海热"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带有了令人心醉神迷的力量.它不仅成为上海城市形象的有力代言,并且转化为营建中国现代性想象的神秘背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周而复《上海的早晨》这部作品。这部庞大的四部曲小说,从构思执笔到完稿经历了27个春秋,描写的是建国初期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历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小说任意挥洒笔墨,用庞大的结构、集众多的人物显示了一幅流光溢彩的时代画面,那是一个国家在特定的社会时期所形成的一部壮丽澎湃的命运交响曲。这种整体的历史感和命运感,在小说里有非常确定的表达:一个全新的上海在这种强烈的节奏中冉冉升出海平面,社会主义的进程使得上海成为另一种生动的历史存在。
  • 摘要:上海滩的商业情结可以追溯到开埠以前。上海在开埠以前与开埠后,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传统,就是士绅在社会生活中作用很大。其实质就是外来商人比较有地位。因为上海和广州的语言不一样所体现的个性也不一样。上海人精明稳健,生意洽谈过程中买卖不成仁义在,动口不动手,上海商人看重生意场上的地利、天时、人和,愿意合作。这样对外贸易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上海城市的特点:重商,奢华,讲究吃穿、消费。这样一来,最没有历史的上海人当中形成一种历史感,这是一种商业历史感,而非文化历史感。或者说形成了一种始终伴随着上海成长的悠久的商业情结。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商业地位的不断提升,上海话日益成为一种“吃香”的语言。上海话会和上海滩的商业经济的发展共同前进,继续传承“上海滩”不了的商业情结。
  • 摘要:人生七岁上小学,上了小学还是孩子,更要好好读书学习,健康成长。我们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同样还处于学步的成长阶段,要努力在新的起点上踏实前进,力争使海派文化研究和现实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些,力争使海派文化研究的科学性和学术性能更强更严密些,力争使研究中心在为专家学者服务方面能更热情周到些。总之,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精神研究海派文化,坚定我们的文化自尊、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 摘要:作为标签的"海派文化"就像一个大筐,被许多人随意地填充并粉饰着,并被定格为几句格言式的口号,完完全全地意识形态化了.历史是离不开"代"的概念的,这样的海派文化不妨称作"新一代的海派文化"或"新海派文化",它与那个原生态的海派文化其实相去甚远.历史正在远去,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了,当年海派赖以生存的土壤早已不复存在,海派文化的根系,正深扎在某个遥远的历史场景中,而这个场景,非上海开埠莫属。
  • 摘要:"海派文化"是中国形态的近代城市市民文化,源于开埠后的上海。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海派文化”其实是矛盾综合体,既有值得发扬的一面,又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不值得提倡的东西。当前建设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与当年海派文化发展与兴盛期的时代背景不可同日而言,因此今天我们繁荣上海文化,任务艰巨,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托上海传统文化,承继“海派文化”中优秀的遗产,并接受现代思潮和生活的洗礼,增添新的内容。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决定了博物馆的多样性,博物馆在新的时代已赋有新的含义,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加强。目前来说,上海建设博物馆有良好的基础,也有良好的前景,但任务也艰巨。博物馆工作者义不容辞,更需要政府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包括档案工作者在内的各行各业奉献力量。博物馆业的发展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敢为天下先”为主宰的文化理念与现代技术、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的紧密结合是重要因素。
  • 摘要:海派文化实质就是上海文化,上海的历史与文化之根,海派文化之源在上海古城厢。上海从1292年至1957年,几乎所有的古代和近代的历史、文化、经济、艺术都基本发生在上海的古城厢内,其实,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沪剧和越剧,同样也都诞生、发生在上海的古城厢内。历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上海正是有了古城厢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素质内涵,才迎来了我们今天充满希望,生气蓬勃的上海城市生活。
  • 摘要:上海,素有中国收藏的"半壁江山"之称,由此而形成了富有历史文脉、地域强势、艺术档次的"海派收藏"特征.特别是在书画收藏方面,更是历代大师佳作荟萃,各朝名家精品汇集,有不少是属国宝级的珍品.并形成了一批鉴赏功力深厚、甄别眼光犀利、收藏成就卓然、历史影响深远的海派收藏大家,展示了海派文博事业的雄厚实力.
  • 摘要:本文通过衣文化和食文化具体论述了上海有它独特的气质,上海摩登的生成与近代城市上海的开港及设置租界的背景,上海与西洋文化的受容密切相关。
  • 摘要:城市为电影文本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故事发生的环境,电影用镜头和影像重塑城市形象,赋予其新的含义;城市为电影创作者提供艺术活动空间,艺术家通过其艺术活动提升城市的文化时尚地位.电影——城市——艺术家三者互为影响,共同促进.上海和北京是中国电影发展不同阶段的两个集中地,同样也是中国电影工作者的主要聚集地。中国电影一百年中所出现的导演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出生或成长于北京上海两地。众所周知,1949年以前的中国电影基地在上海。经济、技术、市场与人才因素共同奠定了上海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1949年新中国成立,政府建都北京。随着国家政体的改变,中国电影的格局在政府力量的引导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电影生产基地—北京在政府的政策、资金等资助下开始发展,并逐步成为中国电影主要发展城市。
  • 摘要:新时期海派文化的特征为: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继承并发扬包括吴越文化的中华文化的精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或日马克思主义是其灵魂;在更广阔的视野里借鉴、吸收和消化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与改革开放时期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相适应.是上海综合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 摘要:长期来,对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表现和反映,大都是以风花雪月或奢靡享乐、冒险暴发或巧取豪夺等为主,然而这仅仅是一个侧面或是一种倾向,并不能代表这座城市的主体精神和主流本质。客观评述而深入追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历史的底蕴内涵、城市的精神风骨,正是一座城市精神本质的重新确认和价值再现,也是现代史视野中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新课题。上海的城市结构是中西合璧,变通互补。上海的城市特征是内外兼容,多元互惠。上海的城市生态是五方杂居,移民为主。高度的物质文明化和精神主体化是上海兴城之根。宽广的世界意识和国际心态是上海立城之基。
  • 摘要:近年来,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在城市“软实力”方面,上海还有着明显的差距。海派文化,是近代以来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沉淀和结晶,同城市的“软实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海派文化作为伴随着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地域文化,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发展,积淀了许多富有个性而又对这个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元素和品格。在历史时期,海派文化所具有的这些反映城市“软实力”状况的元素和品格曾经对上海城市的发展起过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制造了上海的品牌效应。但曾几何时,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海派文化中的精髓并没有很好地得到传承。今天,当我们深入研究海派文化,探讨海派文化同上海城市的关系时,有必要充分重视海派文化中能够反映和代表城市“软实力”的精华,加以深入的发掘,把它作为构成城市“软实力”的要素加以弘扬,以加快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促成上海城市硬件和软件建设都达到理想的水平。
  • 摘要:当今国际社会,和平、和谐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使国家形象作为一种温和地展示国家实力的"软权力",更突显出重要价值.城市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在国家形象的“自塑”过程中具有积极的、可作为的意义:它为建构者提供接触的平台,也是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它所蕴涵的城市文化更是一国形象的缩影。本文的核心命题是:在认同文化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消极意义基础上,从国家形象“自塑”这一积极的角度,探讨城市文化与国家形象构建的关系。“海派文化”作为国内主流城市文化之一,将作为案例加以探讨。
  • 摘要:21世纪,伴随着我国一些城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现代化的进程,新一轮城市文化建设的高潮正在兴起.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深深地熔铸于社会生产力之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助推器.从文化的精神层面来说,上海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关键在于文化建设,而上海的现代化推进,必须倡导的是上海本土的崧泽文化的传统继承和当今海派文化的理念创新,弘扬城市的先进文化,构建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精神.
  • 摘要:历史上的上海闲话是在吸收周边地区方言的同时逐渐形成的.1928年以前的上海县治虽在今上海南市区,但它的方言却曾以"嘉兴"为重、以"苏州"为重、以"松江"为重过的.今上海市区方言跟吴淞江以南旧属松江府辖区的华亭、上海县一带的古代方言关系比较密切,是上海方言的"根".正如《上海通志·方言》中所总结的:"现代上海话的直接源头是元明时代通行于松江府上海县一带的方言,与毗连的松江、嘉兴等地方言有特别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吴方言一直是文学创作中颇有影响、颇具特色的一种语言,上海地区现通行、使用的本地方言属现代吴方言太湖片,是古代吴音的继承和发展。
  • 摘要: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定义:口述史(Oral History)是以录音访谈(interview_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近年来,我国史学界、文化界对口述史的兴趣日增.而在档案界,口述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正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笔者以为,作为开发档案信息、再现城市记忆的一个重要载体,口述史是档案与历史、档案与社会互为补充和映证的重要手段,在我们研究历史、呈现城市记忆的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与公共档案馆建设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 摘要:上海城市中的小商小贩作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必然融入这个城市文化之中,被接纳被认同,方能生存下来。另外,它白身独有的文化形态又有不可替代性,成为城市文化中一个熠熠生辉的闪光点,为城市文化的艳色添彩。同时,摊贩文化在上海这个移民文化的海洋中,受到海派文化的浸润,成为一种多元文化冲撞、交互作用下产生的结合体,一种商业文化现象。随着“石库门”的大批建起,居民日益增多,小商贩们或提篮,或肩挑,或车载,穿弄进巷,频繁地进出弄堂,贸货易物,修旧利废,为居民们提供吃、用、修等日常生活服务,勾勒出一幅都市“弄堂商贸百图”。小贩们悠扬的叫卖声和货担发出特有的敲击声,与弄堂里静谧温情的氛围融为一体,别具一番都市风情,成为海派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 摘要:上海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与人文历史,使得上海文化在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之问,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敢于打破成规,锐意革新,广采博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海派文化的精髓,体现于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上海各级各类档素馆馆藏资源是上海海派文化的持有载体。海派文化是上海文化的特色,上海档案资源对上海文化发展的记录具有唯一性、真实性的特点。强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充分发挥上海档案海派文化的功能,是上海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 摘要:上海人向有崇尚科学的传统,更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崇尚科学、喜欢科学,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弘扬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实际上这也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讨论海派文化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系。关于中国科学社的研究,已经有了张剑教授的大著《科学社团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该书是研究中国科学社的力作,它将中国科学社的前因后果、社会影响和历史地位,扎扎实实地梳理了一遍。关于中国科学社的通俗科学演讲,张著论述了战前中国科学社在外地的演讲情况,但对于战后中国科学社在上海的演讲,语焉不详。现笔者根据馆藏档案予以补充,或许能增添中国科学社研究的一些细节。
  • 摘要:上海自开埠以来,辖区内人口变化之频繁及数量之大为全国罕见.人口是文化的载体,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文化的形成发展与移民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代史上的上海有着特殊的地理及社会环境,吸引了大批国内国外移民,也带来了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各种文化碰撞融会逐渐形成了上海异于其他地区的文化风格.本文依据近代以来上海的人口统计,试分析来沪移民对上海独特的区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不是当地人口的自然增长,而是内地人的大量迁入。晚清以来上海移民云集,文化交汇。在这样的环境下,折射上海移民社会习性的海派文化孕育而生。昔日,来白国内和世界各地的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上海,不同的文化互相碰撞对话,推动了多种文化在上海的传播、交流、融会,丰富了海派文化的底蕴。今天,来自各国的“老外”又活跃在上海滩上,各种文化的再次汇聚、碰撞、交融,使海派文化的国际特色更趋浓厚。
  • 摘要:连环画自上海世界书局1927年3月首次发行陈丹旭绘画的《连环图画三国志》(全部三集,每集八册)起用了"连环图画"这个名字以后,世界书局又一连推出4部:"水浒"、"西游记"、"封神榜"和"岳传",封面上还印着"男女老幼,娱乐大观"的字样.可以说这5部书的发行标志着连环画这种新型的大众图书样式正式诞生了.紧接着很快就有一大批画手蜂拥而上创作连环画,几代相传,使连环画在上海市社会中铺天盖地,在前后一个甲子六十年中由上海而走向各大城市和乡村,成为海派文化开满全国的一枝色彩鲜艳的奇葩.
  • 摘要:上海、宁波两港是长三角港口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港口,在历史时期都曾经历过兴衰起伏.本文首先对开埠前后中国贸易网络的变化进行考察,进而在贸易网络发生巨变的大背景下,对上海、宁波两港不同的发展态势进行探讨.本文认为近代开埠前后,中国的贸易网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聚焦于广州的“V',字形国内贸易网络转变为聚焦于上海的“T',字形的国内贸易网络,多核心的朝贡贸易网络被以上海、香港为中心的双核心国际贸易网络取代。这种转变,一方面促进了上海港的外向化,另一方面又导致作为上海港近邻的宁波港趋于内向化,最终沦为上海港的支线港。
  • 摘要:诞生礼仪是人生四大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婴儿呱呱坠地,仅是一种生物意义上的存在,在旧时上海一些地方将这项仪式,称为"做‘十二朝’". “十二朝”礼俗在上海市原属江苏省嘉定县的桃浦镇、长征镇、南翔镇等地方都有流传,本文以桃浦镇的“十二朝”为例对该习俗进行初步探讨。先后论述了桃浦镇”十二朝”礼俗概述、文化解读及与都市文明的融合。
  • 摘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家庭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夫妻冲突加剧,婆媳矛盾尖锐,代际纠纷增多。此时上海家庭正处于大家庭向小家庭过渡的转型时期,家庭模式正值转变,价值观念正值变更,急剧的变迁导致了家庭问题凸显。本文以女性自杀为中心来揭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家庭中的性别与权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笔者认为通过女性自杀这一极端问题为个案,为分析家庭中的性别和权力提供了一个绝妙的注脚。有些女性主义学者指出,在性别研究中,我们不仅要研究“性别之间”的关系,而且要研究每个“性别内部”的关系;不仅是女人对男人的关系和男人对女人的关系,而且还有女人之间和男人之间的关系。而女性自杀正好渗透着家庭中“性别内部”和“性别之间”的关系。因此,女性自杀—女性历史经验中的一个独特面向,恰好折射出家庭中存在的复杂性别关系和权力地位。
  •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不仅对世界经济产生空前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全球化的一个结果,许多民族的本土文化正在急速消亡和流变."基于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多元文化主义似乎正受到全球趋同的威胁."①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其传统文化正在丢失,吃必西餐,穿必洋装,住必欧式风格,玩必迪斯尼,民族的特色事物被反映西方文化偏好的产品取代.②这种文化的趋同令人震惊.文化趋同丢失的不仅是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更是民族创新能力的消退.由此地方文化的保护不仅是保存地区文化特色,更是维持地区独特性和创新性的有效途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一的海派文化,其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全球化严峻挑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 摘要:社会学家福柯在《词与物》中曾提醒大家,词与物的所指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致的.以福柯的分析框架来分析海派文化,我们会得到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政府、学者、专家所总结出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海派文化(词)常常与现实生活中的下里巴人所实践的并形成的原生态的"海派文化"(物)并不一致.如果要加以总结,这种词与物的矛盾和张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海派文化的词要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然而海派文化的物则表现为上海高商务成本和准入门槛显得很高;二是海派文化的词要求时尚领先,有创意创新,但海派文化的物却存在着创新创意不足,时尚节奏变缓,复古怀旧风行;三是海派文化的词要求上海人睿智高明,但海派文化的物则显现出理性化、世俗化双重交织下上海人的精明性.
  • 摘要:海派文化是一个具有创造性、个性化、包容性的多元文化,它不仅具有传统的中华文化的魅力,也同时具有西方精神的创意.上海体育具备这样中西合璧的特点,上海体育事业就是海派文化的一个侧面.上海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传播了传统体育,同时也吸收大量的西方体育精神,容纳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这种文化包容性为百年来的上海体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 摘要:和谐文化要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矛盾中统一,要求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在矛盾中统一,要求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在矛盾中统一.而海派文化恰是熔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于一炉,熔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于一炉,熔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于一炉.
  • 摘要:本文作者在上海生活了五十多年,其以自己的书房为坐标,怀想曾经发生在上海的种种故事。时过境迁,历史不会被湮灭,在记忆里,在遐想中,在形形色色的文字里,历史如同一条活的江河,正静静地流动。走出书房,在每一条街巷,每一栋楼宇,每一块砖石中,都能寻找到历史的足迹。上海这个城市,就是在这样的交融和交替中成长着。
  • 摘要:衡量上海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们对其可资利用的文化价值资源的掌握和利用程度.海派文学作为上海文化价值资源之一,曾在历史上辉煌一时,其魅力,至今犹存.海派文学为什么能够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历史上影响海派文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到底有哪些?从研究者的角度,作者认为海派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有几方面的影响因素应该特别受到重视.这几方面因素包括城市、租界、传媒、意识形态和性别.
  • 摘要:阳春四月,在《世博会与上海发展》主题报告会上,有人提问世博会与上海文化建设的关系时,报告人国际展览局主席、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的回答,令人深思.首先,他引用了在筹备中法文化年时,他与法方的一段对话.接着,他话锋一转说,海派文化很了不起,以前有偏见,实际很有吸引力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海派文化传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核心—“和谐”,增强了上海城市文化的认同感。二是海派文化主张中国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而不同”,增强了上海城市文化的亲和力。三是海派文化张扬城市移民文化的精髓—“开拓”,一增强了上海城市文化的综合竞争力。
  • 摘要:“综合竞争力”概念的提出,说明时代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对城市的功能已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对文化品位的要求。文化品位是对现代城市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必将是对现代城市的最重要的要求。因此,海派文化必将是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力,海派文化的建设、发展水平,将决定上海城市综合竟争力的水平。
  • 摘要:上海开埠以来,就一直受西方文化影响,但上海从来没有简单地"西化",而是融汇中西文化,形成独特的"海派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上海面对第二次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传播,融汇中西文化,实现了"海派文化"的现代转型,即以"现代海派文化"来凸现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丰富内涵,使上海文化既具有国际化的时代性,又蕴涵上海自身的独特历史感."现代海派文化"成为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文化的特色.
  • 摘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迎来了短暂的黄金时期.与之相适应,海派文化亦得到充分的展现.多元并存、百花齐放的局面几乎贯穿于所有的文化领域,无论是出版报刊、广播、体育、卫生、游艺、戏剧、电影各业.
  • 摘要:海派文化,既是地域文化,又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一笔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研究海派文化,辨析其内涵和外延,提炼其特征和精华,当然不是为了怀旧,也不仅是为了提升上海人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我想更主要是为了继承和创新,使海派文化生机盎然,使其能为上海和上海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厚的精神家园.因此我觉得本次研讨将"海派文化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作为主题,具有积极的入世意义.
  • 摘要:在向现代化进军的伟大时代,上海的艺术家关注现实,不回避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矛盾和裂变,着力表现在重大冲突中涌现的时代先锋和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改革开放时代的民众有其特殊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上海的文艺创作追踪其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现代化建设的激情和大力开放引进,力争向世界潮流看齐的宽阔胸襟。上海的艺术家要把观照的目光对准变动的、显示的人生,在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中寻求新时代人生的意蕴,要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关注当代人的足迹,在对现实人生的开掘中,呼唤精神的超越和人格的健全。时代呼唤艺术直面现实。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对人们抱有执着的终极关怀,应该在更高层次上思索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应该坚守精神的家园和灵魂的救赎,而不能被精神的梦魔和反人性的贪欲所吞没。这是艺术家必不可少的操守。同时,艺术家不能忘记对人的精神格局投去关注的目光。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诗情守望。
  • 摘要:近些年,对海派文学的研究正越来越深入.有人以为,海派风格在文学领域集中体现于小说.实际上,海派散文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40年代后期长时间风行,乃海派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文在上海虽不能称源远流长,但也算得上由来已久。海派散文作家有着明显的地域性,他们或一生住在黄浦江畔,或离乡到申城就业,或从海外学成归来选择留沪,或在一个时期生活于上海,存在不少相近的意趣和特征,但并未构成严密的文学社团,仅是个松散的群体。海派散文没固定的理论框架,也没有约定俗成的流派风格束缚,往往是随手拈来,有感而发,灵活自如。
  • 摘要:戏曲和电视很是有缘.戏曲是中国最古老艺术样式之一,从宋元杂剧成熟期起算,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电视发明于上世纪20年代的英国,不过在中国普及还是80年代前后的事情,中国电视事业最多不过四十岁年龄.古老的戏曲艺术、新兴的传播媒介,在80年代前后就开始了紧密合作,成就了千年良缘.而戏曲市场和电视事业均十分发达、领全国风气之先的上海,不仅成了双方的"介绍人"、"证婚者",而且也成了这一良缘的主办方和主办地.在此后长达十多年的“蜜月期”里,上海戏曲和电视的合作主要有两种方式——戏曲电视剧和舞台演出转播。电视与戏曲80年代结下的千年良缘,经过90年代后的十多年冷落,终于在“非常有戏”的撮合下再续前缘。这一次,也许不像以往那么正儿八经,不过这次显然比上一次更热闹、更愉快、更好玩。
  • 摘要:上海已成为一个生态化城市,以从未有过的亮丽夺人眼球。上海总体环境质量处于全国大城市先进水平,成为国际国内适宜生活居住的城市之一。上海环境蓝图中还有远景规划,这就是到2020年建成园林化城市,届时上海环境要达到同类型国际化城市的水平。上海城市的生态化,还具有生态美学的意义。这一点,更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研究。
  •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上海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上海社会经济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上海对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得到重视,海派文化研究的蓬勃兴起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本文采取的理论工具主要是功能主义范式和精英主义范式。所谓范式是指一个学术共同体在科学研究中形成指导其成员进行研究的哲学思想指向,是学术共同体的核心研究方法和思想方式,它是共同体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必要基础之一。五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形成的论文中,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种类型:关于海派文化的形成的论文、关于研究海派文化的意义的论文、关于海派文化的特征的论文、关于海派文化的结构的论文、关于海派文化的作用的论文等。关于海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涉及文化社会学中的文化质、文化丛、文化模式和文化变迁的概念,如李伦新对于士_海人、上海话、上海的房屋、上海的桥与路、上海菜、上海戏苑的描述,涉及到文化质和文化丛的范畴,虽然他没有明言这些海派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上海的作用,但字里行间对它们作用的肯定是明显的,因而具有功能主义的取向。海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底层人民的贡献,这在很多海派文化研究者们的论述中都已经被明确地阐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精英在海派文化的发展中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贡献使海派文化更具魅力,更能够适应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今天的发展要求。
  • 摘要:本文试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依据上海方言的历史形成过程分析上海方言本身的特点,并从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上海方言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蜕变发展。百年以来,上海人以海纳百川的气魄与胸怀,大胆迎接各地方言及外来语的冲击和挑战,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21世纪是一个多元开放的世纪,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给上海方言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新一代上海人应以更广博的胸怀接纳变化,大胆创新,努力营造多语并存,和谐发展的语言环境。
  • 摘要: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的首要内涵不仅仅是企业家和其他行为主体的个人品质,更重要的是在结构上表现为一种地方文化的特质.本文试图对上海地方文化的形态做一简单分析,考察其在创新行为引导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影响作用.上海这座城市在结构意义上的白领文化,历史意义中的买办遗风以及个人生活层面的小资情调,与典型的注重实惠的上海弄堂文化交织融合,形成了一种与创新对立的保守的、安于现状的文化形态,对上海创新行为的激励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当然,上海地方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其包含的文化形态并非全然是抑制创新的,本文列举的三种文化形态对于创新的影响也并非都是负面作用。海派文化是开放的,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以及上海对创新体系建设的努力,上海将营造出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创新的地方文化,为上海创新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 摘要:本文的主要的目的是给大家介绍福冈的产业观光的概念以及现状而进行比较城市研究。希望本文给上海世博会工作新的思考和新的认识。日本福冈“产业观光”和上海工业旅游之间对于产业观光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上海和福冈之间基本概念理解不同;二是上海和福冈之间交流论坛的目的不同;三是上海和福冈之间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不同;四是上海和福冈之间手工业等传统工业和工艺方面的旅游开发不同;五是上海和福冈之间对环保意识不同。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