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
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

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安徽阜阳
  • 出版时间: 2014-05

主办单位: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会议文集: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管子》一书中的管理思想以改革思想为主,其中的改革思想具有先进性和系统性,符合了当时社会及时代的发展规律。文章介绍了经济改革与环保改革的连接点,其在于深化经济改革必须同时兼顾环保改革,且环保改革必须以深化经济改革为工作动力和制度保障,其契合点在于二者的最终目标相同,经济改革是为民谋利,环保改革为了子孙后代,二者都是为了改善国民生活质量,提升国人幸福指数。《管子》经济改革与环保改革思想注重时机全面革新,兼顾经济改革与环保改革,并大胆实行农村经济改革,将此作为强国的基础和重点,率先制定环保改革的法律制度,使环保改革思想有法可依。最后,作者论述了《管子》经济改革与环保改革思想的启发点。
  • 摘要:《管子》一书中的管理思想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包含着较多的现代文明元素.应大力挖掘其积极因素,服务于现实,为当代所用.相信对《管子》管理思想的挖掘能为当今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 摘要:《管子》内容庞杂,无所不包,得到史学界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它的政治思想,军事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等等,近年来研究它的人也趋之若鹜,本文在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管子》一书中为了维持社会秩序,防止犯罪所做的努力.
  • 摘要:身为颖上人的管仲不仅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位思想家,他的思想主张不仅让齐桓公能治理好齐国,更使管仲文化的内涵溶于颖上的发展之中。笔者浅见认为管子文化没有被得到充分重视、没有得到大张旗鼓宣扬,所以管子文化需要革命。并从继承传统,塑造独具魅力的本土文化,因地制宜,广开渠道探索多种经济发展道路,以人为本,优先富民进而强国所宏伟战略三方面论述了管仲的治国思。
  • 摘要:管仲作为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一员,其思想固然有剥削人民和奴役人民的一面,有着局限性,但他的人本思想,仍然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丰富和完善了现代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具有实践性,对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实现中国梦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首先分析《管子》人本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道";接着从行政和经济两方面阐述人本管理思想的内容;最后指出了《管子》的人本管理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 摘要:和合谐辑观念是《管子》兵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取得上下同心协力,赢得战争的重要思想.理政治军要达到和合谐辑,执政者与将帅就要加以教化开塞、讲究诚信一法、以身作则等,这就启示今天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重视教育训练养成、施行依法从严治军、注重个体修身养性.这对当前全面深刻地认识管子兵学思想,深化管子研究,弘扬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文化,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管仲是一位讲求实干的政治家,其治国理念及治国实践,无不体现着经世致用的思想.《管子》一书记述了管仲相齐的言论与实践,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经邦治国思想,而"实用主义"作为核心思想则贯穿其始终."管子学派"的相关理念在管仲相齐治国的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地运用.
  • 摘要:《管子·轻重》部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直接正面阐述“轻重”学说理论的文字不多,多的是列举事例来具体说明这个学说在治理国家控驭民众的重要和有效,有虞国的“策乘马之数”《臣乘马》、“高杠深池”、“屠沽之汁肥流水”、“令沐途旁之树枝”等,以及举证“历史”或“现实”中的“事实”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说明或证明“轻重之术”的无所不能。
  • 摘要:苏轼对管子的看法自有其独到之处,他从自己的视角和高度,高调赞颂、认同管子。他认为管子首先是一个有大功于天下的人,是君子,大道德,大智力,雄才大略,治国有方。苏轼从管子那里汲取了不少政治营养,并运用管子和管子的思想议政、资政,针贬现实,匡正时弊。苏轼认为管子做的是盛大美德的事情,其是仁德之人,做事让人心服口服,可为万世楷模,并运用管子和管子的思想资政、议政,借鉴管子的用人和治国之道论述和推行自己的政见,同时借鉴管子的事例论述如何结君心辨忠奸。
  • 摘要:苏轼对管子有一些批评意见,体现在《管仲分君谤》、《管仲无后》两篇史评和《论语说》有关章节中,《论管仲》中也有一段话批评管子。苏轼认为,管子“器小”、不学圣人之道;盐铁专卖政策是与民争利。
  • 摘要:笔者认为,从古希腊、古罗马到近现代汗牛充栋的西方政治学、政治哲学著作中,两相对比,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与《管子》的政治理论具有较多的可比性.这是因为,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具有相似性,《管子》的作者们面对的是群雄逐鹿"无义战"的春秋战国时期,马基雅维利面对的是四分五裂的意大利.两者的写作目的相同,《管子》的作者们志在"一匡天下",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君人南面的"王霸之术",呼唤着心目中能够一统天下的真命天子拯黎民于水火.马基雅维利同样将统一意大利半岛的希望寄托在开明专制君主的身上,他提供了种种统治之术,希望能有君王采纳,可以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恢复古罗马帝国的荣光,为新兴资产阶级发展开辟广阔的市场.当然,由于两者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尽管两种"君主论"的具体内容、具体论述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它们所服务效力的阶级不同,它们的理论分野也是显著的.
  • 摘要:管仲置身于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的大变革中,凭着自己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睿智卓识和政治远见,创造性地提出并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国”,“化固从新”的执政理念。文章为了便于广大干部、师生和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了解管子的思想精华,记取他留给后人的至理名言,认清其当代价值,特地赏试着编写这本《<管子>警句名言启示录》,探讨了“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何谓四维?一日礼,二日义,三日廉,四曰耻。”“仓康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警句名言。
  • 摘要:管学内涵深厚,研究管学要追根究源、客观公正,要不偏不倚、不杜撰,科学、严谨、负责地研究管学的真正实质与内涵是学术界的共识。文章就“仓凛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和“礼义廉耻”两句名言进行考辩和思考。“仓凛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原文出自管子的治国之策《管子·牧民》篇,其主张从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入手,以实现富国安民强兵并称雄天下为目标,司马迁在引用过程中将“则”改为“而”。礼义廉耻最早出现在《管子·牧民》中,管子把其称之为“国之四维”,认为“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敏锐的社会观察和高度语言概括,虽久不废,流芳百世。即使到了宋代,管子遭遇了朱熹等人的非议和否定,但是大多数有识之士还是在引证“礼义廉耻”,并说明出处在管子。然而到了民国之后,这句名言成了立到处可见的标语口号,人们却反而很少知道这句名言的出处了。因此民国社会也并没有因为这句看起来叫的很响的名言,改变了最后因为政治腐败、社会黑暗、民不聊的失败命运。
  • 摘要:先秦社会原始民主思想与言论自由观念萌生,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以此为背景,《管子》一书逐渐汇编而成.《管子》中蕴含了丰富的舆论思想,提倡舆论传播的自由,要求君主要虚怀纳谏、保证言论畅通.而同时,《管子》对舆论传播也加以控制,以法制的手段实行禁止、诛罚等.《管子》一方面提倡舆论自由,另一方面又对舆论传播进行控制,这与民主和法制这对矛盾范畴是相对应的.对其进行反思,于今日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 摘要:《管子》是道家、法家融合的思想著作,其治理思维可以从经济理论之道、在哲学思维上对《老子》的创造性转换、为"法"提供了哲学理论基础等三个方面予以把握.
  • 摘要:《管子》由西汉刘向编纂而成,集中了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言论,其中论述的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相当先进.本文首先从刑事法律、行政法律、民法与经济法的角度简述了《管子》规定的法律制度,之后又从《管子》中法的起源、特征、和执行等方面论述了其中包含的法律思想以及现代意义.
  • 摘要:《弟子职》是《管子》一书中的重要篇章,所反映的内容代表了稷下学宫有关学生在校教育的思想.其中所体现的对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对教师的尊重,维护长幼秩序的以及培养学生日常礼节的思想,反映了稷下学宫对学生在校教育的成熟理念.
  • 摘要: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的夫人管仲姬是管仲的后代,据湖州历代的府县志记载:管仲与鲍叔牙年轻时曾在湖地经商,他们居住的地方一是现在湖州南门外五里的鲍山,二是西门外二十里的栖贤山。湖州的建城史,都是管鲍隐居湖州后的事了,但管仲后代肯定是第一代湖州有姓氏可考的居民。由于管仲任春秋第一霸齐桓公的仲父宰相,政敌无数祸及子孙,湖州管裔避湖后以不仕从政为家训,府县志书均无功名属管姓者。但管仲姬出生在湖州金婆弄更是无疑。另有史料称管公与孟頫是为邻里,管公见孟頫神仙中人的长相,“以为必贵”嫁女属焉。记中管公言“幸先人蔽庐无恙”。先人可理解管公之父,也可上溯好几代。管公与赵孟頫是邻里,说明管家居金婆弄年代已久,管仲姬小赵孟頫八岁,无疑出生成长在金婆弄。
  • 摘要:“管鲍之交”是中国历史上的佳话,说的是管仲和鲍叔牙相知相交的故事,毛泽东对“管鲍之交”十分推崇,并奉为同志之间相知相交的楷模。文章介绍了“管鲍分金”的故事,“管鲍之交”成为长期以来传统道德追求的人际交往的美好境界,特别是在商业经营、商业合作活动中,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毛泽东对“管鲍之交”的了解,是从幼年时代的私塾开始的。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则把管鲍之交作为交友的楷模,以求结交同道,砥砺奋进。在与民主人士的交往中,又作为推心置腹的典故来欣赏。晚年毛泽东则把管鲍之交升华为同志之间的真诚理解。
  • 摘要:文章从颖上人类思想家的摇篮、管仲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一位思想家、《管子》人类文明史的第一本重要著作、管仲人类文明史上的首位经济学家等方面对管子文化研究专家徐明天的访谈记录进行了归纳整理,其对管子文化的定位,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 摘要:笔者以《法声》为例,意在通过分析《法声》杂志对《管子》之解释,揭示其特殊历史背景与思想意义。《法声》曾设“点点滴滴”一栏目,解释中国古代经典,阐释其法学意义,选取内容许多取材自《管子》,其目的意在通过解释经典,推介法律知识和改革理念,发挥其现实意义,在其选取和解释上则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文章分析了《法声》的相关材料“夫盗贼不胜,则良民危;法禁不立,则奸邪繁”、“薄税敛毋苟于民,待以忠爱而民可使亲”、“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鸿鹄锵锵,唯民歌之,济济多士,殷民化之。”等。《管子》作为政治语言的重要来源,在民国时期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作用。陈允和本着工具主义注解《管子》,意在阐释其当下意义。然而其解释逐渐从法学范畴转向政治范畴,从建言献策到痛斥控诉,逐渐逾越“本分”,则说明腐朽的政治体制不能实现真正的法制,更反映出国民政府日渐衰败,实行政治独裁与言论控制的事实。
  • 摘要:"治世","其枢在水"出自于《管子·水地》,认为水性与人的心地和行为,非但不无关系,而是颇有关系。为此,《管子·水地》就进一步从当时当地的水的性质与人的心地和行为的不同的实际出发,作了详细的叙说。《管子·水地》既认为水为万物的本原,万物都是水生的,那么作为万物之一的人类,即使是万物之灵,无庸置疑也是水生的。党的十八大号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本原因是,由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直接原因则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 摘要:管仲辅佐齐桓公调整国策,全面改革,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齐桓公"安定富强,称霸诸侯"的齐国梦.本文总结了齐国梦能够实现的主要因素:一是树立新的治国理念,二是进行重大体制改革,三是推行尊王攘夷基本国策;列举了中国梦的四个主要特征,即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本文认为,齐国梦借助于《管子》而流传千古,今人完全可以从《管子》中借鉴桓管当年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实现中国梦.由此提出圆梦中国的四个"借鉴":(1)借鉴以人为本,始终不渝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借鉴管子智慧,永远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3)借鉴尊王攘夷,坚决彻底消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4)借鉴齐国梦破,加强执政能力和接班人队伍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和长治久安提供可靠的政治与组织保证.本文在结语中认为,实现中国梦是又一次"赶考",中国共产党人有这样的自信:过去不当李自成,今后也决不当齐桓公,要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 摘要:管仲在相齐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在这些改革中,管仲将经济发展放优先地位,以富国强民作为改革的重点,从而使齐国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东方强国.管仲的经济治国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 摘要:国君是人事的中心环节之一,管子对此非常重视,对国君的品行、才能和方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国君必须先修身,克己端行,成为道德的范式.然后再治理国家,礼法并用,使国家强大.最后在此基础上"尊王攘夷",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这是《管子》对国君和治理国家重要性充分认识.
  • 摘要:本文从历史巨典《管子》中,概括出管仲在八个方面的治国思想,一是以民为本,民富国强;二是民有经产,实业富民;三是因俗而动,锐利改革;四是通于轻重,政府调控;五是四维六兴,价值导向;六是以法为法,以法治国;七是节时于政,选贤举能;八是人与天调,生态智慧.这些治国思想对如今的国家治理仍具有当代价值,尤其是对后发地区的加快崛起,更具有诸多的历史启迪.
  • 摘要:管子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对经济发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在齐国治理上的确卓有成效。管子认为致富才能治国,主张“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经济稳定和繁荣是政治的前提。应该从国家的安危的考虑,高度重视经济上的富裕的价值,发挥独特优势资源,加强市场作用、商业流通,保护自然环境,抓住机遇,把握时机。总之,管子主张君王、政府应该为广大老百姓着想,藏富于民,繁荣经济,富裕国家,非常可贵。
  • 摘要:管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在相齐期间,辅佐齐桓公,对齐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子的法治思想对齐国以及后来的封建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主张发展农业,兴修水利,重视土地调整,厉行法治,礼法并用,选贤任能,广纳谏言,严明赏罚,审慎用法,其法制思想为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采用,奠定了中国社会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基础。
  • 摘要:《管子》中蕴藏了很多关于诚信的精辟论述,探讨其诚信思想,发掘其有益成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有所启迪和借鉴作用。文章从习圣人“义则诺”、做信用君主的条件、选“信于民”之官、赏“诚信仁义之士”等方面阐述了《管子》的君主诚信之道,就其诚信治国之道论述了治国应力行“仁义忠信”,树立法律权威和信仰,用赏贵诚用刑贵必。官吏诚信之道在于事君者无二心,诚信爱民广纳民意,讲求信用依法办事,执法严明不彻私情,而百姓诚信之道在于忠信是做人的原则,诚信是做事的根本,尊上级长辈可交友。
  • 摘要:管子既是学识渊博的思想家,又是政绩斐然的政治家.管子的治国思想中逻辑的包括了"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君人者以百姓为天""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等.管子非常注重道德教化,强调礼义耻感伦理和荣辱观,提出了"四维"论,也即"礼义廉耻"四个道德要素.管子的这些闪光的哲学思想极具有现代社会科学价值,从中可以选择执政为民作为执政理念以及以礼义廉耻为中心的构建新的道德规范.
  • 摘要:"教训成俗"是《管子》治国方略之一,其中提出了使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内化为民众行为习惯和社会习俗的基础、条件和方法."化民成俗",即规范民众行为,养成良好社会习俗,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应有之义,《管子》"教训成俗"方略中蕴涵着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一些思想资源,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 摘要:本文选取《资治通鉴》中的一些话题进行分析,以说明“桓管霸业”在历史上维护封建礼制的典型意义、“管学”的资政作用和司马光对齐桓公、管子的基本评价。《资治通鉴》开篇就说到齐桓公“桓管霸业”有着维护封建礼制的典型意义,齐桓公、管子是某些有志者心中的榜样,其记载了历代君臣议政时的重要言论,齐桓公、管子是时有提及的话题,《管子》的思想也多被引用发挥,并借桓、管故事阐释用人在治国安邦中的重大意义。
  • 摘要:两千多年前,稷下学宫学者借管仲之名汇编《管子》,将管仲治国理论融入了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各个方面,其思想内涵对于今天的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大的参考意义.《管子》既强调了以法治国,又重视道德在百姓中的巨大作用,既强调封建社会以君王为核心的专制体制,义倡导以人为本,社会的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在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的道路上,启示执政者要时时刻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最重要的地方,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相信在建国百年之时,伟大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 摘要:《管子》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典籍,内容庞杂,其中就对如何治国安邦,振兴国力作了精辟的见解和深邃的论述.在经济上,主张以农为本,并注重发展商业;在政治上,政顺人心,以民为本;在国家治理上,强调依法为主,德法兼治;在用人上,选贤任能,扬长避短,因材授事.因此,《管子》的治国思想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 摘要:《管子》是我国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内容十分丰富,对国家的发展壮大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和论述.特别是其中的治国理念,包括重视经济发展,依法治国,重视人才和军事的作用,都对当今中国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管仲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杰出的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治国思想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相齐四十年,励精图治,大力推行改革,解放生产力,使齐国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地位.管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依托《管子》一书并结合史实,浅析一下管子的外交思想,探讨管子是如何运用外交手腕使齐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地位的.
  • 摘要:《管子》一书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治国理念和管理思想.它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旧式"大统一"王朝崩溃,诸侯国间战乱不断,社会局势动荡不安的情况下,以管子为代表的齐法家学派从齐国统治者的角度出发,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建立了一整套的治国之策,使齐国迅速恢复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进步,实现了"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 摘要:管子在治国方面的成功得益于他治国理念方面的先进性,将其与“中国梦”建设联系起来,不但可以挖掘其理论中蕴含的历史价值,而且对完成十八大的总目标和实现“中国梦”可以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视农业发展,除去水害,兴修水利,勿夺农时,减免赋税。“以人为本”是现今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管子身在兼并战争年代,民心对于一国君主来说非常重要,“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故其思想中体现出关爱百姓,以民为本的理念在当时乃至现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虽然“人治”思想一直占着统治地位,但与之相对的“法治”思想在先秦时期也有过辉煌,尤其是在《管子》一书中有更系统的论述,其试图从礼与法两种不同的方式中为制度和规范的确立开辟途径。
  • 摘要:《管子》一书是介绍管仲思想及其从政经历的一部传世之作,其中融汇了中国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各家流派的思想,并包含有相当丰富的国家间政治思想,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管子》中关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内容,结合当前我国软实力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建议。文章指出“软实力”已成为中国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介绍了“软实力”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国“软实力”现状,提出部分传统文化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民众对国家认同感和国民凝聚力的下降、国民素质有待提升和人才流失海外、国际地位与国际事务参与度不符等问题,从德与道义“软实力”,倡导睦邻与惠邻两方面阐述了《管子》关于“软实力”的核心思想,就如何提升我国“软实力”,建议弘扬传统文化,复兴与创新并举,放大“软实力”优势,加大文化教育投入力度,借鉴西方教育理念,全面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打造民族品牌,开展文化外交。
  • 摘要:文章介绍了“牧民”政治的由来,管仲撰《管子》一书开宗明义曰:“牧民”要“务在四时,守在仓凛”,并阐述了牧民政治及其文化意义,其反映的是管子时代及其管子本人心目中为政者基本原则,也是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同时作者指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之本,国家政治首要之事是要保证老百姓“食者有其粮”,而且是绝对安全的粮食,重新规划“三农”战略,建立以粮食安全为核心的三农“政治经济学”,且逐步建立和培育真正有利于“三农”的粮食定价机制,革新现有文化和教育体制,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国民教育和文化制度,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导向,培养千百万真正懂得国情、热爱祖国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大军和管理者队伍。
  • 摘要:《管子》的治国思想包含着丰富的管理学思想,其中所"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具体实践中,《管子》始终将"富民"和"重视民力"放在重要的地位.即使到了今天,依然可以从汲取丰富、实用的价值观,为社会建设来服务.
  • 摘要:《管子》集中体现了管子的治国思想,管子为了实现齐国富强图霸的政治目标,他所主张"以人为本"的思想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管子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提高人民的社会地位,减轻百姓负担,修政惠民,关注民生,大大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了国家的振兴与富强.至今,他的"人本"治国思想对现实的组织管理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 摘要:管仲以九合诸侯使齐国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与此同时主张文化治国,通过吸收魯文化、继承周文化、塑造齐文化,最终实现其文化大国理想.管仲用文化的影响力来维护和保障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一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治理和构建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中国梦"则是文化中国之梦,文明中国之梦,是在全球重建中国形象之梦.
  • 摘要:管仲是先秦时期齐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相齐四十余载,不以"兵车之力"助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独特治国实践.其中主要包括"民本思想"、"法治思想"、"和谐社会".其思想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性,更具有丰富的务实性、开放性、变革性等特点.因此对其治国思想的探讨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现实社会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 摘要:中国历来是已道德为重的国家,自古以来管子治国思想中的道德规范理论一直都是辅佐国家建设,规范人民思想的重要经典.本文由学习管子治国思想精髓,探讨如何构建绿色道德理论,把脉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背景、新动向,针对当今公民道德、社会公德、大学生道德、道德底线缺失等等社会万象折射出的前沿问题,提出绿色道德概念,阐述绿色道德理论建设是中国深化改革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实现中国梦.
  • 摘要:笔者研究发现,《管子》一书既提出的治国思想,对中国梦具有启发意义和理论先导作用。该书提出了以法治国的具体方案,又重视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既强调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又主张以人为本,促进农工商业的均衡发展。既有雄奇的治国之策,又坚持正义的人道理想。既避免了忽视道德人心的倾向,又补充了儒家缺乏实际政治经验的不足,在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抹杀的重要地位。考察管子政治思想史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思想的考察,发现历史中那些历久常新的政治理念,为当代政治实践提供可行的参照。
  • 摘要: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在治理齐国的四十年间.管仲辅佐齐桓公对齐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振兴了国家经济,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使得齐国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其中管仲的治国思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对管仲的富民和法德并用的治国思想进行探讨。管仲在实行改革之初,已经意识到经济的重要性,他将经济发展摆在了最为重要的地位,以发展经济为基础,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改革。为了能够保证国家的顺利发展,管仲非常注重法律的运用,认为“夫不法法则治。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凝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要求君主慎重的对待法律,不因为亲贵而随意的变更法律的权威。同时,管仲非常注重仁义礼乐与法律的结合和运用。
  • 摘要:《管子》"四维"论是管子关于国家治理学说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内涵;《管子》"四维"论是贯穿中国历史上的普遍价值,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提供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关于“度”的问题,《管子》中有所探讨,究其主要内容,是立国之“度”。《管子》从立国之“度”、四维之“度”、顺逆之“度”、取用之“度”rn、赏赐之“度”五个不同角度对“度”进行了分析。《管子》的核心思想是:建国,建统一之国;立国,立不败之国。其认为,国有四维,是立国的基础,只有张举四维,国家方可长久,“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既然“四维”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稳定的关键,国君就会希望国民具有“礼义廉耻”四维。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管子》认为必须从培养国民的“小礼”、“小义”、“小廉”、“小耻”开始,只有这样,不断积累,突破了“度”之后,国民方可具有“大礼”、“大义”、“大廉”、“大耻”。国君总是希望上令下行,社会稳定,国家太平。《管子》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是否能够顺应民心是政令能否推行、政权是否稳定的重要基础。
  • 摘要:《管子》廉政理论内涵丰富,且具有深刻的哲理依据.《管子》"廉维论"视"廉"为国家核心价值观之一,从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度论证了"廉"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把君臣为政的廉政要求,提升到全社会共同遵守的"廉维"论.《管子》治国理政的光辉不在于其对经济、军事实力的重视,而在于其对"礼义廉耻"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这对正在崛起的中国实现其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尤其具有启迪意义.
  • 摘要:《管子》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思想,历千年而不朽."中国梦"是我国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口号与建设目标,团结中华民族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本文着重探讨《管子》中的重要政治、经济思想,并寻求建设中国梦的启示.
  • 摘要:《管子》蕴含了丰富的阴阳五行学说,文章首先分析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再阐述阴阳五行学说对如今进行的"中国梦"建设所带来的启示和意义,强调政治上、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阴阳和谐。
  • 摘要:笔者通过对《管子》的系列学习,认为管仲早在2600年前已经为中国人绘制好了通向“中国梦”的路径,那就是管仲的治国理念。文章介绍了管仲以人为本、强国先富民的治国理念,从社会分工、国家垄断经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发动贸易战等方面阐述了其国家理财的治国理念,论述了其如何收税于无形。管仲认为有了强大的军队,一匡天下的宏图霸业才得以最终实现,因此改革兵役制度,注重兵器和训练。最后,文章从植根中华民族的四维思想、强国富民文化两方面概述了管仲对后世影响极深的齐国文化。
  • 摘要:作为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与政治家,管仲在赋税、农业、货币等诸多方面实践了他的"富国"思想,并成功辅佐齐桓公开创霸业.他的这些思想值得后人去深入挖掘和仔细思考.当今,正在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很有必要研究先哲的观念,总结前人的经验,为解决当前问题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 摘要:中国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上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管子》文本中富含的治国思想,对于现代的从政者和管理者以及当代中国梦的建设仍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并从政治文明建设、经济基础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社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探讨了《管子》治国理念在当代中国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摘要:管子作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积累了丰厚的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从今日视角观之,其实用主义的主张和理念从根本上而言是符合民众利益的,对于我国当代社会加强社会管理,有效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借鉴.本文从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视角出发,着力系统地归纳、缕析出与我国刻下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具有关联性,值得借鉴的实用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并对此进行逻辑展开性论述,以期望对今日之改革和发展有所贡献.
  • 摘要:管仲在人类历史最早提出了国际关系与国际竞争理论,并使齐国成为春秋天下第一超级大国。文章介绍了春秋国际关系态势,封建制走入绝境,天下大乱,管仲根据综合战略竞争力划分,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并对齐国进行国家定位,最终实现匡正天下。文中阐述了齐国和平崛起策略、外交宗旨以及外交策略,塑造齐国国家形象,遵循天道,诚信立国,同时打击官商勾结、内外勾结,防止被外国制约,流通各国货币,建国际金融中心,以“轻重大法”驾驭天下,调控各国市场,掌控金融货币权,贸易止战。
  • 摘要:文章从齐国百姓是公之本、待民以公、国泰始于爱民、政通民意四方面介绍了管子的民本思想理论,并就管子的民本措施与作用阐述了富民为先、国之四维、九惠之教。管子的民本思想树立了民本思想的一面旗帜,开启了历史上的民本思想风尚,打开了多维的民本视角。最后,作者论述了民本思想的当代借鉴,表明管子的民本思想在春秋时期堪称时代的精义,对我国历史上民本思想的发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代社会践行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摘要:我国传统管理可分三个层次:管理之道、管理之器、管理之谋."重道轻器"是我国古代管理的最大特点,但管子不同,管子的管理既重管理之道,又重管理之器,也正因如此,管子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管理大家.管、老之道一脉相承,但管子更重视道的应用.管子的管理对于今天的国家治理、深化改革等都具有重大借鉴作用.
  • 摘要:管子辅佐齐桓公四十年,他坚持改革使贫弱的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其推行农业税改革,实行“官山海”盐铁专卖,将货币的发行权由国家控制,为齐国奠定坚实的国家财政。同时管仲在政治改革的作为有三个方面:总目标明确,富民、富国、强军、霸诸侯、王天下;行政改革实行国野划分;政治体制作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丞相首辅责任制。管子管理思想中,对人事和社会制度改革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第一相”,齐国称霸是管仲全面推行改革的结果。管子管理思想是管学资政的宝贵结晶,管子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发生社会大转变时期凸显的伟大中华智慧。要以史为镜,深入学习并借鉴管子管理思想蕴含的中华智慧,跃马挥鞭全面深化改革,早日实现伟大中国梦。
  • 摘要:《管子》是我国古代时期一部重要的著作,其中包含了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同时其中的很多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中关于用人的思想极其丰富,几乎涉及到了现代人力管理思想的各个方面,其精华部分可以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文章介绍了《管子》“修长在乎任贤”的理论,突出人才的重要性。同时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选举人才,提出“量能、谋德而举之”,并就人才的管理体系指出应“使智者尽其智,谋士尽其谋”,满足需要,赏罚分明,坦诚相待。
  • 摘要:《管子》一部是先秦时期集中反应管子思想的重要著作,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管子》原有八十六篇,保存到现在的有七十六篇.此书包罗万象,是研究先秦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的重要史料文献.在存世的七十六篇《管子》中,大量的篇幅涉及到经济问题方面.其体现的经济思想历来被学术届重视,尤其是近十年间,大量关于《管子》一书中经济思想的成果问世,笔者试图在各位同仁的基础上总结《管子》一书中反映出的先秦经济思想,把握当时经济发展脉络以探讨《管子》一书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
  • 摘要:作为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杂家著作,《管子》一书糅合了各家学术思想,卷帙浩繁,博大精深.而其中蕴含的山林资源管理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子》中对于山林资源的重要性及破坏山林资源的后果有着深刻的认识.为了加强对山林的管理,书中提出了顺天时、务地利、以时禁发等主张,要求国家设置专门机构、制定专项法令对山林资源加以保护.《管子》书中还指出,在保护山林资源的同时也要对其加以合理利用,主张山林资源国有,以合理、节制的方式开发利用山林资源.这种对山林资源的管理思想,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乃至今日之生态、和谐社会建设都极具价值.
  • 摘要:《管子》一书的作者及学术年代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但是该书与管仲辅佐齐桓公振兴齐国有渊源关系是历代学者们的共识.管仲认识到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提出了"国准者,视时而立仪"的改革思想,同时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对齐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最终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是管仲也反对"变故易常",有悖于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体现其思想的局限性.
  • 摘要:《管子》一书涉及流派众多,体系繁杂,历来被认为是先秦诸子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中最难读的一本,笔者尝试对《心术上》一篇的第一句“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做一探析,这句话把心与体的关系比作君与臣的关系。研究表明如果把心脏比作管理者,身体比作一个组织,那么管理的作用是指挥,而不是控制。“心之在体,君之位也”表达的就是管理者与其他组织成员的共振关系,这里的君不是位居庙堂之高,只会发号施令的高高在上者,而是与所有组织成员心心相惜、休戚与共的承担责任者。“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表达的是每个组织成员都有不同的任务,相互之间因为各自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不同而接受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为组织目标服务,共同在成就自己的道路前进。
  • 摘要:和谐管理是现代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管子》和合思想可具化为人本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制度化管理和伦理化管理,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的和谐管理系统和一种具备内在统一性的和谐管理文化,对现代和谐管理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指导意义.
  • 摘要:《管子》以尊王攘夷为指归,成就霸王之业为国家终极目标,其政略原则主张:修内先于攘外,富国先于强兵,富民重于富国,安定重于用兵.其战略原则则是:兵民合一,作内政以寓军令.战略本质的探讨即以“致仁”为要件,“战胜”为目标,以实现“国家意志”、“民胞物与”,及创造宇宙的“一体之仁”为目的.
  • 摘要:作为法家早期代表人物的管子,在国家对经济活动管理方面坚持国家掌控经济的理念.主张运用国家权力维护公平交易、宏观调控经济,采取国家垄断自然资源.同时,管子亦采取了一些措施,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管仲相齐40年使齐国成为号令诸侯的霸主.他的文化治国战略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独特的一方面.管仲强调发展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把富国和富民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其文化治国思想的物质基础;其文化治国的战略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继承周文化,从而进入文化主流;二是通过吸纳周边文化,从而促进文化在齐地的融合;在前两者基础上塑造独具魅力的齐文化,成就文化大国的理想,从而构成对经济和政治的强力支撑.管仲的文化治国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建制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它表明文化之基础在于民众,文化的重塑要体现兼容和开放的精神.
  • 摘要:管仲不仅是政治家,改革家,更是一位杰出的管理学家,其管理思想不仅在春秋时期帮助齐桓公成为霸主,在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仍旧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三个方面对管子思想进行研究,以期管窥管子思想之精华,及其对当代产生的启示作用.
  • 摘要:从管子思想文化遗产总体上把握,显然管子美学与他形而上的哲学思维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以及建功立业所达到的完美高度具有一致性,但是,正如他的思想文化和学术地位得到应有认识和重视尚待时日一样,他在审美和美学思想上的贡献也还鲜为人知。文章介绍了管子的辞章和语言文字之美,探讨了管子美学的道德理性,阐述了人类经济之树的美学之华,分析了管子美学的哲学基石:“形”“势”“道”。总之,当阅读管子这部生活于公元八世纪的先贤大书时,不由感叹于中华民族文明开化和成熟之早,叹服于祖先智慧之高,深感今人学习继承发扬光大古代学术,建设中华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之任重道远。
  • 摘要:本文从历史巨典《管子》中,概括出管仲在八个方面的治国思想,一是以民为本,民富国强;二是民有经产,实业富民;三是因俗而动,锐利改革;四是通于轻重,政府调控;五是四维六兴,价值导向;六是以法为法,以法治国;七是节时于政,选贤举能;八是人与天调,生态智慧.这些治国思想对如今的国家治理仍具有当代价值,尤其是对后发地区的加快崛起,更具有诸多的历史启迪.综上所述,大力弘扬管子的“和生”思想,必将有助于促进习近平主席向世界所郑重宣示的“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伟业之实现。
  • 摘要:管仲置身于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的大变革中,凭着自己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睿智卓识和政治远见,创造性地提出并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国”,“化固从新”的执政理念。文章为了便于广大干部、师生和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了解管子的思想精华,记取他留给后人的至理名言,认清其当代价值,特地赏试着编写这本《<管子>警句名言启示录》,探讨了“民之所利立之,所害除之,则民人从。”“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常,义立之谓贤。”“帝王者,审所先所后:先民与地则得矣。先贵与骄则失矣。是故先王慎所先所后。”“信之者,仁也。不可欺者,智也。既智且仁,是谓成人。”等名言警句。
  • 摘要:文章将管仲哲学与欧洲古希腊第一个唯物主义学派—米利都派进行比较,表明管子的哲学观点,远远超出米利都哲学派前后的任何哲学家。更令许多古代哲学家望尘莫及的是,管子把他的哲学思想用来改造世界,他把知与行统一,用知导行,实践于他的政治经济社会改革之中,助齐桓公圆他的霸主梦。笔者认为,管子哲学已经不自觉地达到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一定高度,远远高于米利都学派的水平,但历史的局限性还是要把管子哲学归人朴素的唯物论之列,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和高度发达的自然科学知识,人们的认识受到客观条件的局限。
  • 摘要:《管子》养生思想是以其哲学世界观及其主导下形成的生命观和人体观为基础的,是其理论体系的必然要求.《管子》的养生思想以"天精地形合为人"的生命观与"气者身之充"的身体观为基础,以"顺天之道"为养生原则,以"时动静"的养形论和"抟气"的精气修炼论与"修心静意"的养神论为核心内容.《管子》的养生强调精气神的修炼为强身健体之本,重视精神意识和内在生命力的精气在身心锻炼中的中心价值,更符合人作为形神合一统一体的生命本性.
  • 摘要:张佩纶、梁启超均为晚清治《管子》的著名人物.通过对两人关于《管子》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动机等方面的比较,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得出,两人尽管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区别,但均注重《管子》中的治国方略研究及阐发,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相比于晚清其他治《管子》的成果,张、梁的《管子》研究很具有代表性.从两人的《管子》研究中,我们可以管窥晚清仁人志士的心路历程及其对《管子》研究的学术动向,同时也留下了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启示.
  • 摘要:作为秦汉道家的重要论著,《淮南子》对管子有着多方面的思想认识,表达出由衷的尊崇之情,将其看作春秋时期的政治伟人之一.虽然《淮南子》对管子生平所言不多,但极为推重,赞赏其忍辱进取、兴国为民的政治精神,称扬其尊王攘夷、佐桓兴齐的政治功业,视之为"贤相"楷模.立足黄老,《淮南子》论管与儒、法家有异,彰显出鲜明的道家精神,并试图借鉴管子兴齐的政治经验,探求西汉王朝的长盛之谋.
  • 摘要:《管子》一书是先秦一部内容庞杂的典籍,其中的修身思想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本文拟通过治心、静心及在交友、言行等方面来说明《管子》中的修身思想.其包含着许多修身思想,对当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非常有裨益的,“道之一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只有加强全民的自我修养,依靠自我的自觉约束力,国家才能真正的有祥和安定的局面。
  • 摘要:明人刘绩《管子补注》是明代注解《管子》的重要文献,他在注解《管子》一书时参校众本,其中就利用了《管子解》中的内容,在《形势解》、《版法解》、《明法解》别对应的《形势》、《版法》、《明法》多处内容,刘绩对校改之.
  • 摘要:笔者认真研读《管子》一书有关水的哲学及水利方面的煌煌论述,介绍了管子“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的水本源思想,阐述了其“圣人治世,其枢在水”的水与修身治国思想,提出“高毋近旱,下毋近水”的城市风水及水害治理。总之,《管子》一书中关于水文化、水哲学的思想非常丰富而且深厚,不论是水本源思想还是关于选址建城的风水思想,还是治理水害的思想,至今对于城市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其“圣人化世,其解在水“、圣人治世,其枢在水”的名言,更是发人深思,堪称《管子》水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其社会价值已超越了老子、孔子关于水的论述,值得去认真研究、继承和弘扬。
  • 摘要:管仲母亲谷氏夫人是管谷湾谷家庄人氏,管贤与谷氏成亲后,谷氏就把在娘家学的医术带到了管家,在管家庄一带给人看病。管母谷氏野地里挖草药,无意中发现一棵似柳非柳,有柳的形状的桑兰茶,管仲回乡探母,忽觉头晕脑胀,心慌气短,管母让其喝桑兰茶后感觉头晕好了很多。时过境迁,管仲后裔带着茶树,非止一日,来到临沂苍山住下,把茶树栽到山坡上,经过数代人的精心护理,培育,繁殖,日渐繁茂,无数岁月过去,如今桑兰茶依然发挥着药用价值。
  • 摘要: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党"要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这句古训包含着管子元素.深化理解这句古训,必须解读管子,管子经历"九死一生"的磨难;拜相之后,不苟安乐,居安思危,完整体现了古训的精神.管仲"一匡天下"的远大梦想,包含了"强国梦"、"复兴梦"、"立言梦"的三个组成部分.每一个梦想都十分精彩,也都不是偶然.联系习近平提出的古训,重新解读管子的远大梦想,极具有当代文化价值.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