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第五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
第五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

第五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珠海
  • 出版时间: 2006-10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农业大学

会议文集: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第五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实验室以及前人对不同形态锰源(如氨基酸锰和蛋白锰)生物学利用率的研究,都是通过饲粮中添加不同形态锰,以饲喂方式供给动物锰的(Baker和Halpin,1987;Henry等,1989;罗绪刚等,1994).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表明,中等络合强度有机锰源对肉仔鸡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明显最高,而弱和强络合强度的有机锰源也有高于无机硫酸锰的趋势(Li等,2004).但是,关于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二者在消化道内的吸收机理不同,还是在机体组织细胞中的代谢机理和作用效果不同,或以上两方面的不同所致,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采用避开消化道干扰的静脉注射法,直接研究不同络合强度有机锰源和无机硫酸锰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组织锰含量、心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深入、准确揭示不同形态锰在肉仔鸡体组织细胞中的代谢途径和生物学活性的差异提供试验依据.
  • 摘要:热环境是影响家禽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取决于以空气温度为主,湿度、风速和热辐射为辅而形成的综合效应.家禽生产的适宜温度一般为:产蛋鸡19~22 ℃、肉鸡18~22 ℃.当外界热环境超出家禽的体热调节能力时,导致热应激的发生.在热环境下家禽需要在生理与代谢方面进行调整,以维持体温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保证内脏组织器官在热负荷下的正常生理状态与功能,同时还要应对热负荷激发的应激反应,并维持一定的生产性能.家禽的热应激反应主要与热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神经反应轴(HPA)的激活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有关.应激反应的激发对于高温下家禽的体温调节更加不利.热应激的不良影响包括死亡率升高、采食量下降、增重降低、产蛋率降低、蛋重和蛋壳质量下降.热应激的影响程度与家禽的品种、被羽状态、营养水平、生产水平与饲养设施等因素有关.本文重点综述了国外对降低热应激影响的一些遗传、营养与环境措施.
  • 摘要:半纤维素是陆生植物中除纤维素以外,含量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其中木聚糖是细胞中最具代表性的半纤维素,它可以作为再生资源被人们利用.木聚糖的完全降解需要木聚糖水解酶系中各种酶相互之间协同完成,其中木聚糖酶是最关键的水解酶.木聚糖酶是可将木聚糖降解成低聚木糖和木糖的一类酶的总称.一个木聚糖分子的完全酶解需要几步酶促反应,作用于主链的有三种酶:内切-β-1,4-木聚糖酶(endo-1,4-β-D-xylanohydrolase:EC3.2.1.8),从主链内部作用于木糖苷键,将木聚糖分解成木寡糖;外切-β-1,4-木聚糖酶(exo-1,4-β-D-xylanohydrolase:EC3.2.1.92),作用于木聚糖和木寡糖的非还原端,产物为木糖;β-木糖苷酶(1,4-β-D-xylanxylohydrolase:EC3.2.1.37),通过切割木寡糖末端而释放木糖残基.狭义上的木聚糖酶仅限于内切-β-1,4-木聚糖酶(刘相梅等,2001;Shallom,D.等,2003),是木聚糖降解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酶,也是被研究最多的一个半纤维素酶.本文内容包括: 1 微生物木聚糖酶系统 2 木聚糖酶的生化特性 3 木聚糖酶的蛋白质结构及其催化机制 4 结语
  • 摘要:长期以来,抗生素被大量用于人和动物的疾病治疗,同时,以亚治疗剂量添加于饲料,长期用于动物的疾病预防和促进生长,在保障人类健康和促进畜牧业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研究表明,抗生素摄入后除少部分残留在体内,85%以上以原药和代谢产物的形式经由病人与动物的粪尿排出体外,进入生态环境.随人类排泄物直接进入城市废水,动物排泄物作为肥料播撒于农田,对农田土壤、地表和地下水及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产生危害,并诱发和传播各类抗生素耐药致细菌,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同时水体中的抗生素已给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带来巨大挑战. 最近,在德国等地的城市废水、农田土壤、表面水甚至饮用水中,都检测到了一定浓度的抗生素,在美国30个州139多条河流检测到了包括农药、医药、兽药、激素等95种有机污染物,这引起了人们对抗生素在环境中的分布、转归及对环境生物、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等一系列问题的关注.因此,为确切评估抗生素在环境中的危害,有必要深入研究其在环境中的分布、转归、降解及其环境毒性.关于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转归及毒性等的研究文献较少,仅有欧盟各国和美国已经开始对环境中有关抗生素的转归及对生态环境、生物和人的潜在毒性研究作简要论述、生物危险性评估的调查研究,国内的研究则刚刚起步.本文综合国际上的最新研究,以引起人们对抗生素环境行为的关注和重视,并为抗生素的安全应用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络合物是由作为中心离子的金属离子与氨基酸配位体(离子或分子)通过配位键的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根据络合物的组成,络合物可以分成简单络合物、螯合物、多核络合物等多种.简单络合物分子或离子只有一个中心离子,每个配位体只有一个配位原子与中心离子成键.螯合物中每个配体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同时与中心离子成键,形成环状结构.一般来说,简单配合物的稳定性较差,由于螯合效应的影响,螯合物比具有相同配位原子的简单配合物稳定.螯合物作为络合物的特殊形式亦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从化学结构上区分可有以下不同: (1)中心离子与配位体摩尔比例不同,M/M=1:1~1:3,分别形成单环、双环、三环,一般形成五元或六元环稳定,螯环越多,越稳定. (2)内络盐型和络离子型(络阴离子或络阳离子); (3)单核-单一配位体和单核-混合配位体型. 本文探讨了关于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几个问题.
  • 摘要:尽管养猪是一种耗粮型养殖业,但养猪生产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据统计,我国猪肉的生产约占国内肉类总量的63%,约占世界猪肉总量的46%.虽然近几年来,对养猪生产中面临的生态保护和猪肉安全性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就目前养猪生产实际来看,"优质和高效"仍是决定养猪生产效益的两大关键因素,特别是近两年来,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猪的肉质直接决定了养猪生产者的效益.就狭义的肉质概念而言,生产者主要关心两大肉质性状:一是肉脂比率(主要指的是瘦肉率),二是肉色和滴水损失.事实上,瘦肉率高、肉色红润和滴水损失少的猪肉更受市场欢迎,能获得更多的利润.由此,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提高瘦肉率和改善肉色和减少滴水损失的添加剂产品层出不穷,但真正安全且有效果的产品却寥寥无几.因此进一步了解肉质的形成机理就显得非常必要.为此,根据本课题组最近的一些研究进展,本文旨在以上两方面的肉质性状相关的功能物质基因层面上,就功能基因表达与肉质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方面做一初步、简要的论述.本文内容包括: 1 与脂肪代谢(肉脂比例)相关的功能基因 2 抗氧化酶基因表达与肉色、滴水损失等肉质性状的关系
  •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奶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2000年以来,我国奶类总产量年均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奶牛业占畜牧业的比重迅速增加,2005年我国奶类总产量比2004年增长20%,达到2 864.8万t,人均奶类的占有量也由1999年的7kg增加到2005年的21.7kg,比十年前人均增加了16.2kg,年均增长14.6%.奶业在农村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在农业所有产业中,乳业成为增长量最大、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产业.经过多年积累和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奶业已经进入由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过渡的转型期.近年来国内许多加工企业引进了国外设备、管理和营销方法,缩小了同国外乳品企业的差距,乳品加工设备和工艺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尽管近几年我国奶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如果从横向比较,必须看到我国奶业尚处于发展阶段,奶牛单产低,2005年我国成乳牛的平均单产仅有3 500kg/头,远低于世界平均单产水平5 500kg/头.主要原因是我国奶牛养殖在饲料方面与奶牛发达国家比较有很大的不同.从奶牛精料组成分析,世界各国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粗饲料方面却差别很大.如新西兰是世界乳品出口大国,而其奶牛的营养几乎完全来自饲草(牧草、干草、青贮).欧美国家的奶牛饲料中精料占有较高比例,但是饲草仍然是奶牛的最重要营养来源.以苜蓿干草作为蛋白质来源,以一定量精料和玉米青贮饲料作为能量来源,这已经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奶牛饲料的基本结构.我国只有大城市附近的国营奶牛场和少数规模化奶牛场才有条件饲喂苜蓿干草、羊草,大多数农区奶牛的常规饲料停留在玉米秸秆等粗饲料与玉米、麸皮、饼粕三大精料的简单混合上,配方中能量有余,蛋白质饲料单一,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严重缺乏,造成饲料转化效率低,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生机率较高,利用年限短,淘汰率高,影响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因此要想更好的发展奶牛业,提高奶牛生产性能,降低精饲料的使用量,增加我国奶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注重提高我国奶牛的饲料转化效率.本文内容包括: 1 粗饲料的转化效率 2 保持日粮平衡,提高奶牛日粮的饲料转化效率 3 采用TMR饲喂技术,改善奶牛日粮的饲料转化效率 4 饲料营养对乳脂率的影响 5 饲料营养对乳蛋白率的影响 6 小结
  • 摘要:应激是动物为保证自己存活,而发生的一系列适应应激状态的生理反应,因此也称生理应激.应激是人、动物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减轻应激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是人们所关心的主要话题.应激模拟是研究应激及应激时动物的反应机理、避免应激,或研究应激的干扰药物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合适的动物应激模型,可用于研究动物和人类的应激机理、应激病理及治疗方案,为改善动物福利及动物生产性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禽类应激模型建立,从应激源、应激信号及其传导、应激对动物的影响等有方面做一综述. 外源刺激时,动物为了抵御这种刺激,机体会经历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通过神经(类激素)、内分泌(内分泌物)、免疫(抗体等),来维持体内的内环境稳态(氧化与抗氧化稳态、离子平衡等),产生抵御能力或者衰竭死亡,这是建立动物模型的基础.建立模型需要确定可模拟的应激因子、选定实验动物、确定处理方案、选择敏感指标,一个可靠的动物模型需要可重复性好、操作简单方便,结果可靠.本文内容包括: 1 应激源 2 应激因子处理后动物的反应 3 应激反应模型的建立 4 应激时动物的生产性能与代谢 5 小结
  • 摘要:现代动物营养科学可溯及Santorius①(1614),嗣后又有Robert Boyle(1627~1691),John Mayow(1645~1676),Joseph Black(1728~1799),Antoine Laurent Lavoister(1743~1794),Woly(1864)以及20世纪的O.Kellner(1850~1911),Armsby(1916),F.B.Morrison(1915~1923)等,经过近300多年的不断探索才初步弄清动物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在这一历史时期,我国正处于明末清初的科举时代,崇尚国学,应该承认在动物营养科学方面除了在<齐民要术>(北魏),<唐六典>(唐)②,<幽风广义>(清)等古籍中有稿、菽、谷、麸、盐以斗、升、合、斤、两、钱为计量单位的饲养实践描述外,鲜见深入的科学记载.及至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即清末中华民国初,"西学东渐",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指导思想下,虽也有过7~8代留学潮③,但总的回顾,与我国动物营养科学失之交臂、无佳可陈.本文对此进行了回顾.
  • 摘要:传统动物营养学研究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上半叶最终从相关学科分化出来,形成了现代动物营养学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作为生物科学中一门学术研究活跃、应用前景广阔的学科,传统动物营养学对推动畜牧科学的现代化进程和饲料工业以及养殖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一部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动物营养学是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伟大实践推动下的产物,是动物营养学科本身和相关学科研究不断创新的发展成果.认真研究世界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走向,对实现我国动物营养学界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使我国动物营养学从整体走向世界的理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在回顾世界动物营养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当前国际上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反刍动物、非反刍动物以饲料科学的优先研究领域进行讨论.最后对我国动物营养学界应采取的对策发表一些初步的看法.
  • 摘要:传统蛋白质营养理论认为,饲料完整蛋白质首先在胃酸的作用下变性,暴露肽键,然后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等内切酶的作用下降解为长短不等的多肽链.在小肠中,多肽经羧肽酶和氨肽酶等外切酶的作用生成游离氨基酸而被吸收利用.在此过程中,肽仅仅是蛋白质消化过程中的中间体,并无任何营养意义. 直到20世纪50~60年代国际上有些学者首次发现肽完整吸收的证据后,人们才开始注意到肽潜在的营养意义.1957~1962年间所进行的研究发现,在蛋白质消化过程中,除了生成游离氨基酸外,还有大量的小肽生成,而且肽可完整进入肠黏膜细胞,并在黏膜细胞中进一步水解成氨基酸,而后进入血液循环(Newey和Smyth,1962).随后Adibi等(1968)进一步证实小肠可大量摄取肽.Hara等(1984)首次在小肠黏膜上发现了小肽载体,Fei等(1994)则成功地克隆了Ⅰ型小肽载体(PepT1).至此,小肽能被小肠吸收的观点才被广泛接受,小肽营养成为蛋白质营养研究的新领域.本文内容包括: 1 小肽的吸收和转运特点 2 小肽的吸收和转运机制 3 小肽转运的营养意义
  • 摘要:消化道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动物的生长速度,消化道发育主要表现在消化器官组织形态上的变化和消化生理功能上的成熟.消化功能的发育,很大程度上通过增加胰腺、肝脏及肠黏膜合成或分泌的消化液量、酶活性来实现.其中,胰液中含有降解主要营养物质的各种酶类,如胰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辅脂酶,具有动物消化食物最主要、消化力最强的酶系,其活性高低与动物的消化机能直接相关;胰液酶系的活力强弱被认为是衡量机体营养物质消化能力的极佳指标(Krogdahla等,1989),也是动物营养学许多试验研究的主要酶类. Lee等(1984)报道,随着日粮蛋白质的增加,日粮蛋白质消化率与糜蛋白酶活性呈正相关(r=0.998).阮晖等(2001)肉鸡试验也表明,日增重与小肠内消化酶(总蛋白水解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r=0.745、0.780、0.825).动物消化道酶分泌量不足和酶活性偏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影响动物生长和生产性能潜力的发挥.许多试验证实,饲用酶可促进动物生长,改善饲料效率,但一些研究结果也表明,添加外源消化酶未见有明显的效果,甚至降低了动物的生产性能(Marsman等,1997;Simbaya等,1996;Tetsuya等,2002).进一步研究发现外源酶能影响动物消化酶的分泌,并可改变其活性.因此,本文探讨饲料外源酶与动物内源消化酶的互作效应,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饲料酶制剂作用机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我国饲料来源广泛,蛋白质饲料除豆粕外,棉、菜粕等杂粕类饲料资源丰富,能量饲料中稻谷、米糠、麦麸等用量大.但与豆粕、玉米相比,这些饲料营养品质较低,主要表现为氨基酸含量不平衡、利用率低;总磷含量虽高,但大部分是难以被动物利用的植酸磷.有效养分评价数据的不准确,导致了饲料配方的盲目性,使蛋白质、磷等的用量加大,进一步增加了畜禽氮、磷的排泄量,加剧了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本文以研究测定方法为切入点,对影响生长猪氮、磷消化率的因素及生长猪氮、磷代谢的营养调控作一阐述,旨在为合理设计饲料配方,充分利用饲料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居民对肉食品的消费整体上已从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需求.2004年中国猪、鸡肉产量分别为4 785万t和947万t,占我国肉类总产量的65.7%、13.0%,分别占世界猪、鸡肉总产量的40%和14%.近年来,随着生态、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国内外连续发生英国的"疯牛病事件"和"口蹄疫事件",日本的"大肠杆菌O157流行事件",马来西亚的"猪乙型脑炎事件",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荷兰的"甲孕酮"事件,供港猪的"盐酸克伦特罗"事件以及我国的"禽流感事件"、"猪链球菌感染事件"等,引起各国政府和广大民众对肉品安全前所未有的震惊与关注.这些事件引发了全球性的食品安全恐慌,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WTO,长期限制我国农畜产品出口的"关税壁垒"被打破,新的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制约出口的主要屏障.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贸易壁垒的存在,我国畜产品的出口受到了极大阻碍.入世为我国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空前机遇.但非贸易的技术壁垒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尤其突出的是畜产品的安全问题. 因此,保障畜禽肉产品的安全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内容包括: 1 无公害肉、绿色肉、有机肉及安全肉的概念 2 影响肉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3 提高肉品质量安全的营养调控技术
  • 摘要:肉碱(Carnitine)又称肉毒碱,化学名为L-β-羟基-γ-三甲基胺丁酸,分子式(CH3)-N+-CH2CHCH(OH)CH2-COO-,是一种氨基酸的衍生物.它有L-型和D-型两种旋光异构体,其中D-型肉碱对肉碱乙酰转移酶和肉碱脂肪酰转移酶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具有降低L-肉碱功效的作用.自然界存在的肉碱只有L-型,分布于哺乳动物、许多低等动物、微生物和植物体中.一般细胞内液的L-肉碱含量是细胞外液的10~100倍.正常情况下,动物机体的肉碱有75%来自外源性食物,而另外的25%则由肝脏和肾脏合成;肉碱合成需要赖氨酸、蛋氨酸、烟酸、维生素C、维考素B6、Fe2+、分子氧及相关酶的参与.体内肉碱的活性形式主要有游离型和酰基型两种,其中酰基型主要为肉碱酰基转移酶的形式.本文内容包括: 1 L-肉碱生物学功能 2 腹水综合征及其发病机理 3 线粒体功能与肉仔鸡腹水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以及L-肉碱的营养作用
  • 摘要:动物肠道中栖息着约500种细菌,数量达到1014个细胞,这些微生物与胃肠道食糜及其胃肠组织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菌群系统,该系统对宿主的健康起重要作用.例如,结肠微生物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能为结肠提供所需能源;正常菌群在宿主免疫系统中充当重要的调节者,它不仅在幼年动物免疫系统发育过程中起作用,而且它还在宿主一生中重要的非炎症反应免疫刺激原. 过去的十多年里,随着免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于16SrDNA的指纹技术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实时定量PCB技术等的迅速应用,加速了人们对动物肠道微生物区系组成结构及其随生长发育、日粮、断奶、环境变化规律的认识. 研究肠道微生物的目的在于了解其功能.肠道微生物区系组成的研究为其功能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肠道微生物的功能的研究则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其对动物机体健康和生长作用机制,也为功能微生物的挖掘和利用提供基础.近年来,人们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开始从其区系组成结构的分析进一步向其功能性研究深入.本实验室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动物肠道微生物区系组成及其变化规律以及饲料成分对肠道微生物区系变化的影响的前期基础上,近年开始研究肠道功能微生物.本文结合本实验室近期研究工作和国际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简介. 1 肠道有益菌对动物机体健康的作用 2 肠道中丁酸产生菌 3 肠道大豆异黄酮降解菌 4 结束语
  • 摘要: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各种应激所致的免疫力降低致使目前人类和畜禽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免疫力低下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是预防各种疾病发生以及患者康复的关键所在.因此,寻求科学合理的措施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在众多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措施中,营养调控措施最切实可行,且处于核心地位.其中,通过多种途径从生物体和食物蛋白中获取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小(寡)肽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是过去20年中研究营养与免疫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寻求营养措施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一种新策略.免疫系统是动物(人)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基础,构成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共同参与了机体的免疫应答与调节,而免疫应答与调节受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1,2].研究发现,免疫调节肽可从多个层面广泛地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及确保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目前有关免疫调节肽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重点对酶解食物蛋白源免疫调节肽进行阐述.
  • 摘要:蛋鸡脂肪肝综合征(Fatty Liver Syndrome,FLS)是蛋鸡养殖业中常见疾病之一[1-7],主要发生于高产蛋鸡或产蛋高峰期,以肝脏脂肪含量升高为主要特征.病鸡表现为肥胖,产蛋量急剧下降,肝细胞中沉积大量脂肪,有的病鸡因肝功能障碍或肝脏破裂出血而突然死亡.当肝脏出血和脂肪肝同时发生时称之为脂肪肝出血综合征(Fatty Liver Hemorrhagic Syndrome,FLHS),此时可造成极高的死亡率,给蛋鸡养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FLHS亚临床病例的肝脏呈油灰色,易碎、肿大,包膜下尤其是在肝小叶边缘小范围出血,腹腔沉积大量脂肪,肾脏苍白肿胀.FLHS鸡肝脏脂肪含量一般超过肝重的40%、有时甚至超过70%.自1956年Couch首次报道以来,该病逐渐被各国兽医学者发现和确认.近年来,在养殖业追求高效生产的条件下,该病的发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该病常呈现散发性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像其他传染病那样明显,还未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前期研究一致表明该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同许多营养代谢综合征一样,其诱因复杂,涉及营养、遗传、环境、管理等诸多因素.本文内容包括: 1 营养因素对FLHS的影响 2 激素水平与FLHS的关系 3 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FLHS的发生 4 小结 5 研究展望
  • 摘要:酶制剂在饲料中添加的研究和应用是目前生物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应用最受关注的领域,华南农业大学最近几年的5篇博士论文也从不同方面讨论了饲料酶作用的机理(沈水宝,2002;于旭华,2004;黄燕华,2004;左建军,2005;谭会泽,2006).从全球范围来看,大约65%的含有黏性谷物的家禽饲料中添加了饲料酶制剂(Sheppy,2004).许多研究表明,饲用酶制剂,特别是非淀粉多糖酶能提高畜禽生产性能.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非淀粉多糖酶可以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例如提高回肠氨基酸表观消化率,而且肠系膜静脉血清总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上升.但是,非淀粉多糖酶在提高肠道可利用氨基酸的同时,是否能提高氨基酸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这是饲用酶制剂发挥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Kaput等(2004)指出,日粮的化学组成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的基因表达.动物组织对于饲料成分以及营养水平变化的适应性反映在其对于这些营养物质转运的载体的类型和数量的变化上(Humphrey等,2004).因此,开展添加饲用酶制剂对营养吸收转运载体的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内容包括: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及饲用非淀粉多糖酶的应用;饲用非淀粉多糖酶对提高氨基酸利用率的效果等等内容.
  • 摘要:全世界肉类的总产量从1950年的4 700万t上升到2005年的2.6亿t,人均消费从17kg增长至40kg[1].家禽由于其较牛羊、猪更高的精饲料转化效率,在近15年间的年增长率接近5%,大大高于猪肉(2.5%)和牛肉(不到1%)的年增长率[1].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近25年间,禽肉的产量从1984年的149万t增长至2004年的1351万t,增长了9倍,其中鸡肉(白羽肉鸡和地方品种肉鸡)的产量约占65%,达880万t.由于肉鸡生长期短、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对养分的需求量高,同时采食量受到限制,因此为取得最快的生长速度和最佳经济效益,在肉仔鸡配方中采用蛋白质、能量浓度高,消化率高的原料已形成共识.甚至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高能值的油脂都已非常普遍.虽然对提高肉仔鸡日粮中的养分消化率,特别是其中的能量消化率的研究国内外已有很多报道,一些很好的综述性文章近年也见诸报道.但在实践上仍还存在许多误区,其间仍有许多值得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本实验室相关研究资料中总结用非淀粉多糖酶提高肉仔鸡日粮能量代谢率可资借鉴的结果,供同行参考. 1 肉仔鸡日粮能量消化率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2 采用离体法优化肉仔鸡日粮非淀粉多糖酶复合组方 3 非淀粉多糖酶调控肉仔鸡日粮能量代谢利用率大有潜力 4 非淀粉多糖酶调控日粮能量代谢利用率的作用机制
  • 摘要:霉菌毒素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个热门课题,世界霉菌毒素研讨会及美国霉菌毒素委员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中国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在霉菌毒素研究领域比较落后,而中国饲料业及养殖业对霉菌毒素的了解严重不足,这种认识上不足导致中国市场出现许多低效或无效产品.消费者使用后达不到脱除毒素的目的,有可能继发免疫系统抑制,导致传染病的暴发.如在发达国家及世界卫生组织公认黄曲霉毒素是危害最严重的毒素,在中国却有许多公司利用毒素自然存在的浓度差异,片面夸大次要毒素如呕吐毒素,T2毒素的危害,从而误导客户;反观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毒素吸附剂其功效甚微,原因是多数毒素吸附剂是用膨润土、沸石粉制作.目前在中国市场注册的毒素吸附剂,大部分没有做过系统的研究,有些产品在国外根本就不是作为毒素吸附剂被批准及使用,但在中国注册后作为毒素吸附剂使用;在使用非真正毒素吸附剂或低效毒素吸附剂后,会种下诱发传染病的隐患.毒素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是否可靠需要实验室试验及动物试验双重证明.根据美国的研究资料,一般膨润土及沸石粉能吸附较多的营养物质,而对霉菌毒素的吸附能力比较小.美国国家农业技术委员会及泰国曼谷大学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吸附能力排行榜显示不同毒素吸附剂吸附能力差别极大,而这种吸附能力的差异主要由于用于制作吸附剂的原料比表面积的差别所决定. 纵观目前中国毒素吸附剂市场上的乱象,作者根据美国发表的最新资料作一综述,供学术界及生产企业在选择毒素吸附剂时用作参考.本文内容包括: 1 不同毒素吸附剂性能可以相差几十倍 2 部分毒素吸附剂的副作用已在广西等南方省份显现出来 3 黄曲霉毒素是养猪生产的主要危害 4 玉米赤霉烯酮及呕吐毒素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5 酶制剂及甘露寡糖在霉菌毒素中毒时的作用 6 正确选择霉菌毒素吸附剂 7 霉菌毒素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 摘要:随意采食量是指1头或者1群动物在给定的时间内(通常是1d),自由采食的情况下摄入的饲料的数量.潜在采食量是指为了满足动物对养分的所有需求而需要摄入的饲料的数量.由于受到动物本身和/或环境等方面的物理或者化学不利因素的影响,动物的随意采食量通常要低于其潜在采食量(Forbs,1994).实际采食量是在实际生产中,一定时间内动物实际采食饲料的总量.规定采食量是指动物饲养标准或动物营养需要中所规定的采食量定额.随意采食量是动物的本能,一般随动物日龄或体重增加而增加.实际采食量可能与随意采食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动物自由接触饲料的程度(表1).在自由采食时,实际采食量与随意采食量相近,强饲时,实际采食量可能大于随意采食量.生产中实际采食量往往低于随意采食量.规定采食量是根据动物营养原理和大量动物试验的结果而确定的动物不同生产阶段的采食量,是动物某一阶段的平均采食量.规定采食量随动物生长阶段呈阶梯式增加.规定采食量一般低于随意采食量,但也可能高于随意采食量(如哺乳早期母猪).本文内容包括: 1 采食量的重要性 2 采食量调节理论 3 影响仔猪采食量的因素
  • 摘要:配合日粮的表观消化率并不等于日粮中各种饲料组分表观消化率的加权值,即饲料间的互作可改变单个饲料的消化率或利用率.如何利用饲料间的互作效应,即组合效应(通过实测值与加权估算值之差与加权估算值的比值表示),充分发挥单个饲料在配合饲料中的最大潜质,实现配合饲料的高效利用是现代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反刍动物由于其消化机能和饲粮结构的复杂性,其饲料间的组合效应表现得更加突出和普遍.自20世纪50年代末,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者对反刍动物饲料间的组合效应进行了研究,在消化层次上,主要集中于饲料组合对瘤胃整体消化状态的研究,而较少涉及饲料组合对瘤胃微生物生态的效应.而瘤胃微生物是反刍动物实现饲料消化的基础,为完善组合效应发生机制的理论体系,有必要结合瘤胃微生物生态效应分析瘤胃消化状态的变化.为此,本文综述了饲料组合对瘤胃消化和微生物生态的效应,试图从微生物生态变化的角度揭示饲料组合影响瘤胃消化的可能机制.
  • 摘要: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是指应用我国传统的中兽医理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中草药的物性(阴阳、寒凉、温热)、物味(酸、苦、甘、辛、咸)及物间关系,在饲料中加入一些健脾、消食开胃、补气养血、滋阴生津、镇静安神等扶正祛邪、调节阴阳平衡的药用添加剂.它以全面的营养兼治疗的双向作用起到了防病治病的效果,同时还有着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不易残留等优点. 在抗生素给畜牧业带来繁荣而其弊端亦随之浮出水面之际,中草药犹如一盏明灯给黑暗中苦苦探索的人们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因此,许多科技工作者对中草药做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兽医临床上使用的1 000多种中草药中,已有200多种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利用.但是,目前的研究多为探索性的,系统性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实际应用和大面积推广尚有较大差距.尽管如此,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已是大势所趋,且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地关注.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回归自然,追求天然绿色食品的呼声越来越高,中草药这一纯天然药物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理所当然地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草药的主要活性成分有生物碱、多糖类、有机酸、甙类、植物色素,等等.其主要作用有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抑菌、抗病毒作用;增进食欲,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和促生长作用;增强抗应激功能;提高畜产品品质等.中草药添加剂有望解决长期困扰畜牧业发展的抗生素残留、提高生产率、减少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发展绿色畜牧业、满足人民的食品安全需求、缩小我国畜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减少加入WTO对我国畜牧业的冲击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本文内容包括: 1 中草药添加剂的主要作用 2 中草药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摘要:随着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的禁用,寻求抗生素替代品的生长促进剂一直是研究热点.植物精油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行业.很多植物精油一般被认为是安全的物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有关植物精油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本文就植物精油在家禽营养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健食品的追求,新型天然功能性脂肪酸--共轭亚油酸的研究备受瞩目.自1978年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营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烤牛肉中发现以来,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可被应用于食品工业以及畜牧养殖业.本文内容包括: 1 共轭亚油酸的概念 2 CLA的分布与来源 3 CLA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 4 CLA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5 结语
  • 摘要:铜(Cu)是家畜和家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1],Cu源的生物学有效性是选择Cu源能否用于畜禽生产的关键,而其生物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动物和人类的健康.美国微量养分公司生产的碱式氯化铜(Tribasic Copper Chloride,TBCC)是一种新型的Cu源.国外研究表明,与硫酸铜(CuSO4)相比,饲粮中添加TBCC能更好地提高家禽、猪和牛的生长性能[2,3].本实验室的最近研究表明,TBCC对笼养肉仔鸡的生物学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明显高于CuSO4,但该试验中饲粮Cu的添加量(150、300和450 mg/kg)比在通常的饲养实践中高[4].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仔鸡生产国之一,在农村地区肉仔鸡的饲养多采用地面平养.由于地面平养的肉仔鸡比笼养的更易发病,且常在饲粮中以CuSO4形式添加Cu(≤150mg/kg)作为抗菌剂来提高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因此,Cu若以TBCC形式添加可能具有更好的抗菌活性,并能更有效地提高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另外,TBCC中Cu具有较低的氧化性,故有可能会提高饲粮中不稳定的有机复合物维生素E(VE)和植酸酶的稳定性.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TBCC对饲粮中植酸酶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在国内外现有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饲粮中添加TBCC相对于CuSO4对平养肉仔鸡的生长性能、饲粮中VE和植酸酶的氧化稳定性及饲粮中Cu的混合均匀度的影响,为国内外畜禽生产中科学应用高效的Cu添加剂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