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第四届中国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
第四届中国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

第四届中国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06

主办单位: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

会议文集:第四届中国预制混凝土技术论坛 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预制工业化项目重点工作在预制混凝土构件深化设计上,此项工作涉及建筑、结构、水、暖、电气、设备以及精装等各个专业,设计人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内容、特点、要求等作相应的专题研究,制订该预制工业化项目的深化设计方式方法.现从建筑方案优化、三维协同设计的应用两个方面例举4个案例来说明,案例涉及到公共建筑外墙挂板系统、体育建筑预制看台系统、居住建筑预制构件系统.
  • 摘要:《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颁布实施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美丽中国"构想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元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建设将走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道路.文件要求: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尽快建立促进建筑工业化的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等环节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构件、部件、部品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和可置换性.我国建筑业发展绝不能依靠粗放型和数量型的增长方式,而应当抓住建筑产业化发展契机,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推广"绿色低碳"的工业化建造模式,升级再造建筑产业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现阶段首先应在面大量广的住宅建设领域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全面提高住宅建设质量和性能,减少管理环节过多造成的内耗和资源浪费,住宅产业化是未来我国实现住宅功能的高度集成和精细化建造的必由之路。我国必须迅速转变目前的住宅建设管理模式,实行标准化、工业化的产业化设计建造模式。分析了,建筑产业现代化扶持政策,建筑工业化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建筑产业现代化科技支撑,还进行了,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结合我国产业化项目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成功实践,认为产业化项目具有技术先进成熟、产品质量高,市场规模大、投资小,回收期短、经济效益好等优势,符合我国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化发展方向的要求,建筑产业化实施不但可以取得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还可获得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
  • 摘要:混凝土预制件和预制装配式建筑随着建筑工业化及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进程热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这个看似很新的产业,也有很多企业大量投入资金和资源,以求在未来的发展中占得先机.但所有的先行企业都被还不完整完善的产业链所束缚,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极大的受到影响.当今德国PC装配式建筑上下游产业链通过分析,可以看到清楚的看到以下的五大特征:即工业化、社会化、信息化、节能减排、传承与发扬等,并认为我国在产业链还未成熟的现状下,理性的分析,寻找发展方向,寻找商机,重视技术的积累,产品的开发,科学的管理下,必然会持久地走向成功。
  • 摘要:从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看,工业化住宅是一种趋势.北京万科的工业化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7年-2009年),起步阶段,重点解决"有无"的问题。目标是培养项目操作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提高对工业化产品的认识,为装配式结构的批量建设做技术和资源准备。第二阶段(2010-2011),发展阶段,重点解决"好坏"的问题。目标是提升施工效率和住宅产品性能。初步解决效率问题;持续培育合作方资源;丰富工业化住宅产品类型,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育第三阶段(2012~2013),全面提升阶段。目标是通过实施工业化真正实现提升住宅产品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 摘要:在传统预制施工作业中,预留构件连接用钢筋时须在模板上穿孔的情形时有发生也不可避免,且布筋作业工序繁琐、耗时高.为了简化该施工过程,一种运用可弯折钢筋的创新设计理念逐渐开始步入设计师的视野,并迅速蔓延至整个欧洲混凝土预制领域.预加工的可弯折钢筋连接方式使预制构件的连接变得简单而便捷,它也适用于划分为若干施工阶段的现浇建筑。楼板与楼梯可在墙体完成后采用可弯折钢筋进行后浇作业。标准单元的长度一般为o.}米到,米,可以截断再相互组合成任意长度。结合不同的钢筋直径、间距以及截面宽度,数以千计的组合形式可以满足多种工况,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产品的应用范围。
  • 摘要: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创建并利用数字化模型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运营全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的过程,模型集成了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形成的所有信息,可以提升工程建设行业从策划、设计、施工、运营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质量和效率的系统工程.BIM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优化等优点,可以用BIM模型得到与实际建筑运行吻合的数据信息,从而提高建造效率和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实施成本.BIM的核心是信息.产业化结构的主要工序是:设计、构件制作、现场装配,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连续性、构件标准化、集成化、工程高度组织化、尽可能用机械代替人的手工劳动,生产与组织一体化。BIM最大的优势就是使三维模型包含海量的信息,并且信息能在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传递。通过引进最新的信电化技术,改变原有的建筑工厂化生产管理模式,实现高质高效的施工管理。
  • 摘要:预制装配式工法(简称预制工法)是将建筑分解成一个个如同大型积木的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后运到工地组装的工艺方法,如何建造一个高效率符合需求的工业化预制工厂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好的预制工厂规划有助于生产动线顺畅、使得生产预制构件效率高,分析了修正后的规划平面图,生产流程运输动线仿真模拟,生产流程运输动线仿真模拟,拌和塔型式优化比较,预制工厂平面规划的优化比较,建厂规划流程等。
  • 摘要:本文重点以香港马鞍山86区公共房屋发展计划和启德旧机场重建公共房屋发展计划1B项目为例,说明半预制楼面板系统在工程设计,预制件的临时施工计算和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在本工程中,典型的半预制板被应用到的住宅大楼的住宅单位,走廊过道,电梯等候区,公共水电房等公用区域.本工程也同时采用了预制外墙,盒子预制结构(预制厕所),预制楼梯等预制构件,其相关技术问题将分开论述.从大楼的早期建筑设计开始,就需要考虑建筑标准化设认标准化的设计是预制工厂化的前提,这将显著地减少后期预制件工程设计工作量,使全预制装配式构件的生产具有实用工程化的可能。半预制板系统一般采用6天建筑循环法,视工程工期需要,也可以采用4天循环,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 摘要:在过去的五年间,影响预制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建筑规范和参考标准都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建筑物和其他构筑物最小设计荷载》(ASCE7-10),历经五年的开发周期和两次补充更新后发布.主要就预制混凝土楼盖的设计,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剪力墙,ACI318-14和剪力墙的变化进行了阐释。
  • 摘要:推进建筑工业化,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提高建筑业生产效率,改善人居环境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13年11月17日,俞正声主席主持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建言"建筑产业化",是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中落实到政策层面的一次推动举措.通过资料整理,系统梳理了我国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沈阳市、济南市、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福建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共十个省市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政府政策,主要从土地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分析,并进行频数统计分析(见表,我国现行项目建设管理制度主要是基于传统建造方式,在技术标准、评价标准、市场准入、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出现诸多不适用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之处。依托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既要有战略发展规划,也要落实到操作层面;既要有政府引导,也要有市场调节;既要有政策推进,也要有技术支撑。注重政策扶持、技术水平、市场培育、应用领域、企业培育等方面,使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生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能逐步扩大,成本有效降低;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提升建筑品质以及保护环境,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更好更快地推进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
  • 摘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近年来在国内快速发展,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也成为行业热点,工业化的建造方式是行业发展趋势,已成为共识.但工业化方式并不仅是装配一个途径,在装配式混凝土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需要整个行业共同思考并积极解决.本文主要总结笔者的个人认识,力争从不同方面对行业的发展进行思考,指出虽然前面谈到行业发展的种种技术问题,但笔者认为行业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综合成本,同时技术体系要多样化,行业管理进一步完善,参与企业要思考。
  • 摘要:住宅产业化发展历程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大规模的住宅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工业化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的大板住宅体系等因交通运输、经营成本等原因而逐渐萎缩.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南方发源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开始流行,这种采用现场制作混凝土模板、现场浇注混凝土的施工体系,包括现浇框架结构住宅、现浇剪力墙结构住宅以及二者的结合的结构体系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近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预制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使用又逐年增多,并且成为一种当前较为流行的工业化结构体系.必须要在住宅产业化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要找到一种新型住宅结构体系技术。确立以企业为中心,形成一套完整的住宅产业化链条,建立"研究一设计一预制一施工"一体化的专业化房屋工厂模式,带动一批传统建筑企业向专业化房屋工厂企业的转型,长期从事住宅工业化的设计与施工业务。进而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整体水平的提升。通过大规模试点工程的推广应用,形成专业一体化管理模式为主,预制构件专业化加工为辅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培训出一批新型建筑工业化企业,为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和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良好的住宅体系。必须首先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住宅经济性、适用性、安全性要求的主体结构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住宅室内装修技术和设施设备系统。形成一整套的标准化、系列化、集约化的住宅建筑工业化集成技术。通过技术集成来统一科研、设计、开发、生产、施工等各环节和各生产要素,从而形成先进的住宅生产方式。
  • 摘要:惠生项目的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沈阳市产业化公共租赁住房工程,项目名称为惠生新城(公租房)1#-30#楼;建设地点为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大街西侧,莆田路北侧,建筑面积为225141.86平方米(不计入地下室面积),设计使用年限50年.外墙板采用生产线正打工艺(先浇筑内页墙再浇筑外页墙),内墙面平整度高,安装时定位准确,可取消或减少内墙抹灰,节约成本;预埋件安装采用磁性底座,定位精准、节省工装、提高生产效率;饰面层可平板振捣器振捣,抹面效果好;模板四边通过磁盒固定。叠合板采用生产线一次浇注成型拉毛工艺;一边采用螺栓固定,其他边采用磁盒固定。内墙板采用生产线一次浇注成型,预埋件安装采用磁性底座,定位精准、节省工装、提高生产效率;模板四边采用磁盒固定。构件起吊时应使用专用钢梁吊架,该钢梁吊架可以根据构件吊点位置进行调节,保证每个吊点均为垂直起吊,避免起吊时吊钉或预埋吊件形成剪切破坏,楼梯拼装后与外墙处有20mm的施工缝,后期做内墙装修的时候刮腻子之前可用聚合物砂浆灌缝或用密封胶填缝。聚合物砂浆后期容易开裂,建议选用密封胶进行处理。
  • 摘要:随着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在全球建筑业发展的潮流,建筑工业化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内涵,通过建筑工业化可以在时间(提高效率)和空间(生产过程在车间完成)上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随着各企业和组织对此认识增长,开展建筑工业化可产生显著的商业利润和成本的优势.预制混凝土PC构件作为建筑工业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将更多的现场作业转移至工厂预制,同时对预制混凝土PC构件的质量信息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为建筑工业化提供基础,预制混凝土PC构件唯一性识别技术是建筑工业化的基础技术之一,建筑工业化质量信息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保证建筑建造各阶段的质量,利用信息技术对预制混凝土PC构件的各阶段质量进行管理,采用智构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验收信息管理系统作为移动互联App和质量信息管理工作相融合的平台,其程序架构和流程布置完全符合质量验收全流程的需求,将提高质量验收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 摘要:框架结构是目前我国建筑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影响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性能的因素众多,如何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是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开展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对我国的住宅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试件尺寸过小可能会导致尺寸效应明显,难以真实反映出节点的受力特点,所有节点试件均采用了足尺模型。为了能够使实验中的边界约束条件与实际工程中的结构受力相符,4个节点试件中梁、柱的长度分别取至梁、柱的弯矩反弯点处。试验模型与原型相似比为,试验中预制节点试件的具体设计尺寸见图to预制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与其现浇对比试件具有相近的破坏形态,4个软点均实现了梁端塑性铰破坏机制,节点破坏位置主要集中于核心区附近梁端。预制型钢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滞回特性与其现浇对比试件的基本一致。在达到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时,两个预制节点与其现浇对比试件的耗能基本一致。
  • 摘要:主要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程》共13章,包含前言、术语及符号、基本规定、材料、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构件制作与运输、施工及验收等几个主要部分,其中,结构设计部分包含结构设计基本规定、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多层剪力墙结构几个主要部分,对各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和主要构造要求进行了规定。《规程》中包含的主要结构体系均为装配整体式结构,着重强调钢筋的连接以及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或拼缝材料之间的连接,突出整体性要求,以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整体稳固性。《规程》综合体现了国内外近几年来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但受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的局限性影响,目前采取了依靠现有标准规范的体系,以与现浇混凝土结构具有基本同等的可靠度、耐久性和结构性能为目标。在确保结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基础上,《规程》采取了从严要求的态度对结构设计以及构造措施做出了规定,尤其对剪力墙结构的高度及相关设计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种依靠现有现浇结构标准体系的做法与现有结构设计方法及程序兼容性较强,有利于设计人员的迅速吸收和掌握,也有利于保证结构的安全性;但是从长远看,可能不利于新型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推广与应用,也造成了目前结构设计人员对装配整体式结构采取先按现浇整体结构设计,然后单独进行拆分设计、构件厂生产深化设计等,有悖于《规程》一体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应用((规程》时,设计人员应建立正确的装配整体式结构概念,以模数化、标准化和各专业写作的设计为基础,与部品供应、构件生产、施工和装修密切结合,实施装配整体结构的整体设计。
  • 摘要:我国住宅结构体系的围护墙体,由最初的砖石、砌块砌体,发展到轻质砌块填充墙体,如今随着建筑施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以及低碳绿色、环保施工、降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近些年来在结构施工和设计方面,预制装配式的施工工艺应运而生.模型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为节省施工时间,U型构件在预制厂内完成浇筑后需要合理养护的时间吊装运输到工地现场。通过对模型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分析得出合理的起吊时间及吊点位置,如表1所示。通过有限元软件对U型墙板构件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该构件在预制工厂浇筑完,养护至少7天后方可起吊运输至工地现场,并考虑在现场的堆放和安装现状,在养护期内须继续对构件进行养护,构件的起吊点应设置在最大正负弯矩值相等处,尽量消除起吊中不平衡弯矩的影响,起吊点处的应力集中区域应做相应的构造措施,消除不利影响。
  • 摘要: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下文简称"双T板")是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由受压翼缘和两排腹板组成,因其横截面呈两个"T"形而得名,如图4所示.双T板一般采用高强预应力筋和高强混凝土,其横截面受力合理,自重轻,承载力大,可以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重荷载的结构中.双T板是美国人Harry Edwards于1952年设计成型的,当时的双T板翼缘宽为2.4m,跨度大约15m.经过近6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双T板翼缘宽度可达4.5m,跨度可达40m.设计双T板时,除应考虑持久设计状况下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外,尚应进行短暂设计状况下施工阶段的验算,包括脱模起吊、运输、堆放及安装等。从构件设计的技术指标上看,中、美两国规范有明显的区别,特别是正截面抗裂、脱模起吊以及端部承载力等方面,建议对双T板的截面和预应力配筋进一步优化,减小截面尺寸类型,通过预应力筋的配筋调整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建议采用缺口式端部,但其设计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建议采用端部局部预应力释放技术,可有效控制端部裂缝的产生。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