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水利工程>2003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气候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3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气候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3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气候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3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3-10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

会议文集:2003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气候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通过分析最新的海洋模式同化资料(Estimating the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Ocean,ECCO),研究了ENSO循环相关的海洋异常信号在太平洋中的传播过程.研究发现,导致ENSO位相变化的温跃层异常信号主要从北太平洋西传而来,该区与赤道东太平洋相反的温跃层异常信号到达西太暖池区,再从西太暖池沿赤道传到东太平洋,可使ENSO向反位相发展.该异常信号沿赤道东传过程中热带西南太平洋也会出现类似的温跃层异常变化,但是随着异常信号东移和从南太平洋东边界10°S左右传来的反异常信号入侵,热带西南太平洋的异常信号逐渐减弱并消失.稳定性分析表明,北太平洋较大面积区域存在斜压不稳定性或正压不稳定性,有利于ENSO相关的温跃层异常信号以Rossby波形式有效地西传;而在南太平洋,不稳定区的面积较小,且主要局限于海盆东侧,因而传播较弱,这样就造成了ENSO信号在太平洋南、北半球的非对称传播.一般来说,ENSO信号主要在以赤道波导区、东边界、北太平洋纬向区域和西边界组成的回路中循环,在南半球的传播不明显.
  • 摘要:以128.5°E为界,沿27°N,北太平洋西边界流输送可以分成呈明显负相关的东、西2段.西段(即黑潮)主要参与副热带环流(STG)和经向环流(STC);东段主要参与日本东南的反气旋式涡旋再回流.从气候态来看,西段输送在7、8月份最大,3月份次大;东段输送在6-8月份最小,其它月份比较接近;整体结果表现为全年有2个接近的极大值,分别是3、4月份和7、8月份.从年序列来看,西段输送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一次明显的突变;而东段在1955年突然减小,在1963年突然增大.小波分析表明,东、西两段的振荡周期都随时间变化.西段输送时间序列的20a左右周期振荡在1976年以前非常明显,9a左右周期振荡在1985年以后比较显著;东段输送的13a左右周期在1976年以前显著,1985年以后的主要振荡周期从7a逐渐减小到3a左右.奇异谱分析表明,西段输送的年代际变化占总方差的45%,年际变化占总方差的13.6%;东段输送的年代际变化占总方差的24.3%,年际变化占总方差的32.3%.黑潮输送异常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及ENSO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年代际尺度上,一个可能的过程是,PDO超前于黑潮输送异常;异常的黑潮输送通过改变北太平洋中部的SST梯度引起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而调制ENSO的变化.在年际尺度上,黑潮输送异常滞后于PDO和ENSO变化,且呈负相关.
  • 摘要:对南海及其邻近区域内3种比较常用的降雨产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南海地区3种降雨量在空间上具有一致的大尺度分布特征,都能够很好地反映行星尺度雨带的季节性迁移特征;在细节上,三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比较而言,GPCP-1DD (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 1 Degree Daily Precipitation Estimate)和TRMM-PR (Topical Rainfall Measurment Mission, Precipitation Radar)具有更为一致的空间分布特征,更能够反映降雨量在高大山地地形两侧的分布差异;3种资料都能够反映由地面台站资料反映出的局地区域降雨量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基本特征,总体而言,GPCP-1DD和CMAP (CPC Merged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与地面观测结果更为接近,但是在反映极端降雨事件方面TRMM-PR略优于其它2种资料.
  • 摘要:利用南海南部航次的温度和盐度资料,给出春、夏季风转换期间南海南部混合层以下盐度异常水体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发现,这种盐度异常水体出现在混合层底,其垂向分布有2种类型:第1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南海南部的东侧,特征为混合层底出现低盐极值水体;第2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南海南部的西侧,特征为在较深的位置出现低盐极值水体,在低盐极值之上会出现高盐极值水体.
  • 摘要:给出并讨论了海洋系统中由于热量交换、物质交换以及外力做功引起的熵通量的表达式;同时,根据新近调整的全球海-气界面的气候平均资料,估计了全球海洋与大气界面气候年平均的熵通量(熵流),这一熵通量主要取决于海-气界面的热量和物质交换的空间不均匀性.计算结果显示,由热量交换分量引起的熵通量对海洋系统的总熵通量起到主要的贡献作用,其值约为 -555.6mW·(m2·K)-1;由海表风应力做功引起的熵通量相对较小,约为-0.09mW·(m2·K)-1;由物质交换引起的熵通量最小,仅为-0.02mW·(m2·K)-1.总的来说,海洋系统从外界获得的总熵通量为-555.7mW·(m2·K)-1,这也就意味着在气候平均定态下,海洋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在量值上等于系统的熵交换,即为555.7mW·(m2·K)-1.海洋系统的负熵流与其内部的各种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产生取得平衡,确保了全球海洋系统处于非平衡热力学定态,并维持着海洋系统中各种尺度的时-空有序现象的消长过程.
  • 摘要:利用美国最新推出的中尺度区域模式WRF(Weather and Research Forecasting model)和中国数值预报创新基地开发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GRAPES(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Enhanced System,1.0版本),以2002年台风"黄蜂"为例,通过控制试验和同化试验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散射计风场资料同化对台风"黄蜂"三维结构分析和预报的影响.初步的结果显示,同化散射计风场资料对台风的大风风场分析、台风中心位置和海面气压场等都有明显的正效应,而对于预报场的改进相对有限.
  • 摘要:对热带太平洋不同尺度系统对海洋大气之间潜热通量的贡献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使用了Launianen和 Vihma(1990)依据相似理论编写的计算软件和TOGA-TAO观测资料.通过分析发现,小尺度系统对热量通量没有太多的影响;天气尺度系统在赤道西太平洋对热量通量的影响较大;天气尺度系统对热量通量的贡献在赤道外地区要比在赤道地区大.分析还发现,在厄尔尼诺年赤道中太平洋地区天气尺度系统对热量通量的贡献较大,这意味着赤道中太平洋天气尺度系统的活动对触发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 摘要:主要从动力学角度回顾了近年来与南海环流有关的南海物理海洋学调查与模拟研究的进展.目前,对南海上层海洋海盆和次海盆尺度季节性环流的基本模态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对特定区域中尺度的环流特征也达成共识.已有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南海准定常涡旋的空间分布,获得其时间演化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其形成和演化的可能因素;研究行星波动在南海环流建立与调整过程中的作用,获得南海低阶行星波动的速度场分布以及南海环流建立与调整的典型时间尺度;分析并讨论南海与其周边海域,尤其是与西太平洋海域水交换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初步了解海峡水交换的季节差异及其水平和垂向结构,提出黑潮入侵南海的几种形式.未来南海环流的研究方向将扩展到能量学机制方面,并包括热量、动能、动量和涡度等物理量的多时空尺度迁移.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