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水利工程>中国大坝协会2014学术年会
中国大坝协会2014学术年会

中国大坝协会2014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贵阳
  • 出版时间: 2014-10-16

主办单位:中国大坝协会

会议文集:中国大坝协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大坝水库是防止洪水旱灾、开发利用及保护水资源、发挥综合效益的重要工程措施.中国是世界上建设大坝水库最多、各种坝型高度最高的国家,高坝水库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分析中国高坝建设情况、运行现状、安全存在的问题,借鉴世界各国部分大坝水库失事破坏的经验教训,探讨了中国高坝建设及运行安全防范对策措施,即高坝建设期应把施工安全放在首位,落实预防措施,确保人员安全,设计可靠是高坝水库运行安全的前提,施工质量优良是其安全的基础,高坝水库蓄水分段实施,为高坝运行安全提供可靠依据,精心管理,加强监测和维护是保障高坝水库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定期安全检查鉴定是保障高坝水库运行安全的重要支撑。
  • 摘要:以董箐电站大坝料源特性、坝体分区设计方案,分析高面板砂泥岩堆石坝变形控制的重点是堆石体施工期压缩模量控制、在施工中主要采取平层填筑、二次加水、冲碾、分期蓄水等控制方法,使蓄水期产生的有害变形量尽可能小,使总体变形在设计指标之内,为高面板砂泥岩料堆石坝筑坝技术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推广.
  • 摘要:盖下坝水电站大坝为国内最高的椭圆型混凝土双曲拱坝,厚高比0.106,亚洲同量级拱坝厚高比最小.设计过程中根据坝址区实际地形、地质条件,因地制宜进行拱坝体形优化、坝基开挖方式优化、泄洪消能系统及坝体构造等方面的设计优化,在设计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为高山窄谷拱坝设计提供了参考.
  • 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介绍碾压混凝土高拱坝在防裂结构、原材料选择、温度控制、接缝灌浆等方面防裂技术的发展过程、控制重点及难点、发展研究方向等.
  • 摘要:观音岩水电站属大型水电工程,工程建设存在坝基岩体钙质流失、溶蚀及地下水低平、相对隔水层较深等工程地质难题,对坝基变形稳定、抗滑稳定存在重要影响.强溶蚀带内的岩体结构多呈碎块状,密集或较密集地分布有大量的溶蚀裂隙,溶蚀裂隙间接触不紧密,张开度大,有的可达几十厘米,且存在较多的溶蚀空洞,其中充填物松散或无充填.强溶蚀带会对坝基基岩整体性造成破坏,降低岩体强度,溶蚀的程度亦对坝体各处不均匀沉降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经分析,重点部位,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段采用深挖处理;浅层部位采用挖掘剔除软弱层回填C20微膨胀混凝土,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通过对观音岩左岸大坝坝基强溶蚀区的处理,为相似工程的地质缺陷处理方式提供科学、可靠的施工依据及对同类型地质缺陷处理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 摘要:贵州光照水电站大坝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最高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200.5m,碾压混凝土总量为240万m3.大坝于2006年2月开始铺筑碾压混凝土,2008年2月浇筑到坝顶,用两年时间完成一座200.5m高的大坝,创造了高碾压混凝土坝快速施工的新纪录.本文介绍贵州光照水电站大坝施工过程中大坝底孔、减薄坝基垫层混凝土、抬高大坝EL.558m廊道底部高程的设计优化及大坝上游围堰加高,取消度汛缺口,大坝高温期全断面通仓碾压等关键施工技术应用.
  • 摘要:目前,300m级高面板堆石坝渗透稳定是主要关注问题之一,特别是垫层区水平宽度的确定缺少计算支持,面板破损或止水失效等极端工况下的渗流场分布以及部分分区的渗透稳定情况需深入研究.笔者依托如美面板堆石坝工程,采用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对多种垫层与过渡料水平宽度进行组合计算,通过总结渗流要素变化规律,从防渗角度提出了3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合适的垫层宽度;另外,对如美面板堆石坝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面板破损和止水失效的极端工况下的坝体渗流场分布规律和垫层的渗透稳定性,提出了3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加强防渗性能的范围.
  • 摘要:蟒河口水库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南麓,坝址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仅1444万m3,水库总库容1094万m3,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高77.6m.坝址区整体上处于盘古寺断层的影响区,次级断层、裂隙等构造发育,岩体破碎,坝基地层为固山组、张夏组灰岩(为太行山区主要岩溶发育层位),坝基稳定隔水层的埋深大于250m,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渗漏问题非常突出.因此,防渗方案的合理选择和设计无论对工程安全、工程投资,还是对工程开发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对蟒河口水库工程区岩溶发育特征、岩体透水性、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和规律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压水试验和初期蓄水过程中的渗漏监测等手段,系统研究了蟒河口水库的渗漏条件和渗漏形式,采用三维有限元渗流模拟计算对防渗措施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左岸坝肩和右岸单薄分水岭岩体破碎、断层和裂隙等构造极其发育的特点,研究了垂直防渗和水平防渗等多种处理方案,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创新性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帷幕灌浆"防渗新技术,该技术用于岩溶地区高水头、中型水库防渗,在国内外尚无先例.蟒河口水库右岸单薄分水岭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掺加聚丙烯纤维防渗,不仅保证了山体稳定,而且投资省,防渗效果好,方便施工和后期运行管理,综合效益显著,为地质条件复杂的岩溶地区水库防渗处理提供了科学的实践依据.
  • 摘要: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是常用的两种混凝土强度指标.抗拉强度可以采用轴向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测定,抗压强度由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测定.大坝混凝土的材料试验常采用全级配大试件和湿筛小试件两种形式.不同尺寸试件、不同类型试验的混凝土强度指标存在一定的统计关系.本文结合溪洛渡大坝工程,对全级配混凝土及湿筛混凝土的各种静、动强度试验结果进行总结,研究混凝土强度的率效应、尺寸效应,分析各强度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与国内、外规范及相关成果进行比较,为实际工程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 摘要:新疆呼图壁河石门水电站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坝高106m,为目前世界上已建和在建同类坝型最高坝之一.工程区属高烈度、高寒冷地区,坝址区河谷狭窄.本文简要介绍了枢纽布置、大坝特点、结构设计、心墙变形与应力、坝基处理、心墙与左岸高陡岸坡接触处理、抗震措施及工程运行情况等.
  • 摘要:向家坝水电站二期纵向围堰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式围堰,结构上的特点是选用沉井作为围堰大坝上游段地基深厚覆盖层的处理方案,围堰与沉井联合挡水,为此围堰与沉井组成的联合体的抗滑稳定尤为重要.本文选取四种荷载组合工况,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弹塑性有限元法对围堰联合体多折面建基面、多滑面浅层滑动面进行了抗滑稳定计算分析.两种计算结果表明,各围堰与沉井组成的联合体在四种荷载组合工况下抗滑稳定满足安全运行.
  • 摘要:本文结合沙牌高拱坝,将坝体-地基-库水作为整个系统,综合考虑无限地基辐射阻尼效应、坝体混凝土的损伤、坝体横缝的动力接触非线性效应、坝肩可能滑动岩块结构面的接触非线性以及坝基岩体的材料非线性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时域方法,分析了拱坝系统在强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对坝体的破损过程进行了研究.
  • 摘要:淡溪水库工程除险加固初步设计,采用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水库波浪爬高计算方法很多,但不同公式计算结果相差较大.本文分析了风速对淡溪水库波浪爬高的影响,且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鹤地水库公式更加适用于淡溪水库的坝高设计.
  • 摘要:通过对清水塘水电站二期过水围堰顶高程、施工布置及结构方面合理的设设计,在保证二期工程顺利进行的同时,确保了2008年清水塘水电站安全度汛,为过水围堰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 摘要:盖下坝水电站库区处于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地层,河床及两岸出露的基岩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第三、四段地层.其中嘉陵江组第三段为强岩溶地层,岩溶多沿构造线发育,形成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溶洞、地下暗河、溶蚀裂隙等多种岩溶形态,库区存在岩溶管道集中渗漏的可能.本文介绍了水库建设前期地质勘探与渗漏分析评价,施工期根据开挖揭露地质情况补充了地质勘查以及物探等手段对岩溶库岸防渗处理进行了优化,水库蓄水后运行正常,印证最初的渗漏分析和施工期的防渗优化的合理性,为类似岩溶库岸勘探和处理提供了参考.
  • 摘要:锦凌水库2009年冬季采取搭建大跨度暖棚、并在暖棚内布设适当保温措施,根据环境温度进行热工计算,满足冬季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显著缩短工程施工工期、保证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 摘要:对电力行业水电站大坝安全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总结了近年来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并结合大坝管理模式与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对大坝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即公司集中管理、云计算平台、基于BIM技术的大坝安全全生命周期管理。
  • 摘要:乌江渡大坝坝址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发育,河谷狭窄,岸坡竣陡,大坝为上重下拱的拱形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65m,防渗采用悬挂式高压水泥灌浆帷幕,厂房布置在坝后,主副厂房为全封闭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两侧安装场和副厂房为厂顶溢流,主厂房则在坝身溢洪道挑流鼻坎下方.左岸坝段预留垂直升船机的缺口用钢筋混凝土叠梁封闭.乌江渡大坝在建设期间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了在岩溶和构造发育、地质条件复杂情况下高坝坝型选择和地基处理、岩溶地区高坝防渗、狭谷地区高坝泄洪和枢纽总布置、近坝岸坡稳定、水库诱发地震、坝址附近缺乏天然砂石料等难题.经过30多年的运行,经过电厂对大坝外部变形、内部应力、扬压力等持续观测、维护,合理水库调度,大坝各种指标良好,其性态分析表明处于喀斯特岩溶地区的乌江渡大坝安全状况良好.
  • 摘要:水库大坝安全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根据水利部编制的各期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中国病险水库总量在5.61万座左右,数量多,项目管理难度大.紧密围绕政府部门的管理需求,作者开发了《全国病险水库大坝管理子系统》,目的在于为行业管理部门和工程单位提供及时的服务.本文对全国病险水库大坝管理系统的开发进行了概述,本系统应包含的主要数据内容为:全国病险水库基本情况;规划实施项目基本情况;病险水库安全鉴定及核查情况;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复核、批复等情况;地方政府对配套资金的承诺及到位情况;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建议计划情况;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计划下达情况;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进展情况;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情况;管理中涉及的各类文档和多媒体信息。对大中型病险水库的泄洪建筑物破坏、坝体坝基渗漏、输放水建筑物破坏三大主要病害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可为同类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 摘要: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黄河公司)所管黄河上游流域梯级水电站坝群安全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专业化.专业化管理有效保证了集中专业人员开展坝群安全监测、信息统一管理和对水电站大坝安全进行远程控制管理,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效.本文主要介绍黄河公司坝群安全管理模式和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大坝运行情况、主要特点和具体做法、实践中积累的坝群管理经验等4个方面内容.可为流域性水电开发公司大坝安全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近年来,随着一批200m级高心墙堆石坝的相继建成,国内外坝工界对高心墙堆石坝安全监测技术有了新的认识,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对小浪底、瀑布沟、糯扎渡等国内几座典型高心墙堆石坝的监测重点、采用的监测技术和设备以及运行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针对高心墙堆石坝,传统的监测仪器在使用时,会有管线长度、监测精度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在高坝进行监测仪器的选用时,必须对传统监测仪器进行改进,同时研究新型监测仪器使用的可行性。,界面位移一般采用大量程测缝计和大量程位移计进行监测。在使用时应注意对实际变形和仪器量程的把握,预留足够的变形量,预防超量程导致仪器的损坏,同时应关注仪器的保护。高心墙堆石坝坝体内应力、变形均较大,极易导致监测仪器的损坏,因此在安全监测设计时,在关键部位应进行多种仪器多个测点结合布置,保证关键部位测值的准确性。心墙堆石坝坝体内部心墙沉降变形均大于其他堆石料的变形,这与心墙材料的特性有关;心墙堆石坝的变形最大发生在1/2-1/3坝高,变形主要发生在施工期和蓄水期,沉降变形约为坝高的1.5%。已建堆石坝的坝体及坝基的防渗性能较好,没有发生心墙裂缝和水力劈裂。小浪底和瀑布沟蓄水时发生的渗漏,均发生在两岸。说明在高水头的作用下,可能会对两岸山体内的薄弱岩层进行击穿,形成渗漏通道,因此在选取坝址时,应对山体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尽量避开薄弱岩层,无法避开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进行处理。坝体的不均匀沉降容易导致坝顶裂缝的发生,在小浪底和瀑布沟均发生过这一问题,因此在材料选取时不同材料的压缩模量不宜相差太大,在施工中也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同时对基础的处理也应引起重视。坝基的不均匀沉降可能会导致坝顶裂缝发生,影响坝体结构安全,因此在深厚覆盖层上筑坝时,应对基础做好处理措施。
  • 摘要:大花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34.5m,厚高比0.171,是目前国内外和强岩溶地区已建成的最高碾压混凝土双曲薄拱坝.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大花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施工、缺陷处理以及安全监测等方面的内容.大花水电站大坝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的新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的新成果,主要包括高掺粉煤灰,高速皮带机运送混凝土,以及碾压混凝土缓降垂直运输装置用于大坝施工,创造了拱坝碾压混凝土1个月连续上升33.5m的新记录.大花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施工质量优良,虽然出现的裂缝较多,但瑕不掩瑜.为了对大坝裂缝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坝裂缝成因,以及针对不同性质的裂缝采取的超细水泥灌浆及化学灌浆方法,处理效果良好.
  • 摘要: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重点研究某水电站泄洪坝段墩墙开裂问题,研究成果表明,墩墙侧面出现的裂缝属于早期表面裂缝,是层间长间歇、外界气温骤降、表面未及时有效保温、仓面呈反"凹"型等因素综合作用结果;墩墙部分区域早期温升过快以及外界气温骤降下未及时表面保温形成较大内外温差是导致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泄洪坝段仓面反"凹"体型使得墩墙受到底面与上游面的双重约束也是墩墙出现裂缝不可忽视的因素.
  • 摘要:监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是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是对各个环节工作具体的要求.施工是落实设计思想,从设计转到运行期的重要阶段.安全监测工程的施工几乎贯穿于主体工程施工全过程,进度控制不具有独立性.大坝安全监测施工作为施工期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过程中施工期往往比较长,存在现场监管不受重视、现场情况比较复杂、各单位监测专业技术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造成施工期大坝安全监测上出现一些如失误、错误甚至无法弥补的问题,给后期运行中大坝安全监测作用的发挥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二滩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运行期发现的一些问题,总结了施工期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管理中需要注意事项,并对开展好施工期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管理工作必须注意的仪器的埋设管理、进度管理、初期监测资料管理等几个问题提出了做好到货检测、加强现场安装埋设的监理、高度重视初期监测资料的采集和管理、加强施工期仪器设备的保护、做好监测工程进度控制的建议,对水电站大坝施工期安全监测管理有一定借鉴作用.
  • 摘要: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着黄河上游干流10余座梯级水电站群.高坝大库水电站有6座,且均处于地质条件复杂、高海拔与高地震烈度的区域环境中,管理难度大.保证梯级水电站群大坝安全运行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如何及时发现大坝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准确判断大坝运行中存在的异常和隐患,实现坝群的远程诊断,是大坝安全管理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青海黄河水电公司大坝安全管理远程诊断中及时、准确发现大坝运行中存在异常和隐患的实际做法,包括远程诊断中异常数据的判识,运用数据审核的方法,排查异常数据,建立反馈机制,对异常问题多重过滤,为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大坝运行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 摘要:漫湾电站是澜沧江中游河段最先开发的大型水电站,为"一厂三站"式分布,远方集中控制.漫湾电站布置了较为完整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其监测自动化系统始建于1999年,初期将水平位移、挠度、扬压力、绕坝渗流及一期工程内观项目纳入分布式大坝安全监测系统.2005年,电厂委托南京达捷大坝公司实施了二期自动化系统工程.后又将一期、二期系统进行整合完善,实现了系统的集中管理、统一运行.作为已运行近20年的电厂,漫湾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经过多年的维护整合与不断完善,其系统整体供电、通信、数据采集基本正常,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次对系统全面改造升级,旨在根据系统配置、监测原理及主要功能,解决铟钢测距及厂坝分缝观测精度不高、基础廊道静力水准传感器灵敏度下降、扬压力及绕坝渗流测点压力计设备老化、电源及数据通信模块异常、水情数据和二期部分内观测点未接入自动化系统等方面问题,以达到"实用、可靠、先进、经济"的原则,满足水电厂现代化管理的需求.本文通过阐述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改造情况,对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主要介绍漫湾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改造的做法和经验,为部分已建电厂大坝安全监测工作逐步走向自动化、精细化提供借鉴.
  • 摘要:青海省黑泉水库位于青海省大通县境内,湟水河支流北川河上游宝库河上,距省会西宁市约75km.是一座以灌溉、城市及工业用水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是"引大济湟"工程规划中的一期工程.本文介绍黑泉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砂砾石坝安全监测系统的布置情况及监测方法,分析大坝运行10余年内部沉降监测、外部表面变形监测、面板裂缝监测、近坝区岸坡位移等监测成果,并与同地区同类型的面板坝运行进行比较,结合工程设计、施工质量资料,对水库大坝安全稳定性进行防汛评价,总结大坝运行管理经验教训,对今后运行提出建议及意见,为同类水库大坝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 摘要:乌江渡大黄崖不稳定岩体位于乌江渡水电站近坝区左岸,距大坝400~500m.该山体系由溶蚀裂隙发育的石灰岩构成的高悬陡坡,受电站初期蓄水影响,导致岩体多次出现岩体急剧变形,90年前后分层对黄崖进行减载爆破处理.1989~2013年期问,黄崖爆破体的内部变形监测通过布置于观测交通洞的5条支洞的人工沉降测点实现.2011年实现自动化监测.经过对二十多年的监测资料分析,黄崖已经趋于稳定.
  • 摘要:胶结颗粒料坝是中国学者首先提出的一种新型环保、安全、经济的筑坝方式,主要包括胶凝砂砾石坝、堆石混凝土坝、硬填料坝、对称梯形坝、胶结土坝等,目前在国内外已修建了数十座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际坝工界对该种坝型非常关注,国际大坝委员会已成立了胶结颗粒料坝专委会对该种坝型进行研究和推广.守口堡水库拦河枢纽工程采用该种坝型,为中国第一座该坝型永久工程.胶凝砂砾石坝采用碾压施工,因此层面稳定是坝体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基于守口堡胶结颗粒料坝,采用实验室实测胶凝砂砾石层面参数,并参照碾压混凝土原位试验结果,选定层面稳定计算参数,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方法分析了层面的整体稳定性,并利用直接约束算法,采用接触模型,计算了层面上表面及内部各点的抗滑稳定安全特性.计算表明:由于较大的坝体断面,即使在对冷缝缝面不作任何处理情况下直接铺筑,坝体层面抗滑稳定可满足工程要求.有限元法计算分析表明,在坝踵和坝趾局部范围内,单点的抗滑安全系数较低,尤其是较低高程层面,从提高安全性,尤其是减少层面渗漏对坝体长期安全性影响角度考虑,需对冷缝逢面进行处理.
  • 摘要:堆石混凝土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并被广泛关注的一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该技术利用高自密实性能混凝土充填堆石空隙形成完整密实的混凝土结构,具有工艺简单、缩短建设周期、节约投资、节能环保等优势,已经在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经验.然而,国内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相对复杂,对施工速度及工期要求质量高,堆石混凝土技术在大中型工程中应用的经验不多.本文以某工程为例,从堆石混凝土施工组织、模板安装、堆石料筛选及清洗方面对大中型堆石混凝土工程快速施工进行探讨,意在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随着中国新一轮水电开发热潮的兴起,大量水利、水电工程相继开工,其中不少采用堆石坝坝型.堆石坝以及围堰工程采用散粒堆石体碾压施工,具有成本较低、施工方便的特点,但由于散粒堆石体摩擦角较小且无黏聚力或黏聚力很小,随着围堰的增高,坝体(围堰)断面将不断加大,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延长工期.如果能提高散粒体的黏聚力和摩擦角,则会在减小结构断面尺寸的同时大幅降低工程成本.虽然碾压混凝土具有施工便捷,材料强度高的特点,但碾压混凝土作为一种低水灰比混凝土材料,胶体材料比例相对仍然较大,成本偏高.显然,仅添加微量胶体材料且不改变施工工艺就能改善散粒堆石体的力学指标是最理想的选择.然而,散粒堆石体填充微量胶体材料后效果如何,目前还缺乏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开展大型三轴剪切试验,得到了这种新材料的受力变形规律,根据大型三轴试验成果,尝试建立了胶凝砂砾石两阶段本构模型,解决了材料强度破坏前后的大变形描述问题。在破坏强度前,建立了双模量改进K-G模型;在破坏强度后,通过数据挖掘建立了非线性软化模型。本文所建本构模型较好的解决了胶凝砂砾石在剪切破坏前后的大变形模拟问题,可满足胶凝砂砾石坝体应力、应变仿真分析需求。
  • 摘要:防裂是混凝土坝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绝大多数混凝土坝裂缝都与温度应力有关,因此温度控制是防裂的主要手段.本文在总结国内几十座混凝土坝温控防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现有温控防裂理论为技术支撑,紧密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软硬件研发、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等多种手段,围绕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智能监控的理论方法、模型、关键技术及系统进行研究与开发,形成了智能化监控感知—分析—控制的三步曲,开发出一套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智能化监控系统.该系统在鲁地拉、藏木、锦屏一级等工程获得成功应用,以混凝土温控施工监控的智能化促进温控施工的精细化,达到大体积混凝土防裂的根本目的.
  • 摘要:丹江口初期大坝已运行40多年,碳化层厚度达2~4cm,大坝上游面裂缝检查发现Ⅰ、Ⅱ类裂缝较多,为满足蓄水后水位升高、水压增大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需提高初期大坝表面防水性和耐久性,采用涂刷防护材料的方式进行防护处理.本文简要介绍丹江口大坝初期工程外露的上、下游及闸墩表面防护材料比选及具体实施情况.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材料防护施工于2012年7月18日完成,聚脲类材料防护施工于2013年5月15日完成,抗冲磨型材料防护施工于2013年7月28日完成,均提前于8月底的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蓄水验收。初期大坝表面防护处理完成后的涂层性能及混凝土试件检测数据均满足设计指标,施工质量均达到设计预期要求,在有效提高初期大坝表面防水性、耐久性及强度的同时,兼顾了初期大坝表面缺陷处理及修复,达到了提高丹江口混凝土大坝使用寿命及运行安全可靠性的目的。
  • 摘要:本文针对观音岩水电站工程实际,采用现存的灰坝废弃灰渣加工获得工程用粉煤灰,从灰坝开采、烘干分离、在线分析、电选除碳、低碳掺拌及粉磨分选等方面进行了工艺生产创新尝试,尤其是通过电选除碳及高温烘干除碳、低碳灰掺拌等工艺优化,提高了产量,降低了能耗。生产工艺取得了成功,并进行了大规模生产应用,为在类似大坝工程中推广使用作出了有益创新。产品通过普通火电厂分选Ⅱ级灰、灰坝废弃磨细灰及废弃磨细渣的品质对比检验及配合比对比试验,可以看出磨细灰渣各项指标与传统火电厂分选Ⅱ级灰相比没有明显差别,可以作为Ⅱ级粉煤灰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用,为利用火电厂废弃灰渣及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抗裂作出有益尝试。
  • 摘要:X型宽尾墩+台阶坝面联合消能工是一种新型消能工,本文提出了X型宽尾墩+台阶坝面联合消能工适用条件及收缩比、尾部折射角、宽尾墩始扩点位置参数、来流相对临界水深四个体型参数确定,说明了X型宽尾墩+台阶坝面联合消能工的消能机理及优点和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设计依据.
  • 摘要:额勒赛下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防渗层变态混凝土施工时厚度达到3m,现场人工加浆不仅工程量大、效率低,而且很难保证其均匀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内变态混凝土施工经验,对碾压混凝土大坝上、下游防渗层变态混凝土采用在拌和楼集中拌制,严格控制浆液配合比和加浆工艺,取得良好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摘要:从温泉水库坝体防渗复合土工膜的设计、选型、施工工艺,及其强度高及变形、防渗、负温性能好的特点,复合土工膜防渗可在高海拔、高寒冷、高烈度地震区应用,也可用于防洪抢险工程.
  • 摘要:国内水利专业软件发展数量众多,但其缺乏规范化、通用性和商业化.本文介绍了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的大坝设计与分析一体化软件平台研发,包括重力坝子系统、拱坝子系统、土石坝子系统.一体化软件平台完成了数据及接口的标准化,选专业测试机构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报告,对软件平台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编写了软件开发报告和用户手册.软件平台已在国内二十余家设计单位试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和有价值的反馈建议.
  • 摘要:止水带主要用于混凝土结构现浇时设置在施工缝、沉降缝、变形缝处,与混凝土浇筑为一体,防止接缝处渗漏.传统PVC止水带采用中间圆孔、两翼端鱼尾状、中间圆孔至翼端均布小突肋的断面型式.在平面和斜坡施工时,止水带下部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往往存在空隙,当混凝土结构缝受力变形拉开时,止水带中间圆孔首先变形,止水带即与混凝土脱离,同时拉长导致厚度变薄,拉力随即传递到圆孔两侧的若干个小突肋,乃至翼端,造成接缝漏水.本文介绍一种新型PVC止水带(专利号:ZL201020155091.3),其底部为一平面,中间设有圆孔,上表面自中间圆孔到两翼端之间依次均布设一对凸肋和一对垂直向上的翼板,两翼端为平板锚固端,便于施工安装和止水带固定.翼板高度大于等于65mm,翼板顶端两侧和中部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翼板凸肋.在平面和斜坡施工时,将"π"型PVC止水带置于混凝土浇筑层底部,依靠翼板止水,翼板两侧混凝土易于振捣密实,从而保证了止水效果."π"型PVC止水带不仅施工方便,而且防渗效果好,通过蟒河口水库防渗面板工程实例分析和运行效果检验,认为"π"型PVC止水带是岩基上防渗面板接缝最有效、最可靠的止水型式,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 摘要:光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目前世界已建成最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结合光照水电站大坝内部防渗除湿工程实践,介绍一种用于将混凝土表层、垂线井结露、空气的水分排出以降低大坝内部环境湿度、使建筑物内部保持干燥状态的防潮技术——MPS多脉冲电渗透立体防潮系统及其工程应用效果,并对该技术原理进行分析和探讨.工程应用表明,MPS系统拥有防渗效果显著并且持久、长期运行成本较低等优点,辅助以关键部位除湿、排水技术的综合运行,彻底解决了建筑物内部环境潮湿的问题,为监测设施的正常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摘要:糯扎渡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61.5m,为目前国内已建最高心墙堆石坝.本文首先介绍了糯扎渡心墙堆石坝渗压计埋设方法的试验研究,论证了心墙内部渗压计的测值可靠性,提出了改进的双层保护钢管渗压计埋设方法.分析了影响心墙内部渗透压力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模型分析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在不同阶段对心墙内部渗透压力的影响程度,评价了大坝在不同阶段的运行性态,为糯扎渡水电工程运行期安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并为类似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安全评价提供借鉴.
  • 摘要:相对于建设过程,水库运行的时间更长,各种风险交替存在,对管理者的技术性和协调性要求更高.本文在剖析水库运行管理的主要环节和工作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其中存在的制度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针对水库的运行调度、检查监测、维修养护等主要日常工作,提出了相应具有可操作性的风险控制措施,为水库管理者提供参考.
  • 摘要:目前面板坝接缝表层止水是采用卷材防护,该防护型式存在盖板周边与面板之间有空隙、周边缝与垂直缝之间异性搭接困难、螺栓在水位变化区容易发生冰冻拉拔脱落、钢板压条会锈蚀等缺陷.本文利用SK水工柔性高性能防护涂料替代原防水卷材,提出了接缝柔性全封闭止水结构,并对这种结构进行了室内外试验,证明了该结构具有施工方便、止水效果好及耐老化的特点.
  • 摘要:混凝土结构施工期容易产生裂缝,而结构早期的内外温差、后期的基础温差是这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施工期的温度控制就成为问题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将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水管冷却技术应用于薄壁混凝土结构来减小内部温度和内外温差.结合混凝土温度场的基本原理和水管冷却的精确算法,通过三维有限单元法对某水闸在埋设和未埋设冷却水管情况下的温度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冷却水管能起到很好的温控效果,值得应用推广.该方法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补朗堆积体位于北盘江中游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坝址上游补朗河段右岸,其下游边界距坝轴线1.8km,分布面积约0.77km2,体积2319万m3.堆积体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其稳定性对电站安全运行影响较大.根据物质组成,结合成因分析,将堆积体沿河流方向分为Ⅰ~Ⅲ三个区,其中Ⅱ区又细分为Ⅱ1、Ⅱ2、Ⅱ3亚区.Ⅰ区厚度5~55m,主要为冲洪积和化学沉积而成,上部钙华胶结较好;Ⅱ区厚度9.5~88.3m,Ⅱ1和Ⅱ2区为古滑坡成因,上部为孤块石区,下部为碎块石土,剪切带主要为含砾黏土和粉土质砾,局部见剪切面;Ⅱ3区为残坡积和Ⅱ2区前缘滑塌堆积而成,Ⅲ区与Ⅱ区同步形成,为古滑坡堆积和崩坡积,物质组成与Ⅱ区类似.通过钻探、洞探、物探和地质分析,发现堆积体底面沿横向及纵向均有丘状起伏,对堆积体整体稳定有利.根据地貌、堆积体物质组成和基岩面形状分析,堆积体三个分区形成与北盘江河谷演化和后缘发育的卡沙坪冲沟密切相关,广泛分布的可溶岩是堆积体形成的物质基础,上游段陡壁地形与顺向坡结构是堆积体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一个重要的控制性条件是卡沙坪冲沟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边坡经受长期风化、卸荷及水流侵蚀作用,同时接受冲洪积、崩坡积及化学沉积而形成.综合分析认为,补朗堆积体天然状态下整体稳定,水库蓄水后可能引起Ⅰ区前缘水下塌岸,Ⅱ3区正常蓄水位附近的局部塌滑,不会影响堆积体整体稳定,不存在高速滑坡问题,对电站安全运行不构成制约性影响.
  • 摘要:本文结合光照水电站大坝的特点,从施工期温度变化规律、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应用、超高掺粉煤灰碾压混凝土温度、运行期坝体温度等方面,对混凝土实测温度进行总结,对其各阶段影响因素进行简要解析,并对光照大坝自身的温度特点作出评价.通过分析、研究光照200m级碾压混凝土坝实测温度的特征,抛砖引玉,为今后同类型高坝的温控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提供借鉴,以推动中国筑坝技术的提升.
  • 摘要:思林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17m,坝顶全长310.0m,大坝碾压混凝土入仓方案主要为采用胶带机水平运输、岸坡真空溜槽、自卸汽车仓内转料.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合理安排混凝土施工程序和进度,采取综合温控措施,加强混凝土表面保护等措施确保了混凝土施工质量.截至目前,思林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已运行了5年,通过施工期及运行期的巡视检查及安全监测分析反馈,大坝运行稳定、无异常现象.
  • 摘要:本文以溪洛拱坝为例,在对其后期温度回升监测资料进行系统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可能导致大坝内部温度回升的几个主要因素:地温、上游水温、气温和残余水热对温度回升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溪洛渡拱坝靠近基础约束区的温度回升主要是由地基倒灌和残余水化热所引起的,对于远离基础约束区的混凝土,其内在温度回升主要由残余水化热所致,而气温、水温等单因素的影响在刚刚完成封拱灌浆后2~3年之内的贡献较为有限,对5~10年后内部温度回升则会有较明显的贡献.分析认为,有效减小大坝后期温度回升的关键是通过对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优化调整来控制后期残余水化热,以减小后期温度回升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 摘要:善泥坡水电站工程左右岸坝肩开挖,面临地址条件复杂,无施工交通等不利情况,采取窑洞式开挖坝肩岩体,为了保证窑洞开挖的顺利施工,窑洞开挖时先行开挖一条导洞,导洞断面为2.5m×2m,城门洞形,循环进尺拟定为2-3m;待导洞开挖完成后,及时对洞脸进行加固支护;洞脸支护完成后,再对窑洞进行扩挖,每一循环进尺为1-2m,施工程序为:测量放线-布孔-钻孔-装药-爆破-通风排烟-安全处理-出渣-支护-下一循环。窑洞式开挖有利于减少开挖及支护工程量,最大限度内减少对坝肩山体表层岩体的破坏;有利于大坝安全运行.
  • 摘要:思林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17m,坝顶全长310.0m.大坝浇筑混凝土总量约95.4万m3;施工过程中共发现裂缝31条,其中大坝上游面裂缝5条,坝体内层间裂缝6条,大坝下游面裂缝1条,大坝闸墩裂缝10条,消力池裂缝2条,溢流面裂缝7条。裂缝采用凿槽、骑缝化学灌浆和限裂钢筋等方法处理后满足设计要求.截至目前,思林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已运行了5年,大坝原施工中的裂缝未出现发展,大坝运行情况良好.
  • 摘要:老挝南椰Ⅱ水电站位于老挝川圹省查尔平原的东南部,是以发电为主的水电站,装机容量3×60MW,多年平均发电量7.21×108kWh.在水电站开发建设过程中,成功解决了开发方案、全风化料筑坝、溢洪道挑流消能方式等系列关键技术.南椰河主河道不具备建坝条件、径流量不足、季节流量变化大,通过开发方案研究,确定采用长距离引调水开发方式,即把南椰河的水通过8.15km的引支流隧洞调到具备建坝条件的南森河,再通过约11km长的引水洞引到南乡河,最终汇流到南椰河下游.工程利用1.577×108m2库容及491m落差进行发电,有效提高了发电效益.针对电站坝区石料来源受限、黏土料丰富以及坝基全风化覆盖层较厚、部分坝基础坐落于全风化基岩上的情况,开展了全风化岩筑坝技术的研究工作;通过全风化开挖料的动力试验及相应的静力、动力计算和系统分析,表明利用开挖料及近坝区风化料填筑大坝是安全可行的,不但有效节约了电站建设成本,而且拓宽了当地材料坝筑坝材料.针对溢洪道小流量问题,提出了燕尾式挑流鼻坎的消能方式,通过实验研究表明该挑流方式能使水流纵向拉开,降低单位面积的入水量,减少下游冲刷,降低溢洪道的起挑水位,能有效解决小流量泄洪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 摘要:2010年7月,丰满水库流域发生了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洪水中发生了以大河水库为代表的小型水库垮坝问题和以民立为代表小流域支沟洪水问题,造成水库被动附加洪量现象;同时,根据气象预报8月4~5日水库流域有强降雨过程,流域内各水利工程,采取主动预泄腾库容,也造成丰满水库大量附加洪量.评估2010年丰满水库流域特大洪水人类活动影响,将为今后水库洪水预报、防洪调度决策提供支持.本文针对水毁被动泄洪造成的附加洪量提出了典型子流域附加洪量类推法,评估次洪被动附加洪量7.6亿m3;针对流域内预泄调度造成的附加洪量提出了产流系数突变法,评估次洪主动附加洪量9.67亿m3.
  • 摘要:三峡工程环境监理机构为业主提供"一站式"环境管理服务,除承担施工项目环境监理任务外,还代业主开展全方位的环境管理工作,包括环境监测管理、环境统计、综合管理等.环境监理通过组织体系建设、教育培训和建立奖惩机制确保了工作的有效开展,落实了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保护了施工区环境.
  •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各行业在信息化方面取得了发展,如机械制造业等行业已经通过信息联网实现了一元化管理,即计算机集成生产制造系统(CIMS).而工程项目,尤其是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因其特殊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虽然国内多个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在信息化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努力,如GPS三维施工机械控制系统、工程机械远程动态实时施工管理系统、监测系统、仿真系统等,但在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一体化方面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测量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的迅猛进步,信息化项目管理将成为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并带来显著的管理效益.
  • 摘要: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水电,其开发建设总体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但建设过程中难免对局部环境、水流等带来影响,稍有不慎更不利于建设单位自身形象.芙蓉江流域小水电开发建设对环境保护工作做了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就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进行了探讨,包括组织保障和监测、工程设计优化过程中贯彻环保理念、充分利用当地天然材料、坚持不发生新的水土流失和采取措施保证生态用水。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丰满水库流域2010年特大洪水、特丰水年情况,尝试从天文背景的角度,解析2010年特大洪水、特丰来水的成因.从日、地、月三球运动关系中寻找影响因素,基于日地关系,建立丰满水库年入库流量与太阳黑子关系分布图法,得出2010年丰满水库来水处于分布图的特丰水区,该区特丰水出现的概率为35%,是正常出现概率的3.4倍;同时,丰满流域前3位特大洪水均出现在该区.基于月地关系,建立月球赤纬角运行轨迹、相位、角度综合分析法,研究得出2007~2020年与1951~1964年月球赤纬角运行轨迹段相似度最高,两段中相同相位、角度值相似的2010年、1954年为丰满水库有资料记录以来第一位、第二位特丰水年.研究得出2010年丰满水库流域第一位特丰水年与1954年第二位特丰水年,存在相似的天文条件,两年同处于太阳黑子特丰水区,两年月球赤纬角相位、角度值、所在运行轨迹段三者高度一致.相似的天文条件产生相似的灾害,出现了丰满水库第1位、第2位特丰水年,出现了第1位特大洪水和第11位大洪水.
  • 摘要:贵州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布置于泥晶和晶洞灰岩内,以Ⅲ围岩为主,裂隙和层间夹层发育,顶拱为缓倾角层状结构岩体.在开挖支护实施阶段,针对工程和地质特点,优化设计,加强过程的质量、进度和造价管理,使得厂房开挖支护施工质量和进度得到保证,同时节约了投资.
  • 摘要:本文结合2014年漫湾电站水库淤积测量成果,与往年水库淤积测量成果的对比,对比分析常年高水位运行工况下漫湾电站水库泥沙淤积情况的变化趋势,为水库调度提供依据,供水电同行借鉴.通过2014年水库淤积测量成果对比1980年、1996年、2005年、2009年水库淤积测量数据,可以看出漫湾水库整个水库泥沙主要淤积在死库容以下,2009-2014年,漫湾电站开始常年高水位运行,但是由于小湾水电站2009年下闸蓄水,小湾电站的拦蓄作用极大的缓解了漫湾水电站的泥沙问题;2005-2009年,漫湾水库淤积量约5413万m3;2009-2014年,漫湾水库淤积量约659万m3,漫湾电站水库在常年高水位运行工况下泥沙淤积较往年大幅减少,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死库容和有效库容相对以往来说变化量减小。此次测量主要通过水库库容的测量来判断水库泥沙淤积的趋势,后续漫湾电站将继续加强水库入库泥沙监测,通过将泥沙含量变化趋势与水库淤积变化趋势进行对比,掌握水库泥沙淤积变化规律,合理安排水库调度方式,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 摘要:漫湾水电站位于澜沧江中游,是云南省第一座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电厂,也是中国第一座由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的大型水电工程,其水库兼有的防洪、发电和旅游等功能,已经体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发挥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漫湾水电站为坝后式厂房,机组进水口布置在原河道的主流位置,上游流经多个城镇、村庄及林地,平时生活垃圾、工业污物及草根树枝等漂浮物很多,洪水期间尤为严重.大量的水面漂浮物,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库区的水面景观及水质,同时不少漂浮物集中在机组进水口前沿、吸附在机组拦污栅栅体上,阻挡水轮机发电机组的进水口水流,减少了栅体过流面积,降低发电的有效水头,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构成极大威胁并影响到机组发电效益.本文通过对漫湾电站水库坝前漂浮物来源组成、运移特性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合水库来水特性、水流流态、调度方式与水位变化等因素,提出了对坝前漂浮物进行综合治理的措施思路.利用拦漂装置设置坝前滞漂区,设计新型全自动双体水面清污船实现坝前漂浮物的全面打捞,利用河岸胶带运输机进行漂浮物的自动化运输,然后经过系统分选回收和集中破碎后达到漂浮物的再生利用,安全、高效、环保的实现坝前漂浮物的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了漫湾水库坝前的漂污问题,显现出较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摘要:皂市水库实际泄洪调度中发现下泄流量偏小,通过对闸门开度、下泄流量现地实测率定,并结合模型试验资料,修正了闸门集控系统将闸门开启高度作为过水断面高度、采用单一流量系数等错误,率定了泄流参数.分析认为闸孔出流流量系数主要与闸门开度相关,而与水头相关性相对较小,提出集控系统改用开度—流量系数相关线来计算下泄流量,并用开度界定自由堰流与闸孔出流工况.
  • 摘要:向家坝右岸EL.300m混凝土生产系统承担了向家坝工程近一半的混凝土供应任务,其生产废水含大量泥砂,需处理达标排放或回用.本文对该工程的废水处理设计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通过小型试验工程验证,最终确定选用"砂水分离装置+高效污水净化器+橡胶带式真空过滤机"方案,具有构筑物土建规模小、布置灵活、工艺先进、设备自动化水平较高等优点,经过4年运行检验,处理后废水的悬浮物浓度基本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处理后的污泥能够达到清运要求.
  • 摘要:河流水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回顾评价对验证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结论、补充完善环保措施、优化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分析和探讨了河流水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叵顾评价的目的、工作重点和构建回顾评价指标体系、河流水电规划开发及环保工作回顾调查、环境调查与监测、环境影响回顾分析等工作内容,为开展河流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评价提供借鉴.
  • 摘要:丰满水电站是中国最早建成的大型水电站,对工程区环境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首个采用大坝部分拆除并重建的方式进行全面治理的大型水电工程,工程建设方式特殊,运行期将形成独有的两坝并存现象,对环境的影响特殊、敏感、复杂.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独创性的对水电站大坝拆除期水文情势影响、两坝并存条件下大型封冻水库水温影响、水电站运行对雾凇景观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行业内同类工程案例提供了重要的应用示范及借鉴.
  • 摘要:三峡电厂具有单台机组容量大、设备参数繁多、元器件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三峡电厂机组的安全运行对整个电网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保证机组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十分必要,是提高三峡电厂安全运行程度、经济可靠指标的关键.本文根据三峡电厂左岸电站调速系统及其辅助设备各类事故隐患入手,查明缺陷,预知故障,优化左岸电站水轮机调速系统电调部分开停机回路、调速系统液压控制部分电源冗余回路和辅助系统动力柜电源回路,全面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 摘要:水电站建设改变了原有河道的天然径流情况,使水面面积和体积加大,对水温的时空分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水温的变化对水环境、水生生物产生了不利影响.为减缓水温尤其是低温水下泄不利环境影响,水电站工程通过实施工程措施来尽量引表层水发电、阻挡底层水进入进水口,从而达到减缓低温水下泄的目的.本文在北盘江光照、董箐水电站进水口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坝前和下游水温原型观测的基础上,分析了叠梁门分层取水口和进水口前置挡墙这两种低温水减缓工程措施的效果,为类似项目设计提供参考.
  • 摘要:碾压质量控制和温度控制是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质量控制的两个主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大坝安全.常规的大坝混凝土温度采集主要依靠人工方式,不仅存在人为因素,而且数据分析滞后造成无法对大坝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快速反应,难以做到温控干预措施的实时性.采用常规的依靠监理现场旁站方式控制混凝土碾压参数,以及依靠取样的检测方法来控制施工质量,与大规模机械化施工不相适应,也很难达到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创新.因此,通过采取计算机相关技术,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于现代测绘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等,实现工程建设管理的网络化、可视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实时采集各种施工数据,通过计算分析提供反馈信息和决策支持,控制大坝施工质量,可极大地提高大坝实时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鲁地拉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就是通过数字大坝系统对碾压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温度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在其他碾压混凝土大坝中推广应用.
  • 摘要: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中,水库的可持续发展已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岩滩水库为例,参照大坝安全鉴定报告,挑选坝基和岸坡处理的质量评价指数、坝体工程质量评价指数、大坝及设备维修指数、大坝安全监测指数、水库大坝实际抗洪能力指数等指标,参照评价指数,岩滩水库可持续发展处于较高水平,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这与岩滩水库自投产以来,有着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密不可分。其中对日常管理、巡回所发现的问题故障能够及时整改、处理,大坝监测及其他设备与时俱进升级改造,定期进行机组、大坝、金属结构检修,并有完备的技术资料,一方面保证了大坝的安全,一方面为研究水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 摘要:目前中国建设的碾压混凝土拱坝一般都采用标准的三级配RCC做坝体、二级配RCC做上游防渗结构,最大粒径为40~80mm.为了简化坝体材料分区、克服两种级配RCC给施工和设计带来的不便,充分发挥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的特点,本文结合赛珠水电站工程RCC拱坝设计,在国内首次系统全面地开展了拱坝全断面采用2.5级配RCC的研究,并成功运用于工程.此大坝全断面采用2.5级配C9020碾压混凝土自身防渗,上、下游及拱端为0.3-0.8m厚2.5级配变态混凝土。同时为加强防渗效果,在上游面2m范围内的每一碾压层面撒铺了水泥粉煤灰净浆,以增强碾压层面防渗效果。为同类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摘要:砾石土心墙坝为当地材料坝,最大限度利用当地天然材料是其一大特点.天然砾石土料往往级配分布不均,而超高砾石土心墙坝对防渗土料级配要求严,一般要求土料中大于5mm的颗粒含量(下文简称P5含量)范围为30%~50%,P5含量越高土料防渗性能及压实性能往往达不到要求,P5含量越少土料力学性能又不能达到要求.如何查明防渗土料在料场分布特征从而充分利用天然土料成了超高土石坝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绘制不同深度P5含量等值线图,准确地对料场进行分区分层,并通过相应物理力学试验,准确查明料场不同级配土料分布特征、力学特性,为料场合理开采提供了地质依据.
  • 摘要:长河坝水电站拦河大坝采用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40m。本文详细介绍了张拉式新型现场直剪试验法,进行了长河坝基础覆盖层、坝体堆石料、心墙料的直剪试验,其主要成果与结论为:新型现场直剪试验法能够测定具有天然沉积结构的坝基覆盖层强度堆石料铺料厚度1.0m经碾压后的强度参数为:c=10.3kPa,ψ=44.7°;铺料厚度1.2m经碾压后强度参数为:c=25.4kPa,ψ=46.4°。两组试验得到的强度指标基本相同,大于设计值(c=35kPa,ψ=40.1°),验证了设计的安全性。心墙全级配料按目前确定的碾压参数(26t凸块碾静碾2遍、动碾12遍)碾压后,达到的抗剪强度为:ψ=37.15°-39.55°,c=32.27-52.3kPa。
  • 摘要:结合响洪甸水库工程实际情况,在基准配合比基础上通过掺入外加剂和外掺料,测试抗冲磨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优选出性能优良、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分析研究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与混凝土的抗压、抗冲、抗渗、抗冻等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橡胶粉、硅粉对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的影响.外掺料采用超细粉煤灰,外加剂采用WHDT新型高性能混凝土增强密实(抗裂)剂并复合高效减水剂.研究表明,高性能外加剂通过提高混凝土中凝胶量,改善水泥石及其骨料界面的结构,增强凝胶的黏结力,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可提高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及抗裂、防水及其耐久性能.胶粉混凝土具有极好的抗冲磨性能,不但强于普通混凝土,且优于硅粉混凝土,在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 摘要:土料的含水率对压实效果影响较大,必须将其含水率调整至最优含水率左右,土料才能碾压密实,从而保证获得较高的压实度和较好的防渗效果.本文对天然土料的减水工艺进行了系列试验论证,即砾石土料采用推土机挂犁铧的工艺进行调水时,在含水偏高土料铺料厚度固定为0.5m及外界环境不变的情况下,翻土频率固定为4h/次。考虑土料的摊铺、调水、装运等工序,含水偏高土料在一个工作日内能将含水率调整至施工允许范围内。为提高调水效率,减小调水场地的使用面积,结合大坝填筑过程中砾石土料的供料需求,对调水场地规划为三个作业区循环流水作业。各作业区调水面积一致,面积大小根据调水强度及土料需求量确定,最终在取得满足设计要求的砾石土料含水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土料的调水效率.
  • 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土石坝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中国土石坝筑坝技术正处于200m级向300m级跨越阶段.土石坝填筑质量的核心是施工过程参数控制,数字化监控技术可以全方位、自动化地监控大坝填筑各个环节的质量,提升高土石坝的施工管理水平.长河坝水电站是国内在建的最高土石坝,工程从开始施工就采用GPS数字化监控系统.随着高土石坝技术和数字化监控技术的发展,对其具体的使用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将对以后高土石坝的数字化施工提供宝贵经验.本文主要分析了GPS数字化碾压与监控系统的应用.该系统主要包括GPS监控系统、施工现场信息PDA采集系统、土石料运输车辆自动加水与监控系统、坝区气象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和实时视频监控系统,针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信号问题、断网断电等问题,提出了建仓、过程中监控等措施。
  • 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特种沥青防渗卷材的铺贴工艺,不仅对"先膏后膜"和"膜膏一体"两种不同的防渗卷材铺贴工艺进行了比较,而且详细阐述了长河坝水电站副防渗墙明浇段的垂直面上采用"膜膏一体"方式铺贴特种沥青防渗卷材的施工工艺流程.在防渗卷材铺贴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后续工序要求,还在不同施工部位选择设计了不同的施工作业平台以辅助防渗卷材铺贴的施工.
  • 摘要:在临近已建水库大坝进行岩石高边坡开挖施工中,采用炸药明爆施工将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易造成山体滑坡、飞石破坏水工建筑物结构等重大安全事故;采用静态爆破的施工方法,并结合逆序开挖工艺,能有效控制岩石块体的大小,解决倒悬体开挖向边坡临空面弃渣,杜绝产生大块体落石及飞石至坝后坡及厂房平台砸坏厂房等问题.本文通过洪家渡左坝肩高边坡倒悬岩体开挖工程实例,阐述静态爆破的工作原理及开挖工程中的施工方法,布眼、钻孔、装药等技术要求及取得的成果,以便在今后类似的工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 摘要:长河坝大坝是目前国内在建的300m级超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之一,大坝属超现行规范标准高坝.大坝填筑施工过程中,心墙区砂-土分界面填筑施工是影响大坝填筑施工质量及进度的关键环节.采用双料摊铺器-次性拖拉摊铺完成心墙区砂-土分界面的施工方法是高堆石坝不断提高的施工及质量标准要求下研究的一种填筑施工新方法.其施工流程为层面处理及验收-测量放线-双料摊铺器就位-卸料-摊铺-碾压-检测。该方法简化了心墙分界面施工工序,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和提高了施工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摘要:大型水库的下泄低温水将对下游河段水环境和水生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采取叠梁门分层取水措施是减轻这一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光照水电站大坝为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最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是原国家环保总局最早提出要求采取分层取水措施的大型水电项目之一,也是最早将这一重大环保措施运用于实践的大型水电站,通过5年多的运行和监测,电站在叠梁门运行管理、分层取水数据采集、水温效果监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项工程在运行成效上与设计初衷基本一致,通过水温监测所取得的运行数据分析,证明了叠梁门分层取水工程在提高水电站发电下泄水温,减小因筑坝引水发电而对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水库水温变化情况的时时监测,可以及时分析出叠梁门有效的运行高度,从而尽可能地减小该项工程对引水发电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电厂发电效益。通过研究叠梁门的自动化运行,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目前光照水电站叠梁门操作所带来的巨大人力的需要和耗时。由于光照水电站水库水位一直未能到达正常高水位,目前水温观测的数据还不能完全反映出叠梁门对下泄水温的调节作用,因此对叠梁门分层取水工程运行效果的完整评价有待进一步的观测。
  • 摘要:猫跳河四级窄巷口水电站处于岩溶强烈发育区,工程于1965年动工兴建,1972年竣工.电站建成后水库深岩溶区渗漏严重,初期渗漏量约20m3/s,经1972年和1980年两次库内堵洞渗漏处理后,渗漏量仍为17m3/s左右,水库渗漏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针对电站岩溶发育情况,通过大量的勘测设计工作,拟订了中间拦截防渗处理方案,施工过程中采取分期分区的设计思路,成功地解决了建筑物的渗漏稳定问题,渗漏量减小为1.54m3/s,达到了预期效果.
  • 摘要:从工程区自然条件及其设计、施工、调度运行方面分析造成混凝土面板接缝GB盖板损坏原因;与同地区、同坝型水库的运行条件进行比较;总结工程在调度运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咨询国内目前处理混凝土面板坝板间缝的新技术、新材料、运行管理技术,结合工程实际条件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和建议.黑泉水库面板GB板损坏除自然气候等客观因素外,也与人为主观因素有关,与设计、施工、运行条件均有原因。锚固系统中膨胀螺栓头设计外露过多及螺栓孔和GB板周边围封闭给冰冻破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GB板施工安装不到位,搭接方式不合理,加速了SR填料的流失;运行过程中水位涨落幅度大,导致损坏范围增大。面板GB板修复时改进锚固系统,膨胀螺栓改用沉头螺栓,螺栓孔、GB板与混凝土面注胶封闭,以减少冻胀破坏。科学调度,合理控制冰冻期水库水位变幅,尽可能减少冻胀破坏的范围。
  • 摘要:对于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挖填平衡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材料,降低工程造价要求,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常常要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同时综合考虑运距、施工以及料渣场布置等因素,进行一系列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工作后得到适宜的推荐方案.本文以文登抽水蓄能电站科研阶段研究为例,结合坝体填筑需求对不同的库区开挖方案进行研究比选,结合库区开挖成果不同的大坝坝体填筑方案进行研究比选,在实现上水库库区的挖填基本平衡的目标下,得出推荐的上水库库区开挖方案、大坝坝体填筑方案.
  •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水工混凝土发挥了巨大作用.水工混凝土工作环境复杂,需要长期在水的浸泡下和经受高速水流的侵蚀下以及各种恶劣的气候和地质环境下工作,为此对水工混凝土耐久性能和温控防裂性能提出了比其他混凝土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水利SL与水电DL工程标准统一、水工混凝土设计指标、原材料对水工混凝土性能影响、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技术创新、多元复合材料抗磨蚀混凝土以及组合混凝土坝与温控防裂等新技术进行阐述,使水工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发挥更大.
  • 摘要:压力钢管保温设计和施工是寒冷地区压力钢管冬季正常运行的保障.本文以新疆地区某水电站为例,对寒冷地区压力钢管温度变化和最大拉应力进行数值仿真和分析,并结合初期运行的监测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压力钢管温度分析、数值仿真以及保温设计是合理有效的.
  • 摘要:构皮滩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抛物线型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32.5m,是喀斯特强岩溶地区世界第一高拱坝.坝址地处深窄峡谷,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喀斯特岩溶系统极其发育.通过采用无盖重固结灌浆、改进型模板、混凝土入仓方式、合理温控措施、新型预应力锚索等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有效缓解混凝土连续浇筑上升矛盾,加快施工进度,大坝运行后工况良好,整体施工质量优良.
  • 摘要:随着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的发展,因地制宜地利用坝址区的堆石料已成为筑坝时普遍需考虑的问题.董箐面板堆石坝主堆石及次堆石区全部采用基础开挖及溢洪道开挖砂岩(硬岩)和泥岩(软岩)混合料填筑,不分主次堆石坝,取消了专门的次堆石区,全部按主堆石区考虑,采用同一压实密度.国内外资料显示,在坝体下游次堆石区采用少量软岩料或软硬岩混合料是基本可行的,但没有在坝体结构中的主、次堆石区全部采用软硬混合料来填筑的实例,董箐水电站首次大方量采用砂岩(硬岩)、泥岩(软岩)混合料全断面填筑坝高为150m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该种筑坝材料和坝体结构形式,用于高面板堆石坝国内外尚属首次.大坝经过近5年蓄水运行的考验,2014年2月监测数据表明,坝体最大沉降占坝高的1.38%,蓄水后沉降为289.2mm,仅占总沉降量的13.9%,稳定渗漏量约20L/s;周边缝、垂直缝及挠度变形均在设计范围内;水下面板检查未发现集中渗漏及其他异常情况,坝体运行正常.董箐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采用软(泥岩)硬(砂岩)混合料全断面填筑是成功的.
  • 摘要:溪洛渡电站拦河大坝为抛物线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85.5m,混凝土总量约为670万m3,是中国在建300级薄壁双曲拱坝之一,拱坝工程具有"三高一大"(高地震区、高拱坝、高水头、大泄量)的特点,为世界泄洪孔洞最多的大坝.在本工程施工期间,针对溪洛渡拱坝工程特征,采取了一系列的施工措施,包括大坝建基面开挖施工、地质缺陷层处理施工等基础处理施工,混凝土拌和、混凝土平仓振捣等混凝土综合机械化施工,模板形式与尺寸的选择、模板结构与布置等模板设计、施工和温控措施,确保了工程优质、高效、快速施工.本文对溪洛渡电站拱坝施工工艺进行了全面阐述,可为300m级特高拱坝快速施工提供借鉴.
  • 摘要:立洲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木里河干流河道上,枢纽建筑物由碾压混凝土拱坝、坝身泄洪系统、右岸引水系统及地面厂房组成,其中引水系统长约17km,为电站的关键线路工程.工程采用枯期导流,导流时段为11月至次年5月,大坝主要利用枯期施工.由于坝址两岸地形陡峭,坝肩开挖高差大,施工道路布置困难,工期又较紧张,大量的设备、材料需运至工作面,因此需合理的规划开挖作业;另外,虽然大坝混凝土总量不大,但是由于坝顶至坝基高差大,达132m,因此也需要合理的规划碾压区并进行混凝土浇筑方案设计.本文针对立洲水电站大坝的实际状况,进行大坝的施工工艺研究,提出了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大坝施工方案,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巧妙布置走索来解决材料、施工设备及金属结构的吊运;联合设置高架门机、真空溜管+Mybox管、皮带机等设备完美地解决了大坝的混凝土浇筑问题。
  • 摘要: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本是一对孪生兄弟,两者天生并无利害冲突,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均是人类社会在开发自然,获取资源,创造美好生活品质过程中,必须善待的客观事物.对两者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判断、扬长避短、兴利除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将两者简单地对立起来、势不两立本身就是粗浅、幼稚的.国内外水电开发的经验证明,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两者是可以统筹兼顾、实现双赢的.本文拟从国家能源安全和生态环保问题的主线展开,正视水电开发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客观地位,阐明在水电开发中必须兼顾生态环保才是硬道理的观点;多角度分析两者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了追求两者双赢的解决方案,即主动环保,越早越好,真抓实于,主动采取措施搞环保,自觉采取废水处理,砂石系统防尘、降噪,隧洞降尘排烟,生活垃圾处理等污染物防治措施,转变观念,采取濒危鱼类增殖站,人工放流+捕捞过坝或增设鱼道措施等,力争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结果。
  • 摘要:在阐述落实和创新环保措施、推进三峡工程文物绿色保护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落实和创新环保措施、推进三峡工程文物绿色保护的7条主要做法,归纳了落实和创新环保措施、推进三峡工程文物绿色保护的5个主要成效,提出了有关结论及建议,包括认真落实和创新环保措施,推进三峡文物绿色保护是推进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进一步落实和创新环保措施,推进三峡文物保护可持续发展还有大量完善工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峡后续文物保护工作,更好地落实和创新环保措施,有序推进三峡后续文物绿色保护,加快建设美丽三峡库区,进一步加强文物现代保护理念和三峡文物景观环保的宣传教育,大力提升公众的环保共识和自觉行动,齐心协力推进三峡后续文物景观保护工作更好地落实和创新环保措施,加强三峡后续文物景观保护的环保科研工作,适时出台三峡后续地面文物复建、地下文物考古发掘、景观保护的环境保护具体规定及检测标准,重视三峡地面文物复建区的整体环境配套问题,努力解决好古建筑复建内外布局配套、整体环境协调的问题。同时,加大文物辅助展品征集力度,转变文物再利用模式,丰富文物资源利用内涵,提高文物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尽快开展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保护壳体内置水体的水质监测及潜在污染防治研究,防止水质污染,确保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保护壳体运行安全,进一步加强云阳张飞庙等大型地面文物复建项目、文物复建区的环境地质勘测、地灾预防预警和防治工作,确保大型地面文物复建项目及复建区域环境安全。支持库区地方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地方博物馆建设,进一步开发和丰富三峡文物资源,提升文物效益,促进三峡旅游协调可持续发展。
  • 摘要:乌东德水电站位于云南省禄劝县与四川省会东县界河的金沙江干流上,是金沙江下游河段规划建设的四个水电梯级——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中的第一个梯级.乌东德水电站正常蓄水位975m,总库容为74.08亿m3,具有季调节性能,最大坝高265m,装机容量102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401.1亿kW·h,为Ⅰ等工程,是"西电东送"最大水电基地的重要电源之一.大型水电工程在施工期间将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以乌东德水电站为案例,介绍大型水电工程施工期间对水环境、陆生生态、环境空气、声环境、固体废物、水生生态、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乌东德水电站在施工期间的评价重点为施工布置的环境合理性分析以及施工对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固体废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经预测分析,乌东德水电站施工期间正常工况下,对水环境没有不利影响,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大,主要污染物是粉尘,来自于砂石加工系统、边坡爆破开挖、交通运输、存弃渣等作业,导致声环境超标的主要污染源是砂石加工系统.针对不利环境影响提出了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并进行了防治效果分析.本文的研究将为其他大型水电工程施工期间环境影响的预测和保护提供参考.
  • 摘要:通过分析变厚度双曲拱坝拱圈方程,得到构筑拱圈的基本参数.基于三维设计软件CAT-IA,利用其强大的曲面设计功能,实现了变厚度双曲拱坝参数化建模,利用知识工程创建拱圈模板,实现拱坝建模,提高了拱坝建模效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将CATIA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实现了模型对接.模拟了对坝肩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的节理和软弱夹层,简要分析了拱坝坝肩岩体渐进破坏发展过程、可能的失稳模式及坝肩稳定安全系数.推广了CATIA和ABAQUS软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 摘要: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工程,须对大坝14~17坝段、19~24坝段共10个坝段20个闸墩进行预应力加固.本文主要介绍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闸墩预应力锚杆(索)加固的施工技术.锚杆(索)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有黏结锚杆施工和无黏结锚杆施工两个方面。有黏结锚杆施工的流程为:施工准备-钻孔、扩孔-洗孔及抽水-锚杆制作与安装-灌浆-张拉-锚头保护-观测-安全防护措施。无黏结锚索施工的流程为:施工准备-钻孔-洗孔及抽水-锚索制作与安装-灌浆-张拉-锚索锚头保护-观测-安全防护措施。锚杆(索)监测数据表明,预应力锚杆(索)施工满足设计要求.
  • 摘要:本文应用通用离散元软件UDEC结合强度折减法,对某混凝土重力坝在考虑坝基节理裂隙渗流与否这两种工况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通过对模型中可变形块体和节理单元的强度参数进行折减,使其不能再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的折减系数即重力坝的抗滑安全稳定性系数.本文首先在计算过程中对模型关键点部位的位移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更清楚的显示了坝体的变形情况和受力特点,而后将两种工况下计算所得的折减系数与等安全系数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显示考虑渗流工况下的抗滑安全稳定性系数与等安全系数法的结果比较接近,其值偏于安全.分析结果表明岩体渗流对坝体稳定性有显著效应,同时为更好的了解坝体及坝基软弱结构面的位移变化规律及描述坝体失稳机理提供了参考.
  • 摘要:布置在狭窄河床上的混凝土高坝枢纽,如何妥善处理"厂、坝、泄"三者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峡谷区混凝土高坝枢纽的两种典型布置型式,全面系统介绍了达维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型进行地下厂房式分散枢纽与坝后厂前挑流重叠式枢纽的比较研究,并对选定的重叠式枢纽进行了泄洪消能布置及模型试验研究,进行了厂、坝重叠结构设计及分析研究,解决了可能存在的问题.这种坝后厂前挑流式重叠布置型式在峡谷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及运用前景,值得研究、可资借鉴.
  • 摘要:本文考虑面板与垫层之间的接触摩擦特性,应用笔者此前建立的温度场与温度应力的接触摩擦单元计算模型,对某已建的高堆石坝混凝土面板进行了温度场与温度应力的有限元仿真分析,获得了该坝施工期及运行期的面板温度场与温度应力的变化及分布规律.通过与该坝面板温度实测结果的对比,证明所获得的面板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基本符合实际的,也进一步证明上述接触摩擦单元计算模型是合理的.
  • 摘要:在拱坝应力分析中,有限单元法在计算理论上优于拱梁分载法,并已经广泛应用于拱坝的仿真计算和应力分析.在弹性理论假定下,结构突变部位有限元应力值与有限元网格尺寸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基础部位附近存在着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等效应力法.等效应力法由于拱坝线型的不同,采用的参数计算办法不同.本文基于ANSYS实现了混合线型拱坝的参数化建模及应力分析,通过对拉西瓦水电站拱坝进行建模及应力分析,验证了其准确性和实用性.
  • 摘要:柬埔寨额勒赛工程地处柬埔寨西南濒临泰国边境处,距金边约350km,工程区降水量约5000mm/年,工程区均为水平层状结构岩层,以砂岩与泥岩互层为主.额勒赛工程上电站大坝高125m,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大坝施工过程中遇到降雨强度大、雨季填筑易产生类泥夹层、帷幕施工困难多等问题.通过参建各方共同努力,施工期大坝最大沉降约为40cm,达到中国同类型大坝中上水平.同时,工程施工工期约为29个月,比柬埔寨同类工程提前14个月以上,与中国同类工程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略有提前.对中国规范在中南半岛沿海强降雨区域适用性作了初步探讨,就降雨量与工程计划工期、雨强与排水标准、平层岩体结构中渗透系数等值线存在形式等提出存在问题,并给出解决建议.
  • 摘要:本文采用AutoBANK-Seep渗流计算软件对深覆盖层均质坝基进行了系列的平面有限元稳定渗流场数值计算,分析了坝基稳定渗流场的分布规律,重点通过坝基渗透系数、坝基透水层厚度、坝高(上下游水位差)、防渗体渗透系数、防渗体深度和厚度对坝基渗透坡降和渗流量的影响敏感性分析,总结了心墙堆石坝深覆盖层均质坝基渗透特性,提出了深覆盖层均质坝基渗透控制的建议.
  • 摘要:本文在介绍贵州乌江流域东风水电站(以下称"东风电站")及其厂坝区防渗系统、水库运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东风水电站防渗系统、大坝近20年的原型运行监测资料,运用高拱坝变形理论,分析了该拱坝的应力变位特征和拱坝坝肩的整体稳定性及其与坝区防渗系统的关系;最后运用风险指数法、Navier-Stokes方程和Louis和Peuga试验结果等对厂坝区防渗系统运行的风险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建议,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和有益参考.本文所用方法和思路可以为相同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摘要:锦屏一级水电站位于雅砻江下游,总装机容量3600MW,双曲拱坝最大坝高305m,为世界第一高拱坝.水库正常蓄水位1880m,死水位1800m,属年调节水库.项目于2003年开始筹建,2013年8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13年年底大坝全线浇筑到顶,计划2014年实现机组全部投运.锦屏一级水电工程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枢纽工程初期蓄水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2012年11月电站右岸导流洞下闸蓄水,12月导流底孔开闸转流,坝前水位达到1706.77m,实现第一阶段蓄水目标;2013年7月水库初期蓄水至设计死水位1800m,完成第二阶段蓄水;2013年9月导流底孔下闸封堵,10月水库初期蓄水至1840m,完成第三阶段蓄水;第四阶段蓄水为导流底孔封堵施工完成后,计划2014年6月开始蓄水,9月蓄水至设计正常蓄水位1880m.本文针对锦屏一级水电站截至第三阶段蓄水过程中的大坝结构应力变形、渗流控制等蓄水安全关键技术问题,综合运用监测分析和数值计算两种手段,基于监测和计算、预测成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锦屏一级大坝初期蓄水工作性态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价.锦屏一级工程的实践,对高坝安全运行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 摘要:论文基于溃口立面形状的倒梯形假定和单宽溃口过流的宽顶堰假定建立了一定库水位下的溃口洪水流量和溃口单宽流速计算公式.以恒定值的溃口冲刷速度作为溃坝过程中溃口冲刷深度发展的控制指标,认为溃口达洪峰流量时溃口深度停止发展,且溃坝结束时溃口流量与入库流量达平衡,根据概化的溃口洪水流量过程,建立了土石坝漫顶溃口洪水过程的概化计算模型.模型解析化程度高,未知量可不经迭代直接求解,能较好地用于梯级水库防洪应急调度和流域风险分析.模型应用于板桥水库溃坝的实例分析,通过对模型参数的反演,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