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ICA国际新媒体论坛
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ICA国际新媒体论坛

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ICA国际新媒体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6-10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会议文集: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ICA国际新媒体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和梳理计算新闻的历史发展脉络,辨析了数据新闻与计算新闻的区别,探讨了计算新闻的未来发展趋势,介绍了计算新闻在当下新闻报道和未来社会的应用前景,分析了这一新趋势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最新要求和对新闻行业的价值所在,并总结了如何应对计算新闻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计算新闻的定义中包括了计算机工具与定量、定性分析方法的结合。美国对计算新闻的研究已经确定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调查、测量和观察、收集和解释各种信息如公共记录,访谈和直接参与的事件。现阶段中国新闻报道的方面已经逐步开始变化,政治新闻、财经新闻、娱乐新闻以及社会新闻层出不穷,娱乐化、个性化的趋势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新闻可以在主题检测、视频分析、个性化推荐、聚合、可视化等方面发力,当认知计算的技术更趋完善之后,对记者最大的改变就是-技术不仅成为手段,而且可以建构意义。在新闻报道中,要求记者需要知道数据是如何获取、清洗和分析的,从而为新闻报道服务。其具体要求包括:有效利用计算机辅助报道或分析来进行新闻写作;综合运用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手段;可视化数据(包括绘制地图和图表),以利于事件的深入分析;进行编程来获取和分析数据,最终完成新闻故事等。在未来不到5年的时间内,计算新闻能使用算法、机器学习以及一些新的方法来实现生产新闻的目的,起到帮助记者挖掘非结构化数据的算法,更好地管理文件及数据的新的智能平台等方面的作用。当然,只要是利用了数据,就会存在一定的数据陷阱。因此,对于完成数据新闻报道的记者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数据素养,以预防此类陷阱,
  • 摘要:新媒体及其相应社会背景变化引起的传媒转型对新闻传播教育产生诸多影响.当前传媒转型是一场传媒体制的转变,并与相关社会背景变化相辅相成.其将导致现有新闻传播理论、传媒教育体系等的重构,但在这种变化中又有一些原则需要坚守.国内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情况及背景对该专业教育改革带来了一些特殊的问题及考验,包括意识形态问题、专业学科背景问题及其与业界联系问题等.
  •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早在19世纪就已出现.经历近两个世纪的摸索后,2016年成为虚拟现实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大量世界领先的科技企业纷纷推出适用于消费者级别的虚拟现实设备.而这一技术也被新闻业内认为是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诞生后另一个革命性的未来媒介形式.本文通过将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生产的实践与传统新闻生产进行比较,结合新闻学与传播学知识,分别从新闻框架理论、把关人理论、新闻消费主义、新闻专业主义等角度对这一新的媒介形式进行分析.结合实例总结该技术在把关人消失、挑战新闻伦理、反受众习惯的长篇幅报道和将新闻生产与技术公司合作等方面对传统新闻生产和伦理的挑战进行分析.
  • 摘要: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传播学领域,以人与机器的交流为研究对象的人机传播带来了对传统的传播概念的挑战.本文从对"人""机器""传播"几个核心概念的讨论入手,逐层探讨了人机传播的含义.本文在对人机传播领域进行现有的文献梳理之后,指出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人机传播领域提出了很多崭新又更为复杂的研究问题。其复杂性不在于问题的繁杂,而是在于其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然而,正是由于不同学科带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考察,使得人机传播的研究变得如此绚丽多彩。更多的学者们正在将视角从之前的计算机辅助传播转向人机传播。而在中国大陆,关于计算机辅助研究以及人机传播的研究还处在相对起步阶段。随着更多业内目光开始投向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前景,也许,这恰好是一个契机,让中国的学者们从传播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传播的定义,人与机器的关系,传播的对象与边界,以及正在涌现的新的研究方法。
  • 摘要:大数据技术为传媒产业和传媒经济的升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契机,使传媒经济逐渐成为人们熟悉的常态.本文从经济学的视野,系统地阐述了传媒产业和传媒经济的概念和特征,并加以辨析.在深入理解二者异同的基础上,立足当下大数据时代背景,提出未来传媒经济变革的方向与路径.研究认为,大数据技术是影响传媒产业乃至传媒经济的内生因素,主要通过传媒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技术变革与传媒发展环境的变革来产生作用.未来应当立足全媒体环境,扩大传媒规模经济,完善传媒产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走融合发展的变革之路.
  • 摘要:赛博空间,从媒介进化角度看,它是数字媒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走向更加人性化交流和传播的需要;从文化特性角度看,赛博空间不仅具有虚拟性、仿拟性、流动性、零散性、互动性等特点,还创造了多种获取、复制、转换、传播信息的手段,使得人们进入到一个"超空间""虚拟生存"的信息时代.故而,要全面理解赛博空间,就必须从赛博空间出现的媒介环境、概念内涵、文化特性等层面进行多维度考察.
  • 摘要: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并且正迅速转向移动化,网民正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接触和使用互联网.但是,网民并非铁板一块,也并非一以贯之."互联网中辍者"就是需要关注的一个现象.本研究关注这些互联网中辍的个案,发现不仅存在着互联网使用的中辍,而且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进而可以从媒介素养的层面加以考察.笔者在此并不试图就媒介素养的提升(或纠偏)给出什么操作性建议。因为在笔者看来,对于互联网中辍者这样一个群体,如果要涉及媒介素养提升问题的话,势必还需要有一个人口规模的评估。但是,对于问题的发现来说,个案的呈现已经为展示了互联网时代,以及PC转向移动互联网时代,潜行于媒介化社会的中国,更需要引起广泛关注。
  • 摘要:文章基于"网民社会心态"项目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媒介使用对女性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传统媒体中的政治新闻使用对女性的政治信任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网络中的政治新闻使用对女性的政治信任作用不明显,但若将"心理-行为"变量移出模型,则结果为负向显著.这表明个体心理与行为层面的因素能够影响到网络政治新闻使用对政治信任的效果,未来研究应加以重视.官方媒体与非官方媒体可信度都对女性政治信任的影响呈显著正向作用.二者的交互项也表明,女性感知的官方主流媒体可信度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受到非官方媒体可信度的作用而得以强化.此外,研究还发现国家认同感和社会满意度对女性政治信任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政治兴趣和政治讨论变量对提高女性政治信任度的影响有限;年龄、政治面貌是女性政治信任的显著预测因素.这些发现,能够揭示媒介对女性政治信任的重要性,同时也益于中国政治传播的未来发展.
  • 摘要: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表现为事物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本体论信息与认识论信息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比的.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人类智慧的源泉、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自然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信息的有效增值.信息以能量与物质为媒介,自由地超越空间与时间进行传播,乃新闻传播学的逻辑起点.从新闻研究到信息研究的转型,一方面反映了信息传播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新闻学研究对象的相应扩大.信息能使物质世界中的各种物质、能量有序运行,能使整个社会持续存在并不断发展.
  • 摘要:本文通过对627名网民进行网络自我效能、网络人际信任和公共危机信息获取和生产行为的测查,构建并验证了以网络人际信任为中介变量,受教育程度为调节变量,网络自我效能对网民公共危机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
  • 摘要:随着数字科技冲击引发的媒介生态和社会系统变革,内地高校新闻教育面临着时代课题和紧迫的转型问题.本文聚焦我国高校新闻教育转型的焦点问题,并在对四所知名新闻院校广播电视学专业教育调研的基础上,试图描绘出专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取向.从专业培养方案的人才层次描述和专业负责人调研中,可强烈感受到:在人才培养的媒介适应层面和适应能力方面,四所高校并不强调全媒体定位,而是突出广电专业基础能力,同时要"一专多能",增强新媒体的适应能力。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教育理念认为要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进行跨媒体培养,这种理念强调一方面要加大学科基础课程比例,另一方面允许或鼓励学生选修其他新闻专业课程。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比较符合这样的理念和做法;复旦大学更是打破学科内专业界限,让学生在学院四大类课程模块中自由选修;不过中国传媒大学课程设置上并未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分量和跨专业选修分量。
  • 摘要:新闻传播已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化传播对新闻传播各个环节乃至整个新闻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新闻传播发展的大趋势.对此,迫切需要及时思考、总结、更新新闻传播理论,进而改进有关实践,更好地开发利用移动传播的新条件.应对传者和内容、媒介和机构、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新问题,本文关注移动传播环境下的新问题,以期为寻找新的研究方向提供启发和思考.移动传播带来新闻传者新的构成,许多新闻单位以外的机构和个人也成为新闻传者。他们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全面性和群众性,同时也带来鱼龙混杂、虚假、不良、侵权内容的泛滥,以及过度娱乐化等问题。他们有不同的传播动机和行为、传播内容和质量,不同的传媒素养和新闻素养。明确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他们的有关素养,提升他们的传播水平,成为移动传播时代优化社会新闻环境和传播活动的重要任务。
  • 摘要:VR技术在2016年上半年突然变得火热起来,在多个行业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应用成果.传媒业也搭上了这艘技术的快船,迅速更新传播手段,营造新的传播效果.本文主要基于传播理论将VR技术对于传播手段的更新及对传播效果的提升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证.VR技术发展现状;VR设备是否可以作为传播工具;VR如何作为传播工具;VR如何提升传播效果;VR在传播活动中带来的新问题.如果能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相信VR可以在不久的将来为我们一个全新的传播时代.
  • 摘要:大数据时代,专家依靠机器人筛选海量信息,向政府和公众提供各种数据和建议的行为,看似能够避免人类的价值偏见和情绪波动,更加客观、中立和理性,但是实际上该行为并不能让专家有效摆脱在"现代化"社会信任体系中的身份悖论和尴尬.虽然政府和公众无法离开专家,但专家身份的不良修辞形象和有局限性的修辞力量将在未来社会中长期存在.当公众相信专家代表科学和理性的时候,却突然发现科学的理性并不纯粹,科学的理性之中蕴含了非理性,科学的确定性蕴含着不确定性。比如休漠就提出了归纳法不可能证明的著名"归纳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暗示了归纳法不可靠。而演绎法又是分析的,不能扩大知识,没有既保持真实性,又扩大知识的推理形式,从而也就没有科学所追求的预言未来的可靠方法。而这种归纳中的"黑天鹅"困境也暗示了现代社会中作为防范风险的预先措施的设定将生成无可避免的困境。此外,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一系列自然科学理论的设定和发现更是对这种传统的、追求绝对可靠的、永恒必然的知识的理性主义提出了挑战。20世纪初,罗素悖论的提出动摇了数学和逻辑学的基础,使人们认识到逻辑的前提是非逻辑的。20世纪30年代,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提出,说明了逻辑和经验也是不完全的,不可能自我证明,必须依靠逻辑和经验以外的东西-非逻辑来证明,人类认识不可能完全形式化,不可能完全摆脱直觉的、非逻辑的成分。"不完全性"在哲学意义上就是理性主义思维方式的不完善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普里高津的不稳定和非平衡态理论,混沌学,以及宣告欧几里得几何学并非唯,有先验真理的非欧几何;把偶然性带进了科学之中的统计力学;进一步表明非决定论是科学本质特征之一的量子力学;尤其是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使人们试图建立一个确定不变的知识体系的希望最终变成了过时的神话。由此,科学研究本身的范式性和非确定性导致专家所依靠理论和知识的预测性降低,也就是说专家更多地承担风险的解释功能,而对于风险事件的解决和预测功能则表现不足,特别是一些涉及社会科学范畴的风险处理,专家所擅长的理论范式更是彼此竞争,因而也无法具有确定的知识去应付危机。这也就导致公众对专家产生"事后诸葛亮"和"马后炮"的评价。由此,社会公众和行政官员在危机处理,求助专家过程中,时常感觉专家的意见或偏执、或极端、或理论性强但操作性不够、或治标不治本等等。进而,专家身份和专家话语往往被部分公众和行政官员全面质疑和否定,造成全社会对专家系统的信任危机。更进一步,专家的修辞人格也就可能从能够切实利国利民,为天下立言的崇高修辞理想中,沦为被部分官员、媒体和专家自身利用"专家"在公众中中立、客观、专业的刻板印象,任意选用、解释和迎合行政和市场利益集团的修辞标签。
  • 摘要:互联网的膨胀催生了智慧传播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文学、艺术等传统文艺产业的传播方式和阅读习惯,新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机制不断涌现.在此过程中,新媒体多种形式层出不穷,自媒体以及众媒的概念日渐主导传媒格局,传统文艺内容的生态系统被解构和重塑.本文在分析传统媒体文艺传播机制的基础上,阐释智慧传播时代的网络文艺呈现的主要特征,并针对未来网络文艺的智能化发展趋势进行反思,以抵制文艺信息享用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的行为和现象发生.
  • 摘要:政务新媒体是政府机构和部门在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注册并实名认证的账号.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梳理政务新媒体研究的国际文献,发现政务新媒体研究前沿热点问题,缩小政务新媒体研究的"知沟",推动国内政务新媒体理论和实践发展.研究发现,政务新媒体的国际研究主要基于政府的视角展开,包括政府机构政务新媒体使用的决定因素、具体使用行为、使用政策、使用战略与策略、使用效果评估等方面,而较少从公众的视角进行.公众视角的研究集中在公众政务新媒体使用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少数考察了公众使用政务新媒体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对政府机构政务新媒体使用的决定因素探讨相对充分,而较少考察公众政务新媒体使用行为对公众政治行为的影响.未来研究应该侧重考察政府机构政务新媒体使用对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氛围等的影响,考察公众政务新媒体使用行为对公民遵从、政治参与和政府合法性感知的影响机制.
  • 摘要:在国家—社会关系的现代性建构中,国家"自然化"理论对理解国家认同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理论的代表学者米格代尔认为,"剧场政治语境下公共仪式的使用"是国家"自然化"的三大领域之一,但他指出很难确定在该领域中,哪些条件下意义被创造出来并对国家起到支持作用,哪些条件下起到相反的过程.本文尝试借助中国阅兵这一典型剧场政治语境下的公共仪式案例,探讨国家自然化的意义建构条件.此外,通过分析中国阅兵礼在西方舆论场中的呈现及内涵指向,并关联比照国内新闻话语,本文还试图将米格代尔的国家"自然化"理论在国家范畴的内部指向拓展至外部关联,由此对该理论进行经验研究的拓展和补充.本文所论证的主要问题是舆论场之间的关联、话语指向和内涵及其在国家自然化过程中的意义生成条件,但若对新闻话语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则需要在分析互动和参与的同时考察其中的社会控制。在韦伯等学者关于国家的界定下,国家作为一个权力场域,其标志是使用暴力或威胁使用暴力,并形成"给定疆域中垄断暴力的合法使用权的人类共同体"。在这个意义上,阅兵所承载的是国家暴力的合法性,而通过这种政治仪式所意在达到的效果之,包括塑造本国公众的民族国家共同体观念。因此,在政府主导的新闻话语中,可以看到选择性过滤的机制,社会控制应用于其中。对国家自然化中意义生成的部分条件做了粗略总结,而本文所未能讨论的一个更有意义的问题是,在政治仪式影响公众国家自然化的观念形成的链条上,所讨论的各要素条件之间的界限如何确定,它们在过程中的顺序又是怎样的。
  • 摘要:本文以饮食文化为切入点,选择旅英华人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发现家乡美食对于海外华人思乡情绪的安抚具有正向显著作用;不同阶层群体对美食味觉、视觉的美食体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文化认同与美食文化情结有着显著正相关.思乡情绪、美食体验、美食文化情结成为海外华人对美食文化传播的主要动因,拓展了中国美食文化海外传播研究空间,即美食文化传播是中国文化的强大凝聚力要因,是树立中国国家形象极佳切入点.
  • 摘要:新媒体社会责任的现实困境表现为违法和不良信息泛滥,信息安全与保护问题凸显,公众教育和监督不力.通过解析新媒体社会责任和综合热度的相互关联,从新媒体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评价层面,探究新媒体社会责任现实困境的主要因由,进而提供移动互联情境下新媒体社会责任的提升对策和前景展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