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2015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一次学术会议
2015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一次学术会议

2015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一次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长沙
  • 出版时间: 2015-10

主办单位:湖南省水产学会;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会议文集:2015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一次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为研究性DNA甲基化转移酶化酶DNMT1(dnmt1基因编码)在不同倍性鲫鲤成鱼组织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鲤鱼(COC)、二倍体红鲫(RCC)、三倍体湘云鲫(3nAT)和四倍体鲫鲤(4nAT)的dnmt1基因cDNA编码区序列.结果表明在RCC,3nAT,4nAT中,dnmt1基因都存在两种亚型,而鲤鱼dnmt1基因存在一种类型.通过序列比对发现,3nAT,4nAT dnmt1基因都存在两种亚型都来自母本RCC,但在3nAT dnmt1基因一种亚型中发现融合了鲤鱼的dnmt1基因片段,发生重组现象.采用RT-PCR分析dnmt1基因mRNA在3种不同倍性鱼类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dnmt1基因主要在实验鱼的性腺中表达,而在其他组织有少量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dnmt1基因mRNA在不同倍性鱼性腺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发现,dnmt1基因在不同倍性鱼的繁殖期卵巢的表达都高于非繁殖期卵巢,并且在繁殖期和非繁殖期,dnmt1基因在三倍体湘云鲫的表达量低于二倍体红鲫和四倍体鲫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dnmt1基因mRNA在不同倍性鱼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受精卵发育至多细胞期,dnmt1基因表达最高,随着胚胎的发育过程,dnmt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递减,最终维持一个低水平至出膜.研究表明,DNMT1在不同倍性鲫鲤组织中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三倍体鱼dnmt1基因卵巢mRNA水平表达异常,推测与其不育有关联性.
  • 摘要:本文从赤眼鳟和麦瑞加拉鲮生物学特性的角度评价了两种鱼作为鳜鱼养殖饵料鱼的适宜性.结果表明,麦瑞加拉鲮为底层性鱼类,赤眼鳟为中上层鱼类,但鳜鱼皆喜猎食;两种鱼均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能力强的特点,对鳜鱼养殖的溶氧竞争压力小,但赤眼鳟对温度的适应性更广.两种鱼都属低龄成熟和多次产卵类型鱼类,繁殖力强,人工繁殖效率高,但赤眼鳟的繁殖季节更早、更长.在养殖模式与技术上,两者养殖方法简单、耐高密度养殖、群体产量高和养殖成本低,但在长江流域,赤眼鳟的生长期更长,养殖产量更高.由此可见,两种鱼具有优秀的饵料鱼属性,以赤眼鳟替代麦瑞加拉鲮作为鳜鱼的饵料鱼是完全可行的,且在长江流域更适合,这为鳜鱼的养殖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 摘要:在19.5℃~21.8℃的水温条件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8种常用渔药对半刺厚唇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8种渔药对半刺厚唇鱼幼鱼的安全浓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霉菌净(4.4371mg·L-1)、高锰酸钾(2.1919mg·L-1)、虫菌特杀(0.9455mg·L-1)、溴氯海因(0.6573mg·L-1)、漂白粉(0.4526mg·L-1)、敌百虫(0.3032mg·L-1)、鱼虫敌(0.1162mg·L-1)和硫酸铜(0.0391mg·L-1).溴氯海因、霉菌净、鱼虫敌和虫菌特杀等4种常用渔药的生产实际常用剂量均低于安全浓度,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可安全使用;高锰酸钾、敌百虫和漂白粉的生产实际常用剂量接近或高于安全浓度,在生产中应注意使用剂量和方法;而硫酸铜的安全浓度显著低于生产常用剂量,应慎用或避免使用.
  • 摘要:采用水丝蚓、饲料、水蚤、水蚤+饲料和水丝蚓+饲料为开口饵料,饲喂平均体重(0.0335±0.0005)g达氏鲟(Acipenserdabryanus Dumeril)56d,研究不同饵料对达氏鲟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水丝蚓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高,与各组差异显著(P<0.05),不同开口饵料组间仔鱼肥满度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水丝蚓为达氏鲟仔鱼开口饵料,28d后用饲料进行培育,能获得较好的生长速度.
  • 摘要:本研究旨在建立同步测定养殖水体中8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水样经乙腈-二氯甲烷液液萃取,PEP柱与ODS-C18柱串联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以BEH-C18色谱柱分离,PDA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8种药物的质量浓度对应其峰面积在0.01~0.50mg·L-1范围内均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均大于0.02mg·L-1.方法的回收率在60.3%~9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3)在2.52%~7.10%之间.
  • 摘要:从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用黑白瓶测氧法对达氏鲟亲鱼池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和水柱耗氧量的垂直分布、周日和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达氏鲟亲鱼池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垂直分布是极不均匀的,同时,随着季节的变动,其垂直分布也有着显著的差异,一般表层高于中层,中层显著高于底层;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周年变动也较大,周年平均值为4.08±2.14gO2/(m2·d),最高值出现在6月,为8.19gO2/(m2·d),最低值出现在1月,为0.25gO2/(m2·d).水柱耗氧量的垂直分布则相对比较均匀,一般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一般在1.0-2.5mg·L-1左右波动.从周日分布看,不同时间段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率差别十分显著,上午10:00时至下午16:00时为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生产时段,但各时段池塘水柱耗氧量的差异并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光照强度、水温、透明度是决定达氏鲟亲鱼培育池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生态因子.此外,采用分段挂瓶法的测定值要显著高于24h连续挂瓶试验结果.
  •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在冬季低温下水芹对生活污水中的氨氮、正磷酸盐的去除效果.方法:设置A、B、C三组不同浓度的生活污水并培养水芹(Oenan the javanica),连续培养6天,于中午9时取样并测定污水中氨氮和正磷酸盐的含量,计算相应的去除率.结果:9-12℃的低温下,水芹对A、B、C三种不同浓度污水中的氨氮和正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47.86%和44.42%、59.34%和41.74%、55.56%和32.95%.结论:低温下水芹对生活污水中氨氮和正磷酸盐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 摘要:运用Wright's染色及细胞化学方法,对"优鲈1号"大口黑鲈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及细胞化学特征进行观察,并且通过酵母吞噬实验,初步分析"优鲈1号"大口黑鲈血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表明:外周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粒细胞,而粒细胞又可分为Ⅰ型粒细胞、Ⅱ型粒细胞和Ⅲ型粒细胞.外周血细胞中红细胞数最多,白细胞较少;在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比例最大,为62.73%.对外周血细胞免疫相关酶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物(POX)、酚氧化酶(PO)及细胞成分过碘酸-雪夫氏反应(PAS)、苏丹黑B(SBB)细胞化学染色发现:红细胞对所有染色均成阴性,而所有白细胞除AKP、POX染色外,其他染色均呈阳性,且不同白细胞阳性染色程度不一致,其中血栓细胞4种染色的阳性程度为强烈.吞噬实验结果表明:红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其红细胞的吞噬率为16.17±1.08%.此外,粒细胞和血栓具有免疫粘附能力,且血栓细胞能够形成粘附花环,具有较强的免疫粘附能力,这可能与血栓细胞形态多样性及丰富的糖原、脂类、ACP和PO有关.
  • 摘要:为探讨海螵蛸对乙醇诱导的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现代药理学手段,以不同剂量的海螵蛸对模型Wistar大鼠进行灌胃给药,测定胃粘膜的损伤面积、损伤指数、损伤抑制率、胃液体积、酸度、MDA、GSH、T-SOD、PEG2、MPO等指标,比较各组对乙醇诱导的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海螵蛸具有保护乙醇诱导的胃粘膜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海螵蛸中的钙与胃酸产生中和作用,提高胃液pH值,减轻其对胃粘膜侵蚀作用.同时,可调节胃粘膜组织中NO含量,加强胃粘膜的屏障功能,促进胃液、胃组织、血清中PGE2的合成,增强黏膜组织的抵抗能力,加速溃疡的愈合.此外,提高SOD的活力,清除氧自由基和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可降低胃组织和血清中MDA的含量,减轻对胃粘膜细胞的损伤.
  • 摘要:在本次研究中,测得了由普通红鲫(RCC;♀,2n=100)×团头鲂(BSB;♂,2n=48)产生的天然雌核发育红鲫(NGRCC),由普通鲤鱼(COC;♀,2n=100)×团头鲂(BSB;♂,2n=48)产生的天然雌核发育鲤鱼(NGCOC),用团头鲂精子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红鲫(GRCC)和用团头鲂精子人工诱导雌核发育鲤鱼(GCOC)线粒体DNA(mtDNA)的完整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发现,NGRCC mtDNA ND2基因发生重组与变异现象,线粒体DNA基因其余部分除了个别碱基差异,与其母本红鲫(RCC)一致.NGCOC结果类似,其mtDNA ND2基因同样存在重组现象.而在GRCC与GCOC mtDNA没有发生重组现象,其序列相似性与其母本RCC与COC分别为99.2%,99.1%.我们的结果表明在NGRCC和NGCOC mtDNA ND2基因中,融入了父系线粒体DNA片段.对比未发生重组的GRCC和GCOC,认为远缘杂交可能导致受精卵识别降解父系线粒体机制出现错误,从而发生线粒体DNA重组现象.我们的结果首次直接证在天然雌核发育的鱼类中存在线粒体重组现象.
  • 摘要:目的:湖南常德某养殖场中华鳖相继发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脖子粗大,死后脖子歪向一侧;颈部和口腔内有大量黏液且有明显充血现象;腹腔大量积水,肺部肿大,肝脏呈土黄色.该病死亡率高,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本研究旨在找出病原,为生产中防治此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患病中华鳖体内分离出病原菌,通过人工感染试验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确认其致病性.接着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中华鳖病变部位分离出2类菌株T1、T2,人工感染试验发现T1、T2菌混合感染的致病力明显大于两菌株单独感染的致病力,且腹腔注射法比浸泡法更易使健康中华鳖发病.通过BLAST比对发现菌株T1、T2分别与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freundi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16S rR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同源性均为99%.结合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确定T1、T2分别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T1、T2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美洛培南等抗生素高度敏感.结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是引起中华鳖"大脖子"病的主要病原,可以采用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进行防治.
  • 摘要:2013年11月和2014年4月对九龙江华安段罗非鱼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和分布进行2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水域罗非鱼种类有齐氏罗非鱼(Tilapia zillii)、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a)、加利亚罗非鱼(O.galilaea)等3种.在九龙江部分水域罗非鱼类已经成为主要类群,罗非鱼类分别占本调查渔获总数量和总重量的35.96%和30.63%,以潭口河段罗非鱼类所占比例最高,分别占该站位渔获总数量和总重量的72.97%和61.55%.调查采集的罗非鱼类样品中以齐氏罗非鱼占比最高,占罗非鱼类数量和重量的62.50%和54.53%.罗非鱼类均为小型个体,以尼罗罗非鱼个体为最大,平均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3.4cm和107.3g;加利亚罗非鱼居第二,分别为12.9cm和96.9g;齐氏罗非鱼最小,分别为12.0cm和74.1g.罗非鱼类个体数量和种类数量从上游(北)到下游(南)呈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趋势.外来物种罗非鱼类对本土鱼类具有竞争优势,其对九龙江水域的入侵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和渔业资源的衰退.
  • 摘要:高通量测序技术,是一种可以并行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的技术,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越来越多的被用来解决生物学问题.高通量测序技术主要从DNA/RNA分子水平对基因组,转录组以及小分子RNA等进行测序,可以同时完成传统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表达谱等的研究.本文总结了454、Solexa和SOLiD为代表的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并详细介绍了Illumina公司的HiSeq测序技术的原理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全基因组测序、基因组重测序、转录组测序、小分子RNA测序等在鱼类研究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当前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特点并对其在今后研究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摘要:以雌性二倍体合方鲫与雄性四倍体鲫鲤进行杂交,获得了一种新型三倍体鱼-三倍体合方鲫.对Ⅰ龄三倍体合方鲫的形态特征、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性腺结构和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合方鲫体色为青灰色,外形特征介于父母本之间,表现出杂交的特征.三倍体合方鲫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以二倍体红鲫作为对照,对三倍体合方鲫的DNA含量进行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三倍体合方鲫的DNA含量为红鲫的1.48倍(p>0.05),说明三倍体合方鲫为三倍体鱼.组织学切片表明三倍体合方鲫的精巢和卵巢不能产生成熟的精子和卵子,证明他们是不育的.在繁殖季节对三倍体合方鲫的孵化率和受精率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三倍体合方鲫具有较高的孵化率和受精率,孵化率平均约为90%,受精率平均约为93%.外周血红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三倍体合方鲫的血红细胞大多同二倍体合方鲫的血红细胞一样为椭圆形,但三倍体红细胞存在一些其他形态的红细胞,如圆形红细胞和哑铃型红细胞,说明随着倍性的增加多倍体鱼红细胞的异形性也随着增加.与二倍体合方鲫相比,三倍体合方鲫保留了抗逆性强、肉质鲜嫩等特点,同时增添了生长速度快、不育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新型三倍体鲫鱼.
  • 摘要:为研究不同水位时期大宁河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差异,于2011-2013年间分别在三峡水库低水位期(145m)和高水位期(170m)对大宁河的底栖动物进行定性和定量调查.低水位期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0.32±32.14ind./m2和1.44±0.45g/m2,高水位期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33.82±46.94ind./m2和1.53±0.51g/m2.寡毛类在静水区域占优势,水生昆虫在流水区域占优势.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和分布表现为高水位期高于低水位期,流水区域显著高于静水区(P<0.05);不同水位时期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优势种及其相对丰度有较大波动;生物多样性表现为高水位期高于低水位期,流水区域显著高于静水区(P<0.05).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大宁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 摘要:在洞庭湖水系统中,鲫鱼群体是二倍体形式(2N=100,简称2nCC)和多倍体形式(3N=150,简称3nCC,4N=200)的特征而共存.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揭示出,多倍体鲫分别是三倍体鲫鱼和四倍体鲫鱼的起源.然而,缺乏直接的遗传证据来支持这一接结论.5S基因和物种特异性着丝粒序列有众多拷贝并且高度保守.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以通过用标记的5S基因或种特异性着丝粒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轻松检测.5S基因的染色体位点的分析表明,有着150条染色体的鲫鱼(简称3nCC)是三倍体鲫鱼的起源.通过物种特异性着丝粒染色体基因分析表明,3nCC个人拥有三套鲫鱼衍生染色体.我们的研究结果直接证明,拥有着150条染色体的鲫鱼是同源三倍体鲫鱼的起源.这是第一份报告记录同源多倍体起源于混合着二倍体和多倍体鲫群体,而我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多倍体的研究脊椎动物的进化.
  • 摘要:采用流水式的密封装置测定了胭脂鱼鱼种在18~30℃温度范围内的耗氧率.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胭脂鱼鱼种耗氧率随温度上升逐渐升高,且符合函数关系:y=-0.0008x2+0.044x-0.4381,A2=0.9906.胭脂鱼鱼种耗氧率昼夜变化测定试验表明,其昼均耗氧率(0.2042±0.0110)mgO2·g-1·h-1略低于夜均耗氧率(0.2057±0.0122)mgO2g-1·h-1,但方差分析表明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胭脂鱼鱼种耗氧率并不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此外,在不同试验温度情况下,随着胭脂鱼鱼种规格的增加,其耗氧率均呈下降趋势.
  • 摘要:小肽可促进氨基酸的吸收,提高蛋白质沉积率,可促进动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率;可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机能。本文用鱼糜漂洗废水回收的鱼蛋白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AS.1398蛋白酶5种分别进行单因素的酶解实验,探讨其各自最适的酶解参数,并通过其酶解能力的比较,筛选出水解度较高的前三种酶分别依次是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AS.1398蛋白酶,其水解度和氮收率依次分别是40.13%、32.05%、30.56%和90.25%、87.53%、85.35%.
  • 摘要:让胭脂鱼分别与达氏鲟、长吻鮠、草鱼、岩原鲤混合养殖,定期检测养殖水体水温(T)、pH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硝酸盐(NO1--N),亚硝酸盐(NO2--N)和有效磷(PO4--p)的变化,研究混养池水质变化特点,提高对混养鱼池养殖管理水平.结果表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中COD的含量逐渐增大,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逐渐升高到最高值后出现部分回落,当磷酸盐较氮盐出现峰值后出现峰值,也出现回落,要适时加注新水,保持水质良好,提高养殖成活率;通过对比四种混养水体COD和营养盐含量,岩原鲤与胭脂鱼苗种混养池的含量也处于最低或较低水平,且波动最小,说明其混养模式最有利于保证水体中各项水质指标趋于稳定从而确保养殖环境保持良性动态循环.
  • 摘要:本文采用微型冰点渗透压仪、荧光定量PCR和酶活力测定的方法分析不同盐度对南美白对虾渗透压及其相关基因,钠钾ATP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的变化对南美白对虾渗透压及渗透压相关基因和Na+-K+-ATPase活力均有影响.渗透压相关基因表达量先下降后上升,最后趋于平缓,在盐度0下表达量最低,与盐度12下表达量相比差异显著(P<0.01).Na+-K+-ATPase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缓,在盐度9时活力最大,与其它各盐度下酶活力活力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
  • 摘要:鱼类的性腺发育主要是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来进行调控的.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nIH)是一种由动物下丘脑分泌的多肤类物质,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降低垂体细胞合成以及分泌促性腺激素,抑制性腺的发育.而RF肽家族由kiss基因编码的另一种短肽Kisspeptin与GnIH起着直接而相反的作用.多项研究结果证明,Kisspeptin与其特异性受体GPR54共同组成的Kisspeptin/GPR54系统对动物的繁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PCR技术克隆了同一时期的二倍体红鲫、三倍体湘云鲫以及异源四倍体鲫鲤gnih和两个kiss基因(kiss1和kiss2)的部分cDNA序列,对其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并对其在二倍体红鲫、三倍体湘云鲫和异源四倍体鲫鲤九种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倍性鲫鲤中,gnih基因在脑、心脏、肾脏、肝脏、卵巢、垂体、脾脏、精巢中均有表达,其中在精巢中大量表达;kiss1基因在脑、肾脏、肝脏、卵巢、垂体、脾脏、精巢组织中大量表达,而在心脏、肌肉中微量表达;kiss2基因在卵巢和精巢当中大量表达,在脑、心脏、肾脏、肌肉、肝脏、垂体、脾脏组织当中微量表达.旨在为研究这些基因对二倍体红鲫、三倍体湘云鲫和四倍体鲫鲤繁殖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并为进一步了解和丰富三倍体不育的分子内分泌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在8-18℃自然水温条件,研究脱壳卤虫卵、蛋黄、鲑鳟成鱼饲料、微粒饲料和冰鲜水蚯蚓5种开口饵料对银鲑仔鱼生长的影响,实验周期30日.结果表明:脱壳卤虫卵组生长最好,特定增长率为3.42±0.45(%/d);蛋黄组生长最差,特定增长率为0.12±0.20(%/d).其余组生长情况介于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实验前20天各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束时鲑鳟成鱼饲料组的成活率最低,为(84±14)%,蛋黄组的成活率最高,为(99±1)%,与其余组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各组仔鱼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表明本实验条件下脱壳卤虫卵为银鲑仔鱼适宜的开口饵料.
  • 摘要:为深入认识草海高寒湿地湖泊中鲫鱼(Carassius aura tus)的繁殖生物学,本文采用组织学的方法对草海中的鲫鱼卵巢周年变化和卵母细胞的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草海鲫鱼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卵母细胞发育分为5个时相;2月、7月卵巢处于产前发育阶段,3-5月为第一个繁殖期,3-4月为繁殖盛期,8月为第二个繁殖期,9月卵巢(从Ⅵ期过渡到Ⅱ期)基本修整完毕,10月为Ⅱ期发育,11月至翌年1月为Ⅲ期卵巢越冬发育.综合已有的资料表明草海鲫鱼在周年生殖周期内可两次产卵,属分批产卵类型的鱼类.
  • 摘要:本研究中的人工双尾金鱼来源于红鲫与鲤鱼的远源杂交.首先,红鲫(♀)×鲤鱼(♂)得到了异源四倍体鲫鲤,然后对异源四倍体鲫鲤产生的二倍体卵子进行雌核发育,用异源四倍体鲫鲤产生的二倍体精子使第一代雌核发育鱼产生的二倍体卵子受精,获得了新型四倍体鲫鲤,新型四倍体鲫鲤群体中包含了2%的高背型后代,高背型后代通过自交产生了三种两性可育的二倍体鱼:高背型红鲫、高背型双尾金鱼和青灰色鲤鱼.高背型双位金鱼通过自交,形成了人工双尾金鱼系(F1-F6).本研究从35对鲤鱼和鳙鱼的微卫星引物中选取了7对引物,分别对红鲫、鲤鱼、人工双尾金鱼和普通金鱼进行标记,揭示了人工双尾金鱼与其原始父母本以及人工双尾金鱼与普通金鱼之间的遗传变异关系,结果显示,人工双尾金鱼与普通金鱼有相同的扩增条带,两者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系数(S=0.4345),表明人工双尾金鱼与普通金鱼在分子水平上有较高的相似性,推测,人工双尾金鱼与普通金鱼可能有相同的起源,而人工双尾金鱼起源于鲫鲤远源杂交,因比本研究为探索金鱼的进化起源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 摘要:2012年7月和2013年6月从大渡河支流脚木足河采集黄石爬鮡(Euchiloglanis kishinouyei)383尾,以脊椎骨作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对其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石爬鮡体长变幅为92-190mm,其中110-140mm个体占渔获物总量的74.41%;体重变幅为14.70-119.80g,其中20-60g个体占渔获物总量的84.86%;由3-13龄11个年龄组组成,5-8龄鱼占渔获物总量的84.07%;种群雌雄性比为1∶1.06.体长(L)与脊椎骨半径(R0)回归方程为L=67.038+50.78.3R0(n=325,R2=0.758,P<0.01).雌雄个体体长和体重生长无显著差异,据体长(L,单位mm)-体重(W,单位g)关系式:W=3×10-5L2.9279(n=383,R2=0.8071,P<0.01),黄石爬鮡为等速生长类型.据体长、体重生长方程Lt=208.42[1-e-0.089(t+1.20]、Wt=184.82[1-e-0.089(t+1.20)]2.9279,体长、体重生长速度方程dL/dt=18.5494e-0.089(t+1.20)、d W/d t=48.1610e-0.089(t+1.20)[1-e-0.089(t+1.20)]1.9279和体长、体重生长加速度方程d2L/dt2=-1.6509e-0.089(t+1.20)、d2W/d t2=4.2863e-0.089(t+1.20)[1-e-0.089(t+1.20)]0.9279×[2.9279e-0.089(t+1.20)-1],黄石爬鮡属于生长缓慢,生命周期较长的鱼类.生长拐点年龄为10.87,落后于性成熟年龄(♀6龄,♂5龄),属于性成熟后生长仍然较快的类型.产卵群体主要以补充群体(5、6龄)和低龄剩余群体(7、8龄)为主,资源已经受到严重破坏,需加大保护力度.
  • 摘要:以青灰色的芙蓉鲤为母本,鲜红的红鲫为父本,杂交所得子代灰黄色芙蓉鲫,显微观察母本、父本和子代鳍条、鳞片和皮肤色素.结果显示,芙蓉鲫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在形态、数量与分布相似于芙蓉鲤,缺失红色素细胞.从表现型来看,子代色素细胞更趋向遗传母本色素细胞特征.
  • 摘要:建立水产品中甲氧苄氨嘧啶药物残留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选择乙腈提取,用正己烷脱脂,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LC-MS/MS选择反应监测(SRM)正离子模式测定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甲氧苄氨嘧啶药物的检出限(LOD)为0.5μg/kg,定量限(LOQ)为1.0μg/kg,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8%~5.08%,加标回收率达到77.1%~93.5%.该方法具有比较高的重现性和选择性,在水产品中甲氧苄氨嘧啶的残留测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通过鱼类远缘杂交和雌核发育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可育的改良四倍体鲫鲤和改良二倍体红鲫,利用改良四倍体鲫鲤(父本)与改良二倍体红鲫(母本)交配,研制形成了不育的改良三倍体鱼-三倍体湘云鲫2号.线粒体作为半自主性细胞器,不仅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还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重要参与者和放大者,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能力被提出是影响生殖细胞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探究异源三倍体的不育性,外部形态结构方面,在鱼类繁殖期观察比较了湘云鲫三种类型的性腺;分子生物学方面,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法从湘云鲫2号、改良红鲫、改良四倍体鲫鲤繁殖期性腺组织中提取总DNA,再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计算mtDNA/β-globin的比例得到mtDNA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不育的精巢型和卵巢型三倍体的线粒体水平都表现出特别之处,验证了不育的雄性个体mtDNA含量较高、不育的雌性个体mtDNA含量偏低的理论.
  • 摘要:为研究霍甫水丝蚓的鉴定和分离方法并对其适宜的生存环境条件.采集湖南农业大学旁浏阳河排污口的水流处水蚯蚓,对采集的水蚯蚓群落进行分类,并对其优势种群-霍甫水丝蚓的适宜生存环境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霍夫水丝蚓体长-体重相关方程为W=0.008L2.010.其对外界环境适应性较强,最高耐受温度为35℃,适宜酸碱度为pH6-8之间,最高耐受盐度为0.5%.本试验确定了霍甫水丝蚓的分类方法,初步获得了霍甫水丝蚓的适宜生存生长环境条件,为后续养殖霍甫水丝蚓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
  • 摘要:普安鲫和草海鲫系喀斯特山区彼此隔离的鲫鱼群体,为弄清其遗传结构,探讨彼此间系统关系及遗传分化情况,本文对两地理群体的mtDNA D-loop区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51尾普安鲫有919bp和921bp927bp八种序列长度类型,分属27种基因型和14种单倍型;26尾草海鲫有923bp925bp三种序列类型,分属11种基因型和6种单倍型;其序列差异因碱基替换和缺失/插入不同所致.普安鲫是银鲫和鲫指名亚种及所含3个亚类群鱼的混生群体;草海鲫为鲫指名亚种2个亚类群鱼的混合群体.普安鲫混生群体及指名亚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草海鲫混合群体及指名亚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偏低,普安的银鲫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极低.研究表明,两地理鲫鱼具有群体组成复杂和母系来源多样的发育特点,因长期的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和基因交流缺乏所造成的遗传漂变和进化速率差异,D-loop区的基因型和单倍型已呈明显地理分布格局,各群体间遗传分化严重.普安的银鲫系东北银鲫起源,遗传变异程度低,急需改善亲本质量.草海鲫因奠基者效应、瓶颈效应和遗传漂变导致其遗传多样性偏低.本文丰富了喀斯特山区鱼类群体遗传学资料,为地方鲫鱼的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奠定了基础.
  • 摘要:5S rDNA是由编码区和非转录间隔区(NTS)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BAC克隆由于插入了大片段的DNA,因此是研究这类多拷贝基因的绝佳材料.本研究从异源四倍体鲫鲤BAC文库中测得1条BAC克隆序列全长,从该序列得到两段5S rDNA基因,总长度为16,507bp.将这两段5S rDNA基因在红鲫和鲤鱼的基因组文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获得该基因在原始亲本中的同源基因,比较5S rDNA在异源四倍体鲫鲤和原始亲本之间的遗传变异,结果显示杂交后代包括异源四倍体鲫鲤中存在母本和父本两种不同的结构单元.据序列分析,得出鲤鱼的5S rDNA结构单元均一,都是由1个120bp的编码区和1个82bp的NTS组成;而红鲫的5S rDNA结构单元则不同,由1个120bp的编码区和1个82bp的NTS之间插入0~3个138bp-IPR单元组成;鲫鲤F1的5SrDNA与红鲫的基本一致;而在异源四倍体鲫鲤的5S rDNA中则发现与亲本不同的NTS片段,它由56bp的NTS、polyA区和TATA盒组成.这些结果表明通过远缘杂交后5S rDNA基因结构发生了变化,说明异源四倍体鲫鲤与鲫鲤F1代相比5S rDNA的进化速度更快.本研究为5S rDNA的进化、鱼类远缘杂交和多倍化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见解,这对阐明鱼类基因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经过对驯化养殖的野生鲈鲤人工繁殖试验,表明野生鲈鲤在池塘中人工驯养能正常生长发育.采用LRH、PG、HCG混合搭配、三次胸鳍基部注射,催产水温14-17℃条件下,效应时间为45-50h,平均孵化时间为170.5h.
  • 摘要:远缘杂交为亲缘关系在种间或种间以上的杂交.远缘杂交可将亲缘关系较远物种的基因组合在一起,使得远缘杂交后代在基因型和表现型方面都发生变异.如果能够遗传,则有可能形成新品系乃至新物种.远缘杂交还能显著促进物种间基因交流、引入异种优良基因、扩大和丰富杂交予代的基因库等优点.以红鲫为母本、团头鲂为父本进行亚科间的远缘杂交,在杂交F1代中获得两性可育的异源四倍体鲫鲂(4n=148),雌、雄异源四倍体鲫鲂能分别产生二倍体卵子(2n=100)和二倍体精子(2n=100),两者受精在F2代形成可育的同源四倍体鲫鲂(4n=200),并对该同源四倍体鱼进行多年的连续选育,建立了一个遗传稳定的同源四倍体鱼品系,目前该品系已经繁殖到第10代.通过传统的测量方法,比较了同源四倍体鲫鲂和亲本异源四倍体鲫鲂F1以及原始亲本(红鲫和团头鲂)的外部形态特征;采用核型分析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确定了同源四倍体鲫鲂的染色体组成成份;运用Hox基因扩增技术,证明了同源四倍体鲫鲂存在原始父母本的遗传物质.同源四倍体鱼品系的形成为证明鱼类可以通过远缘杂交途径进行演化提供重要证据,同时也可以为产生后续的衍生鱼类奠定基础.
  • 摘要:本文通过2000-2001年对同安湾海水交换、沉积物释放、陆地和江河径流排放、养殖动物排泄和自然野生动物排泄等有机氮和有机磷输入量的调查和检测;浮游植物、潮滩微型藻类和天然野生大型藻类、自然营养型养殖动物与野生海洋动物对无机氮和无机磷吸收量的调查和检测,采用无机氮和无机鳞供需平衡法估算可供紫菜和海带生长所需要的无机氮和无机磷数量;检测紫菜和海带氮和磷含量,估算紫菜和海带的养殖容量.结果:无机氮平衡法估算同安湾紫菜和海带养殖容量(淡干品)为分别为35374t和123925t,单位面积可养殖量分别为5.03t/hm2和17.63t/hm2.无机磷平衡法估算同安湾紫菜和海带养殖容量分别为34101t和113239t,单位面积可养量4.85t/hm2和15.96t/hm2.
  • 摘要:在水温为12-26℃,温度梯度为2℃,对银鲑稚鱼进行控温养殖实验,研究温度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达到24℃,会导致银鲑死亡,随着温度的增加,死亡速度加快.24℃时第1尾死亡时间为第2天,半数死亡时间为第16天,全部死亡时间为第19天;26℃时第1尾死亡时间为第2天,半数死亡时间为第3天,全部死亡时间为第5天.在水温12-18℃范围内,银鲑的特定生长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6-18℃时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余组,18℃时特定生长率最大,为5.15±0.05(%/d),表明银鲑最适生长温度为18℃.在18-22℃特定生长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2℃时特定生长率最小,为2.36±0.03(%/d),此结果可以为银鲑的养殖提供参考.
  • 摘要: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核质不相容,而导致其后代不育、不能存活以及表型上的不正常.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也在核质不相容的方面开展了许多的相关研究,然而直接的实验相关的证据还是很少.团头鲂(2n=48)和红鲫(2n=100)同属于鲤科,但分别隶属于鲌亚科和鲤亚科.本实验将团头鲂和红鲫进行人工远缘杂交,发现正交后代BRF1严重畸形并且致死,而反交后代RBF1成活.考虑到反交能存活后代RBF1的母本基因组远大于父本,而线粒体为严格意义上的母系遗传,所以核基因组与线粒体基因组之间的冲突相对较少.然而正交后代致死其母本核基因组远小于父本核基因组,所以我大胆猜想正交后代严重畸形且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远大于母本的父本核基因组与母源性细胞质基因组之间不相容.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提取红鲫的心脏线粒体注射到BRF1的1-2细胞胚胎中,结果发现显微注射的父源性线粒体虽然没能改变BRF1因内脏裸露而致死命运,但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胚胎的畸形程度,有部分鱼苗甚至可以正常游动.因此,推测核质冲突在导致BRF1畸形和能量供给方面有重要影响,而其最终致死是由于核质与核-核共同作用的的结果.
  • 摘要:拟尖头鮊(Cul ter oxycepha loides)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鲌亚科(Cultrinae),鲌属(Culter),为中国特有鱼类,分布于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北、湖南等省的江河湖泊中.2013年4-7月以及10-12月份在三峡库区支流小江江段收集拟尖头鮊样本1741尾,对其年龄、生长、繁殖及其资源开发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采集的拟尖头鲌自包括5个年龄组,其中2-3龄年龄组为优势年龄组,占78.59%(N=425尾);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表达式为W=0.000007L3.10(R2=0.99,N=789尾),其生长属于匀速生长类型;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拟合体长、体重与年龄的关系,其表达式分别为:Lt=519.63[1-e-0.22(t+0.12)],Wt=1806.08[1-e-0.22(t+0.12)]3.10;生长拐点年龄t=5.02龄,此时对应的体长348mm,体重558.8g;绝对繁殖力变动范围为20382-88430粒/尾,相对繁殖力变动范围为54-161粒/g,体重与绝对繁殖力的关系以二次方程曲线拟合度最优,其表达式为Fabs=33462.08+0.11W-44.01W2(R2=0.49,sig.=0.02<0.05,N=31);Ⅳ卵巢卵径变动范围为0.0675-0.1325cm,平均值为0.1060cm;拟尖头鲌产卵类型为分批产卵类型;小江拟尖头鮊的现有开发率为E=0.51/年;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显示,目前小江拟尖头鲌的Emax为0.40/年,E10为0.32/年,E50为0.25/年.根据研究,目前小江拟尖头鮊的种群处于过度开发状况,应采取措施,加强其资源保护.
  • 摘要:从患病山瑞鳖的肝脏和肺脏分离纯化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GX120222,经细菌培养特性观察和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理化特性进行鉴定,结果与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s pneumonia)特征相符;将该菌16S rRN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KP091888)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其与肺炎克雷伯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100%),在系统发育树上与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的菌株聚为一簇,且与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标准菌株ATCC43816KPPR1(GenBank登录号CP009208)的亲缘关系最近,进一步确定菌株GX120222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供试的山瑞鳖有较强致病性,半数致死量(LD50)为3.8×107CFU/mL;药敏试验显示,GX120222对头孢西叮、舒普深和阿米卡星敏感,对特治星中度敏感,对所测的其他26种抗菌素耐药.上述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GX120222是导致此次山瑞鳖发病死亡的病原菌,且具有多重耐药性.
  • 摘要:通过向活体白乌鳢腹腔注射植物血凝素(PHA)和秋水仙素进行短期药物处理后,制备染色体标本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以鸡血细胞DNA含量为标准(2.50pg),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白乌鳢外周血细胞的DNA含量,为阐明白乌鳢的种质特性及系统分类地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白乌鳢的染色体组为2n=48,核型公式为4m+22st+22t,总臂数NF=52,无性染色体.(2)白乌鳢的DNA含量为鸡血对照的0.59倍,其DNA含量为(1.48±0.04)pg/N.白乌鳢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均显示其具有二倍体特征.依据实验结果推论白乌鳢为乌鳢的白化变异个体.
  • 摘要:运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和框架比例数据分析法分析了细鳞鯻、鯻和列牙鯻的形态差异.可数性状中,腹鳍和臀鳍的鳍条和鳍棘数在3种鯻中都一致,鳃耙数和侧线鳞数差别比较大,较适用于准确分类.对可量性状比例参数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细鳞鯻和鯻的相似程度大于它们各自与列牙鯻的相似程度.利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可量性状的比例参数的进行了分析.聚类分析显示:细鳞鯻和鯻首先聚为一支,列牙鯻独立为另一支.以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函数,对三个不同种类的鯻科鱼类的判别准确率P1、P2均为98%-100%,综合判别率为98.7%.主成分分析显示:数据和框架数据等36项形态比例参数中,尾部和头部的比例参数对各种群间的差异贡献率最大.
  • 摘要:为研究高效氯氰菊酯、氰戊·马拉松、阿维菌素、毒死蜱4种常用农药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ais auratus gibebio)幼鱼的急性毒性,在水温24.8±0.5℃,pH6.9-7.1的试验条件下,采用静态试验法,进行了这4种药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高效氯氰菊酯、氰戊·马拉松、阿维菌素、毒死蜱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幼鱼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5.52×10-3mg/L、8.53×10-3mg/L、3.60×10-3mg/L、28.24×10-3mg/L;96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1.55×10-3mg/L、8.53×10-4mg/L、3.60×10-4mg/L、2.82×10-3mg/L.4种农药的毒性大小依次为阿维菌素>氰戊·马拉松>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