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
201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

201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昆明
  • 出版时间: 2018-12-25

主办单位:;中国土地学会;;

会议文集:201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研究目的:中国幅员辽阔,必定要建立多尺度空间和多行政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同层级的土地利用分类精度需求各不相同,针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类和土地利用规划分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本文从市域国土空间规划视角出发,根据该层级的使用精度需求、上承下接的需求,试图构建一套覆盖全市域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研究方法:采用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经验归纳等方法. 研究结果:梳理各个部门历次采用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之间的传承、差异和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未来市域层面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重点与特点,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陆海全域统筹的、可上下传导的、与现行体系可衔接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研究结论:提出“5+22+66”的分类体系并界定各地类含义与衔接方式,其中一级类为农用地、生态用地、建设用地、使用用海、保护用海五大类.
  • 摘要:研究目的:在国家机构改革的新时期,探索青岛市从“多规合一”工作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转变的实施路径.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例分析法. 研究结果:分析青岛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发展脉络;通过研究技术规程、处理差异图斑、开展陆海评价、划定工作岸线等工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打下基础;通过研究“三线”划定、编制规划大纲,明确市域国土空间格局和规划编制技术路线;此外,还建立了合规审查长效机制,建设了具备综合支撑、协调共享、辅助决策、监测评估功能的信息平台. 研究结论:青岛市“自下而上”探索与实践需要扎实的基础工作,其规划编制既要适应城市自身发展的诉求,又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设信息平台保障规划实施,并考虑未来与国家层面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相衔接.
  • 摘要:本文结合天津市蓟州区四个典型村乡村规划编制实践经验,对乡村规划编制的理念和技术方法进行探讨,从乡村规划体系顶层设计、生态空间划定、农业空间复合利用、弹性空间设置、村容村貌整治、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建设用地减量化、适用理念的贯彻、强化实施保障、村规民约的制定等方面,就如何做好乡村规划促进乡村振兴提出思路,并辅以具体实践案例进行说明.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耕地“开荒—撂荒”过程的互动机制,对其空间布局进行优化,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农业空间布局提供支撑. 研究方法:NDVI指数变化检测法,重心模型,GIS空间分析法. 研究结果:敖汉旗耕地开荒和撂荒均集中在长胜镇、木头营子乡和新惠镇等北部乡镇,2015年和2017年耕地撂荒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3.88%和1.63%;灌溉保证率和地形坡度是影响敖汉旗耕地质量的主导因素;耕地空间布局优化可根据撂荒风险分级划分为严格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重点整治区. 研究结论:耕地“开荒—撂荒”过程的互动机制可以有效反映耕地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配置情况,通过选择区域耕地质量主导因素和对耕地撂荒风险进行分级,可以对耕地空间布局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
  • 摘要:研究目的:围绕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两个统一”的核心职责,研究提出“多规合一”的新用地分类标准框架,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提供技术参考.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归纳研究.研究结果:用地分类是实施资源调查登记和用途管制的基础,目前空间规划领域“多标并存”,亟待整合,主要问题集中在生态用地、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存在交叉重复,且框架设计缺乏必要的开放性.研究结论:以现状土地利用分类为主体,适当整合其他专项用地分类标准,重点优化方向包括:一级分类应落实国家“三区”管控理念;二级分类应厘清园林草绿地的农业性或生态性归属;三或四级分类应体现建林草地的专业化特征等.
  • 摘要:研究目的:构建新时期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研究方法:理论研究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当前“多规”存在系列问题,给国土空间治理带来危害.以集约优先、保护优先、多规合一、分级分类为原则,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研究结论:“五级四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层次分明、内容明晰,能够提升新时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
  • 摘要:在空间资源机制改革的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国土规划和城乡规划最终走向合一,在市域层面,空间规划体系如何发挥国土规划和城乡规划各自的优势与特点?如何更好地发挥对全域国土空间资源科学的配置,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体系,对城市发展合理“干扰”?如何在长远规划中实现多规协同?青岛市在市域层面的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文章对新的文明发展方式下市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研究.
  • 摘要:研究目的:探索构建一套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用地分类体系,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依据功能和用途管制的差异,可以将城乡用地划分为城镇建设用地(H)、乡村建设用地(V)、农业生产用地(N)、自然生态用地(E)四类.研究结论:新用地分类框架体现了生态文明、“多规合一”、乡村振兴等要求.
  • 摘要:地名,从大的方面来说记载了一个国家、城市的发展历史,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有着它不可磨灭的功绩;从小的方面来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记录着家庭、学校、单位、商场、医院等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址信息,也是人们表达乡愁的一种文化载体.联合国于第六届地名标准化会议9号决议指出:“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造成文化继承和历史传统方面的缺失”,并于2007年第九届会议确定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地名管理工作者,通过分析北京市地名规划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通州区旧城、新城个别地区地名命名的现状为切入点,借鉴国内相关城市的地名规划编制可取之处,提出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规划的建议.希望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规划编制工作为试点,不断推进北京市其他区县地名规划编制工作,逐步提升北京市地名管理工作水平.
  • 摘要: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是根据国家、省、市乡村振兴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条件,对全县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所做的战略性布局和统筹性安排.编制中,必须妥善处理好城镇与乡村、政府与市场、人类与自然、现实与目标及乡村振兴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县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的任务,是根据本县自然人文条件和上级相关规划、文件或指导意见的要求,制定乡村振兴的方针、目标和调控措施,划定乡村振兴功能分区,确定乡村地域类型及发展途径,统筹协调全县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的具体内容,制定规划实施的各项保障措施,并编制规划文本、图件和说明,建立规划成果数据库.
  • 摘要:本文分析了日本空间规划体系中的行政体系、运行体系和法规体系,总结规划体系的特点包括各层规划与规划事权为依据形成空间传导为主的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与专项规划依法形成相互协调为主的体系、重视城乡和区域差异并促进均衡发展作为规划的一贯目标,建立各级规划委员会并负责规划的审议职责、与发展阶段相适应以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为导向调整规划体系.提出的建议包括理顺空间规划层级关系并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强化空间指标主导下的国土空间政策和管制规则的制定、合理定位区域规划功能并提升国家竞争力并促进均衡发展、建立以《国家空间规划法》为核心的空间规划法规体系.
  • 摘要:研究目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营改增”视角分析地方政府商住用地出让行为,可以为当前财税体制深化改革、规范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提供政策参考.研究方法:强度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营改增”使财政压力较大的地方政府增加商住用地出让收入,但并不倾向拍卖出让方式,而是倾向挂牌出让方式,并且显著提高挂牌出让方式的价格;“营改增”后,地方政府通过挂牌出让方式不仅可以获得高额商住用地出让金,而且可以引入优势企业对地区发展产生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未来财税制度改革、土地财政调控与转型过程,不仅需要考虑如何缓解财政压力,而且需要考虑完善挂牌出让流程,或构建透明的土地出让干预机制.
  • 摘要:研究目的:测算全口径农产品贸易的虚拟耕地面积,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中国实际利用的虚拟耕地面积. 研究方法:从消费者角度对13类29种土地资源密集型的大宗初级农产品及其制品的虚拟耕地进行测算,除了测算国际贸易往来的农产品所直接或间接利用的耕地,还考虑了非必需进口的虚拟耕地面积和复种指数因素. 研究结果:2016年中国全口径农产品贸易的实际虚拟耕地净进口量介于2406.37万~2830.42万公顷之间;水产品类、油料类、经济作物类、蔬菜类、肉类、粮食类等既是主要的进口产品,也是主要的出口产品;大豆和花生等油料类农产品的进出口类型则较为单一. 研究结论:中国油料类、水产品类、经济作物类、蔬菜类、肉类、粮食类等农产品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和出口潜力,在应对新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战中,需要基于全口径农产品贸易的中国虚拟耕地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耕地保护战略.
  • 摘要:研究目的:土地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城乡建设用地是土地利用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与布局是否合理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研究方法:应用限制性系数法确定环鄱阳湖城市群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区域,核算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临界阈值,计算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丰度,与现状城乡建设用地比较并进行空间格局匹配性分析,得到环鄱阳湖城市群各个县(市、区)的剩余开发强度和空间匹配度. 研究结果:环鄱阳湖城市群不同城乡建设用地等级中,最适宜区、较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分别为313062.49公顷、247728.75公顷、86702.80公顷和2950914.02公顷;环鄱阳湖城市群剩余开发强度为12.32%,空间匹配度为0.76;各个县(市、区)剩余开发强度介于4.93%~53.54%之间,空间匹配度介于0.11~1.00之间,各县(市、区)变化范围较大. 研究结论:剩余开发强度与空间匹配度之间的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状态,这为城乡建设用地的精细化管理、制定空间格局优化调控政策提供依据.
  • 摘要:增进农户福祉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土地流转在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导致农户的生计资本分化,影响农户的主观福祉.本文构建了七维生计资本量化指标体系,以五省1600份土地转出农户问卷调查为基础,运用多项O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生计资本对土地转出农户主观福祉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地转出后,样本农户的主观福祉普遍较高,土地转出农户主观福祉整体上呈现中西部递减的趋势;农户身体状况越好,拥有汽车或大型农机具数量越多,越易贷款,加入农民合作社,同村亲戚数量越多,土地地力越好,生活自信心越高,面对挫折抗压韧性越大,其主观福祉越高.为此,政府应加强医疗保障,拓宽农户贷款渠道,鼓励农户加入合作社,保障土地地力提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 摘要: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安徽省郎溪县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农地转出意愿与转出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以期为促进农地有序流转,提高农地流转效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农地转出意愿是理想状态下的选择,主要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影响;而转出行为是现实状态下的决定,主要受行为态度和知觉控制影响.农地流转后转入户毁约弃耕、承包地被过度利用或撂荒等风险严重阻滞了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向转出行为顺利转化,是导致意愿与行为相悖离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农地流转效率,必须为年龄偏大的农户提供就业培训,为其增加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加强农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增强农户流转意识;慎重对待农地流转可能带来的各类隐性风险,严防毁约弃耕、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及大规模囤地、撂荒等现象的发生.
  • 摘要:研究目的:从农村宅基地功能分化角度探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回溯研究法. 研究结果:运用威廉姆斯资产专用、可占用性准租概念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宅基地最佳用途与次优用途之间的效用差距越来越大,即可占用性准租空间逐渐增大,农村宅基地功能产生分化,除了居住保障功能,其他非居住功能逐渐显现.然后研究宅基地功能分化与乡村发展阶段关系,认为在乡村发展不同阶段,农村宅基地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分化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 研究结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当适度保留农村宅基地居住保障功能,使农村居民“住有所居”;挖掘农村宅基地建设用地空间潜力,为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发挥宅基地资产功能,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 摘要:研究目的:明晰耕地数量、农业资本、劳动力投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助力分区域统筹协调配置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研究方法:C-D模型,岭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全国农业增长对耕地投入变化的敏感度最高,农业增长对劳动力要素依赖性最小,资本投入在全国农业生产三大要素中的贡献率最为稳定且相对较高;四地区对农业增长贡献率最高的要素皆为资本,东部、西部地区贡献率最低为耕地,中部、东北贡献率最低为耕地.研究结论:耕地投入量的减少对农业增长有负向作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入资本驱动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应将耕地提质增量,增加农业投资作为保障农业增长的重要手段.
  • 摘要:目的:开展新型城镇化风险识别与评价,能够有效规避和降低新型城镇化的潜在风险,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包含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生态风险4个维度共17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极值法,对2010—2014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风险进行测度. 结果:总体上,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风险处于逐渐下降趋势.政治风险呈波动性变化特征;社会风险明显下降,城乡差距逐年缩小,城乡一体化成效显著;经济风险指数不断下降,经济增长以中高速平稳运行,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改善;生态风险显著降低,说明新型城镇化逐步摆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路子. 结论:为有效规避新型城镇化潜在风险,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破解土地财政依赖难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 摘要:兼业型农户,即将务农和务工作为其主要生计方式的农户,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常见的农户形态.探索兼业型农户的城镇化意愿,有利于挖掘典型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农户的真实诉求,对激励农户进行城镇化十分有益.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影响农户城镇化意愿的因素有3类:内驱因素、外驱因素和调节因素.调节因素分别正向作用于外驱因素和内驱因素,对农户城镇化意愿具有促进作用.可以从提高外驱因素中城市吸引力和内驱因素来提高兼业型农户的城镇化意愿,提高城市的“有效”吸引力是关键,提高农户的家庭资本是根本。
  • 摘要:研究目的:探索城市新区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方法,科学测算城市新区基准地价.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多因素比较法.研究结果:将城市新区与地价成熟悉区作为一个整体研究,通过多因素比较法建立地价成熟区和城市新区土地区位及其他因素差异的修正关系,构建各片区可比定级指标体系进行定级并测算基准地价.研究结论:研究提出的方法不仅克服了城市新区基准地价评估资料缺乏等问题,而且将同一行政区划的城市新区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使城市新区不同组团之间地价测算具有可操作性.
  • 摘要:缺乏对公平性问题的关注造成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与生态系统实际管理(如生态补偿)的脱节.本文以武汉市1995年、2005年、2015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六类土地利用信息为基础,在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总经济价值基础上引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配基尼系数,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空间利益和居民利益分配.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武汉市不同用地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配的洛伦兹曲线不断偏离绝对平均线,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全市不同用地类型中的分布差异不断增大;城市化进程导致武汉市居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郊区和中心城区的分配更不均衡;武汉市区域内、外部居民生态系统收益分配也极为不平等.该研究为土地利用相关政策制订、促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利益分配和不同群体间利益分配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东部沿海经济区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分异特征. 研究方法:运用非期望的超效率SBM模型、全局和局部Moran's I指数,测度了2002—2016年东部沿海经济区及其25个地级市(直辖市)的耕地利用效率并分析其空间格局分异规律;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刻画耕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特征. 研究结果:2002—2016年,东部沿海经济区耕地利用效率整体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整体效率值并不高,纯技术效率所占比例较大,对综合效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区耕地利用效率整体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以空间集聚为主要分布模式,局部集聚呈高高效率区和低低效率区“两极分化”格局;东部沿海经济区及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耕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均呈正向增长的态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研究结论:从建立耕地低碳利用保障机制、加大规模投入水平、实行高效严格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三方面提供政策建议.
  • 摘要:梳理相关文献,结合中国“城中村”现象的产生发展和中央在“三块地”改革试点过程中对整治入市的改革要求,分析典型地区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和面临的困难,探讨整治入市对“城中村”改造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结合试点地区在整治入市试点过程中的实践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思考整治入市改革试点进展缓慢的可能原因,并从强化责任、前期调查、优化机制、群众工作、因地制宜、统筹宅改六个方面为科学推进“城中村”整治入市提出对策建议.
  •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农牧交错区耕地非边际化特征,并从农户耕种规模与收益水平视角探讨造成农牧交错区耕地非边际化特征的动因. 研究方法:半结构式访谈法,综合平衡法. 研究结果:随着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2008—2013年科尔心左翼后旗耕地面积不降反增,草地被开垦为耕地现象明显;2008—2013年科尔心左翼后旗耕地边际化现象不明显,单位耕地面积平均纯收益为5412.60元/公顷,农民为了增加收入而扩大耕种规模. 研究结论:虽然农牧交错区单位面积耕种收益水平不高,但由于可以实现规模经营,农民通过人为垦殖等方式,扩大耕地面积而使劳均耕种收益达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是造成边际耕地呈现非边际化特征的重要原因.研究建议,加强对农牧交错区边际耕地合理利用方面的研究,并针对农牧交错区进一步采取生态保护措施,降低耕地扩展引发生态环境恶化的风险.
  • 摘要:合理构建区域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是抵御耕地景观生态风险、保障耕地生态质量的重要举措.研究以南方丘陵区典型县——奉新县为研究区,对区域耕地景观生态安全进行评价,试图探究县域尺度耕地景观生态安全的空间聚集特征.同时,尝试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索了研究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的空间地域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处于“危险”状态的行政村达2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2.921%,区域耕地景观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研究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指数呈全局空间正相关,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有显著聚集特征的局部区域为HH型聚集和LL型聚集,呈显著的高值聚集和低值聚集;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较传统全局回归模型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可以较好地揭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的地域差异;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景观生态安全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平稳性,依据影响因素作用强度的地域差异,可以将研究区划分为距居民点的距离负向影响区、地形位指数负向影响区、年平均降雨量负向影响区和人口密度正向影响区.研究为探究耕地景观生态安全干扰来源、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及管理对策如何落实到空间地域上提供了参考依据.
  •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中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探索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土地综合效益是发展必然.以往边际耕地的认定常与土地经济挂钩,但有大量未满足经济学中边际耕地概念的土地,在利益驱使下逐渐成为土地开发整治的主战场.但盲目开荒造田,忽视当地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与资源可持续利用背道而驰.本研究以位于半干旱沙区的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将边际耕地的概念扩展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范围,建立基于海拔、降水量、地下水可开采规模、土壤类型的诊断体系,运用限制因子法识别研究区资源约束性边际耕地,研究结论为研究区资源约束性边际耕地的面积为50109.906公顷,占全旗总面积的4.36%,零碎分布于朝鲁吐镇、努古斯台镇、甘旗卡镇、茂道吐苏木、阿都沁苏木、海鲁吐镇等11个镇(苏木),并判断得出各地区边际耕地最主要的约束因子.研究成果为后续边际耕地的研究形成基础资料,为今后土地整治提供更为细致的范围选择.
  •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全国通过土地整治综合工程可挖掘的粮食增产潜力,以期为中国耕地保护、粮食安全战略提供理论支撑. 研究方法:本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单位,采用105个农业生态小区的粮食作物审定品种的区式产量数据,对中国的粮食增产潜力进行测算. 研究结果:2015年中国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为11.57亿吨,远高于2012—2015年的中国粮食总产量的平均值6.05亿吨,中国仍有较大粮食增产潜力;2003—2015年全国粮食实际单产提升28.67%,粮食总产量提升34.46%,对稳定中国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结论:土地整治工程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作物生长条件,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粮食增产潜力的可实现程度会越来越高.但现阶段,土地综合整治技术尚不能完全克服影响粮食生产潜力发挥的障碍因素,实现粮食潜力的充分挖掘.
  • 摘要:研究目的:将恢复力思维引入土地整治中,构建“土地整治+生态”概念模型,设计土地整治的恢复力建设路径,为新时代土地整治理论创新开拓新方向和基础. 研究方法:文献综合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 研究结果:土地整治的对象是一个自然社会生态综合系统,离不开恢复力思维,包括系统性、动态性、适应性和持续性等,土地整治需要考虑系统的多尺度效应、阈值效应和适应性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恢复力的建设可作为土地整治的新目标,恢复力理论可作为生态型土地整治的理论基础;实现“土地整治+生态”模式,需要在土地整治的调查、评价、规划、设计、监管等全过程开展理论与技术创新. 研究结论:恢复力思维可为“土地整治+生态”模式提供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工具.
  • 摘要:精准扶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为加快推进精准脱贫步伐,临沂市国土资源系统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精准扶贫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建设和土地增减挂钩三种模式,走出一条土地整治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径.通过三年来的实践,认为要实现贫困村全面快速脱贫,下一步还须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即强化部门联动、加大资金投入和实行跨地区增减挂钩或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扶持.
  • 摘要:生态网络通过廊道将生态源地斑块进行连接,是疏通区域生态过程,缓解当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之间的有效途径.土地整治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对区域的生态网络也有着直接影响.鉴于目前学者对于土地整治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较少,本文从生态网络构建的角度出发,以目前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西部露天矿区伊敏矿为研究区域,基于“连通性—生境质量—生态系统服务”三个方面综合识别生态源地;基于最小耗费路径构建区域生态网络.旨在从生态系统的角度,为当地土地整治规划和实施评价提供一些新的建议.
  •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农民视角研究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探究如何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保障不同类型农民的合法权益,进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促进农民“城市化”. 研究方法:运用成本收益理论构建基于农民视角的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测度模型. 研究结果:从农民实际获得的补偿测算农地非农化微观配置效率值来看,效率均值总体偏低;分区域和农户类型来看,区域之间和不同类型农户计算的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均值差异显著. 研究结论:当前的征地补偿标准难以保障农民征地前后生活水平不受影响;农民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不仅期望实现成本收益的平衡,作为土地产权主体也有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强烈愿望;让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是稳定农民生计和改善当前征地冲突的有效路径.
  • 摘要:研究目的:推动土地整治向全域土地整治方向转型,研究全域土地整治的内涵和规划模式,为全域土地整治提供理论指引和实践探索.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构建全域土地整治规划的模式,并建立规划框架,通过规划引导全域土地整治的多目标实现.研究结论:全域土地整治规划以县级为单位的尺度,将县域与所处的区域体系统一,在县域内部以乡镇尺度划分单元子系统,统领“城市”及“乡村”空间形成进行组织协调和运作的协同统一系统,探讨全域土地整治实现空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理论可行性.
  •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三个典型的农业产业链金融信托实践案例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农业产业链金融信托的实践经验,为解决农业融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经验借鉴. 研究方法:典型案例分析法. 研究结果:商业信托利用农业产业链上参与主体之间的内在合作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创新融资机制,破解了农地抵押贷款缺乏有效抵押物的难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提高,可以有效降低融资交易成本,改变传统融资模式中征信和监督的高成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服务提供、订单农业,以及利用农业产业链上参与各方互利互惠、相互制约的交易关系,是提高农业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的有力举措,大大降低了信贷违约风险发生. 研究结论:提出政府应继续鼓励利用信托等金融工具创新农业融资机制,并做好制度保障、建立征信数据平台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 摘要:研究目的:计量不同时间尺度上土地资源和煤炭能源消耗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定量影响,进而揭示两者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转型机制. 研究方法:改进C-D生产函数. 研究结果与结论:理论分析表明,土地非农化和煤炭消费波动趋势都与经济增长整体变动态势基本一致,并呈现Logistic曲线规律;与美国经济中低速增长不同的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土地、尤其是煤炭消耗于2003—2004年出现脱钩,并且土地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和煤炭能源产业转型早于新常态经济转型.计量分析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技术效率由第一阶段(1978—1994年)的2.38提升到第二段(1995—2013年)的3.21,两阶段经济增长分别主要依靠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驱动,并且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很难被资本要素投入替代,而煤炭消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正向驱动变为负相关,即煤炭能源正在被石油、天然气和其他清洁能源或土地、劳动和资本要素替代.区域对比发现,1996—2013年4个变量弹性系数和由大到小排序分别为东北(2.603)>东部(1.478)>中部(1.310)>西部(0.991),大致呈现弹性系数和随着经济发展程度增大而增大的规律.东部地区劳动贡献度(0.663)处于首位,即为人才创新型区域;中部和东北地区土地贡献度(0.581)处于首位,为土地驱动型区域;西部地区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0.688)处于首位,为资本推动型区域.调控对策建议,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向人才、技术创新型转变,并且土地利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较为持久,煤炭产业由于贡献度发生方向性改变而急需转型升级.因此,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宏观层面的公共政策创新应该集中在压缩煤炭消费和差别化调控主导贡献因素上(如东部重点调控劳动力要素,中部和东北部重点调控土地要素,西部重点调控资本要素).
  • 摘要:生态耕种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耕地保护成效和保障农作物质量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江西省11市47县(区)1488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89.85%的样本农户表示愿意采纳生态耕种,并对生态耕种的收益预期和推广预期维持在较高水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生态耕种推广预期、生产交流、邻里效应、政策补贴和技术培训变量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不同限定条件下,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其中:收益预期、信息传播力度和技术培训对低推广预期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影响更强;风险预期越低,对缺乏交流农户的采纳意愿影响更大;邻里效应小的农户主要受信息传播力度和技术培训的影响;需要政策补贴的农户,生产交流越频繁,邻里效应越强,其采纳愿望更强烈;参加了培训的农户,影响其采纳意愿的因素主要有收益预期和信息传播力度.政府应在加强生态耕种宣传与推广、搭建农户生产交流平台、完善生态耕种补贴与激励政策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 摘要:由于中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行自上而下、层层下分的分配方式,涉及多层级政府间关系,因而受到政府的广泛关注,获取更多指标成为各地竞相追逐的焦点,然而学界对指标分配的政府间关系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基于三维框架下的政府间关系视角分析了三级政府“因指标而互动”的策略选择,推演了指标取得成本偏低和偏高对基层政府和中间政府行为决策的影响,并以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政策为例,应用三维分析框架进行了解释.研究结果显示:基层政府的行为会对中间政府甚至顶层政府产生影响;指标取得成本是激励基层政府行为的关键,成本过高会导致违法用地的产生,成本过低会导致基层政府对指标的过度需求;现行增量建设用地指标与存量建设用地效率挂钩的分配方式针对性强,地方为争取更多指标,利用好存量土地是关键途径,具有倒逼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提升的功效;为提高指标利用效率,顶层政府可从“做对价格——通过公开市场交易平台反应指标真实成本”“做对协调——通过制定合理分配原则减少地区竞争导致的低效”“做对激励——明确指标利用效率作为分配的关键依据”三个方面着力.
  •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视角,分析中美耕地保护政策优势与不足,为优化完善中国耕地保护政策体系,实现耕地保护、城镇建设和利益补偿三者的协调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美国耕地保护政策体系中,土地发展权的设置和转移机制对协调城乡发展、平衡利益分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对完善中国耕地保护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研究结论:中国的耕地保护政策在统筹耕地保护和城镇建设双目标下,要综合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着力健全耕地指标转移补偿机制,合理制定补偿标准,可通过明确产权、显化耕地价值、完善交易机制等路径进行完善.
  •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工业SO2排放与煤炭生产、消费存在必然的联系.研究方法:相关分析方法和改进的物理学重心模型.研究结果与结论:时序特征显示:西部煤炭生产、煤炭消费量和工业SO2排放量整体都呈现上升趋势,三者增长率均呈现多波峰“M”状波动.重心轨迹显示:工业SO2排放轨迹呈现为倒“L”形,煤炭生产和消费轨迹呈现为“J”形.综合对比发现:煤炭生产从源头上影响工业SO2排放,煤炭消费从空间上影响工业SO2排放,为消减工业SO2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在优先减少煤炭消费、增加清洁能源比例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对煤炭生产过程的管控.
  • 摘要:介绍了土地管理实践中,设施农用地的监管、认定困难及违法项目多发等情况的原因和建议.相关管理机制主要是在中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分类管理、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分类管理制度框架下,用途转变与征地制度捆绑实施的机制下,基于保护农业发展理念形成的一种管理机制;设施农用地的土地分类可以进行适当调整.然后,对无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农业产业、非农经营性产业进行了投资收益和土地取得成本的经济学分析,明确了设施农用地内涵的边界范围和违法项目的经济动机、超额收益.最后,提出了完善设施农用地分类,动态更新细化设施农用地概念;探索设施农业用地“只转变用途不征收”模式,完善土地市场信息交流机制;提升设施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科学核算违法收益和加强设施农用地监管及违法处理等建议.
  •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案例研究,初探“多规合一”下县域空间管制分区及开发强度. 研究方法:采用“3S”与层次分析法,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两方面构建阻力因子评价体系,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开展新昌县空间管制分区,并结合空间聚合生成的农田保护区,进一步修正空间管制分区边界. 研究结果:新昌县国土空间以生态用地、农用地为主,建设用地开发空间有限.适宜生态用地扩张的面积占新昌县总面积的47.87%,适宜农业生产的面积占比达45.80%,其中予以严格保护和高度限制开发的生态用地、农用地面积占比达75.12%,符合新昌县生态功能保障区的总体定位.而适宜建设用地扩张的面积占比仅为6.3%. 研究结论:结合新昌县环境功能区划成果参与模型计算及分区结果修正,尝试构建了“多规合一”的空间管制分区方案;分区结果更适用于空间为导向的宏观尺度空间管制,如何实现与用途为导向的中微观尺度空间管制衔接,仍需通过进一步提高数据精度及完善阻力因子评估体系来进行尺度推绎.分区结果获取过程相对客观,但阻力因子选择与赋值的主观性需在今后研究中予以改进.
  • 摘要:研究目的:厘清中国自然资源所有权体系,思考构建中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明确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工作重点与目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自然资源全民所有权并不是民法物权上的概念,而是集公法、私法为一体的复合权利体系.构建以自然资源所有权为核心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时,要注意公私法共同规制下的权利多重性、主体复杂性和法律关系复合性.研究结论:开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需要区分与不动产登记的关系,以自然资源所有权确权登记为核心,同时以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为基础,重点记载公法所有权体制下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限制与规范.
  • 摘要:地形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格局,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以中越边境地区(广西段)26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DEM提取高程、坡度等信息,对研究区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得到三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地形位指数、优势分布指数分析研究区三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水域、耕地为主.研究期间,研究区耕地、园地、草地、林地大幅度减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大幅度增加.低地形位区域是耕地、草地、城镇工矿及农村居民点、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用地的优势分布区域.中低地形位区域是园地的优势分布区域,中高和高地形位区域是林地的优势分布区域.
  •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煤炭城市矿地冲突日益加剧.中国煤炭城市的土地冲突主要表现为城市建设覆盖的大量煤炭资源、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及煤炭城市和煤矿的生态和经济冲突加剧.为化解煤炭城市煤炭开采与城市建设互相冲突的矛盾,本文在厘清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统筹地下煤炭资源开采与地上土地资源利用的立体空间分析框架,并以土地和煤炭资源作为主要的相互影响对象,将土地利用系统作为影响载体,借助经济学比较优势和效用均衡理论,依次估算土地资源综合利用价值(CP)、地下煤炭资源价值(MP);然后通过地下煤炭价值和地上土地资源综合利用价值均衡分析,分别确定禁采(建设)、缓采(可建)和可采(扩展)三个边界,进而将立体空间区域内的地下煤炭开采和地上土地资源利用,分别划分为禁采建成区、限采可建区、缓采有条件建设区和可采禁建区四个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最后以煤炭型城市济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价值均衡的立体空间优化模型很好地解决了地矿冲突矛盾,能够为煤炭城市立体空间发展模式选择和调控政策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对现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总结与反思,提出机构改革背景下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思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法.研究结果:为构建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议系统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一国土空间用途分类标准,实行全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建立逻辑严密的空间用途传导机制,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用途管制事权,科学构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指标体系,创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考核方式等.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自然资源部成立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也是对现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延伸和完善.
  • 摘要:研究中国土地行政复议案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准确把握土地行政复议案件现状特征、演变规律及规范开展相关处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对行政复议理论基础与政策路径的梳理,系统总结了土地行政复议现象产生的宏观原因,进而通过全局趋势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2000—2015年全国土地行政复议案件的时空分布特征、演变趋势与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全国年土地行政复议案件数量整体呈连续增加态势,行政相对人复议成功率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演变过程.土地行政复议案件的空间分布与中国宏观人口—经济格局基本匹配,整体具有东南多西北少的空间分异特征,大致以中部地区主要省份为核心,经历了先向东部沿海地区、后向西北与西南地区蔓延扩张的空间演进过程.中国土地行政复议案件数量的时空演变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建成区面积、土地财政收入状况、土地市场化水平、区位条件等因素共同驱动.但受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影响,各因子在不同年份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各地市土地绩效时空变异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研究方法:改进TOPSIS模型、ArcGIS空间分析法等. 研究结果:各地市土地综合绩效不断上升,空间集聚现象显著,绩效整体呈“南高北低”现象;经济、社会、生态绩效在不同时间点均呈现出较强的空间差异性,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在时间上呈趋同现象;经济落后区生态绩效起始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经济发达区生态绩效水平提升迅速;科技投入水平、市场化水平对综合绩效及经济、社会、生态绩效均有提升效应;城镇化水平有利综合绩效及经济、社会绩效提升,但不利于生态绩效提升;工业比例下降有利于生态绩效优化. 研究结论:从提升政府土地管理水平、建立差异化的土地利用治理机制,以及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出发,实现土地利用绩效的提高.
  • 摘要:本文构建改进后的Solow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方法,以西部八个资源型城市为例,重点揭示其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规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采矿用地面积存在相关性.1999—2016年研究区经济增长率与能源消耗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2008—2016年研究区经济增长率与采矿用地面积增长率均呈波动下降趋势.主导驱动因子各异.就整体而言,能源消耗是研究区主要的驱动力,其次是资本的投入.就各地区而言,能源驱动型城市有攀枝花市、石嘴山市、庆阳市,资本驱动型城市有六盘水市和榆林市,劳动驱动型城市有鄂尔多斯市,采矿用地驱动型有阿克苏地区.规模报酬均递减.研究区内城市要素系数和均小于1,阿克苏地区、榆林市和石嘴山市系数和介于0~0.5之间,六盘水市、鄂尔多斯市、攀枝花市和庆阳市介于0.5~1之间.综合技术年进步率整体较低.石嘴山市、阿克苏地区、榆林市的科技水平贡献度超过了5%,攀枝花市、庆阳市、鄂尔多斯市、六盘水市的科技水平贡献度低于5%.由此判断,西部许多城市只依靠资源开发难以可持续发展.
  • 摘要:研究目的:深入剖析《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服务于试点方案的完善与细化,保证这项事关集体土地制度和城市住房制度的政策创新得以顺利推进. 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 研究结果: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性住房可能会面临着资金来源、租金确定、收益分配、违法违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有利于试点方案的完善与细化,进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研究结论:在资金来源方面,农村建设租赁性住房的资金来源应该通过集体独资、集体经济组织号召下的村民集资与建设用地抵押相结合、联营和入股等途径解决,根据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满足条件,将农村建设的租赁性住房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划分成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进而确定其投资主体和提供主体;在租金确定上,农村集体建设租赁性住房的租金水平应该参照商品住宅对外出租的价格做减价修正确定;在利益分配上,按照“谁投资,谁受益”、体现集体建设用地权利,兼顾成员权的原则,构建起政府、农民集体、企业和村民共同受益的利益分配格局;在治理违法违规上,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租赁性住房,同时强化政府部门的过程监管.
  • 摘要:研究目的:生态耕种是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落实数量、质量与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战略的重要手段,系统分析掌握农户生态耕种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农户生态耕种激励政策的制定具有积极意义.研究方法:增强回归树(BRT)模型.研究结果:影响农户生态耕种意愿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是技术效用认知、年龄、耕种块数、性别、技能培训、家庭总人数、生态耕种信息来源、环保价值认知;农户生态耕种意愿是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内在感知特征和外部环境特征共同影响的.研究结论:应该加强农户对生态耕种技术的正确认知、发展规模化经营、并且注重农户外部环境网络的培育,为农户搭建良好的社会交往平台.
  • 摘要:研究目的:探索一种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休耕政策实施的异化风险新命题,剖析休耕政策实施的异化风险和形成路径,以期为休耕制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基于休耕时序,休耕准备面临耕地权益风险、实施组织风险、社会保障风险、管理风险;风险形成路径与耕地产权界定模糊、激励政策不足、监督管理不善、目标政策偏离等密切相关;从政策宣传培训体系、政策保障体系、休耕年度计划、多元资金保障体系和风险预警体系构建,以实现休耕政策有序推进.研究结论:休耕政策实施异化风险判别、路径与应对,实现休耕政策科学推进的有益补充.
  • 摘要:京津冀地区作为全国经济第三增长极,在新时期协同发展的效果尤为重要.如何协调该区域的耕地保护与发展,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在对京津冀地区耕地现状和布局的充分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采取不同方式、方法,提出对京津冀地区耕地进行分区保护,划分重点保护区、提升整治区、生态退耕区等区域,并提出优化整合措施,为区域的协同发展提供依据.
  • 摘要:研究目的:开展典型区域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是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有效保护的基础工作,可为全面推进当地土地资源管护模式转变,切实提升区域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构建绿色国土空间格局,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信息支撑. 研究方法:本文以鄂尔多斯市粮食主产区达拉特旗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从土地生态状况自然基础条件、土地生态状况结构性条件、土地损毁、退化状况、生态建设与保护综合效应情况、区域性情况等方面为准则层,选取了14个指标层、44个元指标构建了耕地新垦区土地生态状况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AHP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确定指标的权重. 研究结果:基于ArcGIS软件,以2013年度指标涉及数据为基础,运用综合指数法对达拉特旗107个行政村单元进行精细评估,基于总分频率曲线法将达拉特旗生态状况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土地生态状况质量优和良的涉及42个村,所占比例为26.8%,主要分布在达拉特旗的黄河冲积平原区;土地生态状况质量一般和差的涉及45个村,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56.81%,主要集中在达拉特旗中部和南部即丘陵砂石沟壑区和库布齐沙漠区,植被覆盖度低,水土流失严重. 研究结论:按照研究区评估结果,提出不同级别土地保护利用方向,为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支持和依据.
  • 摘要:研究目的:在全省尺度上界定“应该得到补偿”和“应该支付补偿”的两大区域范围,以及湖北省各市州应得或应付补偿的优先序. 研究方法:基于耕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外溢模型和补偿优先度模型. 研究结果:襄阳、荆门、潜江等11个市(州、区)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外溢市(州、区),多位于湖北省东部和中部地区,耕地禀赋较好;神农架、恩施、十堰等6个市(州、区)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输入市(州、区),多位于湖北省西部和东南部地区,耕地禀赋较差;在应得补偿的11个市(州)中,优先度变化范围为0.183~0.815,在应付补偿的6个市(州)中,优先度变化范围为0.506~0.864. 研究结论:资源禀赋是影响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外溢与否的基本因素;湖北省应得补偿的11个市(州)从大到小的优先顺序为黄冈、荆门、荆州、潜江、随州、天门、武汉、仙桃、襄阳、孝感、宜昌.应付补偿的6个市(州、区)从大到小的优先顺序为神龙架、恩施、十堰、鄂州、黄石、咸宁.
  • 摘要:研究目的: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就如何改革宅基地制度,提出新的思路以及政策建议. 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政策分析、实践分析. 研究结果:现行的宅基地制度,在社会各领域产生了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宅基地实行无偿取得却没有有效退出机制.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坚持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将居住保障功能赋予资格权,财产价值功能赋予使用权,使得产权结构更为合理,并释放了宅基地财产价值功能.“三权分置”成为中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中国乡村各地情况不一,需因地制宜探索实施“三权分置”改革模式. 研究结论:近郊乡村与远郊乡村可分别探索“三权分置+国有化”与“三权分置+指标化”模式,同时宅基地制度改革不是一项独立的改革,与农村产业转型、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建立、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农村社会保障等领域息息相关,必须和相关配套保障措施改革同步推进.
  • 摘要:研究目的与方法: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基于农民集体和政府对土地增值的贡献和所应承担的风险,对农用地征收转用过程中产生的增值收益进行度量和分配.研究结果:从理论分配结果来看,湖北省17个地(市、州)的分异较大,在农用地征收转用过程中农民集体获得增值收益分配额为299.79万~1412.83万元/公顷,分配比例为17.8%~66.13%.研究结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农民集体获得增值收益的分配额度越高,但分配比例越低;通过实际与理论分配结果的对比发现,当前的分配模式极大地损害了农民集体的经济权益,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民集体可获得的实际与理论分配额度之间的差距越大,实际与理论分配比例之间的差距越小.
  • 摘要:本文从维护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强化土地出让合同管控效力,避免管理失位,加强规划管控刚性,降低用地安全隐患等方面,分析了限制工业用地分割与合并的合理性,同时从限制工业用地分割与合并的合规性、企业用地实际需求、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的经济学规律,以及增加建设用地有效供给的角度,分析了放开工业用地分割与合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兼顾现实合理性与必要性统一,按照落实“放管服”要求,有条件放开宗地分割与合并限制.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城市土地出让价格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探究其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为土地市场的监管和土地调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借鉴. 研究方法: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中国城市土地出让价格的总体水平在研究期内不断提升,土地出让的平均价格由102.92万元/公顷增加到1311.91万元/公顷,地区差异呈现一个先缩小后扩大的“U”形变化趋势.中国城市土地出让价格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H-H型集聚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L-L型集聚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冷热点区域的分布呈现出“东热西冷”的空间格局;热点区域城市以H-H型和L-H型关联为主,冷点区域城市以L-L型和H-L型关联为主,但H-L型关联逐渐减少.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发展导向及空间毗邻效应等因素共同塑造了中国城市土地出让价格的空间分布格局. 研究结论: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土地调控策略,实现城市土地出让价格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协调.
  • 摘要:研究目的:探索中国耕地景观格局的经向、纬向和垂直地带性演变规律,剖析引起中国耕地景观变化的时空维动力机制.研究方法:综合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和地理空间分析方法,研发像元尺度的耕地景观结构分类模型,进而从景观结构动态变化的视角出发,分析耕地景观格局的地带性规律.研究结果与结论:中国耕地景观格局总体呈现出破碎化趋势,且耕地景观主体规模以105°E为分界线,呈现出东增西减的经向差异,以28°N呈现北增南减的纬向差异.垂向层面,中国耕地景观主体呈显著的“上山下坡”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动力机制可概括为时间层面的城镇化进程及空间层面的城市扩张模式.
  • 摘要:面对煤矿区土地退化日益加重带来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露天矿区内覆煤地表的范围难以准确界定的现实难题,本文基于煤矿区典型地物水体、植被、裸地和煤堆的光谱特征及Landsat8遥感数据的波段特性,提出了归一化差异煤矿指数NDCMI,并结合地物样本的NDCMI值设定阈值,对煤堆与矿区背景地物信息加以区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利用Landsat8的蓝光、红光、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组成的NDCMI方法在小龙潭矿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2013—2018年,布沼坝露天矿开采活动面积增加了一倍多,而小龙潭露天矿的开采活动面积减少了40%;空间上小龙潭矿区的煤炭开采活动重心呈现自东北向西南,从小龙潭露天矿向布沼坝露天矿转移的趋势,大大增加了布沼坝露天矿的生态环境压力.
  • 摘要:以云南镇雄煤矿—威信煤矿开采区为研究区,引入矿点归一化指数作为反映人为采矿活动对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影响的环境因子,构建能同时反映环境因子与属性空间变异性的支持向量非线性回归克里金模型,根据50个实际采样训练点进行研究区土壤有机质预测性制图,通过七个野外独立验证点验证模型精度.结果显示:支持向量非线性回归克里金插值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12与0.0177,显著高于普通克里金插值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预测精度.研究表明:支持向量非线性回归克里金模型能有效揭示矿区环境下土壤有机质与环境因子及属性空间变异的内在关系,以此为基础的土壤有机质预测制图精度较高,为训练点获取困难的环境下土壤有机质预测性制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 摘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编制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是中国在新的职责定位下面临的一项新任务,该报告的编写一方面有利于对自然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另一方面有助于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且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但如何编制符合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特征,以适应当前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分类的报告,还需要深入思考.笔者通过剖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编制中遇到的现象与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几点对策建议,以期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 摘要:本文在将研究区划分为村内建设用地、村内发展备用地和村庄外部用地三个独立空间的基础上构建了村域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首阳村2005年、2010年和2016年三个时期空间分辨率优于0.5米的遥感影像,历年土地调查,社会、经济等数据为基础,利用“互联网+3S”等技术,全面查清了首阳村各时期土地利用结构及功能.采用专家调查法设计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村民入户调研表,以入户、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村庄现状、村民需求、村庄未来发展等进行全面调研.为保证调研数据的真实与可靠,本文通过调研对象选取、调研数量控制、调研点位布局等方法对调研进行有效控制.基于获取的调查、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研究期内首阳村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律及成因;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首阳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内建设用地结构及布局优化、村庄绿地景观建设,以及以中药材为特色农业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和重点,为科学编制首阳村土地利用规划,探索乡村振兴道路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在分析了中国长期以来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当前对统一调查技术体系的迫切需求,阐述土地利用与土地资源、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土地资源调查、自然资源调查的数据关系,提出相关技术建议.研究方法:资料分析法.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快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管理标准规范研制,构建以国土基础调查为核心,专题调查为重点,成果综合集成应用服务相结合的全国自然资源统一调查技术体系的建议.研究结论:该技术体系可以有效克服自然资源调查分工不明确和调查数据成果冲突问题,将有效推进中国自然资源的统一调查登记和自然资源统一监测监管,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剖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领域的已有研究,探索并完善中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研究方法:文献收集法、社会网络分析、SPSS统计分析.研究结果:随着政策导向,中国的国土空间管制研究已从土地层面转向空间层面,但城市土地用途管制研究仍占大多数;“多规合一”、空间规划和GIS技术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研究领域较广,主要是分为空间分区与方法研究、空间规划与利用研究及空间管制与开发研究三个主题.研究结论:仍需进一步探讨国土空间用途分区的科学划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协调统一,以及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优化健全.
  • 摘要:研究目的:以内蒙古杭锦旗为例,基于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与生态用地分类系统,确定研究区域各类生态用地为生态源地,运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方法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划定县域生态空间边界,为科学合理编制空间规划、制定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在网格尺度上,利用景观安全格局法和GIS空间分析法构建县域景观安全格局,从而开展生态空间边界划定研究. 研究结果:将研究区域生态用地分为基础性生态用地、保全性生态用地、辅助性生态用地三个一级类,林地、牧草地、水域、沙地、耕地、园地六个二级类;选取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三个重要生态功能构建研究区单一生态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划定生态空间面积为6987.25平方千米,占全旗总面积的37.2%. 研究结论:内蒙古杭锦旗耕地面积、园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占比较小,其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生态服务功能不明显.研究区是一个以牧草地和沙地为主的经济欠发达的小城镇地区,虽然自然生态环境比较敏感,但不存在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防风固沙是其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他生态服务功能作用不显著.因此,在划定生态空间边界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用地分类体系,再确定城乡发展过程中与之相对应的城市生态空间,构建健全的城市生态廊道体系,保障城市的生态稳定与环境安全.
  • 摘要:以江苏省的54个市县为研究对象,以其2014—2016年三年平均值的土地及社会经济截面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对土地城镇化质量进行测算,并对其进行区域差异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期为指导江苏省土地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表明,从区域间土地城镇化质量比较来看,总体而言,苏南、苏中和苏北的土地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江苏省54个市县土地城镇化综合质量参差不齐,其质量影响程度差异较明显;单个影响指标中,人均生态用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是土地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可为快速有效地测度分析区域土地城镇化水平,进而调整和优化区域城镇化格局,推进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 摘要:在北京新版城总规颁布实施和北京规划和国土机构合并背景下,对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从落实城总规和“两规合一”的角度来开展规划编制工作,重点从空间管制、用途管制、功能产业定位、人口和建筑规模、规划实施、空间布局六个方面研究控规的一致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现阶段控规编制主要存在的问题.
  • 摘要:党中央在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出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中国农村勾画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崭新蓝图,为新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多、难度大、任务重,需要全社会做长期艰苦的努力.对目前中国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是制定农村发展战略,指导乡村健康、协调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以辽宁省为例,通过构建乡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目前辽宁省省域、县域乡村振兴的发展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建议立足自身优势,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加强落后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健康适宜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 摘要:研究目的: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需求,综合考虑地区农业产业基础、市场竞争能力、生态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禀赋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粮食生产区域优势评价及其时空动态变化分析,探讨划定粮食主产功能区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方法:熵值法,GIS专题图,重心迁移模型,空间位序差异指数. 研究结果:构建了粮食生产区域优势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权重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的省际优先序,并分析了同一地区不同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的差异及粮食生产优势区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 研究结论:影响地区粮食生产优势地位的因素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农业产业基础>自然资源禀赋>市场竞争优势>生态环境压力;粮食生产区域优势评价是进行粮食生产功能区省际区位选择和制定地区扶持政策的重要依据;同一地区不同粮食作物存在明显生产优势的空间位序差异,可据此布局适应地区特征的优势粮食作物;2009—2016年不同粮食作物的地区优势指数重心迁移呈现小幅度和高频率变化特征,粮食生产优势空间位序变化活跃的地区在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划定上要进行相应的周期性调整.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