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2013科技伦理研讨会
2013科技伦理研讨会

2013科技伦理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3-11-30

主办单位:中科院学部

会议文集:2013科技伦理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人类长期的演进中,每一个族群为了本族群生存进行着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根据自己的处境不断调适自己的知识体系,有效且适时地规避了风险.尤其是一些处在边境地地带的少数民族,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应对粮食短缺而采食代粮木本食物,显现出了较高的生态智慧.研究以广西中越边境水口桄榔粉为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既不打扰自然环境的生存状态做到藏粮于山,满足人们的营养供给,又能带动并支撑当地经济发展,体现了边境少数民族的生态智慧.rn 发展和改造地区生态文化需考虑到当代社会经济系统的特征和区域生态文化的发展背景等。由于枕榔树的生长具有一定期限,如若不能在其存活期间适时地砍伐利用,桃榔树结果之后不久就会死亡,反而不利于对枕榔树的保护。将此中生态智慧与当地的文化分离开来,与当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相结合既是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也是对地方性生态知识的推广,更加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通过鼓励砍伐来鼓励种植。放开政策,允许人们可以适时砍伐机榔木,但条件是砍伐的数量与种植的数量必须相当。凡是自己种植的桃榔树均授予砍伐的权利。这样就可以提高人们种植桃榔树的积极性,又为维护当地生态环境提供了政策保护。
  • 摘要: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崛起,不仅引发了社会结构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而且导致了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涌现.基于风险社会视域,把"网络风险社会"视为一个整合性的概念,有助于深化对网络社会问题的结构和机制的认识.面对网络社会的流动、去中心、去边界、时空拼贴、过度互联,以及网络行为的身体不在场、身份不确定特征,风险管理是控制和化解网络社会问题的基本策略选择.
  • 摘要:《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是广西民族大学万辅彬教授、韦丹芳副教授等人共同完成的一部科技人类学最新力作.作者主张使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理念对传统工艺进行挖掘,并通过多项个案研究,向读者展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及其背后的文化逻辑,为传统工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余同元教授的新著《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研究—以江南早期工业化中工匠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为中心》对生产技术转型与技术主体的社会角色转换这一主题展示了新颖的视角与独到的见解。技术与科学互动,探讨江南传统经济现代转型的过程;宏观与微观结合,勾勒江南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的过程;吸收与创新结合,得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独特见解;史料与论证结合,提升工匠现代转型研究的理论层次。rn 《工匠转型》是系统地探讨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工业化进程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转化的开拓性著作,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完整的研究模式和诸多独到见解,对于推进江南技术经济史研究尤有启发价值。
  • 摘要:"斯诺登事件"揭示出国家实施网络入侵的现实威胁.《联合国宪章》是对该行为定性的法律依据.根据《联合国宪章》,国家实施的网络入侵必然是对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违背,但并不必然违背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原则.对于网络入侵是否构成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相比行为手段,更可行的方法是通过损害后果来判断,即网络入侵是否导致现实世界的重大人员财产损失或此类威胁.rn 对构成"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网络入侵,受害国可以进行自卫,包括应用常规军事手段,同时应当遵守相称性,但国际法在追究加害国及其领导人的法律责任方面恐怕难有作为.对不构成"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网络入侵,国际法几乎无法为受害国的反制措施提供有效依据,但受害国可以通过自己的国内法采取适当的反制措施,具体而言,就是对帮助或参与国家实施网络入侵的自然人和法人进行规制.
  • 摘要:从身体技艺到机器技术,是当代少数民族手工艺技术变迁的主要路向.变迁背后实则是少数民族文化主体(通常也是手工艺制作主体)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做出的文化选择.通过大量田野考察,本文以贵州苗族刺绣技术的变迁为例,对影响文化主体进行文化选择的异文化、行政力量、本土文化精英等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rn 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机器刺绣逐渐替代传统苗绣手工艺已rn然是大势所趋,在可以看到的将来,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量缓解这种文化断裂的速度与程度。最后的结果取决于少数民族文化主体自身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发的认识与反思,取决于作为“指导”和“规划”部门的政府对于作为群体的少数民族文化主体的独立性与文化多元性的尊重程度,有赖于更多的文化精英加入到协助文化主体进行文化选择的行列中来,避免后者在面临多样化选择中的各种狭隘、不自信的可能。
  • 摘要:本文阐述了秦红增教授运用科技人类学理念及方法对中国的乡村社会变迁及民族地区的乡村建设问题的思考与研究。秦红增教授对科技人类学理念及方法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中国乡村人类学的理论架构,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的科技传播与应用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秦教授为后者引人了新的理念和路径,从而引导中国的科技传播界运用人类学方法重新深人科技传播与应用的具体社会与境,关注科技的地域性及与当地文化、经济的关系,注意地方科技与现代科技的相互协调,使科技传播通过满足当地人的实际需求而达到实效,并最终促进地方经济、生态、社会及文化等的健康发展。
  • 摘要: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和心理.由于网络社会的扁平化、匿名性以及虚拟性等特点,使得传统的行为规范受到破坏,而新的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尚未建立.为了减少网络失范行为,我国需要多层面多角度开展工作,一方面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对待;另一方面,避免矫枉过正,采取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方式。通过边教育边宣传边矫正的方式,逐步建立完善网络社会的行为规范体系,不可操之过急。建立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社会,实现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协调发展.
  • 摘要:通过整理欧美数学人类学研究文献,研究数学人类学若干典型案例和问题,分析其研究者群体、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呈现欧美数学人类学的研究状况、趋势探讨,引介、分析欧美数学人类学研究成果,比较中国当前研究状况,目的是给中国数学人类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拓宽学术思路,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并且开展多样性(包括文化、数学文化)的学术研究。
  • 摘要:科学史作为一个学科有其自身的方法和研究体系,然而科学史研究者需要不断地借鉴和引入来自其它学科的先进成果,及时、合理地吸收相关领域新方法、新思潮.人类学进路的引入和科学史本身的发展以及整个学术界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科学史和科学编史学本身的发展变迁来论述人类学进路科学史研究兴起的背景,并且结合赫斯对科学革命经典叙事的剖析,首先运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对科学革命的历史和经典叙事进行了剖析,包括科学革命历史通常的讲述模式,经典讲述方式的特点,以及受到的质疑等。rn 经过研究分析,赫斯倡导采用一种多元文化的视角,对已有的科学史进行批判性的研究,挑战科学史叙述方式的唯一性,提倡科学史书写方式的多样性和相对性,也是对科学和技术的多元文化史的尊重和倡导。因此,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科学革命的故事或重新构造了一个科学史画面,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多元文化的视角以及批判的思路和观念。
  • 摘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了互联网精神的起源和内涵:互联网发生发展的思想基础,创造互联网的人们的精神气质,以及随互联网来到人间的精神元素,即互联网无声传送着的主张和生活与思维方式.互联网不只是伟大的科技创新,还把人类引向一个崭新的时代,其核心要素是人际关系的改变,开放、共享、合作、协同,是互联网时代的精神特征.本文讨论了有关互联网时代科技伦理的若干问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公众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信息文明素养的提升,在社会转变的时代,对于一些伦理问题的不同认识.例如亚伦·斯沃茨的案件,谷歌扫描图书案件.最后本文讨论了在网络空间安全问题上发展国际协同的可能性.
  • 摘要:公众的医疗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们自身的医学文化,而对不同医学的认知状态则影响了他们的医疗选择.本文以蒙古族公众的医疗选择为切入点,分析和挖掘其背后所隐藏的不同医学观念,指出这种医疗选择现状所体现出的蒙古族公众独特的医学文化,以及在这种医学文化影响下医疗选择的合理性.本文认为不同医学观念下的多种医疗模式并存是少数民族地区医疗的先天优势,应该尽可能地发挥这种优势.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